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车轮式泡茶

车轮式泡茶练习法-蔡荣章

车轮式泡茶练习法

蔡荣章

201104月刊于中国《海峡茶道》杂志月刊专

把茶泡好是茶道追求必经的途径,如果连茶都泡不出应有的香气与滋味,就别谈什么品嘗、审美、思想了。所以在学校或其他传授茶学的单位,“如何泡好一壶茶”都是列为第一优先考虑的课程。

泡茶课程包括基础知识与冲泡技艺,前者如茶的制作、茶类识别、茶具材质与功能、品鉴要领,后者如水质、水温、茶水比例、茶况、程序、手法、美感、风格。然而练习是最终呈现效果的关键,练习可以自行为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当然较易见效,但是如何让茶汤稳定在高标准的狀况之下,且稳定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就是不论何种茶,十次泡下来总有八次以上合格,这就必须设计一种“泡茶磨练”的方法。依笔者经验,以下这种被称为车轮式泡茶练习法最为快速有效。

五六个人一组在一张泡茶桌上泡茶,先由第一位茶友坐上泡茶位置,置茶,泡第一道茶。置完茶后,传递茶壶请各位茶友审看置茶量与茶况,并打开水壶蓋显示水温,要求大家判断第一道应浸泡的时间,并将之记录在纸上。每组配备一位老师,这时老师询问主泡者拟浸泡多少时间,老师如果认为适当,就示意依此时间冲泡,否则提出一个时间,主泡者就依老师的意见冲泡。

茶汤倒出后,每位茶友判断一下是否属于适当的浓度,如果是适当的,那这个浸泡时间就是标准时间,如果不是,老师就做个修正,提出应该的标准时间。大家把最后确定的标准时间写在纸上,并算出自己原先判断的误差秒数。

接着第二位茶友上台冲泡第二道,也是先传递茶壶,请大家审看第一泡以后的茶况,并显示自己拟冲茶的水温。大家依旧把自己研判的浸泡时间写在纸上,老师询问主泡者拟浸泡的时间,老师肯定或修订浸泡时间。出汤后,大家依旧判断茶汤的浓度,将应该的标准时间记录在纸上,并算出自己的误差值。

接着第三位茶友冲泡第三道茶,第四位茶友冲泡第四道茶,第五位茶友冲泡第五道茶并去渣清理茶具,清盅后奉一杯白开水请大家品泉。五道茶后,每人结算自己的总误差值,误差值愈小即表示自己的判断更接近于标准。

每次练习最少二壶茶,第二壶泡第二种茶。由第二位茶友置茶与冲泡第一道,第三位茶友冲泡第二道,第四位茶友冲泡第三道,依此类推。这种排序方式可以让每位茶友练习到置茶、去渣与冲泡不同的道次。泡饮期间也是判断浸泡时间、決定浸泡时间、确定标准时间、记录与结算误差值。

练习的初期,指导老师可以对影响浸泡时间的各种茶况与其他非茶因素多加说明,练习的尾声则是测验,订出多少的误差值是及格的分数,多少以下是特优。从老师每次标准时间的修正值也可以看出老师的稳定度。

车轮式泡茶练习法实施的最大障碍是将浸泡时间从直觉的判断转换成计时器的秒数,但这个时间观念的建立在泡茶技能培训上是很重要的。每种茶可以换一种不同材质与容量的壶具,训练大家对茶水比例判断的能力。老师对每次置茶量不必特意指导与调整,不太适当的置茶量也会造成许多磨练的机会。至于每人注水满壶的程度、注水的速度、浸泡时间的起始与结束点、茶汤倒干的标准都要事先说明清楚,这样对浸泡时间的判断才有意义。此泡茶练习法的成绩统计仅偏重于浸泡时间的误差,但在练习时大家还是要关心水温、壶质、茶量等对茶汤品貭的影响。

(完稿于2011.03.18)

 

  (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