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茶道藝術家

蔡榮章教授專題講座: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實施-2016年2月12日台北主辦

蔡荣章讲座

蔡榮章教授專題講座公告

講題: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實施

時間:2016212(週五)下午2點至4

地點:陸羽茶藝中心鴻儀堂(台北市衡陽路643)

主辦:陸羽茶藝中心

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

泡茶師聯會

講師簡介: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现代茶道思想》作者

無我茶會創辦人

泡茶師檢定考試制度創

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陸羽茶藝中心創辦總經理

講題大綱:

1. 茶道藝術、茶道藝術家、茶湯、茶湯作品、欣賞會

2. 茶人要有茶湯作品

3. 茶道理念

4.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30

報名:陸羽茶藝中心  電話:02-2331-6636轉分機211

費用:對外免費開放舉辦

 

  (1622)

2015.02.14蔡榮章 「茶道藝術家的表達能力」講座

蔡榮章
《茶道藝術家的表達能力》講座

日期:2015.02.14(六)
時間:14:00-16:00
主辦:泡茶師聯會
地點:  陸羽茶道教室

講座內容:
一.茶文化、茶道、茶道藝術:
泡茶基本元素、泡茶外來元素、茶道藝術基本元素、茶道藝術特有元素

二.純茶道、多元茶道

三.泡茶者、泡茶師、茶道藝術家、茶人

四.茶道藝術家的泡茶能力:
水、識茶、選茶、理茶、選器、水溫、茶量、浸泡時間、泡茶技藝、泡茶席、奉茶、品茶

五.茶道藝術家的藝術能力:
美學修養、藝術表現能力(藝術的獨立性),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

六.茶文化複興五階段:
1.小壺茶法(全套泡茶用具與技法)
2.十大茶法(各種場合的應用)
3.無我茶會(茶會作品與舉辦)
4.純茶道(以茶爲核心)
5.茶道藝術(藝術地位的建立)

七.2015第五屆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
茶席、品茗環境、品茗空間

  (1510)

舉辦「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方法與流程-許玉蓮-20140120

舉辦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方法與流程   

許玉蓮

20140120专栏

1.如何入場

茶帖:品茗者憑茶帖進場。茶帖即主辦方或茶道藝術家為本會準備的邀請柬。

茶票:品茗者購票進場。茶票用以代替茶帖。可預先發售或現場購買。

2.內容與程式

茶法:茶道藝術家針對是次所呈獻茶葉提出如何沖泡之法。

茶賞:茶道藝術家針對所創作的茶湯作品提出其香味特性。

茶譜:茶湯欣賞會分成三個場次,每場半小時,泡茶三~四道。

每一場不換茶的種類,但重新創作三~四道一組的茶湯作品,新品茗者到來後,茶道藝術家準備一組新的杯子迎接大家。

茶道藝術家為本次本場所要進行的內容與程式,編成冊子派於品茗者。

3.報到

先到場的來賓已在門口等待,他們都已將自己的雨傘提包相機寄存在衣帽間。

4.門口備有告示

本茶湯作品欣賞會強調茶道藝術的完整性,進行時不播放音樂,請大家把手機調為靜音,也不要有太多的言語。請不要拍照,我們備有專責攝影師,會把照片存放xxxx網站上。

5.入場儀式

邀請柬上標明的入場時間到後,大門打開,大家依照“入場儀式”排隊進入會場。(入場儀式可根據需要而做不同安排。這裏建議:大家排隊進入〝潔手淨心〞的走道。有位工作人員從大玻璃盅舀了一杓茶湯淋到自己伸出的雙手,沖洗後的茶湯滙集於手下的陶盆。在陶盆的旁邊取一張紙巾將手擦乾,進入會場。)

6.如何入座

會場佈置了xx座茶席,每席有各自的茶具規劃與設置的風格。每席七個(左右)座位。

七張品茗者的坐椅圍繞在每個茶席的前方,中間的一張坐椅靠背外側貼了茶席的編號(如5/12,即總共12席的第5席)。茶席上的座位沒再標示號碼,也就是可以隨意就坐的意思。

每人的茶帖或茶票上,有本次茶湯欣賞會第一第二第三場要參與的茶席號數(或入場時抽取三場的席號),品茗者應依場次換席上座。

7.歡迎

茶湯欣賞會的時間一到, 由主辦方一位尊貴的代表出臺,說: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要進行“xxxx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我們恭請本次的茶道藝術家為我們發表他們的茶湯作品。」接着四響鑼聲。

8.茶道藝術家進場儀式

響起了四響鑼聲(進場儀式可根據需要調整),xx位掌席的茶道藝術家從後臺步出,進入到各茶席的泡茶位子站定,大家給予歡迎的掌聲。茶道藝術家向自己席上的品茗者行個禮,品茗者回禮後坐下來,開始從事他的第一場茶湯作品創作。

9.第一場開始

起場時是小心翼翼地將茶從茶罐內請出到茶荷,傳遞茶荷給品茗者欣賞就要沖泡的茶葉,接著置茶入壺。茶道藝術家端詳著壺內的茶量,調控好水溫,胸有成竹地將水沖入壺內,按下計時器,眼睛觀照著席上的品茗者,意在邀請大家陪茶度過蛻變成湯的時刻。

茶湯分送到品茗者面前,大家觀看著茶湯,端起杯子欣賞飄送出來的香氣,有人將茶放回桌面,等茶變得稍溫再喝,也再次觀賞茶葉重生成茶湯後的英姿,有人已迫不及待地享用起來。

連續三次的茶湯欣賞,泡茶師將已貢獻完茶湯的茶葉展現在茶盤上,讓品茗者欣賞即將進入第三生命週期的葉底。

最後,供應三道茶湯後,泡茶師還會提供一道白開水給來賓品賞,一方面補充來賓身體的水分一方面顯示泡茶師對泡茶用水的用心。

10.第一場結束

茶湯欣賞會每場的第三十分鐘時敲鑼一聲,表示到了換場的時間。這時司儀廣播:「請各位品茗者在前往新茶席前,將用過的杯子放回原先放置的地方,並向泡茶師致謝。我們五分鐘後進行第二場的茶湯欣賞會。」

11.第二場開始

五分鐘後,敲了一聲鑼。茶道藝術家在自己的茶席上,等品茗者坐定收拾了心情,互相行個禮後,開始第二場的茶湯作品創作。

拿出茶葉罐,很有信心地將茶撥入茶荷,請品茗者欣賞茶第一生命週期的茶乾,然後置茶入壺,以該茶過度到第二生命週期需要的水溫澆灌,倒出茶湯,請來賓欣賞茶第二生命週期的茶湯。

第二場的第一道茶湯之後,泡茶師為來賓準備了茶食。

這些茶食是每位泡茶師特別為他的茶湯選配的,事先已準備好在茶席的側櫃內。

享用完茶食,泡茶師繼續他的第二道、第三道茶湯。

12.第二場結束

茶湯欣賞會每場的第三十分鐘敲鑼一聲,表示到了換場的時間。這時司儀廣播:「請各位品茗者在前往新茶席前,將用過的杯子放回原先放置的地方,並向泡茶師致謝。我們五分鐘後進行第二場的茶湯欣賞會。」

13.第三場開始

品茗者依次找到第三場的茶席坐下,五分鐘後,開始第三場的茶湯作品欣赏會。

第三場茶湯作品欣賞會依然是請來賓賞茶葉,聞湯香,嘗茶味,看葉底,依然是請來賓欣賞茶葉三個生命週期的變化。

14.第三場結束

 

泡茶師供應完最後的一道白開水,品茗者將自己的杯子放回泡茶師原定的地方。

15.結束語

主辦方尊貴代表:「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就要結束,我們今晚每人享用了三席豐美的茶湯, 我們的身心充滿著茶葉各生命週期的芬芳。請各茶席的泡茶師,也是我們崇敬的茶道藝術家出列到台前,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致謝。」

茶道藝術家走到台前,鞠躬行禮。(暫不離開)

掌聲之中,緩緩的四鑼聲伴隨而來,掌聲在鑼聲停息後靜止了下來。主辦方尊貴代

表接著宣佈:「茶道藝術家的茶湯作品欣賞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加。」

茶道藝術家走到台下来,大家告别。

 

  (2192)

《現代茶道思想》跋— 蔡榮章茶道思想的經緯 – 許玉蓮/文

《現代茶道思想》 跋— 蔡榮章茶道思想的經緯

許玉蓮/文

前言:

一九九二年進入茶界工作,我讀的第一本茶書是蔡榮章老師的《現代茶藝》,那是蔡老師於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第一本書。之後二十年,蔡老師連續出了十七本書(包括創作和主編),我也就這樣讀蔡老師讀了二十年。

讀蔡榮章老師《現代茶道思想》一書,我認為需要先理清蔡老師用了三十四年(在中國功夫茶館二年,於一九八0年設立臺北陸羽及後在漳州科技學院(原漳州天福茶職業技術學院)建立茶文化系專業至今)為茶文化所確定的位置和方向,如此,我們才可以通過蔡老師已經建構好的經緯網,從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點與線之間找到秩序與方法來辨識茶道。

對蔡老師既立的茶道思想體系擁有清晰概念,我們就可以從《現代茶道思想》最主要三條脈絡(茶與藝術、茶與茶業、茶道藝術家與茶會)進入由他耕耘灌溉的茶道花園裡,閱讀蔡老師的創見與智慧。

蔡榮章老師的茶道體系:

蔡老師的茶道體系由經線的茶具、茶席、茶法、茶學、茶業、茶人、茶會以及緯線的純茶道、茶與藝術、茶道美學、茶道內涵交織而成,他開發的事物與思想互相串連成一套縝密系統。其架構如下:

茶具—為了「泡好」茶要有好用的茶具,所有茶具在良好功能性的要求下,一項一項改進或加入新元素。從電水壺、茶車、茶荷、茶盅到茶壺,從斷水、濾渣到材質等各方面。

茶席—為了要有專屬泡茶的地方,發明了茶車,茶車式茶席是茶文化復興期中最早誕生的茶席,它有的是注重「泡好」茶的全套完整設備,茶具擺置分成四大規劃區。它沒有留空間給香、花、掛畫(背景還特別採用淺灰色宣紙掛軸來表示無背景)、音樂等藝術。

茶法—為了方便在不同的場合可泡茶喝茶,於是整理了十種泡茶法,尤以小壺茶法、濃縮茶法、大桶茶法、旅行茶法的訓練模式是獨創。依循著這些途徑,後來的車輪式泡茶練習法也產生了。

茶學—從製茶、識茶、泡茶、品茶、評茶、賞茶、茶器、茶會、茶史、茶思、術語翻譯各各方面來準備教材,所有教材都一一寫過,或發表在《茶藝》月刊或出書,在陸羽茶道教室啟動茶學教育。

茶業—從茶具設計、生産、銷售到茶葉與茶文化結合的產品化,新穎地推廣,影響著市場往更積極的方向邁進。

茶人—設立泡茶師考試制度,讓泡茶者成為泡茶師,培育人才。

茶會—茶湯要怎樣表現呢?必須要有茶會來表現。茶會要怎麼舉辦?什麼場合運用?於是研發了「無我茶會」,讓各地的茶道方式串連在一起,也表示了茶道當代思想。

純茶道—在茶法、茶會的建構上需要一些思想與藝術作為基礎,所以提出「純茶道」的概念,提出什麼才是茶道的核心。他使用抽象藝術來説明純茶道的意義。

茶與藝術—茶道藝術內涵、茶之抽象美,茶道藝術到底是什麼?他明確劃分出泡茶、奉茶、品茗是茶道藝術的主體,摒棄了茶席四藝,斬掉其他藝術的干擾,抓住茶道核心。

茶道美學—他說茶永遠有苦澀的一面,特別提出茶道的空寂境界與美感,為茶道開闢了一塊美學上的園地。

茶道內涵—從思想從美學從藝術談到茶道比較屬於哲學的部分。談到茶、茶湯、茶道裏「無」與「有」的概念,強調無與有在「存在」與「信念」上的意義。

《現代茶道思想》深化蔡老師思想架構:

以上蔡老師的茶道體系說明清楚之後,接下來我們在《現代茶道思想》這本書看到的就是蔡老師如何完成,和怎樣繼續完善他所提出的觀念及想法。《現代茶道思想》全書分成十二篇,共有一百二十八篇文章,他對原有的架構個別做了深化的研究,舉例如下:

茶具—茶道體系初成立期,蔡老師在茶具設計研發方向首先從要求茶具必須符合泡茶功能、然後昇華至功能美、質感美、抽象美。在「喝好茶、泡好茶、用好具的意義」、「好茶好茶具有其絕對價值嗎」、「波動影響著茶湯」幾篇文章裡,他進一步指出茶具燒結程度的高低將影響茶湯好喝與否,而好喝與否直接影響人們健康。他也提出物質的波動會影響到它能量所及的空間與其他物質,最後也會影響茶湯,衝擊著人類的生命。

茶席從一九八二年的茶車發明到二0一二年品茗館專業泡茶席的規劃,我們可以發現蔡老師自始至終推行純茶道的茶席。從「品茗館專業泡茶席的設計」、「茶席設置與茶席設計」、「茶席,有茶道就夠了」這幾篇,他更明確地點出:茶席須以泡茶奉茶品茶為主的茶文化來發展。「移愛入湯移愛入人」更提出「將泡茶移入為茶服務,將茶湯移入為愛它的人享用,將一切事茶的努力移入為愛自己與所愛的人作獻祭」的茶道理想。

茶法一九八一年就創立的小壺茶法,他沒有更動任何物序,但以「小壺茶法的實事求是」、「茶湯標準濃度的界定」、「評鑒泡茶法與品飲泡茶法」等幾篇加強兼說清楚茶湯的觀念,方便學泡茶的人更容易學上手以及享用。

茶學從一九八0年的臺北陸羽茶道教室至二00七年建立茶文化系專業,他在「“茶思想研討”的課上些什麼」、「讀茶文化系,畢業去賣茶」裡開宗明義告訴大家要怎樣學茶,學茶之後又可以做些什麼等與茶文化發展不可切割的觀念。二0一二年蔡老師創設〝現代茶思想〞專屬網站,「我們要有個現代茶思想網」一文提到「思想的建立與溝通是促進茶文化發展很重要的動力」,〝現代茶思想〞專屬網站在他的主導下以“茶學圖書館”模式進行分類排版,並規定每星期都要貼二篇新的談觀念的功課。

茶業一直以來大家賣茶館空間、賣茶具、賣茶葉、賣茶藝表演、賣包裝、賣品牌,蔡老師說我們要賣茶湯、賣純品茗、賣茶文化,他以「茶葉市場與茶湯市場」、「泡茶師為客人泡茶的品茗館」、「茶的文化性值多少錢」等篇來舉證說明,並在學院開先河推動品茗館的經營模式。

茶人自一九八三年在陸羽創辦泡茶師檢定考試制度,讓愛茶者、喝茶者依循著方法提升泡茶能力,成為泡茶師。他繼續以「茶人的茶道生活與音樂家的音樂生活」、「茶界修道者頒證」等文來揭示茶人與泡茶能力修煉的必要,“泡茶內功”是如何深深影響茶人,讓茶人脫胎換骨。「從泡茶師到茶道藝術家」一文是已經獲得新生命的茶人,有能量和力氣發光發熱去感染其他人了。

茶會自一九九0創辦「無我茶會」,蔡老師近年提出「茶道藝術家的茶湯作品欣賞會」和「〝接力泡〞茶會」,以及編制「現代版曲水茶宴」。無論是「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茶湯作品欣賞會」等名詞,都是茶文化新創立的概念,並由蔡老師推動形成。

上述所提,是所謂茶道體系的經緯網中,較具體可見的經線上七大點,與之相垂直的緯線上,還有蔡老師茶道思想中四個核心觀念:純茶道、茶與藝術、茶道美學、茶道內涵貫穿期間,讀者如要觸摸這些思維,以下選出各核心範疇上重點的文章:

純茶道「茶道藝術家與茶湯作品」、「從通俗茶道到純茶道」、「茶道上純品茗的抽象之美」。

茶與藝術「從茶道學習到抽象概念的產生」、「茶道裡的藝術內涵」、「茶湯,這件泡茶者的藝術作品」。

茶道美學「茶湯是茶道的靈魂」、「茶道空寂之美」、「深談空寂」。

茶道內涵「支撐茶文化的三根支柱」、「茶道的獨特境界—無」、「讓自己泡在茶湯三個月」。

《現代茶道思想》在茶文化復興的三條新脈絡:

我們從蔡老師在《現代茶道思想》一書的文章中,可以發現他着意於三方面的努力:一是說清楚茶的藝術性與表現方法。他一再強調要把茶道提升到藝術的層面,而且要透過對純藝術與抽象藝術的理解來表現茶的藝術性。

二是在茶業市場中強調要在已經普及的茶葉市場外再振興茶湯市場。茶湯市場與傳統的茶館、茶藝館有何區別,稱作品茗館的茶湯市場應該如何經營,經營品茗館的泡茶師要如何栽培,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蔡老師在這本書上所述說的重點。

三是泡茶者變成茶道藝術家後,他的作品除了在品茗館銷售外,尚可舉辦「茶道藝術家的個人茶湯作品欣賞會」或「茶道藝術家的聯合茶湯作品欣賞會」。這種茶湯作品欣賞會應如何舉辦、如何收費,在這本書上也都舉了例說明。

我們發現這三條脈絡正是三十年來,茶文化復興接著要展開的工作。蔡老師在前十八本書奠定了茶文化復興的基礎後,在第十九本書《現代茶道思想》又鋪陳了新的茶文化道路。

後語:

最後我必須招認,雖然我讀蔡老師的書讀了二十年,其實我並不能一口氣將這十九本書的書名說出來,因為他的書名大多「茶道」什麼,「茶藝」什麼的。我也沒能將其內容熟極倒背如流,因為他寫得太多太細。我只好當作「查經」那樣有需要時就翻開某頁某段,讀一讀,想一想,瞭解那段文字的涵義以及對我有什麼意義沒有。我要由衷地說:閱讀蔡榮章老師的文字是一種很高貴的享受,我多麼幸運和幸福能與他共處在這一個茶文化復興時代。

許玉蓮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