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水仙

普洱六堡水仙茶会记-许玉莲

普洱六堡水仙茶会记

许玉莲

20111126发表于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每周“茶潮”专栏

出席由中国、韩国两方轮流主办的年度中韩茶文化研讨会,在中国天福茶学院举办,蔡荣章老师说要在11月9日同时安排一堂课给茶学院茶文化系同学,嘱我讲一讲马国的普洱、六堡、水仙概况,我们讨论了一下,认为除了讲话以外有必要挑几个比较代表性的茶冲泡出来让同学试品。

把幻灯片教材准备好理清整堂课的脉络后,我们决定要泡八十年代旧普洱、八十年代六堡以及二十年老的佛手各一款,都是我自己收在家里的茶,普洱原来是香港仓存茶品,九十年代已进入马国,于2000年时购得,实际在我手上十一年。六堡是怡保陈春兰最后一批茶,我在2002年购买时掌柜的说是二十多年老的茶,于八十年代从香港入货。佛手在吉隆坡一家传统茶行购得,当时2004年,茶叶出厂后已经在马国收放十六年。我们选录茶叶依据的方向,是以存放在马国多年,年份可靠,老茶味道到位为考虑,这样才能反应讲课内容,真正体验马国的普洱、六堡、水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茶叶选定,我们问谁来泡?一致同意必须由我亲自冲泡,才知道该如何掌握才能将茶汤泡出应有的特性,我们想要展现那一份真实的感觉。算一算,试茶时间只有一小时十五分钟,即二十五分钟需泡好喝好一个茶,我们认为即使在时间相当紧凑的情况下,正式把茶泡好的态度仍然是必要的,故此试茶人数迫不得已只好调整至能够一人实际操作的数目,即二十位,再加我。

要用哪些泡茶器具呢,首先我们决意能够在学校里找到合适的都可派上用场,那是属于茶道精神里精检部分,游走野外泡茶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派头或某种习惯而一定要用某一套茶具,面对不同环境不同用具也要有泡茶勇气才是,但简约不代表随便,为了要把茶表现得最好,让大家尝到茶的真味,有些现场无法提供的用具,该带的也一定要带上。

主要是配壶,首先了解泡茶器的大小,即每人茶量30cc x 21人= 630cc,壶身大约750cc也就够了,蔡荣章老师建议用“茶艺之家”套组的青瓷壶,1支约400cc大小,因为泡茶器不够大,我们准备实施“两泡当一道”的冲泡法,即用第1支壶连续冲完一次(得茶汤约320cc)、再一次(再得茶汤约320cc),二次(共得茶汤约640cc)都将茶汤来回平均分别倒进茶海,统计每泡一个茶需要3支壶,第1支作泡茶用,另2支当茶海用于盛装茶汤来分茶,换茶叶时只需换泡茶壶,2只茶海不必换,所以总共需要准备5支青瓷壶就好。我告诉蔡荣章老师,我会带一支砂壶去冲泡六堡茶,因为它会让这个六堡表现得更恰如其分,青瓷壶改成4支。

每个茶喝几道?时间有限,只能喝3道,全程每人共喝茶9杯,由于采用“两泡当一道”的冲泡法,每一个茶真正需要冲泡的次数是6次,3个茶共泡18次。品茶杯每人一个,不换。每个茶叶不能置太多,要比平日泡时少,因为我们只要泡六次,为了让热水将茶叶浸润透透入茶心,每一泡都能够释放出完整茶味,我要放的茶叶是更少,但增长浸泡时间。

泡茶时水需高温,只一人帮忙连续煮热水即可,我把茶叶展示,稍加说明,温壶、茶海、杯子,把茶叶放进壶内,加入热水(不淋壶),按计时器,候汤(没有温润泡),浸泡够了,把茶倒出盛装进两个茶海,自己持一盅往左边奉茶去,请一位同学持一盅往右边奉茶去,分茶完毕,归位,倒一杯给自己享用,过程中可提问,由蔡荣章老师与我答客问,如是者十八回,茶会结束。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