Tag Archives: 茶道思想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许玉莲/20181225

茶汤店的出现是因为喝茶新族群冒出来了,这群爱好者是美的族群,懂得享受茶汤的美妙,故愿意掏钱出来让人泡给他喝。茶汤的内容主要在味觉与嗅觉之感受,香与味在口腔中骚动,扩散至肉体传送至大脑,让人们产生愉悦与幸福的满足感,这就是“美”,生活达到某个程度的文明以后,大家会有热情追求美追求生活品味。茶汤店就是喝好茶的品味之生活化,花少许零用钱就可以在很多地方喝到一碗专业人士为他而泡的好茶,是实施精致茶道生活的方法。如果只是在茶博览会上才喝茶,或一定要跑去会泡茶的朋友那里方喝茶,那还停留在搞活动或社交的层面了。所以我们要为上述新族群开个茶汤店,让大家于日常生活里很方便可以买到一杯茶汤喝。即使他在家里缺少茶器、不是很懂泡茶,他也可以时常享受茶的滋味。

买茶叶的人不大会去买茶汤,两者不是同一个市场的人,有人说“干嘛我要去买你的茶汤喝,我家里有那么多好茶叶,犯不着来茶汤店喝”,他们还继续计算若干元买一斤茶叶,每次冲泡只不过用一小撮,这一小撮的茶叶钱比较起到茶汤店买茶汤划算得多。这话说得也不错,因此在过去大家总认为开茶行贩售茶叶即可,茶汤在茶行的身份是让客人试饮当作聚客和诱客的鱼饵,另一身份是接待客人的“礼仪”,都没想到把茶汤当作独立物品,是故市场缺乏卖茶汤的店,大家都以为只有茶叶可以卖,茶汤不可以卖,反观咖啡的市场就很不一样,有专卖咖啡豆的店,也有专卖咖啡汤的店,也有豆与汤兼顾的。

茶叶市场与茶汤市场的区别在于,茶叶是让顾客买回去泡,其实近年有些人把茶叶买回家后也不见得泡出来喝了,茶叶虽然卖出但并没有被喝掉是茶界需要解决的危机,顾客家里的茶叶喝也喝不完,茶行的茶叶就没有回头客,那么便需要找寻新客源。茶行在促销茶叶时请客人坐下试茶的状况,原本很好,但目前慢慢演变成“被宠坏了”的习惯,顾客知道店家免费泡茶喝,大多一直坐在那里喝半天聊自己的私语,也并不向工作人员了解茶叶信息也不买茶,茶行打算经营的买卖茶叶业务到头来是天天入不敷出,经营不良可想而知。茶汤市场呢则是现场喝掉或一面走路一面喝的,在路上走着想发呆一下、玩乐一下、歇息或身体就是渴望要喝一杯茶,茶汤店就可以提供这种体贴的照顾,茶汤店是实实在在把茶叶喝掉的市场。有些喜爱享用茶汤的人,他们不想买一大盒茶叶赶回家去冲泡,好比如想吃一碗牛肉面,不一定买回家煮,到面馆去大快朵颐一番很多时候感觉更痛快滋味更佳,因为面馆的手艺都已娴熟了。

茶汤店与三十年前的茶艺馆有什么不一样呢,过去的茶艺馆像租空间给别人用,顾客拿了泡茶用具与茶叶,自己泡茶喝、聊天什么的,在那边坐一整天聊天不管茶好不好喝,翻桌率等于零 ,人工与租金都要不回来,这是许多茶艺馆寿终正寝的原因。茶汤店是卖泡好的茶汤给人喝,喝完就走的。茶汤店潮流的兴起,让大众更容易享受到好茶,他不必先学一大堆硬梆梆的知识,流于意识而忘了实际体会。

茶汤店的顾客是奔着茶汤的美味、茶汤下了肚子令身体舒畅、进而觉得精神愉悦那些个小满足来的,因此茶汤必须呈现出它的质感与美好,所以要有会泡茶的泡茶师驻场,过去茶艺馆的工作人员不一定要会泡茶,但茶汤店的茶汤作品都必须由专业泡茶者创作出来,茶汤店的茶具,茶叶都要很讲究,因为茶汤不佳是没有人要买来喝的。

《茶道》杂志专栏

(673)

辨味辩香的抽象能力/许玉莲/20181120

我们如何学会所喝的茶是什么香味呢?一些饮茶者诉苦他们不喜欢泡茶者在奉茶时就开始说些话引导如“A茶有野姜花香,你闻闻,野姜花香多野。这茶味道清甜很稠,你喝喝,喉咙都被粘住了。”迫得饮茶者便都按图索骥奔野姜花香去了,即使有饮茶者连野姜花也没见过,不曾体验过野姜花的香气是怎么一回事,也不得不顺着去附和A茶就是有野姜花香,然后还要忙着去看看喉咙是否被什么东西粘住。饮茶者未把茶放入嘴巴品尝,就被限制了欣赏茶汤香味的范围,要是喝不出A茶带野姜花香还换来全席嘲笑,批评他喝不懂此茶;品饮者大多只好忍声吞气、囫囵吞枣结束品茶过程。也有讲究味之细腻品茶者可品出个面目来,其中不见得每位皆认同A茶清甜带野姜花香;即便是野姜花香了,你认知的野姜花与他遇过的野姜花因产地品种等不同天生出天壤之别的馨香,更别說浓淡清浊又岂会相同呢?显然香味是不宜划一的,欣赏茶汤如一味依靠标准指南背书了之,则茶味必然遭到简化,品茶者的嗅、尝功夫恐怕也必趋向笼统。

要发展对香味的辨识,需亲身多喝多比较,而且必须没有偏见,不带乡愁情绪,上穷碧落下黄泉什么都能喝,嘴巴接受度非常宽阔,如:一些地方早期受英国影响,生活里有机会喝遍进口自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地及欧州各知名品牌红茶和调制奶茶,而当地华裔祖辈又多移民自中国各籍贯人士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故此相对容易获得各地特色茶如:普洱、寿眉、茉莉花茶、绿茶、单丛、六堡、佛手、铁观音、水仙、奇兰、铁罗汉、千里香等,这样自然形成一个允许频繁改换频道的嘴巴,身体就会从容地储藏着这些所有茶香味的信息;同一个茶不同焙火程度、同一个茶不同年份、同一个茶不同等级、同一个茶不同产地、同一个茶不同时间不同人冲泡到底都有些什么差异?香味会发生能量的转换,变为波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脑部,成为记忆系统的一部分。品饮者必须将记忆力锻炼得很强大,嗅觉味觉难学,视觉听觉易上手,因为耳朵听到及眼睛见到的都能够录制、保存、说明、传播,滋味和气味却无法做到真正记录,口能言出我们从饮食中所得到的精微感受实在不及一二。

我们必须将每一次的饮食经验记存在脑里,还要能在脑海里做各种味道的比较,拿食物的辣味来比喻,泰国菜的辣带酸甜,四川菜的辣带麻咸,马来西亚的咖哩辣中带椰汁香味,日本咖哩有果泥甜味等,这是比较基本味。甜酸苦咸鲜五味未必那么乖排着队叫我们一个一个尝,第一口感是辣先入口、还是咸先入口、辛酸呢或酸甜呢?这是比较调和度的差异。吃了指天椒觉得很辣很辣了,再吃墨西哥魔鬼椒,原来要比指天椒更辣十倍不止,这是比较辣度高低优劣了,比较茶哪个更苦或味道更好亦如此;这些所谓的“标准”将随着我们对味道多样化辨识以及嗅觉味觉感官产生新体悟后不断颠覆然后重建。茶泡饮者欲建立一套辨味辩香本领是非常激烈的一回事,并非拿着几本香味指南来背书就学上的,亲身多泡多饮苦练是必须,更要培养感受精微变化的能力,因为我们得凭一口二十毫升茶汤就要喝出它今生前世;抽象能力判断尤为可贵,我们的思维因此能做更深刻的香味比较。

(茶道杂志专栏)

(705)

绿茶销售生命期只有三个月/许玉莲/20181020

我们现今的绿茶销售生命期太短了,三、四月生产,到了七、八月还没有卖完的便很难再出货,大家剩下一脸茫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鼓吹消费者追求时新绿茶,越新鲜越好,第一锅炒出来的还特别贵,所以我们不惜一切手段提前采茶,过早采摘的新芽其有效物质累积不足则承受不了繁复制作工艺,故做得特别生冷故只剩下一股叶绿素的香味故成品茶需要收放入冷冻库,否则转眼即回潮、变黄、失味,如此不可爱之物叫人怎么买得下手。

许次纾《茶疏》说采茶之道“清明太早,立夏太迟,穀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肯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他的观念即使借来当代用也是非常妥当的,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内含物质不够丰富,滋味的层次感较低。绿茶并非都得清明前就采摘,比如太平猴魁就从谷雨采至立夏,以便获得鲜美厚重的口感。绿茶抢早是营销的噱头,要求新鲜到现采现泡就盲目追求花钱的虚荣感了,茶叶又不是蔬菜,茶叶是干货好不好。

绿茶别做得太生冷,不要只是绿、新就好,制作时要有足够晾青的时间,初制完了以后要经过后熟处理,绿茶便不至于那么容易受潮变质。怎么后熟呢,我们记忆中知道老一辈杭州人做龙井都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收灰,茶炒好之后必须及时用纸包着,存入底层铺有生石灰块的大缸里,加盖密封收藏,过一段时间把香味转化得更加鲜醇才取出饮用或销售。日本茶商也曾如此做广告:“我们的绿茶是已经存放了半年以上的”。说明他们也认为绿茶不是当天做当天卖,好的绿茶要存放半年拿出来卖才值钱,因为这样才最好喝。直至现今,日本各茶室仍然非常重视“口切茶事”,即是11月的第一场茶事,这是他们在5月份制茶季节时将做好新茶分别用纸包装好,放在茶瓮里,主人还会将茶瓮口用封胶封上,收放在特定地方。当11月进行第一场茶事时,要很慎重把茶瓮请出,此时第一次拿刀将封口切开,故称为“口切茶事”,是隆重的茶会。

如今绿茶做得过于生青,容易发生质变,茶行都得准备几台冷冻库来收放绿茶茶叶,搞得茶叶像青菜随时会变坏会腐烂,岂不叫消费者裹足不前吗?茶商完全没有为品饮者设身处地考虑,你说难道每一位茶爱好者在买绿茶前都得先买台冷冻柜?把茶叶做成如此叫人紧张担心,急需保鲜否则变黄的状况,等于是还未将茶叶品质做到稳定,那势必缩短其生命的,何况放过冷冻柜才拿出来泡的茶是不好喝的,进出冷冻柜也很容易让茶叶坏掉。绿茶应该做成一个可以常温久放的茶,要让消费者在这段时间很放心买来喝,很放心的把茶收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就好。不必抽真空、放冷冻库也可以是一个年度都可以喝的茶。大家一年里要同时喝不发酵茶以及发酵茶,这样才均衡且有情趣,不要因为每月份各产区产不同的茶,我们就闻鸡起舞以为非要喝着最新鲜的才叫那个威风。

绿茶不是只要有叶绿素的味道就好,也不是只有青草味的香,还要有属于绿茶的鲜味,类似肉汤质感,入口回甘鲜爽,它是绿茶的风味组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它不刺激,无寒凉感,没有青味,喝了没有饥饿感,香气和滋味都鲜爽又厚重,不放入冰柜还不怕它走味,这样子消费者才会放心一年到晚买绿茶啊。

(508)

蔡榮章教授受邀指導及裁判/2019中華茶奧會

蔡榮章教授受邀指導及裁判
中华茶奥会是中国首个以茶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是杭州茶界的一件大事,旨在弘扬推广茶文化,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一年一度的茶奥会将于11月8日在杭州市龙坞茶镇开幕,主题为“科技茶奥、品质茶奥、人文茶奥、活力茶奥、时尚茶奥”。本届茶奥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华茶人联谊会共同主办。

中華茶奧會開幕儀式
少兒無我茶會
時間:2019/11/08
地點:浙江杭州市龍塢鎮

茶藝團體賽專家裁判
時間:2019/11/08-09
地點:浙江杭州市龍塢鎮

  (613)

蔡榮章茶道思想講座/臺灣/3場之三/2019-11-05

蔡榮章茶道思想講座/臺灣/3場之三/2019-11-05

時間:2019年11月5日(二)15:00~17:00
地點:臺北陸羽茶藝中心
主講人:蔡榮章教授
題目:茶葉、茶湯、茶會等三件茶道藝術作品
1.茶葉、茶湯這兩件作品的關系
2.茶會活動與茶會作品
3.無我茶會的特征
4.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特征

 

  (571)

蔡榮章茶道思想講座/臺灣/3場之二/2019-11-04

蔡榮章茶道思想講座/臺灣/3場之二/2019-11-04

時間:2019年11月4日(一)14:00~17:30
地點:大同技術學院
主講人:蔡榮章教授
題目:茶葉、茶湯、茶會、無我茶會、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
1.茶葉、茶湯這兩件作品的關系
2.茶會活動與茶會作品
3.無我茶會的特征
4.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特征
5.一場無我茶會之實踐
(有如一場正式的無我茶會,每人自備茶具,會中解說)
(626)

泡茶桌运用美学的思考许玉莲20180920

泡茶桌运用美学的思考许玉莲20180920

泡茶桌要选用木材做桌面,是哪种木倒无所谓,有些人用极老朽的树根稍修整平处理妥当就当泡茶桌,如果刚好有这种机缘遇上一块好木头,这样做又有何不可?但不要一听到木头就忙着到森林把老迈大树放下来搬回家,也别忙着相信一定要找到什么古董紫檀、酸枝、花梨等木来做桌面才可以把茶泡好。市面有些仿树根的木雕桌,过于奇形怪状或凹凸不平或高度不适或坐了下去无处放脚的,统统是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家伙,不能当茶桌。

我们说要木材,因为相比其他材质如玻璃、不锈钢、石头等,木材显得比较自然、温暖,亲切。茶桌是木的,我们在上面摆置壶、杯等陶瓷茶具也比较放心,因陶瓷品与木头一旦发生摩擦和敲击不会那么容易受伤。换做其他材质,陶瓷品说不定就会刮花或砸碎,使用起来很有压力。

泡茶桌的造型要计较吗?计不计较要看是否实用、舒适兼安全。我们认为茶席上的茶器摆置,最好能够摆放在泡茶者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如此泡茶者在整个茶会过程便能调度自如取放茶具、茶叶、热水以及各种坐在位置上就可完成的泡茶程序。长方形茶桌较能把泡茶所需的主茶器、辅茶器、煮水器等以伸张式排位来布局,达到我们的要求。使用正方形泡茶桌时,为了给每一位品茶者腾出位置放茶杯,只能把所有茶具往中央集合,桌子小时中央就显得很拥挤,桌子大时泡茶者则奉茶不方便,手不够长。用圆形茶桌的话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煮水壶在圆形茶桌上使用时更加应注意要摆置在较充裕的位置上,不能放在左小角或右下角,否则很容易发生掉下桌的意外。

不要用一般既定的餐桌或书桌来当泡茶桌,此类桌子约三十英寸高,如在桌面上设置一套煮水壶那就太高了,泡茶者入座后整个人似陷入椅子里,要提起一壶有二公升热水的壶是件不容易、而且危险的事。有些人习惯用双层茶盘,间接使桌面高出几寸,泡茶时两支手就会提得很高,这样会很累且危险。除非椅子或坐垫加高几寸,让泡茶者升高,泡茶者提煮水壶的手臂才能运作自如。所谓运作自如应是:泡茶者端正坐着,双肩放松,双手自然搭放桌面,煮水壶置放伸手可及之处,提时用手腕的力量去提,手腕也负责调控出水的方向和速度。手肘不可提高,手肘高时我们的力就放在提手肘了,手腕就无力提煮水壶。手肘尤其不可高于肩膀,当它高过肩膀,我们从头、脖子、整个上半身就会往另一边歪去,身体便不稳。提煮水壶的姿势要正确,我们不只是要它不歪、好看。提得正确才可避免倒翻热水等意外并且提防扭伤手臂和肩膀。但注意座位伸高后,往往泡茶者的脚便不能平放在地面上,双脚悬空的坐姿是不舒服的,到时可能还要加个脚垫就显得过于啰嗦。

不要用矮茶几来当泡茶桌,无论随着沙发配套来的长方形那种,或较中式风格那种正正方方形的,主要是它们的高度不适合,围着它而坐,人们的膝盖便挡在桌子前,泡茶者要取拿桌面上的煮水壶时,上半身几乎要趴在大腿上,这样的泡茶动作会产生很多不方便。如长期泡茶,这种弓曲坐姿也会引发腰酸背痛。泡茶桌要留有空间给大家收放双脚,让所有人的脚都可以舒舒服服摆放,这对泡茶者尤其重要,如泡茶者下盘不稳,难以调控上半身各种泡茶动作。泡茶桌以约二十七英寸高,泡茶者座位以约十七英寸高的一个高度差距来规划是泡茶桌理想的做法。这样我们坐起来就可以脚踏实地,膝盖也自由自在摆放,双手收放自如。泡茶者提煮水壶时,手肘就不会过高;泡茶者座位不要有靠背,那会挡着手臂。

至于茶桌的长度和宽度,是视多少人要坐在一起而定。四英尺乘于二英尺的大小,可以容纳大约一位泡茶者和四位品茶者,人多则加宽加长,微调是不要紧的。喝茶、泡茶的人高矮胖瘦不定,需要的空间也可弹性处理,但每张茶桌最大不必超过约十二位品茗者,这是一般泡茶者一人可应付的人数。

要是有人去到任何环境,不管茶桌属于何种材质、脸长脸短、非方非圆都有办法设置茶席泡茶,不让一张桌子牵制和影响,他依然能一丝不苟“泡好”茶、享用茶,那已经不再只是茶席设置、泡茶技术的讨论,而是懂得茶,爱茶的信念了。

要不要将原木色换成别的颜色?既然我们喜欢木头就让它保留原有木色吧,但也不反对泡茶桌有别的颜色。茶界现在很多茶会的泡茶桌全用桌布盖着或包裹着,这倒是没有必要。泡茶桌以不铺桌巾为第一原则。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它表现本来的样子和功能。好比如在打造茶屋或修整茶室的时候,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它寻觅适合的材料如木、砖、石或竹来盖造,木的话决定要那种木?多大小?木头要上漆吗等问题都会一一考虑进去,做好了之后就无必要再为它们穿上一件用布巾做的衣服了。多余的衣服会让品茗环境不协调。有些泡茶者以为只要让泡茶桌穿上一件用高贵美丽材质缝制的桌布,不管茶桌高矮肥瘦、即使不大懂得泡茶应该也不要紧,最重要是场面做得好看。这和泡茶者总是以为披上美美的衣服打扮得很有气质的样子出来泡茶,即使泡得不好,人家也不会嫌弃的心态一样。这只会助长桌巾抢镜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做一张适合的泡茶桌来泡茶、喝茶是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不要随便找几张桌子,以为用桌巾把它们整个包起来就是很有创意的茶席。不要把桌巾当做遮丑的道具,以为用桌巾遮盖一下就没事,这种桌子怎能让人舒舒服服享用茶?如果担心茶具碰敲到桌面受伤,难道也不铺桌巾吗?爱惜茶具必须从人做起,无论泡茶者或品茗者,取拿茶具须全神贯注,以郑重手势与心情对待,意外自然减少。预防茶具敲击受损,只要有壶垫、杯垫应该也够了,无需大事铺张将整张泡茶桌包起来。迫不得已要用桌巾,桌巾的色彩不可把茶具的色彩掩盖。桌巾不可采用滑溜溜的材质,那很容易将茶具拉倒到地上。桌巾不要过长拖到地上,以免绊脚。不要为了所谓视觉上的层次感而铺盖多层桌巾。注意桌巾每次用过后要清洗、干燥,不可用有异味的桌巾。

泡茶桌塑造出来的主题与品茗环境风格代表泡茶者个人思想内涵,在泡茶、喝茶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影响了人们怎样看待茶道、泡茶者的茶法、品茗者会采取什么态度来喝茶等。比如:桌巾明显的多倾向阴柔女性化风味,使人误会泡茶只属于女性做的事情,有些男性会却步。铺上桌巾后很多泡茶者就不怕在倒茶出汤时会漏水把桌面溅湿,因为桌巾会帮忙吸水,导致泡茶者对茶法没有精进之心。

福建《茶道》杂志

  (580)

茶汤作品创作体系的兴起/许玉莲/20180820

茶汤作品创作体系的兴起/许玉莲/20180820

大家天天在喝茶,但它未必是茶汤作品,可能它是解渴饮品、保健品,也许那杯茶水只是媒介物,大家不过利用它作为围聚藉口以便获得令人愉快的闲聊;甚至只是贪念美色想看看打扮得飘飘欲仙的女泡茶者们的姿态而已;这些都是脱离了茶汤本质来进行的喝茶行径,现今人们将茶汤置之高阁而来讲茶道,那是空虚的。当泡茶奉茶喝茶渐被包装成一种综合性消遣活动例如包含了插花、服装、装置、表演、书法、舞蹈等,说是参加茶会却喝不上茶汤,而且活动内容大多只能供观看,泡茶者心想着的是如何穿得美美,带上美美的茶具到场,请人把茶席空间设计得美美,举手抬脚的动作皆按标准来做得美美,参与者除了看到一些形式化物体晃悠,再也感受不到由茶的外观、质地与风味所带来的乐趣,至此地步,茶道内涵已经遭到粗糙的消减和简化。我们反对这种流行,主张除了茶,没有其他外物干扰的泡茶喝;带有苦涩感、收敛性的美味茶汤的进驻使人类肉体感觉舒畅清爽,进而春风化雨五脏六腑产生精气,叫我们打从骨子里头透出内心的静寂与满足,这种通过茶汤体验获得丰富精神生命的泡茶喝,谓之茶汤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茶汤作品的创作者称呼为茶道艺术家,艺术的养成无法用学校履历和金钱来衡量,也不是说由谁发张证书就可以证明某人是茶道艺术家了,他首先必须热爱创作并荡漾期间感觉幸福,忍受得了孤独天天苦练,泡饮次数越多越了解茶的本身及它们会展现的特性,每次都获得一定的人数认同他的泡茶本领,甚至可以买票入席就为了欣赏其茶汤作品,逐渐就会形成“艺术家”的气候。观察到身边有位退休小学校长,反正闲着就去学水墨画,过了两三年忽闻他以画家身份与其他都是画家的绘画老师及同学联合办画展,每张作品若干银两,也有公众收藏。曾在社交媒体看一些母亲贴孩子去学插花或学烘烤蛋糕照片,指着她儿做的四不像曰“我儿作品”。至于一些美术系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出来搞文创制作些布袋、书签、明信片之类或开家咖啡馆便俨然是艺术家不可了,看起来以上种种被唤作艺术家,社会人士接受度挺高,也不见什么学术机构出来反对,难道我们泡茶泡了三、四十年泡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却还担当不起茶道艺术家这称谓吗?相比较其他项目,茶界若再不推行茶道艺术家体系的发展便太迟了,试想想,难道我们希望看到在茶界就业的泡茶者,或正规茶文化系毕业生的事业前景就如目前状况:不是被聘用为泡茶的仆人就是被叫去做泡茶的肢体表演吗?

成为一位好的泡茶者,他需有能力了解茶的来历与本质,清楚它们的价值及内涵,才可对茶做出正确的挑选与处理,接下来判断茶叶的品质潜力可以发挥到多高,然后天天泡、一直泡、不断泡;这个过程就是茶道艺术家在创作茶汤作品的过程,一个高质量的茶汤作品可是汇集了创作者十年的才学。你说我没看过、没喝过怎么知道他造诣到什么境地了?故此,茶道艺术家有必要时时举行公开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累积不同的品饮者的人数。为区别于一些仆人式的泡茶,茶道艺术家需获得起码的尊重,当举行茶汤作品欣赏会时,我们应为他们准备休息室静侯入席而不是叫他们站门口做接待和社交工作,他们进场时以敲打四锣声引导入场,让品茗者把专注力放在他们身上。

福建《茶道》杂志每月专栏

 

  (626)

茶道、茶道艺术,美、艺术/蔡荣章/20180523

茶道、茶道艺术,美、艺术/蔡荣章/20180523

  • 喝茶(即茶道与茶道艺术)为什么要谈美与艺术

喝茶之道就是茶道,“茶道”里面包含了“茶道艺术”。

要说清楚“茶道艺术”必须说清楚“艺术”,要说清楚艺术必须说清楚“美”。

茶道之精者为茶道艺术,美之精者为艺术,如果没有把美与艺术说清楚,将无法说清楚茶道与茶道艺术。

二.美的定义

通常我们说“美”是指看了赏心悦目。事实上美有狭义与广义的解释,狭义的解释就是看起来、听起来、摸起来、想起来觉得很愉悦,如一块刨得光滑,纹理漂亮的桌面;广义的美包含了不是赏心悦目的项目,这时除了上述的那块桌面外,尚包含了已经龟裂,表面被腐蚀得斑驳点点,但有它的个性,依稀显现坚强木纹肌理的一块漂流木。

狭义的美多关注在视觉的愉悦,广义的美则扩展到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意识等其他感官。狭义的美多限于形容具象的事物,如人体的美,广义的美则及于抽象的事物,如不知何物发出的悦耳声音。狭义的美多用于形容自然存在的事物,如风景的美,广义的美还用于形容人们创作的绘画、音乐、舞蹈等。

上面这段话隐约看到了几个重点,一是美包括了非赏心悦目的美,二是不限于看到的,还包括听到的、摸到的、喝到的等等。三是不只针对具象的事物,还包括抽象的事物。四是不只限于自然存在的美,还包括人为创作的美。五是虽说美包括了非赏心悦目之美,但终究要是正面的,让人心生恐惧、恶心者,我们就不用美这个词汇了。

美引发的愉悦情绪也是做广义的解释,包括激昂、空寂、拙、清新等。美的风景让人愉悦,狂风大浪打击着岸礁,让人兴起激昂的情绪也是一种美。草庵式茶道给人空寂的情绪也是一种美。不流畅的笔触,但充满着感情,给人“拙”的趣味,也是一种美。从未看过或听过的表现手法所画出的画、谱成的音乐,给人“清新”的感觉也是一种美。

三.艺术的定义

艺术是呈现“美”的“人为”作品,而且所呈现的美还要有一定的品质,如果显现的不够美,我们还不称它为艺术。

美是自然存在的(而且要称得上美),艺术是人们创作的,(也要有足够的美),美丽的风景是自然存在的美,画家画的一幅同样地点的风景画,如果美的浓度够高的话就是艺术。这里所说的美的浓度是包括画者的境界与思想,不能只是抄袭自然的美景(否则不是只要称的上美的风景,抄袭下来就成了艺术?)。

四.美与艺术的关系

如果把美与艺术用两个圆圈来代表, 美与艺术的二个圆圈不是部分交叉的两个圈圈,而是两个不一样大小的圆圈,小的圆圈在大的圆圈内,边缘相切,大的圈圈是“美”,小的圈圈是“艺术”。

上图之左边,两个交叉的圈圈表示只有部分是从属的关系,艺术只是呈现部分的美,还有其他的部分不是呈现美。右边,两个在内相切的圈圈,小一点的“艺术”在大一点的“美”里面,表示艺术都是在呈现美,只是呈现出特别美、且另带人性的美而已。

这是我们要强调的理念:“我们要认识美、享受美,我们要以“艺术”创造更多不是自然存在的美 。”有人说你不可能创造比自然存在的美更美的事物了,但是我们认为艺术要创造非自然存在的美,而且还要美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不要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不可能创造非自然存在的美(否则艺术没有存在的空间)。

五.美的被感知与传递途径

美是透过形、色、声音、香气、滋味、质感、性格、意识等媒介被人们感知的, 人们接受这些信息的管道则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念。

我们先仅以具象的事物做例子说明上述的美被感知的媒介与传递的途径。如美丽的风景是以形与色作为媒介, 透过视觉让我们接受到,悦耳的鸟叫是以声音,透过听觉让我们接受,美的气味与滋味是透过嗅觉与味觉让我们接受,美丽的人体除了视觉的部分,还可以以质感、性格,透过触觉、意识让我们接受,放鞭炮的喜庆之美,除了形象与声音之外,是透过意念让我们接受,这意念尚包括了记忆,即使已没有了鞭炮的声影,但还是很容易意识到那种喜庆的气氛。所以我们在谈到美的时候,要把这些处在四面八方的美都包罗进来。

六.艺术对美呈现的媒介与途径

艺术可以应用线条与色彩表现美(线条与色彩是它的媒介) ,所成就的作品是绘画、雕塑、建筑等,(这是它呈现美的途径),也可以应用声音作为媒介表现声音的美,所成就的作品是音乐(还有戏剧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应用气与味的单个或两者表现气与味的美,所成就的作品是茶汤、香水、烹饪(烹饪还包括咀嚼的触感),还可以利用触感表现肌理的美,完成的作品是雕塑、壁面、人体,这时可不完全依赖触感,透过视觉也可以感悟到。艺术也可以透过想象,在绘画、音乐、戏剧、舞蹈所应用的线条、色彩、触感之外,再以意念衍生出意识方面的美,如舞台上呈现的是夜色的美,但作者想要表达的还有杳无音信的伤感。

艺术所呈现的美包括了具象的美与抽象的美,具象的美是我们认得的美,如风景的美、人体的美、鸟叫的美;抽象的美是我们不认识的线条、色彩、声音等的组合,要在我们熟悉了美的抽象语汇后才容易体会。

艺术对不赏心悦目之美的呈现是指什么呢?是指丒丑、哀伤、残忍、恶心,那怎能说是美呢?通常在写历史、做报道、举办展览时才会忠实地描述这些情景,如果艺术创作者要以这些作为题材,就要设法脱离丒丑、哀伤、残忍、恶心的情绪,让它们极为冷静、理性地呈现,变得是以“激昂”的情绪传递给“艺术作品”的观赏者。这些都是一种冷酷、凄凉的境界,属于悲剧的美。我们可能不会把这样的艺术作品一直挂在自家的客厅,但无须逃避这种艺术的存在。

七.美有没有形成的规律

自古就有很多人研究要怎样才会美,提出了比例、对称、秩序、和谐等概念。个别诠释都有道理,但是不论是自然的美,还是人为创造的艺术之美,都是多重因子的组合,而且美还不只是被解释为赏心悦目,艺术的美还强调创作,还不得抄袭自然存在的美,所以美的规律变得是可以忽略的法则。

  1. 八. 美的存在

美是独立存在于自然与艺术之中,我们找寻它们、欣赏它们时不要受到欲望、好恶、认知、社会意义等的干扰,如欣赏人体的美,不要受到性欲与社会道德的影响,否则无法找到仅凭线条、肌理、色泽构成的美。如欣赏书法的美,不要因为看不懂它在写什么而说它是涂鸦,美是无法像读书一样地认识它的。

我们要让美独立存在于自然与艺术之中,尊重它的存在,尊重它的独立性。

九.美与艺术的层次

自然存在的美与艺术创作的美都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很美,有的普通,有的不怎么样。人们认识它的能力也有层次之分,很美的美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是不被认知的,不怎样的美却有很多人捧场。这是因为美的层次没有一定标准吗?不是的,是人们认知美的能力没有一定的标准。美的标准不像重量那样容易衡量,但是在经过时间、智慧的考验后会有准确评断的,这评断的方式不是第一名、第二名,而是极美、很美、普通美、不怎么美。

艺术的任务在呈现美,但如果是抄袭自然存在的美,或是创作出来的美很普通、或不怎么样美,我们不会说它是艺术。随便哼哼唱唱我们不会说那是音乐艺术,唱的人也不会被称为音乐家。没能掌握泡茶的技术,不知道茶汤的美存在于哪里,仅粗略地泡茶喝茶,我们不会说那是茶道艺术,也不会称泡茶的人为茶道艺术家。

十. 美的教育与训练

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是可以教育与训练的,有效的方法是“比较”,把各种不同种类的美(含艺术),取其不同层次者让大家比对,一段时间后会体会出差别的。最简单的例子是把两个不同造型美感的杯子放在茶几上天天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比较出它们在造型美感上的差异。再取两个呈现不同香味效果的杯子,也是天天装水或盛茶汤饮用,一段时间后也会比较出它们在香味美感呈现能力的差异。

十一. 茶道艺术的美与艺术

“茶道艺术”是与“茶道”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将茶道之美呈现得好才被称为茶道艺术。如同美与艺术,也可以用两个圈圈来表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下图左边相交的两个圈圈是错的,这样的茶道艺术不完全在呈现茶道的美,一定是夹杂了许多其他的外来元素(如背景音乐、插花、焚香等)。右边在圈内相切的两个圈圈才是对的,这样的茶道艺术才是在呈现茶道较高层次的美。

茶道与茶道艺术之美分散在泡茶、奉茶、茶汤之间。“泡茶”的美在泡茶的动作、茶具的材质造型与色彩、泡茶者对茶认知的程度、泡茶者与品评者对泡茶技术的理解与专注的程度、茶叶的外形与色泽(泡茶前有赏茶的时间)。

“奉茶”的美在泡茶者倒茶与分茶时的美、在奉茶时的专注、在茶杯的造型与色彩。

“茶汤”的美在茶汤的色、香、味、性,在水的品质,在杯子的材质,在泡茶的技术,在泡茶者与品茗者对茶的理解,在茶叶被泡开后展现的形态与色泽变化(品茗后有赏叶底的时间)。如果供应茶食,还包括茶食之美。

茶道的美,藉着茶的色、香、味、性、质感,藉着泡茶者的性格、境界、思想等等,透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等管道,传递了愉悦、空寂、拙、清新的美。

“愉悦”是茶被喜欢的主要原因,“空寂”也是茶道常有的美感境界,因为茶汤含有先天性的苦与涩。“拙”是有些泡茶者与器物呈现的效果,“清新”则是在一种制作得很好的新茶出现时,常在茶汤中发现。泡茶的人察觉了这些美的踪迹后,将之呈现,并融入自己的境界与思想,即成就了茶道艺术。

现代茶道思想网专栏

 

  (659)

泡茶空间风格即泡茶师做人风格/许玉莲/20180515

泡茶空间风格即泡茶师做人风格/许玉莲/20180515

先有泡茶行为,才有空间需求,遂产生制作一个泡茶空间的意念,泡茶空间是泡茶者创作茶汤作品时想要追求更完整的品茶品质与意境的所在,只有他最清楚这里将会发生什么事,甚至,他想要让它怎么发生,由此可知品茶空间不得假手他人做,该由泡茶者来主宰。

现在说到泡茶喝茶的空间,常常指的是表面的形象,比如哪位有名气的设计师来设计、购置什么稀罕宝物摆放能让来的人一看见眼珠子都要掉下来的、或相反的尽找些破烂陈旧之物来堆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泡茶空间唯一存在的理由,因为我们要用它来泡茶享受茶,如何设置茶道器物才能让泡茶喝茶得心应手运作,远比物色知名设计师或竞拍古董这些事艰难许多。

要说泡茶空间怎么做,得先说泡茶者是什么人,要说泡茶者是什么人,就要先说品茶是什么。渴了即泡壶茶喝喝,闲了即喝杯茶聊聊,觉得茶只是满足口腹之欲或是聊天的用具而已,没有意识到可将茶建立成为人生里的一个重要志趣,无泡茶空间可谈。

对泡茶、喝茶有热情,决定将每一个动作说得清清楚楚、做得明明白白,这就是有点诗意的泡茶了。这时人们将泡茶当作绘画、练琴等行为这般看待,泡茶者不再是漫不经心泡、喝饮料的人,他们沉浸在茶中磨练技艺,就像画师、琴师那样走上艺术之追求,可称他们为泡茶师,泡茶师有必要、有能力整治品茶空间,务必将泡茶推上精益求精的地步。

制作泡茶空间的大忌,是一开始就泛谈空间的风格,与空间的哲学。强调风格该有几种类型,比如:古代、现代,中式、西式,简朴、华丽;设置手法该用什么来区别,比如:五行观念、排列阵法、颜色、季节、服装;空间的长短方圆代表着什么哲理什么人生智慧;最普遍的当然是焚香、挂画、插花全部要挨着摆在一块,如此才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此种种说词使人们的思维变得狭隘、刻板,同时局限住社会对泡茶空间的鉴赏力与接受力的成长,导致目前泡茶者必须尽其所能将品茶空间维持着一贯的讨好大众的模式而已,也就是一直很“美”很“哲理”。泡茶空间一直被过于简化了,以为只要用钱把专家请来或购买昂贵器物,就可以迅速让自己从无到有,但泡茶空间应属于泡茶者的一个内在空间。

泡茶空间的制作,是泡茶师长期锻炼泡茶喝茶的“创作”,从茶、水、器、法的运用,扩大范围到茶席的运用,再扩张到空间的运用,泡茶师需要罩住的品茶气场越来越大。如果罩得住,而且类似的“茶汤作品欣赏会”举办了很多场,每一场参与品茗的都有不同的人,表示这位泡茶师创作了很多“茶汤作品”,就像画师创作了很多“画”作品,琴师累积了很多次的“演奏”作品。他的泡茶功夫就从技术层面晋入艺术层面,经过无数次面对那么多茶、器、水、品茗者、空间的反应,有所领悟后,他认为这样做那样做,这样摆那样放,取何物舍何器,才可让“泡茶”达至更好意境,茶汤更好喝,泡茶空间于是就瓜熟蒂落般产生。

泡茶空间的风格,就是泡茶师的人生风格。除此,无它了。

福建《茶道》杂志专栏

 

  (566)

爱茶享茶比知茶重要/蔡荣章/20180113

爱茶享茶比知茶重要/蔡荣章/20180113

这是由12位有志于茶叶创业的年轻人,在高校进行一年学习的特约班所举办的茶会。这次茶会设了九个茶席,由12位同学中的9位担任泡茶,其他3位负责行政工作。

茶会的主题在介绍九种茶,每个茶席泡一种。就茶会的特质而言,如果是专心品赏“茶汤作品”的茶会,是要求不讲话的,无论泡茶者还是品茗者都要专心于泡茶、奉茶、以及喝茶,要求要把“泡茶、奉茶、喝茶”当作是一件艺术作品,泡茶者在呈现,品茗者在品赏,泡茶者不要给予太多的解说,品茗者也不要有太多的交谈。但是这一次茶会不是专心品赏“茶汤作品”,是在介绍九种茶的茶会,所以同学们安排在泡完四道茶后开始介绍自己所冲泡的茶。

就茶的欣赏上,泡完四道茶后才开始解说,是比一面泡茶一面讲解一面讨论要好,但还是会引导大家往:这是什么茶?生长在哪里?价格如何?等方面去想,这时喝茶会变得只是为了求得这些答案。这样的喝茶不是纯粹欣赏茶汤,不是直接切入茶的本身去品赏。有什么不好吗?你会问,知道了是什么茶?生长在哪里?是多少价位的?不是更容易品赏吗?不是的,这时不是以“探索”的方式来欣赏茶,不是“直接切入茶的本身”去品赏,只是在赞同已知的资讯而已。例如我爱死了一幅画,但是一点相关的资料都没有,谁画的?画的名称是什么?值多少钱?一点都不知道,这就是直接切入画的本身去欣赏,是以探索的方式来欣赏。这样的欣赏画比起知道了这幅画是梵高画的、画的名称叫“自画像”、市场的价格一亿元,然后才欣赏了起来、赞叹不已,当然是前者的享受程度高,而且一定是懂得画的人。

喝茶普及化以后,茶叶将走上专业拼配,特意强调单一品种、单一山头将变得不实际。普及化以后的“茶名”,也只是这款茶的代称而已,不具太多的意义,而且都是泛泛大类别的称呼,比如只知道现在喝的是闽红或云南普洱,精细描述的名称如“野生白茶”会逐渐降低对品饮者的重要性。产地也会变得不明确,价格亦如此,这边1000元买的可能是那一边2000元的茶,所有对这一款茶的描述可能在下一批茶都派不上用场。这时只有泡茶者与品茗者具备直接欣赏茶叶的能力才能不受茶叶名称、产地、价格的限制。培养消费者对茶的品赏能力,才是让茶叶持续发展的方法。

茶会的举办有各种不同的目的,如:要教导大家懂得茶懂得如何泡茶、要推销某款茶叶、要好好的欣赏一壶茶,前两种目的的茶会是要说话的,尽量的讲解与讨论,后面欣赏性的茶会就要让品茗者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享用。现在我们参加的茶会大多是讲话很多的茶会,静静喝茶的茶会不多。为什么呢?不能完全解释为大家不懂得茶不懂得泡茶,所以要大事宣导,而是大家怕被别人说是不懂茶、不懂泡茶,所以忙着“告知”与“求知”而忘掉了最重要的“享用”。大家懂得如何享用茶才是茶产业与茶文化发展的道路,我们不要把喝茶“知识化”了,懂得很多茶的知识却不爱茶、不懂得享用茶。我曾细细观察,发现常喝茶的人、被称为茶人的人并不见得很享受喝茶,而是以被称赞为懂得茶懂得泡茶自豪。当一位消费者只羡慕茶界的人谈茶文化谈得口沫横飞,但是自己却不觉得茶有什么好喝,茶文化与茶产业是很难发展的。

福建《茶道》月刊专栏

  (617)

2019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公告

 17届国际无我茶会公告

The 17th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第一号)2019年5月20日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

由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和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10月15日-20日,在福建省安溪县举办,大会会期6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15日-20日 (10月15日报到,10月20日返程)

 

二、活动内容(初步日程安排附后)

活动期间,我们将组织系列活动,让参与者尽享这两年一度的国际茶文化盛会。

一是,两场无我茶会,分别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及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水祖师信俗)、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溪清水岩各举办一场;

二是,一场茶道论坛,世界茶叶界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研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茶产业发展之路和无我茶会文化内涵;

三是,全程制茶体验,亲身体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的传统魅力;

四是,文化展示交流,到中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点云岭茶庄园和安溪茶厂等地参观考察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品鉴安溪乌龙茶,欣赏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观看各国茶艺茶道表演。

五是,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在全球设10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国际无我茶会,时间为2019年10月16日上午,届时,采用互联网联播、直播、转播方式,互动全球无我茶会茶友,联谊全球茶友走进参与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会。

此外,大会还准备了丰富精美的安溪铁观音茶礼纪念品,希望安溪铁观音随着茶友们香飘各地。

 

三、报名

1.请于2019年8月18日前,填写报名表格,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组委会报名;各大高校与会人员报名时间分两个阶段,分别于2019年7月15日、2019年9月15日。

报名人数限制:国际茶友限100名,中国茶友(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大陆地区)350名,先到先得原则,原则上组团参加,报满即止。

2.报名成功后(即收到组委会的回复邮件),请于8月25日前,将定金汇入指定账户(国际茶友每人美金200元,中国茶友人民币1000元)。汇款时请务必要求汇款银行于电文中提供汇款人姓名、账号及通信地址。

3.中国茶友参加大会费用为人民币4500元。国际茶友参加大会费用为美金830元(国际茶友与国内茶友接待标准、住宿标准及纪念品等有所不同)。费用包含大会期间住宿费(五晚)、活动交通费、餐费、当地旅游、门票、保险费和活动费用、纪念品。

4.报名联络

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

组委会咨询人:何环珠

咨询电话:15759880111

报名E-mail:906159444@qq.com

汇款账户,将于第二次公告时提供。

5.团体报名的,请提供团长和团员茶友名册一份(包含英文名字、身份证号或护照号码、生日、用餐习惯),同时请提供参加茶友房间分配表一份,以便安排食宿。

6.为便于活动安排,大会统一安排住宿二人房,若确有特殊情况希望住单人房者,请在报名表上说明,组委会将追收住宿差价,国际茶友增加美金200元(40元/晚),中国茶友增加人民币1000元(200元/晚)。

7.请各地茶友事先告知抵达时间、方式(飞机班次、动车车次),以便组委会派人迎接(组委会设置厦门高崎机场、厦门动车北站、泉州晋江机场、泉州动车站四个接待处)。

8.欢迎大陆地区茶友报名成为本次大会志愿者,为国际茶友提供相应服务。大会志愿者并不减免相关费用。

 

四、大会初步日程及说明

1.大会初步日程

日期 上午 下午 晚上
10月15日 报到 领队会议
10月16日 1.开幕式;2.第一场无我茶会(安溪茶学院) 无我茶会论文交流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 欢迎仪式/文艺表演
10月17日 1.各国、各地茶道演示;2.出发到各制茶体验点 安溪乌龙茶制作体验(采青、做青) 安溪乌龙茶制作体验(做青)
10月18日 安溪乌龙茶制作体验( 包揉、烘焙) 安溪茶文化参观考察 安溪乌龙茶品鉴赛
10月19日 第二场无我茶会(清水岩广场)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惜别晚会/茶文艺表演
10月20日 返程

 

2.无我茶会:10月16日和10月19日,将各举办一场无我茶会,请各会员、各团体会员自备无我茶会茶具。

 

3.茶道论坛:内容为无我茶会、茶文化与科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发展等,论文于9月20日前提交。文字1200-5000字(简体),附3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将“摘要”英译,主办单位组织审稿委员会,入选者编入论文集,以赠书二册代稿酬,论文入选者组委会颁发入选证书。

 

4.领队会议:10月15日20:00,主办单位将报告筹备情况,并讨论有关事宜,请各团体推派1至3名(含翻译)代表参加,并讨论下届主办地。10月16日晚上,欢迎仪式上进行会旗递交仪式。

5.惜别晚宴:10月19日晚宴,请各团队准备一个表演节目,十分钟以内,以相互联谊、交流。

6.茶艺茶道表演:10月17日上午,将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举办一场茶艺茶道表演,由主办单位邀请各团体参与演出,请各代表队准备1-2个节目清单汇报组委会,每个节目限20分钟内。

 

7.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10/19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全体与会人员参加,主办单位邀请设席泡茶的茶道艺术家,请各国各地区代表队推荐1-2名茶道艺术家分享茶汤作品。

 

8.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各国或地区设立分会场:

1)组委会设分会场同时进行无我茶会,分会场限10个,于10/16上午第一场国际无我茶会时举行,全球互动直播;

2)各国、各地区代表队均可申请分会场,申请地区将由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审核,审核通过后组委会负责派人赴分会场培训,分会场一切费用包括培训费由申请单位全权负责;

3)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将授予各分会场《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分会场》证书。

 

9.欢迎晚宴

请各国各代表队踊跃报名节目分享,节目限10个,时间限时15-20分钟,报名时一并报上节目名称与时间。

 

10.乌龙茶非遗制作技艺体验

1)10/17日安溪乌龙茶制作体验,时长24小时(采青.做青.包揉.烘焙.审评)在制作等待期间组委会安排安溪8大乌龙茶审评、制茶体验心得分享等活动;

2)请各国各地区与会人员于10/18日上午分享3-5分钟心得体会。

3)各个安溪乌龙茶制作体验小组做好的茶分三份,分别工厂、制茶师、每一位茶友各赠送一粒茶球,并请所有参与制作的茶友签名留。

 

11.参加单项活动:允许报名参加单项活动有:10月16日上午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的无我茶会、10月19日上午在清水岩的无我茶会,以及10月19日下午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每个单项活动收费人民币300元,包含门票与单项活动礼品,不包含吃住行。

 

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

2019年5月20日

The 17th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mmittee

5/20/2019

  

附件17届国际无我茶会个人报名表(中国茶友专用)

姓名

Name

性别

Gender

出生日期

DOB

单位

Work Place

职称职务

Job Title

地址

Address

邮编

Postal Code

电话

Tel.

手机

Cell

传真

Fax

E-mail
报到时间

Check-in Time

回程时间

Departure

Time

备注

Remark

 

附件2  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团体报名表

编号

 

中文

姓名

 

英文名字 性别

 

身份证号码 护照号码 出生年月

 

单位

 

单间或双间

用餐习惯 职务

 

联系电话

 

团内职务

 

 

附件3  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

 问(按姓氏笔划)

王庆、王岳飞、白明娟、刘林霜、许玉莲、孙忠焕、严金静、苏李素贞、李佩芳、李真秀、李瑞河、杨江帆、何关新、沈学政、张星海、张通、陈宗懋、陈绍军、陈树荣、林文雄、周国富、周智修、赵琦、高向荣、涂国瑞、黄书孟、屠幼英、傅光丽、童启庆、曾陆红、蔡荣章、蔡烈伟

  任:兰思仁

副主任:黄炎和、庄稼祥、陈剑宾、林毅敏、肖印章、雷国铨、林金科、范水生、谢志攀、何环珠

  员:黄成茂、李治洲、陈  勇、吴清远、杨振阳、陈志明、傅伟明、许锦斌、魏中南、刘青洲、林志平、王汉辉、郑丽萍、陈菁菁、孙黎昕、王慈泳、陈亚图、林华霖、李瑞章、林曲尧、高水练、王 刚、陈佑成、胡雲飞、陈志丹

 

  (750)

许 玉 莲 茶 道 讲 座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许 玉 莲 茶 道 讲 座
主 办: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第 五 届 茶 艺 师 资 班

2019-6-29 13:30~17:00
许玉莲老师主讲
题目: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纲要:
1.茶会的意义
2.纯茶道的呈现与欣赏
3.茶汤市场的建构
4.如何举办茶汤作品欣赏会30则

2019-6-30 17:30~19:30
指导老师:蔡荣章,许玉莲
题目: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办(模拟)

2019-7-1 13:30~17:00
许玉莲老师主讲/示范
题目:老茶的冲泡与欣赏
1. 什么叫做老茶
2. 老茶的存放与制作
3. 老茶风味品质特征
4. 老茶欣赏价值与健康价值
5. 老茶冲饮的途径

(660)

蔡荣章茶道讲座/中国茶叶学会 第五届茶艺师资培训班

蔡荣章茶道讲座

主办:中国茶叶学会 第五届茶艺师资培训班

课程纲要:

2019/6/29周六8:30-12:00

泡茶原理/小壶茶法原理/小壶茶法示范

蔡荣章教授/示范许玉莲老师

  1. 泡茶五要素
  2. 影响茶叶浸泡时间的24因素
  3. 小壶茶法30则
  4. 小壶茶法示范

 

2019/6/30周日8:30-12:00

无我茶会

蔡荣章教授/示范许玉莲老师

  1. 无我茶会七大特殊做法与七大精神
  2. 无我茶会参会者应准备事项
  3. 无我茶会主办者应准备事项
  4. 无我茶会示范

 

2019/6/30周日13:30-16:30

小壶茶法练习

蔡荣章教授. 许玉莲老师

  1. 小壶茶法茶具观摩
  2. 小壶茶法分组练习
  3. 小壶茶法动作与茶汤讲评

 

2019/7/1周一8:30-12:00

现代茶道思想

蔡荣章教授

  1. 纯茶道的理念
  2. 茶汤色、香、味、性的欣赏
  3. 茶道艺术是口鼻的艺术

 

2019/7/1周一17:30-19:30

无我茶会(模拟)

蔡荣章教授. 许玉莲老师

  1. 无我茶会茶具观摩
  2. 无我茶会程序演练
  3. 无我茶会意境体会

 

  (793)

蔡榮章茶道論壇/2019臺北二場

蔡榮章茶道論壇/2019臺北二場

日期:第一場 2019.7.20(六)

第二場 2019.7.21(日)

 

蔡榮章教授簡介:

中國.福建. 漳州科技學院教授

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研究中心創辦主任

臺灣“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原創系系主任

 

9:15-12:00題目:什麼是茶道的組成部分

綱要:

1.茶道與道德,茶藝與藝術

2.茶葉的色彩之美

3.茶葉的香味性。

15:00-17:00題目:茶道社會教學的實施

綱要:

1.小壺茶法教學綱要

2.無我茶會教學綱要

3.車輪式泡茶練習法教學綱要

4.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教學綱要

 

主辦: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

地點:臺北市衡陽路64號天仁茶文化大樓五樓會議廳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