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湯作品欣賞會》 許玉蓮 跋.茶道藝術家的本經

《茶湯作品欣賞會》 許玉蓮 跋

茶道藝術家的本經

二零一一年夏我到杭州看朋友,他帶我去喝茶,當時看到的茶館裝置得很高端,強調的是整棟建築物花了多少錢,室內設計請了哪位美術學院院長來做,有多稀罕的沉香木啊、多珍貴的古董玉雕像啊、多風骨嶙峋的寶貝奇石等等價值連城的收藏品當佈景裝飾啊,但基本與茶無關,唯一稍微拉上關係的是茶桌,說是多好多貴的樹木弄成的一張多好的大茶桌啊,不過老闆吩咐泡茶時,幾位姑娘並不在這茶桌泡茶,她們在大茶桌邊上另一普通小桌備茶席,大茶桌就坐著我們四人等茶奉過來給我們喝。

姑娘們共三人,一位泡茶,一位雙手扶著腹部站側邊,一位作司儀講解。為什麼說“老闆吩咐”?因為打從我們一進門,這幾位泡茶人員也就是跟隨在老闆身邊聽候老闆發號施令幫忙接待及雜務工作的那幾位。當老闆要她們泡茶時,就像在使喚一個家庭傭人而已,只不過這回的工作是泡茶。她們在泡茶,但沒有泡茶的感覺。因為看她們的泡茶過程,只是把茶水倒進倒出而已,茶泡得好不好不在心上,她們只是躡手躡腳把該做的步驟做完,把要講的臺詞背出來。為什麼在另一小桌備茶席?當茶館花了大量錢財來設計與裝修之後,泡茶者依然委就在一個操作不順暢的小桌上泡茶,可以聯想的原因頗多,比如茶、泡茶、泡茶者、茶道完全不被重視,此空間無人可以瞭解的泡茶設備對於一家茶館是如何的重要,泡茶者沒有專業技術等。為什麼沖泡四人量的茶需要三人操作,如果是會泡茶的人,一個也足夠了,泡茶人員能力不足是可能的因素,另一原因是茶館將泡茶“表演化”,不把泡茶人員當“泡茶師”而當“演出者”,多二人站著是排場,泡茶只是襯托與點綴的社交。

杭州之後我抱著有關泡茶技術、品茶空間、泡茶者的尊嚴與茶道境界的種種思考到了下一站:漳州漳浦,探訪蔡榮章先生,蔡先生當時任職漳州科技職業學院茶文化專業主任,找到機會我馬上向他提出問題討論如:如何能夠將茶館名符其實地讓愛茶人來安心品茗、茶館的商品定位如何訂、泡茶從業員的困境是什麼、茶道內涵要怎麼表現等,直到我回國後,蔡榮章先生與我繼續通過電子郵件來回研討,並約定把探討心得都寫稿記錄,自二零一一年十二月我完成“泡茶師在職場的地位”一稿(內容強調要有專業的泡茶場所和茶席設備、要培訓在品茗者面前能夠泡好一壺茶及享用的從業人員、泡茶者應努力塑造本身的專業尊嚴、茶界老闆要重視泡茶師的身份賦予應有的敬重、不要將泡茶“表演化”,)交給福建《茶道雜誌》刊登之後,引發了後來蔡榮章先生與我發展出一套“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茶會原理及系統。我在二零一二年陸續交出的稿件有:泡茶藝術家、泡茶師掌席時的工作與道場、泡茶師的茶譜規劃、品茗者的茶會規約、泡茶者資格檢驗表、品茗館營運法則;隨著我們的討論:茶文化系畢業生在茶界何去何從?喜歡茶而進入茶界工作的人,除了賣茶葉還可從事哪一類工作?為什麼一些熱愛並學習茶道數十年的人並不如學習音樂或繪畫者受到社會的重視?我們開始主張茶界需要發展一類“有泡茶師為品茗者創作茶湯作品的品茶空間”,於是我於二零一二年六月在我任職的馬來西亞紫藤茶藝教室開始了每月的“品茗館”茶會,以純茶道方式呈獻茶湯作品給品茗者享用,即茶湯作品欣賞會之雛形,作為我們理論基礎的實驗。二零一三年我也交出心得文章如:品茗館的空間、設備、人力安排、供應茶食觀念、泡茶師的制度建立、茶湯作品怎麼做出來、茶道藝術家的精煉功夫、茶道藝術的感動力在哪裡、茶湯作品發表會的作業秘笈、茶道藝術家的尊嚴等刊登在現代茶道思想網站及《茶道》雜誌。

與其同時的二零一二年四月,蔡榮章提出“茶葉市場與茶湯市場”一文,說“茶葉市場是賣茶葉,茶湯市場是賣泡妥的茶,直接就泡茶、喝茶、賞茶而言,茶湯市場要建立,必須讓人們關注到茶湯來,喜歡喝茶,懂得如何欣賞茶湯的美。”現在看來,這妥妥的就是《茶湯作品欣賞會》一書的開創宣言,接著二零一二年五月,蔡榮章又發佈“茶湯是茶道的靈魂”一文,說“所謂茶道,茶湯一以貫之。泡茶也好、奉茶也好、品茗也好,貫穿其間的都是茶湯,無論泡茶者品茗者應時時以茶湯為念。” 我非常同意,說茶道,先要說茶湯,說茶湯,要說茶法。有了茶法,要有泡茶師考試制度。有了泡茶師,才有好茶湯。好茶湯有許多人買來喝,茶道藝術家不遠矣,茶道可說矣。此篇文章可視作《茶湯作品欣賞會》之軸線,是茶道定位重要依據,相鄰的各各方面受軸線的調度與制約。接下來發佈的文章還有:“茶湯,這件泡茶者的藝術作品”,蔡榮章說:「泡茶者泡茶,就像畫家畫畫,畫好了,作品就是他的畫,泡茶者將茶泡好了,茶湯就是他的作品。」這是開天闢地將泡茶者作為一位創作者來看待了。另有:從泡茶師到茶道藝術家、茶道藝術家的茶會作品、茶道藝術家的事業在哪裡、泡茶藝術的本體及其應用等文章,那就是《茶湯作品欣賞會》一書向左右上下定位的縱橫規模。我們從如何讓很多新生代進入茶界工作並可工作得很愉快驕傲的話題深刻反思,創議讓愛茶的泡茶者轉化成泡茶師再轉化成茶道藝術家;倡導茶道藝術依賴的泡茶、奉茶、茶湯包含了茶器、茶葉、品茗環境、人,但要以茶為核心,歸結到泡茶、奉茶、茶湯上面;主張茶道單獨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至此,可以說《茶湯作品欣賞會》本經已完成初階的實驗與理論。二零一五年至一九年間,我於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與中國茶葉學會主辦的「茶藝師資培訓班」,受邀講授「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舉辦」,當時每一屆學員約五十多名,來自各地域,實驗對象可謂五湖四海。

自上世紀九零年代知道蔡榮章先生後,三十多年來我多番跟隨呼召與蔡榮章先生一起在茶網寫稿同台講課,我原來只按照自己有限的能力和經驗做我喜歡做的寫稿與教書工作,是蔡榮章先生對茶道的使命感感染了我,他發現茶界對茶道有某種深切的需求,他敏銳地意識到茶道需要做出改變,他負擔了揭示改變的方法,我即使知道自己的不足與短處,也回應了他的召喚,寫下我們一起討論的想法,說出我們認為不可不說的道理。二零一六年蔡榮章先生與我合著出版了《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一書,而今在「蔡榮章之書」的規劃中,取出蔡氏所寫部分單獨出版《茶湯作品欣賞會》,蔡氏乘此機會另增補了一些遺漏問題及新的思路如:“從藝術的獨立性看茶道與音樂”一文,探討:為什麼要恪守本項藝術的獨立性呢?若不這樣,容易疏於自我藝術項目的磨練,僅應用別領域的成果裝扮成自己的成績。如茶道藝術,唯恐泡茶、奉茶、茶湯不足以呈現自己的茶道內涵,於是特意打扮了自己、穿上一件搶眼的衣服、使用一把金子打造的茶壺、不惜代價砍下幾棵老梅在茶席上、請了古琴師在旁伴奏。這些項目的加入讓參與喝茶或一旁觀看的人分散了對茶道藝術的專注,誤以為茶道藝術就是這樣多項藝術湊在一起,降低了對茶道藝術的完全信賴。比如另一文題為“創作、創新、模仿、複製、照著做”,說出茶湯作品創作的精粹:“所謂創作,就是第一次做它,即使已經使用這套茶具沖泡同一款茶葉千百次,但是仍然像第一次沖泡它一樣地重新來過,在外人看來,還有點生疏的樣子(藝術上常稱的「拙趣」,就是這個樣子以及這個樣子呈現出來的作品)。這樣子呈現一件藝術,雖然看來還是老樣子,但它是富有生命力的,比起只是重複先前的動作,非常熟練地呈現每一步驟,說是已經爛熟於心,這種熟練的重複讓人嚼之乏味。”,蔡先生評論之精到與講解之精細讓我為之震動,簡單清楚,不多一字修飾。隨著八年時間的推移,世事變幻的過程,蔡榮章將《茶湯作品欣賞會》作為一本新書出版,各方面實際操作方法如:場地規劃、茶會程序、如何進退場、泡茶用水準備等提供了更完善的建議;有關“茶道藝術家資格認定”及他們如何在茶界產生與生存的問題也呈現了較遼闊的視野,讓愛茶人更容易辨識、追求和實現成為一位茶道藝術家。

茶湯作品欣賞會,是獻給愛茶人的一個好地方,它的誕生並非時下流行的小確幸事件,也不是今日覺得好高興要發明就發明的東西,我們開始只想把茶“泡好”,嘗試克服在泡茶、奉茶、喝茶過程中發生的大大小小錯誤,日復一日地練習著,與茶深交,漸發現茶質與茶葉用量、泡茶水溫、浸泡時間之間的關係,水質對茶湯的影響,茶湯直接接觸到的各種泡茶器、茶海與茶杯的質地更會影響茶,我們因此而為手中的茶反反覆覆地找尋不同茶具與水,日覆一日地用不同茶法來印證一些原理與思考,把泡茶前的試驗當一件正經事情來做。堅持著這樣子的信念,於是我們在泡茶時嚴正以待水溫的高低、斤斤計較一克兩克茶葉的多寡、分秒必爭於浸泡的時間,盡可能找出種種不傷害、又可引發茶性的方法,使之顯出茶的內涵,讓喝茶的人感覺快樂並銘記久久。

如此泡茶喝茶難嗎?也不難,惟需真心真意地做,做時不急於用最罕貴之茶葉與器物來換得別人的認同,馳走四方尋找合符理想的材料時不以為苦,三、四十年下來的去蕪存菁,仍然不離不棄的生存者,自然造就成這麼一種認真將茶湯獻祭的方法,名曰: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算是長期實施茶道生活,從“愛茶”的種子裡長出來的花、結出來的果。愛茶,我們才會對茶知寒問暖,懂得它有別於他種文化的特質、懂得每一壺茶都有自己的茶品與個性、懂得守護與成就它。愛茶,我們才能杜絕只有茶藝表演、茶藝比賽而忽視茶的茶文化教育,結束茶產業只能賣空間、賣餐飲、賣時尚、賣保健、賣茶葉投資而忘了賣茶湯的噩夢,抗衡現今“搞茶文化不喝茶”的茶文化亂象。

愛茶懂茶會泡茶會喝茶,我才能從中發掘出茶迷人的風骨與氣韻,謂之藝術性。我要能隨手把茶泡好喝好展現其藝術性內涵,才謂之作品。我盡我所有與所能認真獻上作品,希望你也殷勤誠懇細心喝它,謂之欣賞。茶若安好,我才敢說茶道在矣。

許玉蓮

馬來西亞茶道研究會

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日

參考書目: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蔡榮章.許玉蓮著

《純茶道》,蔡榮章.許玉蓮著

許玉蓮簡介

「許玉蓮茶道院」 院長、《茶道》雜誌專欄作家、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浙江農林大學人文茶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委員會委員、中國茶葉學會海外聯絡站(吉隆坡)負責人、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推選評為「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審評培訓師」 、contemporaryteathinker現代茶道思想網創建人。

出版書籍:

《約會中國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中英雙語版/1999年

《喝茶慢》正體版/2000年

《茶人的第三隻眼》簡體字版/2012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正體版/2013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簡體字/版2014年

《我就要讓這世界香》簡體字版/2015年( 入選了「2015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喝茶慢》簡體字版/2016年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合著.簡體字版/2016年( 入選了「2016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純茶道》合著.簡體字版/2021年 (入選了「2021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作者蔡荣章
跋者许玉莲
(79)

《無我茶會》許玉蓮跋.茶道藝術創作以及“有、無”間之生活信念

《無我茶會》許玉蓮跋      

茶道藝術創作以及“有、無”間之生活信念

無我茶會是茶道藝術家創作的一件茶會作品。當一位泡茶者熟悉泡茶的相關因素,如茶葉、泡茶用水、茶器、水溫、茶水比例、浸泡時間等,懂得如何把這些因素完善組合成爲精準的泡茶功夫,懂得茶色、香、味、性以及知道各類茶的欣賞法,然後每一次泡茶都能將茶湯色香、味、性調配成一件富有藝術性的茶湯,從湯色可以看出美感,從香氣、滋味可以喝出愉悅與感動,從欣賞的角度可領會到意境,展現出茶道最好的狀況,這個最好的狀況就是茶道藝術,這茶湯就是一件茶湯作品,這一位能夠創作出藝術性很好的茶湯作品的泡茶者,就是茶道藝術家。

茶道藝術家將喝茶活動視爲是一項藝術來泡茶喝,藉着人、茶、器作爲媒介,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茶具與方法作爲創作手段,來滿足大家品賞茶湯的要求,同時表達其茶道藝術的思想與內涵。當這位茶道藝術家開發、使用一種獨特的方法來舉行茶會,廣邀多人一起來參與泡茶、奉茶、品茶,有效地展現茶道的藝術性,而且這茶會進行方法經年不衰,追隨者陸續有加,這就是茶道藝術家創作了一件茶會作品,而無我茶會就是這麼一件茶會作品。

無我茶會的席數與人數可多可少,規模不拘,但強調不要有與茶無關的項目如音樂、插花、焚香、舞蹈、詠唱,與令人難以專心泡茶、奉茶、品茶的事物如噪音、氣味、照相等之干擾。無我茶會講究如何運用茶本質的原素、如何通過泡茶奉茶品茶進入藝術境界、如何獲得美的感受及如何欣賞茶湯作品及茶會作品的意境。無我茶會強調茶道藝術的純度,不含背景音樂、舞蹈、吟唱、裝置藝術等,故此茶會是“純茶道式”的泡茶、奉茶、品茶活動,有人説:將泡茶、奉茶與品茶分開,僅專注於最後的那杯茶湯,不就更純了?茶湯依附在泡茶的用水、茶具、泡法上,若要稱作“茶湯藝術”,要加上泡茶;若要稱作“茶道藝術”,還要再加上奉茶。所以茶道藝術就是包括了泡茶、奉茶、品茶的一項藝術,要現場完整地呈現,這是無我茶會的特徵之一。如果在茶會間摻入了其他的藝術項目,就無法那麼清晰且深刻地説出或體會出屬於無我茶會要表現的內涵。如果有人説:我會將外來的元素隔離在感知之外,但爲什麼要花這麼多不必要的心血呢,茶道藝術的創作者也要花費不少的心力去張羅這些裝扮性的事物。搭配式的音響、點綴式的花草是可以在茶席上出現的,但是放大成背景音樂、插花藝術,就是綜藝節目了。

作爲純茶道式的茶會,無我茶會採用了一定的手法來進行茶會,便於顯出其效果,第一點:“座位由抽籤決定”,表示周圍環境與旁邊的人不影響茶道藝術家的功力,茶道是“非社交”的,參加茶會不是爲了交朋友而來的,不要憧憬認識很多人,否則大家拼命談天交換個人信息,就把茶丟一邊了。尤其別期待與某名人結識、關係熟稔之後,他就會給生活帶來一條追求錢財、名譽和地位的捷徑;也不要巴不得像集郵似的與系列著名的茶人聊天合影,或通過認識大老闆或收藏家以便獲取喝市場上頂尖的貴茶或老茶的契機。種種趨炎附勢的交際手段、阿諛奉承的語言與臉孔,和茶道沒半點關係,故可在任何地方泡茶、泡給任何人喝及喝任何人泡的茶。

茶道是“非功利”的,故此不要忙着追求眼前物質上的功效與利益,打聽誰在泡最貴的茶,沾沾自喜選擇他的傍邊來坐,也有人奔著這個人泡的茶可養顏美容、喝了這茶不會得病而去。這豈不變成一件例行公事的乏味差事了嗎?實際上如果我們學會選擇茶葉,在愉悅放鬆的心情下用恰當的方法泡茶喝茶,保健效果會更佳。懂得喝茶的人是爲了一杯滿意的茶湯而泡茶喝茶,將中心點落實在茶湯的成就上,專心欣賞茶的色香味及個性,用心地享受當時的茶道意境,不必強調是與誰坐在一起。

第二點:“茶具自備,泡法不拘”,表示茶道藝術展現的茶法,有“一件也不能少”的堅持,也要有“隨手泡好一壺茶”的造詣,不同形式都能把茶“泡好”。將泡茶的功夫全集中於泡茶、奉茶、品茶,而且準確地把每一道茶湯泡好,品茗者喝了都忍不住要拍案叫絶,這才是茶道的本尊。這些泡茶的功夫及其呈現的美感與精神就是茶道。現在談茶道,要讓人直覺就是“泡茶的功夫”,任何茶具茶法都有把茶泡好的能力,是可以把茶道當作一件藝術作品呈現的生活方式。泡茶時,一開始就要讓人體會到茶道的重心是:水的選擇、茶葉的識別、茶器選用、水溫控製、茶水比例的拿捏、泡茶時間的掌控,然後把“茶湯作品”創作出來,大家愉快地欣賞與享用,不要把重心點放在流派與地域的表演與比較。

第三點:“茶葉自備,種類不拘”,表示就茶論茶,茶好就鼓掌、就欣賞、就採購,茶不好就不再喝它、不再買它、不再泡它。懂得喝茶的人也不會獨鍾一款茶,只對一類茶喜愛是種偏見,是不懂茶的表現。他可以常喝某一類茶,因爲身體的需要,但不應該只偏愛某種茶,一有了偏愛就不是懂茶的表現了。我們爲了喝一杯滿意的茶湯而泡茶,不同茶有不同的個性,即使同樣一批茶,不同的沖泡方式也會産生不同的茶湯效果,如浸泡的水溫高了,香味會顯得比較強勁,浸泡的水溫低了,香味會顯得比較溫和(同樣的濃度之下做比較),愛茶的人是要懂得茶,而不是偏執在某款茶。參加無我茶會的人、喝茶的人對以上這些茶的“個性差異”必須有所理解。茶就是因爲有這麼多的差異性,所以才會建構出那麼廣大的茶産系統,在這樣的物質基礎上又衍生出了豐富的精神文明。所以喝茶的人不能因喝到不熟悉的茶而只是簡單地説“我不喜歡”,這樣就把自己局限在某種茶的領域裡。我們需要就茶葉不同的質量欣賞它,有了“尊重茶的個性”的心理準備,才會進一步想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茶的不同個性,而且更進一步地研究何種水溫及泡法最適合某一種茶的風味。到此爲止,您已經可以作爲茶的朋友的。要成爲茶的朋友,不只是要探知茶的不同個性,而且還要以那樣的心情來欣賞、接納與享用它。

第四點:“單邊奉茶”,無我茶會強調單邊奉茶,避免一下奉茶給左邊的人,一下奉茶給右邊的人,一下還特別走過去奉給名人。需將接受奉茶的人固定下來,數道茶都奉給同樣的人品飲,品茗者才會理解泡茶者的創作茶湯作品之意圖與風格,泡茶者要有能力透過泡茶手段穩定地表現一款茶的質量特性,這就需讓品茶者從頭到尾喝同一個人泡的同一款茶,數道下來才能判斷這杯茶的好壞。單邊奉茶,每次奉茶給同樣的人,這是牽涉到茶道藝術創作的獨立性之問題,也是泡茶“精準”的問題,考驗泡茶者要有準確表達的能力。

這裡也樹立不要有“茶湯不一定要泡到什麼程度”的觀念,甚至於認爲“泡茶之所以是門藝術,就是因爲它的不穩定性”也是錯的。藝術作品,或説是藝術創作,不只是要有多次重複呈現的能力,而且是要求“極緻之美”,極緻之美就要精準,不是馬馬虎虎,因爲某個美的感覺、某個意境的表現,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泡茶也是,茶葉多放了一片、時間誤差了三秒,所要的那種美感就不見了。

當進入到欣賞的領域之後,會不會有人忽認爲這款茶要這樣表現才好,忽又認爲要那樣表現才好呢?不應該的,不論是泡茶者還是品茗者,如果他們的欣賞價值沒有一定的標準,一會兒説這樣的表現好,一會兒又説那樣的表現好,即表示對該茶的質量特性不夠清楚,從泡茶者的立場而言,就是尚無法透過“泡茶”有效地掌握該茶的質量特性。將“機遇性”的表現視爲該茶的質量特性是不對的,就如同一幅畫,要表現怎樣的意境是要有重複創作能力的,這才是單邊奉茶的旨意。

第五點:“喝別人的茶也喝自己的茶”,表示無我茶會是要現場創作的茶道藝術 ,這是一種由茶道藝術家公開呈現他的茶道藝術作品給大家的茶會,從泡茶過程到茶湯的産生到品茶,創造了一種臨場感和一期一會的空間,這是茶道藝術重要的特質。臨場感是茶道生命的實際體驗,一期一會是主、客對茶道藝術創作的全力以赴與珍惜。

茶道藝術家從事茶道藝術作品的創作,他們的作品包括泡茶前的準備,然後泡茶、奉茶、喝茶,以及最後的收拾三個階段。準備了茶具,安置妥了茶席,分秒必較地把茶湯沖泡出來。欣賞泡茶過程、欣賞茶葉、欣賞茶湯、欣賞葉底,這其中包括了對茶樹、鮮葉、製造、後熟、儲存、茶性的理解,包括了對泡茶技藝的精煉、包括了對美學與藝術的修養。

“喝別人的茶也喝自己的茶”是強調茶道藝術家必須累積一定數量的創作與“觀衆”,如果沒有面對觀衆的現場泡茶與茶湯呈現,是不能成就一位茶道藝術家的。泡茶過程與茶湯的呈現不可分割,不是躲起來泡茶,然後將茶端出去給客人喝,自己與客人都要參與整個創作過程,一路關注,然後才是品飲茶湯。這才是茶道藝術的全幅作品。自己一個人把茶泡好了、把精彩的茶湯喝掉了,雖然也完成了茶道藝術的全幅作品,然而茶道藝術家需要得到大衆認同才有存在價值,茶道藝術要流傳社會,社會有回應才算數的。

第六點:“無須指揮”,這是説茶道藝術渾然天成,茶道藝術的媒介就是泡茶、奉茶、品茗,茶道的藝術內涵就躲在裡面,茶道藝術家將他所懂得以及領悟到的心得,通過泡茶手段展現,旁人不必再多説什麼。“泡茶”包括了知茶與識茶,泡茶時包括賞茶,還包括了擇水、擇具、控溫、決定茶量、決定浸泡時間。這些看似技術的部分,但最終的美感與風格是落腳在茶湯上面,泡茶上的種種要素是泡茶者經營茶湯之美的構思與步驟。接下來的“奉茶”是確保茶湯不失真地傳遞到品茗者(包括泡茶者)的手中與口中,這個不失真包括了杯子的材質、奉茶者與被奉茶者的專注度。最後是“品飲”茶道的最終作品——茶湯,包括了品茗者對茶認知的程度、口鼻等感官對香味等的感知能力、對美與藝術的接受度。茶道藝術包括了茶湯産生期間的動作、茶湯傳遞的完整性、茶湯的被欣賞與享用,這串聯成了茶道的藝術與風格。整個過程,是一種對茶專業的表現,也是一種愛茶的心法,更是一種享受茶的美妙時刻,如果來一個發號施令的人指揮進程,那真是大煞風景了。

最後也就是第七點:“席間不語”,茶會過程及泡茶時不説話,是沒時間説話,是無法分心説話。泡茶奉茶喝茶過程要顧及的除了泡茶技術的熟練度,全身感官尤其是口、鼻,都必須在全神貫注的狀況比如嗅聞就得聞出所謂的香與臭、香型、香的頻率及其他一些化學刺激的氣息,眼看時要分辨各種形態、顏色、外貌、大小、輕重和方向,耳要聽懂高低、長短的聲音,觸感中的冷熱、軟硬、粗滑和痛癢不能含糊蒙過去,舌頭須辨別層次不一的甜、酸、苦、辣、咸、鮮、無味、淡味和不正常味的不同味道,如此識別了環境、氣候,了解各人行爲觀察各人性情之後,則可判斷每一個泡茶步驟應如何退進。分分秒秒有如此多的訊息在過濾,呼吸與節奏不斷調整中,我凝視着正發生的一切,嚐試找出此時此地最好的做法,要及時做出每一道都一樣那麼好喝的茶湯,而且掌席的樣子不要很狼狽,手勢要很穩定,如此把全副心意放在席上茶上的泡茶者,哪裡還有時間聊天?是故不説話。

“席間不語”是一種醒悟,它是旨在告知“泡茶過程中請避免閒聊,希望大家關注茶湯及過程”,用鼓勵的語氣請大家安安靜靜喝茶,期許如此能夠讓大家進入到一種清醒的或有知覺的新的狀態,從內心産生一股動力明白來參與鑒賞茶道藝術的重要,而不是依賴一項“禁止説話”的規定告示來使順從權威而已。很多人以爲只有品茗者會在泡茶過程中喧嘩,不是的,也有泡茶者掌席時若不説話便會手足無措,魂不守捨。爲什麼呢,因爲泡茶者欠缺自信,無自信因他泡茶只記得幾個步驟徒有形罷了,不夠底氣,故拼命找話題説以掩飾窘境。一位真正的泡茶者從不首先帶動講話,因爲他要儲備能量呈獻茶道作品;他捧着一款好的茶覺得很意氣風發,整個茶席就會漂亮得發亮;他把一身功夫投入在茶上,大家感染則被牽動與感動,到時大家都忘記了講不講話這回事。泡茶者要棄語言,用泡茶的威儀與風度使人對茶道藝術生出謹慎欣賞之心才是。

后语:我於一九九二年進入茶界工作,找到一本於一九九一年出版的由無我茶會創辦人蔡榮章冩的書:《無我茶會-中日韓英四語》,那是我最初的啟蒙,直至一九九七年一月十四日,無我茶會第一次登陸馬來西亞,於吉隆坡茨廠街陳氏書院舉行“無我茶會研習班”,那一日台北來了幾位指導老師作示範講解,那是我的初體驗。此後二十六年我不間斷參加、主辦、講授無我茶會,我對無我茶會的臣服,是一次次的去傳它的道,拿着一個簡單茶具包到不同地方、不分男女老少的給他們講,泡茶奉茶給他們喝,引導他們怎麼做;仍然覺得不足乃至於2019年11月開始着手請編曲家與歌唱家創作了一首“無我茶會歌”,作為一個獨立茶人,我的收入有限,製作出品一首歌曲的經費對我來說是竭盡所能,花了我能花的積蓄;不過當時判斷:讓無我茶會賦予音樂成為無我茶會歌,茶道傳播上的藩籬就會降低,於是就去做了。此首歌2020 年12月1日正式作網上首發式,讓大衆免費收聽下載。

過了一年,我覺得還是不夠,就與蔡榮章先生商量,欲將自2011年已開始在“現代茶道思想網”刊載的無我茶會英文翻譯稿,結集出版一本中英文雙語的無我茶會書,讓更多不同地域語言的大衆來追隨;惟中英對照書的審稿程序相當繁複,商談了幾家出版社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克服方案,我便提出由我自己操持編輯工作並承擔獨資的風險與責任来出品,雖是艱苦且孤獨的一條路,然而非常幸運的《無我茶會》中英雙語書在2022年9月1日面世了,现今很多外語茶友都能買得此書閱讀、實施茶會。歷經了一次又一次無我茶會的洗禮,在無我茶會創辦人蔡榮章先生反反復復印証“有之前的無、有復歸於無的無、將有視爲無的無”的觀念潛移默化之下,我自然而然將無我茶會的信念引入日常生活,以下幾項是我平素過日子實施的功課報告:一.專心一致做好現在要做的事情,少管別人的閒事。無我茶會舉行的時候,抽號碼籤入場時要專心,不要去想我可以抽到有利的位置坐在名人旁邊嗎;泡茶時要專心泡,不要左顧右盼是否有人注意到我這美妙的茶席和漂亮的泡茶姿勢;喝茶時要專心享受茶湯,別忙着要去糾正他人的泡茶法是否正確;不要一直患得患失在空想某人心裡想的是什麼,打算的是什麼,爲什麼這麼做;凡此種種皆亂人心神,正是暴露與會者迫不及待要討人歡心的膚淺心態,往往耽誤我們的人生。

二.對世事的變化處之泰然,避免惶惶不可終日地計較個人利害得失。無我茶會舉行時,大家都不排斥任何茶類及茶法、不知道誰會喝到誰泡的茶,不挑選奉茶對象是茶會的特質,我們要是能夠做到處變不驚,理智地應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日久天長就能養成自信,直視面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得到時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去,這些心態常令人們産生自卑,放開心胸,接受和享受這一刻降臨在身上的人事物。

三. 自己的事自己處理好,養成不妨礙別人的習慣,讓每一個人發揮出最大價值。無我茶會請大家在出發前就自己準備好自己的泡茶器具、茶葉、熱水等相關應用物品,勿處處麻煩主辦方提供服務,若每一個人能有分寸地把自己照顧好,也就照顧好大家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有自己做事的方法,自我完成非常重要,勿忽略了自我精進,浪費了自己一身才幹。

四.時間管理要精準,但又不至於編排得過死。無我茶會舉辦前會給每一位參與者一張“公告事項”的時間表,整個茶會程序就依據這張已被主辦方策劃好的時間表來走;與會人員何時開始報到、何時開始泡茶、會後活動何時開始,這幾項的要求非常嚴格;不過,報到入席之後的茶具觀摩與聯誼時間應何時開始、泡完茶之後的收拾時間又該何時開始就沒有必要規定幾分幾秒,表格上只放着“隨後”二字,因爲,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在同一個時刻報到,故只要茶席設置好了就可以出去觀摩;至於收拾,只需在“品茗活動後”比如聽音樂、靜坐結束後就可收拾了啊。一鬆一緊、一密一疏之間,我們找到更從容的精妙的處世智慧。

五.有了會無,無了會有。我們知道這一道茶不是上一道茶,我們知道這次的你不是下一次的你。今天的我隨今天的茶會消逝,明天的我隨今天的消逝而誕生。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日的離去,是爲了明日的相會。每次的消逝,會有新的出現,每次的離去,會有新的你和我,以及繼續前行的力量。

以上研討的前七點是無我茶會與茶道藝術息息相關的地方,那是茶道發展將走向的終極奧義。後五點是我領略無我茶會後而有所體會的純真且符合事理原則的一些親身經歷,您不一定要相信我,但本質的東西,並不需要被理解或被接受的,只有做了就可以被看到被傳頌,就像無我茶會所表達的:在〝無〞與〝有〞間,我們只説到拋棄了這個建構了那個,但事實上,新的〝有〞也可以拋棄的。我們要掌握自己,掌握自己下一秒鐘起的新生命,自己希望新生命是怎樣的就建構那樣的有,新的〝有〞要在〝無〞的土壤上才能生長。此醒覺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一種信念。

許玉蓮

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日於馬來西亞茶道研究會

參考書目: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蔡榮章.許玉蓮著

《純茶道》,蔡榮章.許玉蓮著

《無我茶會》中英雙語版,蔡榮章著

許玉蓮簡介

「許玉蓮茶道院」 院長、《茶道》雜誌專欄作家、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浙江農林大學人文茶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委員會委員、中國茶葉學會海外聯絡站(吉隆坡)負責人、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推選評為「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審評培訓師」、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 「現代茶道思想網」創建人。

出版書籍:

《約會中國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中英雙語版/1999年

《喝茶慢》正體版/2000年

《茶人的第三隻眼》簡體字版/2012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正體版/2013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簡體字/版2014年

《我就要讓這世界香》簡體字版/2015年( 入選了「2015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喝茶慢》簡體字版/2016年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合著.簡體字版/2016年( 入選了「2016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純茶道》合著.簡體字版/2021年 (入選了「2021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作者蔡荣章
跋者许玉莲
(13)

泡茶分数的评定/蔡荣章/20240616

 泡茶分数的评定 Evaluation and Scoring of Tea Brewing

     泡茶分数的评定包括泡茶的动作、服仪、以及泡茶之后所得出的茶汤,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后的茶汤,如果茶汤不及格,其他的项目再好也是不及格,茶汤泡好了,其他的项目表现得好,可以加上几分,茶汤泡好了,其他的项目表现不好,可以扣几分。若是将泡茶总分数分成动作、茶具、服仪、茶汤等区块,然后分别给分,很可能动作、茶具、服仪好,分别给了高分,结果既使茶汤泡坏了,也还是名列前茅,这很容易造成大家对「茶道内涵」的误判,以为茶汤不是茶道最重要的项目。如果评审委员就动作、茶具、服仪、茶汤分别给分,即使每项在总分上的占比不一样,造成的分数仍然可能偏离「茶道以茶汤为最终目标」的概念。因为动作、茶具、服仪的分数占比虽然不高,但评委给了特别高的成绩,茶汤的分数占比虽然高,但评委给了比较保守的分数,结果茶汤还是敌不过动作、茶具、服仪的分数,尤其是它们加总以后的成绩。所以我们是主张先打个总分,这个总分是以茶汤为主的判断,先决定这样的茶汤是否视为「泡茶成绩」的及格,然后再依动作、茶具、服仪等的表现给予加分或减分,若茶汤分数就在及格边缘,其他项目再需扣分,不及格也就注定了;如果茶汤明显的不及格,其他项目的加分也只能让不及格的成绩不至于太离谱。

    茶汤的分数包括:泡出「茶叶商品品质」的能力及泡出「每道茶叶最高品质」的能力。应试的茶叶都有它客观存在的品质状况,如特级茶、高级茶、中级茶,泡茶的人要把它应有的品质特性表现出来,而且是以它所在级别的最佳状况为标准,茶样是中级茶,就要把它中级茶的最佳状况泡出来,茶样是特级茶,就要把它特级茶的最佳状况泡出来,否则茶叶要抱怨:你泡的茶汤又不是我所拥有的品质状况!果是如此,评委就不能给高分,茶汤只表现了该茶最高品质的80%,就只能给80分,茶汤只表现了最高品质的70%,就只能给70分,评委必须在打分数之前以各种方法弄清楚该茶的客观品质状况。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原以为该茶的品质有所缺失,后来经过多次水温、用量、浸泡时间、冲泡器材质等的调整,发现该茶的品质等级可以再提高二个档次。

    茶汤分数还经常分成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等的评定,每一道茶汤的分数都是以「该道茶汤」表现的「该道茶叶」最高品质状况之百分之几为标准,达到了该道茶叶最高品质的90%就给90分,达到了该道茶叶最高品质的70%,就给70分。我们将该批茶叶与每道茶叶拿来以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水温、茶量、浸泡时间、冲泡器材质)与技术条件(即泡茶者「看茶」、「泡茶」的能力)冲泡,应该可以得出它的最高品质状况。这时第二道茶汤的最高品质状况一定不如第一道茶汤的最高品质状况,第三道最高品质状况一定不如第二道茶汤的最高品质状况。但是每一道的茶汤分数是以「该道茶汤」达成「该道茶叶」最高品质标准的百分之几来定夺的。每一道茶叶的最高品质状况会受前面冲泡所得的「茶汤品质」之影响,如前一道泡得太浓了,这一道的最高品质状况一定会比应有的降低,如前一道所用的水温偏低,得出的茶汤稠度也不足,那这一道的最高品质状况可以比应有的提高。

    茶汤分数受到这一批茶叶的「客观存在品质」与每一道茶叶「品质现况」的牵制。茶叶的品质要以该批茶叶的最高品质状况为标准,每一道茶叶的品质状况要以每一道可能泡出的最佳品质茶汤为标准,能泡出这两项最高标准的百分比就是所能获得的分数总合。

回顾

  1. 泡茶的分数要以茶汤的分数为主导
  2. 如何避免动作、茶具、服仪的总分数左右了茶汤的及格与否
  3. 茶汤的分数包括「茶叶品质」与「每道茶汤品质」
  4. 泡出茶叶所在等级的品质百分比,是为茶叶品质的分数
  5. 泡出每道茶汤最高品质的百分比,是为每道茶汤的分数
  6. 每批茶叶、每道茶叶以不同的环境条件与技术条件冲泡,得出最高品质状况的茶汤
  7. 每道茶叶的最高品质状况,受前面诸道茶汤品质的影响

Evaluation and Scoring of Tea Brewing

     The score awarded to tea brewing is based on a few criteria, including a person’s movement, attire and grooming, and the resulting tea infusion. Among these, tea infusion is clearly 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f the infusion falls short of expectation, it fails regardless of how well the person performed in the other areas. With a tea well made, other well-executed items may help gain a few marks; while poorly-executed items may cost a few. In this regard, an overall score calculated by simply adding up the itemised marks defeats the intended purpose. For example, if the tea is poorly made, but the movement, tea ware and attire score high, the overall score may still secure a top spot, creating an impression that the Way of Tea is not predominantly about the tea infusion. In the event that judges evaluate a person’s movement, tea ware, attire, and tea infusion separately (and each item has its own weight/percentage), the overall score awarded may deviate from the core concept of tea infusion being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Way of Tea. The fact is, while these items (aside from tea infusion) individually contribute to a lower percentage, they may make a big difference when the marks add up, if the judges give very high marks for each but comparatively lower marks for the tea infusion (which has a higher percentage). As such, we strongly recommend giving an overall score first based largely on the tea infusion, which helps assess one’s skill in tea brewing. This decides if the tea has met with expectation and secured a pass. After this, points can be added or deducted based on the person’s movement, tea ware, attire, etc. If the mark of the infusion is a borderline case and points are further deducted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ther items, the person is destined to fail. If the mark of the infusion falls way below the pass mark, then marks gained from the other items will only help narrow the gap but never get him close enough to reach the pass mark.

    The score of a tea infusion is decided by the ability to bring out the commercial quality of the tea and the ability to achieve the highest quality of each brew of the tea. The tea leaves come in different grades (such as grade 1, grade 2 or grade 3) according to their inherent quality and conditions. The person brewing needs to brew the best possible infusion that showcases a tea’s particular quality and conditions, whichever grade the tea is. It won’t do justice to the tea if the infusion doesn’t reflect its best possible conditions! The judges will mark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 the infusion has achieved against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 for example, 80 marks is awarded to tea that brings out 80% of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and 70 marks for the infusion good understanding of a tea’s inherent quality and conditions before giving marks. Here is a case in point. We had an experience whereby a tea initially thought to be substandard eventually went up two grades after a few rounds of adjustment to the water temperature, amount of tea leaves, steeping time, and tea brewing utensil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Marks are typically given for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brew, or more. Tea infusion i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 of which it has brought out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the tea leaves during that particular round of brewing – 90 marks is awarded to tea infusion bringing out 90% of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for that round; and 70 marks for the infusion achieving 70% of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for that round, and so on. To find out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a batch of tea leaves and each round of brewing, brew under different physical/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using different water temperature, amount of tea leaves, steeping time and tea ware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ability of the tea brewing person in assessing and brewing the tea). Understandably,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the second brew will b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brew. By the same token,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the third brew will not be on par with that of the second brew. Tea infusion of each brew i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 of which it brings out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the tea leaves during that particular round of brewing. Having said that,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each brew is affected by the infusion from the previous brew – if the previous brew is very strong,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the subsequent brew will definitely be lower than it should be. Meanwhile, if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the previous brew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infusion not as strong,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the subsequent brew may be higher than it should be.

    Tea infusion is subject to the inherent quality and conditions of a batch of tea leaves, and the condition of tea leaves during a particular round of brewing. The quality of tea leav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highest quality and condition of a particular batch, and the quality of tea leaves for each brew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est possible infusion they yield for each round of brewing. The overall score for tea brewing is the sum of the highest possible percentage achieved for these two criteria. 

Key Takeaways:

  1. The scoring of tea brewing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tea infusion.
  2. How to avoid the marks given to a person’s movement, tea ware, attire and grooming, etc. affecting the passing or failing of a tea infusion.
  3. The score of a tea infusion covers that of the quality of the tea leaves and of each brew.
  4. The percentage of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a particular grade of tea leaves reflected by the tea infusion decides the score for the quality of the tea leaves.
  5. The percentage of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a particular round of brewing reflected by the tea infusion decides the score for each brew.
  6. The best possible tea infusion of each batch of tea leaves and during each round of brewing can be found out by brewing under different physical/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7.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each brew is affected by the quality of the preceding brews.

Tsai Rong-Tsang 2023.06.10

(198)

现代生活的现代茶道精神/许玉莲

现代生活的现代茶道精神/许玉莲

历经一次又一次的茶会,人们在潜移默化下必然已各自有所心得和体会,某人对某流派茶道中生长出来的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态度,长久实施便会形成一种信念,信念是情感、知识和意志等的有机统一体,每次我们进行茶会就那么做的一个“思想”,久而久之便让周围显现一种只有我们才有的“茶道精神”。此篇是我从当代茶道生活感受到它衍生出的当代茶道精神之研讨。

一. 自己的事自己处理好,养成不妨碍别人的习惯,让每一个人发挥出最大价值。我认同茶会主办方请泡茶者在出发前就自己准备好自己的泡茶器具、茶叶、热水等相关应用物品,勿处处麻烦主办方提供服务,招一班“茶艺小妹”来侍候,若每人能有分寸地把自己照顾好,也就照顾好大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有自己做事的方法,需一力承当自我完成,勿忽略了自我精进,浪费了自己一身才干。

二.对世事的变化处之泰然,避免惶惶不可终日地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茶会举行时,我认同不挑选奉茶对象、不排斥任何茶类及茶法,换言之,或许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喝到谁泡的茶,这将减少阿谀奉承的虚荣心。我们要是能够做到处变不惊,理智地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日久天长就能养成自信,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得到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这些心态常令人们产生自卑。

三.时间管理要精准,但又不至于编排得过死。我认同茶会的举办排时间表,茶会程序依据主办方策划好的来走;何时开始泡茶何时茶会结束等这几项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过,报到之后的茶席观摩与联谊时间应何时开始、泡完茶之后的收拾时间又该何时开始就没有必要规定几分几秒,只告诉大家“随后”即可,因为,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在同一个时刻报到,故只要报到手续好了就可以出去观摩;至于收拾,只需在茶会结束后就可收拾了啊。一松一紧、一密一疏之间,我们找到更从容的精妙的处世智慧。

四.专心一志做好现在要做的事情,少管别人的闲事。我推崇茶会举行时,入场时要专心,不要去想“我可以坐到名人旁边吗”;泡茶时要专心泡,不要左顾右盼是否有人注意到我这美妙的茶席和漂亮的泡茶姿势;喝茶时要专心享受茶汤,别忙着要去纠正他人的泡茶法是否正确;不要一直患得患失在空想某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打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凡此种种皆乱人心神,正是暴露与会者迫不及待要讨人欢心的肤浅心态,往往耽误我们的人生。

五.会者定离,去者必返。我们知道这一道茶不是上一道茶,我们知道这次的你不是下一次的你。今天的我随今天的茶会消逝,明天的我随今天的消逝诞生。我推崇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日的离去,是为了明日的相会。每次的消逝,会有新的出现,每次的离去,会有新的你和我,以及继续前行的力量。

六.“我们是自己如此的”之必要。我赞成茶会的举办向老子《道德经》学习:“最好的管理,大家不知道有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人们亲近他称赞他;再次一等的,大家害怕他;更次一等的,大家轻悔他。好的管理人很少发号施令,等到事情达成了,大家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

20220920

茶道杂志许玉莲专栏

(64)

从“专注”精神来谈茶道审美/许玉莲

从“专注”精神来谈茶道审美/许玉莲

广泛的茶道审美格调与能力谈的范畴包括茶人服饰、茶器、茶席布置、整体颜色搭配、空间调度等这些属于表象部分,然而此篇要从精神状态—-“专注”来讨论茶道审美观念。一门心思只谈专注,因为专注才产生美。专注,就是身心合一集中力量,将自己的意念融入泡茶奉茶喝茶这一件事上,脑袋念念不忘的,血液流淌着的,每一个动作与决定,都是要把这件事做好。当一个茶人精神集中,进入“茶”这个事物里面,他的洞察力越加通透,信念更清明,这时茶人从骨子里散发一种能量与魅力,品茶者会被笼罩在他那个气场,那才叫作美。如果他分神,一看就知道眼神不定,身体摇摆,再三犹豫,即使脸孔身材长得再漂亮再帅,茶器再贵重,也显示不出茶道的美。

表现出来的表象美不美固然重要,但“我要如何呈现这个表象的心态”却是更关键的茶道审美门槛,来安排两位泡茶者,使用同样的茶室,所穿服饰、所用茶具一模一样,那位分心瞎想其他事物的比如“我今天的装扮是不飘逸赛仙女”,“领导有无在注意我”等,神情及动作会让人产生违和感,感觉虚假造作,大家就会感觉这场茶道不美。另一位正在凝视着自己的每一个手势,全身心的力量都聚焦在茶在泡茶,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心一意把茶泡好,专注精神填满整个过程,大家觉得这场茶道较美。进一步,这位茶人还知道为什么而做,如:水温与茶叶有何关系、根据茶外形需要怎样调整浸泡时间、茶壶为何不必现场冲洗、第一泡茶马上直接喝他不会心虚、大家知道茶壶与品杯会影响茶汤口感,那么他甚至连茶海也用了一把质地可与壶杯平起平坐媲美的。品茗者不知不觉给他带入忘我的境界,专心至完全感受不到时间流逝,沉醉在美好的茶道而感觉快乐,此谓知其所以然,美得更具足饱满了。

“我明明觉得自己很专注在泡茶,也很尊敬整个场面及贵宾,为何你还是说我装模作样”,有人如此埋怨。怎么分辨专注与尊敬的不同呢,专注,是对事而言;尊敬,是对人而言。假设泡茶者的心态重点放在“我很崇拜李四大师,赶紧去泡杯茶给他”,“张三名人来参加茶会,我马上拿出平时都不用的价格最高的茶杯来泡茶”,虽然说是一份尊敬,然而稍微不慎立即变成“奉承式奉茶”,就会产生趋炎附势之不自然,茶道审美就会大打折扣。一位泡茶者走下席来奉茶,那里有各色大、小人物,他目光闪烁,脚步迟疑,显然地三心两意在盘算着要奉给大人物呢还是谁呢,这就是在考虑如何对待人,而不是在思考如何将奉茶这件事情做好,这瞬间的不专心就影响茶道之美了。泡茶者在泡茶奉茶喝茶的时候,不是为了尊敬、畏惧、奉承谁而做,纯是为了好好的把茶泡好奉好喝好,即使国王在眼前,我也是如此淡定如此专注,这呈现出来的样貌才是茶道审美的美。

泡茶的专注力之锻炼,须对茶要热爱,最少也要达喜欢程度,因为喜爱,将会更愿意集中自己宝贵的精神、体力、时间去研究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然后反复练习直至对完成这事感到有信心,至此,除了提高泡茶效率,展现茶道之美,泡茶喝茶的人内心也会感到无比舒畅。专注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主要是自己对完成这件事的过程或方法有态度有要求,即使在无人察觉的地方,仍会自律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心,不散,不乱,不惧。

20220922

茶道杂志许玉莲专栏

(86)

品茶者参与茶汤创作的基本能力/许玉莲

品茶者参与茶汤创作的基本能力/许玉莲

品茶者须有辨识力,喝茶并不等同“喝懂茶”,“喝懂”需经过许多许多亲身体验与练习,只有透彻地掌握了足够多的尝茶次数、茶叶种类、冲泡技术,才算进了门道,然后从“粗浅的懂”到“深入的懂”。“喝不懂”是因为茶汤艺术(即茶道艺术)是通过味觉与嗅觉来感受和辨识,今有直接用视觉来传达形象场景,或用声音以及语言(听觉)的方式,或用文学式的哲理与道德价值观来泡、品茶,才造成了茶汤欣赏的障碍。无法使用口与鼻来欣赏茶汤,无法辨别茶汤色香味之美的品茶者,无法获得泡茶者想传达的有关茶道的情感与意境。

品茶者参与茶汤作品(即茶道作品)的创作时,想要从中领略茶道之美与幸福感,需专注于茶会的进行,勿只顾着社交聊天,在茶会中获得了多少友情,储备了多少人脉从来不是茶道艺术创作的事。作为品茶者,他需为自己“喝懂”茶培养一些基本能力,除了上述的辨识力,以下:洞察力、知识力、判断力也是关键。进入泡茶者的心里,知道他准备怎么泡,这是洞察力。品茶者不带主观意识去观察,认真地平和地切换不同角度去注意泡茶者每一项准备动作的动机诸如:为什穿这种衣服泡茶、为什非得用这支壶、为什水温那么高、为什要唱个歌吟首诗才开始泡茶、为什他的茶席比任何人的都处理得干净利落等等。这时品茶者就会整个心思投入此时此地此席此人此茶,他去专注,精神就会专注,就会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点,这项能力有助品茶者直逼事物的本质,提升感性素质的管理,获得更大的空间来享受茶汤。

第二,进入茶的身体,知道要怎么被泡,这是知识力。品茗者莫纠结于什么风格流派,需广泛而大量的泡、喝茶,理解及累积茶叶的种、制、质别、级别等原理知识,还有各类茶自带一个色、香、味、形、茶底的规律性道理,这些所有元素每一个细到不能再细的细节,皆直接影响泡茶技术的茶水比例、浸泡需时、如何选水选器、调整水温高低等问题,所以坐进茶席的人最好至少都要懂个五六分,虽然它们不是茶汤艺术欣赏的全部,也不是将这些知识背死书背下来就行的,如若再将艺术、历史、美学、文化、哲学等知识搞懂个两三分,品茗者对如何泡茶的感受力会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当然对茶汤之美的追求也与只会“喝茶”的人完全不一样了。

第三,进入自己的判断,知道应该怎么泡好每一道茶,这是判断力。倘若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较有限,比如他只喝过A、B两茶,从来没接触过其他茶,比如他只认定一两种泡茶法,而不知看茶泡茶,他的想法就相对单一或执拗,一旦形成长期的习惯,就会削弱他的判断能力。相反的已经开发出判断力的品茶者,他在茶席上会很快认清泡茶者的布局(表示对茶叶性质、茶叶与水的关系、水与器物的关系、器物与香味的关系等烂熟于心),审阅茶叶时也飞快的在脑海里的各种档案库寻出相对应信息(表示阅茶无数,喝茶极多,记忆力还强),自然知道如何才发挥出茶的极限。他可能跟随泡茶者,他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与意境理解,但只要泡茶者表现得好他也会欣赏的,不会强求一定要与自己一致。

20220828

茶道杂志许玉莲专栏

(45)

茶道本质的三个审美观念/许玉莲

茶道本质的三个审美观念/许玉莲

茶道中用于表现美的素材,有适应已久的所谓四艺即插花、字画、焚香、抚琴,烧枝香边看烟舞边闻香味边泡茶边听乐声,大家觉得美极了,媲美神仙了的美。近来更多使用茶服(特指穿上飘逸之白或黑色宽袍)、环境(特指清俊碧野山林水流之大自然)、古董器物等,大家浩浩荡荡郊游到郁郁苍苍的树林摆起茶席,那也是逐渐被习惯了的“茶道茶艺之美”。但其实我们的人生观念影响我们的审美观,此篇要谈谈几个茶道需要的观念。

专心观念。专心,是一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美,在茶道中,专心的养成是如何来呢,是来自于懂得怎么泡茶。在不断认识茶、冲泡茶、享用茶的过程,我们把心思全放在茶、泡茶、茶汤上面,投入思想与价值观,经过调整,舍弃多余糟粕,留下必要的精华,于是水质水温、茶质茶量、浸泡时间的把控、茶具的选择等事项无不收敛、浓缩在“茶”核心,这样的专心才是有着落的贯注,而不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懂得茶法,在适当时候去伪存真,笃志地专心地泡茶才是美,这样地泡茶有“避免放纵”的宣示,否则只是胡思乱想爱怎么弄怎么弄、漫无目的摆造型“伪泡茶”,总是要出风头,其实不美,即便有美,也是离开茶道很远的美了。

熟练观念。在懂得茶道美学、享用美、创造美之前,我们需熟练操作泡茶奉茶喝茶整个过程,就像歌唱家曲不离口,天天唱十回八回,重覆重覆再重覆,才能找到窍门,达至精妙。熟练,是指泡茶者的泡茶技艺达到某种级别,他们每次表现稳定并且有大部分人的认可,然而熟练程度有分高低,A先生也许九十分,B先生也许七十分,如果低过六十分及格分数,我们就要说这泡茶者不熟练。理应有实际经验挥笔如流星,掌席时解决问题毫不费事才登台创作茶汤才好。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每一个动作似飞针走线,运转得游刃有余,将茶汤最佳面目呈现,那才是美。最忌不生不熟者滥竽充数办茶会当泡茶者献艺,通常的效果是矫揉造作。

意境观念。意境创作,是茶人通过具体的茶、人、境、器、方法等加入自己思想表达一种美的精髓,由泡茶者的思维能力、所处环境、接受信息来源、知识理解、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结合成为审美需求,但肯定对茶要有爱好,有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有爱及信念,坚信茶的可被欣赏性,我们才不不会偏离茶,才不会只要表现其他艺术范畴的美如上述提到的服饰、音乐、插花、环境等,那已经脱离茶,把茶放到了一边,缺乏对茶的信念,做出来的是没有茶灵魂之茶会。

如果说茶道,说办茶会,却没有把茶放在心上,放在最重要的地方,那个“美”就不是茶的美。没有以茶做核心,那个“美”只是野林的美,不是茶人创作出来的茶道之美。赞叹的是贵重的古董,被摄影的是人,心悦的是自然的天籁美,那不是茶的美。如此这般与茶没有交集的种种手段与素材,即使产生意境,并不属于茶道意境。茶道意境需从茶本质里面生出来,比如茶叶制作不必添加任何色素与味精却产生了多姿多彩的香味,冲泡过程无需加入任何东西,空气、水、泡茶者的手需绝对的无多余味道,因而茶人就会思考到底要如何在茶席上表现“精简”意境。

《茶道杂志》许玉莲专栏

20220720

作者:许玉莲

(42)

茶 道 艺 术 课 程 讲 习 班 第 一 届

茶 道 艺 术 课 程 讲 习 班 第 一 届

国际无我茶会推荐课程

.课程纲目

1.识茶与泡茶

茶制造、茶识别与泡茶的关联性;茶量与浸泡时间之解说;茶席设置与实践;茶汤质量之管理。

2.茶席与茶会

论述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茶文化精神与实践;不依赖其他艺术项目的茶席。

3.茶道美学概论

茶道、茶艺、茶文化的释义;纯茶道的讲述;茶道的自主性论述;无我茶会的茶道奥义;泡茶、奉茶、品茶的美。

二.培训要旨

了解茶叶的制法及各类茶之间的差异,研讨泡茶原理原则与应用方法,讲述与实践茶道境界与茶道之美如何在茶汤作品里建立。通过“泡茶考试”来考核茶汤质量,学习把茶泡好并懂得如何运用在茶会,更新泡茶师对纯茶道与茶之美的专门知识。

.授课导师

1.蔡荣章  

2.许玉莲

四.培训课时

1.30小时

五.培训方法

1.论述-实体课。

2.茶汤质量检测、泡茶示范。

2.无我茶会的示范观摩、20人以上的无我茶会实操。3.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会的示范观摩、20席以上,每席泡6杯茶以上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会的实操。

4.小班制、深度交流。

六.考核方式

1.学科(笔试)50题选择题。

2.泡茶(茶汤质量)考试。

3.无我茶会操作示范。

4.每位学员主办一场6人的无我茶会(提交无我茶会护照盖章图一个及茶会照片)。主办一场六杯茶以上的个人茶汤作品欣赏会(提交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之茶谱一张及茶会照片)。

5.考勤截止:课程完毕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考核项目,作业呈交北京茶道思想科学技术院审核。

七.资格证书

考核合格者将于2025年第十九届国际无我茶会大会上颁发资格证书。证书类型:专科知识更新资格证书。

七. 报名条件

学历不限,对茶道艺术感兴趣者,有无茶艺经验均可。

八.学习要求:

遵守北京茶道思想科学技术院规章制度。

下列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蔡荣章.许玉莲著《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蔡荣章著《无我茶会》

蔡荣章.许玉莲著 《纯茶道》


(90)

茶 道 艺 术 课 程 师 资 班 第 二 届

茶 道 艺 术 课 程 师 资 班 第 二 届

国际无我茶会推荐课程

课程日期:2023113-8

主办:北京茶道思想科学技术学院

.课程纲目

1.茶道美学

美学的概念与运用;纯茶道的释义与应用;寻找茶道之美;工业香味与艺术香味。

2.茶道艺术

论述茶文化、茶道、茶道艺术;艺术精准观念;茶叶市场与茶汤市场。

3.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无我茶会

论述无我茶会的茶文化精神与艺术奥义;如何看茶泡茶;“说茶道“与“茶道作品欣赏”。

4.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论述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意义与举办;茶道艺术以泡好茶为核心;茶道艺术家的形成。

二.培训要旨

将茶道视为艺术的一环,进一步了解泡茶奉茶品茶如何进入艺术境界,如何获得美的感受及如何欣赏茶汤作品的意境。学习如何通过举办茶会及实践纯茶道之泡茶,公开展示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和茶汤作品之茶道内涵于大众品赏;更新泡茶师进晋茶道艺术家的专门知识。

.授课导师

1.蔡荣章  

2.许玉莲

四.培训课时

1.30小时

五.培训方法

1.论述-实体课。

2.无我茶会的示范观摩、20人以上的无我茶会举行实操。

3.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会的示范观摩、20席以上,每席泡6杯茶以上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会的举行实操。

4.小班制、深度交流。

六.考核方式

1.学科(笔试)50题选择题。

2.每位学员各自主办三场以上20人以上的无我茶会(提交无我茶会护照盖章图三个以上及茶会照片)。

3.每位学员各自主办三场以上六杯茶以上的个人茶汤作品欣赏会,或联合茶汤作品欣赏会(提交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之茶谱三张以上及茶会照片)。

4.考勤截止:课程完毕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考核项目,作业呈交北京茶道思想科学技术院审核。

七.资格证书

考核合格者将于2025年第十九届国际无我茶会大会上颁发资格证书。证书类型:专科知识更新资格证书。

七.报名条件

大专及以上学历,有技能等级要求;或经一位以上专家学者的推荐。

八.学习要求:

遵守北京茶道思想科学技术院规章制度。

下列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蔡荣章.许玉莲著《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蔡荣章著《无我茶会》

蔡荣章.许玉莲著 《纯茶道》


(859)

茶道意境要有茶汤的介入/许玉莲/20220620

茶道意境要有茶汤的介入/许玉莲/20220620

茶人在未泡茶前,心中早已鼓盪着某种情绪,这情绪是他经过不断泡茶赏茶的主观体验而累积下来,当他准备茶叶、茶具、茶席时就仿佛找到一个出口,将内心情绪转移到实物诸如泡茶空间、桌椅、景物、茶人形象等具象表达,这包括形状、色彩、质地。如长短、方圆、弯直等造型,如黑、白、青、绿、红、紫等颜色,如粗糙、细滑、软、硬等质感,再加上声响与光影的体现,以及茶人的律动,品茶者一般能从这几方面感知到茶人所营造的意象,这都可从日常生活体验获得,如三角形桌子让人感觉紧张、圆桌较觉得公平,播放轻音乐使人感觉放松、无音乐的场所要不让人觉得更专注要不让人觉得更焦虑,但这还不足以表达茶道意境。

茶道意境的产生,必须要有茶汤的介入。除了准备泡茶空间的各个事物到泡茶、奉茶的动作,由茶汤造成的意象才是组成茶人的意境世界不可或缺的思想启示。前面的准备,来自茶人对美与艺术的接触,对贴近生活的衣食住行开始要求与欣赏,慢慢多学习音乐、绘画、舞蹈、文学等艺术项目,培养对艺术与美的认知,以丰富意象的表达。对欣赏者来说也一样,经历事物的范围及眼界要锻炼出一个深广度,否则任何一位茶人的茶席茶器摆出来泡了茶喝,你都认为差不多。

茶汤意境须由茶人凭借着泡茶、奉茶、喝茶的具体事物来塑造他所想要表达的心里感受及思想倾向,他必须对泡、奉、喝各各组成部分从分了解,才能说:我这样这样做就产生了A意境,我那样那样做就产生了B意境,意境的修饰词一般有:清幽宁静、明快高旷、华美壮丽、惠风和畅、慷慨、凄凉、空寂等,所以茶人必须对泡茶各方面要有判断能力,才能抓住抽象的东西掌握到茶汤意境。这包括他对泡茶环境的气候、温度、空气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有品味与运用各种水的能力、对所选用的茶器需有精准认知、对每一支自己泡的茶有了解到足以将其真性原味的美泡出来、对茶汤的呈现要有想象力,就如绘画,须预先在脑袋瓜里看见一幅画面、须具备掌控自我专注力的本领,学会从茶汤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洞察,减少收到干扰,才能将茶汤制作得贴近茶人原本渴望的意图。比如说有支C老茶茶龄六十,汤色酒红透亮,滋味清甜细滑,汤水柔软并散发药香,清清远远,喝了闻了身体放松,胸口郁闷也消失,脑子眼睛亮了,血压低了,心情舒坦了,整个人觉得轻了仿佛脱了一层皮迎来新生命,更觉沉得住气了,更觉空灵了。茶人要做的是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构成意境,让欣赏者知道意境到底躲在哪里就成了。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问了:茶道意境的创作没有对错的吧?对,没有对错,只有好坏,只有深浅,这视乎每位茶人观察问题的眼光、人生履历、精神状态等等,有些人看到九霄云外较深层面的东西,有些人看到属于表象的东西,有些将事物表现得较细密,有些却表现得较粗疏,站矮望近,站高望远,景色难免不一样。无论创作者和欣赏者,都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念说,我如此如此就是A意境,我这般这般就是B意境。意境它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将真实的物象加上内心的顿悟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欣赏者的心意被牵动,流连其间,感觉韵味无穷,那大概就是挺好的境界了。

(80)

寻找茶道的美/许玉莲/20220519

寻找茶道的美/许玉莲/20220519

不知道茶道要表达的是什么,茶道究竟美在哪里,一直是我们(泡茶者及品茗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有人觉得茶道太复杂,太难懂,比如说喝茶时茶汤的温度不适宜太高,否则把嘴巴烫麻了,还欣赏不到茶的细致味,长期可能产生食道和胃粘膜烫伤问题。一些茶的清甜味要温度降低了才感受到,一些茶汤稍凉了之后喝,会感受到比温热时喝更苦的滋味,我们对不同温度下的苦酸鲜甜等味感有不一样的敏感度,感受茶汤的美及喜爱程度便有了差异。对欣赏者(即品茗者)讲那么多,他们会觉得烦。但是创作者(即泡茶者)必须懂得那么细,才有办法去创造出那么美的温度的茶汤,达到他人欣赏的目的。创作者需要知道怎么做才知道美的效果是怎么样子的,他们较理性,各方面的考虑需广而深,受众者一般较感性,偏重于体验感受,故此创作者要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之扼要浓缩到一杯茶汤,三分钟让人喝完就能表达出其美,不要用专家化、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去解说那么多。茶道是口与鼻的艺术,感受嗅觉和味觉的纯粹美,就是最重要的欣赏方式。

关于复杂与否,这里出现了个非常重要的审美原则:简单的东西容易腻,复杂的东西受众虽小,但丰富精微引人入胜,有好好把玩或研究的启蒙意义与生活韵味的建立。有几个简单的现象容易造成美的效果:一是重复性,比如一根竹子大家不觉得美,一排排的竹子大家就觉得被美震撼了。同理,在茶会上一个人穿黑衣赴会大家也不觉得特别好看,然而整个茶会上百人都一起穿着黑衣泡茶喝茶,大家一下子就內心震盪觉得被美吸引住了。二是熟悉的效用,比如习惯了的音乐或声响,茶会时经常播放某首乐曲,听到了噔噔噔音调响起大家自然心广神怡,仿佛进入仙境。看惯了的背景或动作如泡茶过程中有某种动作到了时候就会重复出现,像茶会开始规定每个人提着一个灯笼进场,较令人投入情境进而觉得美好。三是规律,人或物或境,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或一大一小一大一小的排列, 左右匀齐,上下工整,较易讨人欢心。不过我们认为人的心智是要逐渐成熟的,人的审美观也要努力成长,不要局限于特定的框架,茶道及茶道之美的理解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为什么要求茶道艺术家们的表现与意图要保持一致呢?去学习接受每位茶人穿不同式样之服来泡茶喝茶,去感受静寂之地喝茶也另有一番意境,要多用“比较法”来辨识和创作茶道之美。

怎么比较呢,拿茶汤来说,这杯茶汤比那杯美,别只是用嘴巴说,两个茶要对比着喝来做比较,多做几次。上午喝了,下午再喝一次,明天后天再喝。两杯M茶,一杯一喝就觉得挺强烈(有其他花香做打底),另一杯喝起来觉得较清雅(纯料的茉莉花香),很多人马上会说第一杯较好(较美),让他们多喝几次来比较,慢慢地他们会自己说:还是第二杯较美较耐喝,那个清灵香味特别幽长,喝到最后还一直环绕整个口腔,较有余韵,这个茶才真正好的呢。

茶道之美的创作者无法以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特别权威而强迫受众者(即欣赏者)接受他们对美的诠释,欣赏者也需卸除一直挂在自己身上的如财富、年龄及职业等象征来看待可能自己并不熟悉的茶道范畴,如能做到这点,也就开始美了。

(71)

蔡榮章《茶之湯》序

蔡榮章《茶之湯》序

  這本書應該可以稱作《如何泡好一壺茶》,因為它的內容如此,但深怕被人責怪:你們就只會泡茶。有人以為泡茶、泡好茶只是技術的層面,而茶道要追求的是藝術與精神境界,因此許多茶人首先重視的是自身的穿著,打扮成藝術家或文人的樣子,接著重視的是泡茶品茗的空間,一定要有插花、焚香與掛畫,如此“四藝”才兼備,茶湯泡得淡一點也是茶,泡得濃一點也是茶,若加上動作嫻熟一點,就是茶道的境界了。

  但是我們嚴肅得多,我們認為一定要把茶湯泡好,否則沒有條件談及茶道的種種。這如同在琴還沒能彈好之時,如何能說是以聲音來表現音樂?當然有人會反問:泡好、彈好,哪有標準?難道非得彈到貝多芬的水平才可以談音樂嗎?不是的,但每一個人所能體會到的境界會受限於泡好、彈好的程度,僅能泡到七分的人很難體悟到九分的境界。這點也有人會提出異義:我可以從知識、智慧,或從音樂、美術等相關的領域觸類旁通啊。沒錯,但那種體悟只能說是推論的,不能說是茶道的、音樂的。

  必須經常練習泡茶,什麼茶拿到手,不至於泡得太離譜,嘗試幾次後就可以泡出它的應有品質。若不是如此,就如同畫家,畫了一張扔一張,要畫許多張才能選出一張可以派上用場的作品;又如同一位籃球員,才上場不到5分鐘就氣喘如牛,上氣接不到下氣了。所以我們說:練習泡茶,練習把茶泡好,是茶人的體能訓練。

  茶道境界要在茶裡尋,音樂的境界總是在聲音的國度裡。一個人在熟悉了茶與音樂之後,可以暫時離開茶與音樂而繼續保有與享用它們,但是在抵達那一塊茶與音樂的園地之前,是必須經由茶與音樂的道路的,而這條道路就是泡好茶、彈好琴。所以我們說:泡好茶是茶道追求的途徑。

  茶道的園地在哪裡?音樂的淨土在哪裡?在泡茶、品茗間,在演奏、聆聽間。當然可以延伸到泡茶品飲的空間,延伸到音樂演奏或聆聽的環境,但一定要深入其境地參與茶道的泡茶與茶湯品飲,親自參與音樂的演奏與聆聽,否則無法體會、享用。當然可以憑記憶神遊,但脫離藝術的土壤後是容易枯萎的,而且參與、享用的深度決定於對茶、對音樂的認知程度。所以我們還說:泡好茶是茶人體悟茶境的本體。
 蔡榮章
2023年3月1日於蔡榮章茶道思想研究所

(72)

蔡榮章《茶之湯》/許玉蓮跋

蔡榮章《茶之湯》/許玉蓮跋

機能、技術、精準,組成三內涵,每一個思考都只為了得出好茶湯/許玉蓮跋

二零一九年十月十四日我在福建參加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受委擔任研討會主持人,當時研討會主題為「茶事活動舉辦」,主辦方安排我主持蔡榮章先生那場報告,蔡先生的主題是「茶會席數與茶、水供應量的計算」。我馬上想到:上世紀一九八零年蔡先生做了件引起茶界震蕩的事情,他開啟「如何泡好一壺茶」的茶藝啟蒙教育,在茶文化復興正萌芽階段對不知道新理論系統之愛好者而言,那是非常及時與需要,蔡榮章先生用大家都聽得懂看得懂的話來講(或寫)泡茶:茶葉要多少、水溫要多高、浸泡時間要多久、第一泡要不要倒掉、壺質水質如何影響了茶湯質感表現等泡茶原理,因為聽得懂,氛圍就活絡,進場學泡茶的人一時無兩,此課題後來亦幾乎演變成開茶藝課程的指定題目,我本身在一九九零年代也講同樣題目的課。如今四十年過去了,蔡先生依舊是將「把茶泡好」此事擺在第一位,「茶會席數與茶、水供應量的計算」的論文報告正是「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深化推進概念,大家要是泡茶功夫洗練、心領神會了欲舉辦茶會,就必須擁有供茶能力、供水、煮水、布置茶席等的操作方法,目的是為了更精準地泡出好茶、喝出好茶。

蔡先生的時代腳步往往比事情的發生提前一步半步,他研究、編製上課內容非常實在且不抱僥幸態度,其教材應社會的茶學進度而出現,合乎當時人們的需要。此番,他用直白的文字和語言,平和地謹慎地用一個茶會例子具體化計算出茶會所需要的:茶席數之搭配、所需茶葉用量、所需熱水量,另外也提及現場煮水器的容量與加熱能力等問題。這等於說泡茶者必須十分了解:泡一壺茶需要幾分幾秒、怎樣的壺能泡出幾杯多少毫升的茶、每把壺泡幾道茶較符合茶湯與質量上的要求、泡幾道的茶要使用多少克數的茶葉、總共泡幾道茶會用掉多少的水等功夫。如此泡茶者才能進一步掌握:與會者多少人、要喝幾種茶每種茶喝幾杯、每杯的容量多少毫升、實質茶湯喝多少毫升才滿足等問題,才能計算出整個茶會需要提供的杯數與茶席數。這是現今到處盛行茶會卻忽略了茶湯真義而只費盡心思去裝飾外觀、編些虛情假意的故事蓋在茶頭上做幌子的人們的一記警鐘。回顧起初一九八四年蔡先生提出劃時代意義的「從有法到無法」的泡茶藝術性課題,談到學茶藝的最初,泡茶手法與動作分解得特別細致,使用道具也不厭其煩分得一清二楚,那麼會不會因為這些規定的手法而抹殺了茶道的藝術性? 然而他說:「不會的,只要泡茶者是有創造力的,會加進自己個性與創作風格,從有法走進無法,而得專業化的高度精致性。泡茶動作熟練後,會將方法、技術消化於無形,看到的只是自在,充滿靈氣的一舉一動,泡出的茶也不是老師的味道,而是屬於自己風格的茶湯。」

此書《茶之湯》就是在經歷了「如何泡好一壺茶」到「茶會席數與茶、水供應量的計算」之過程,將茶湯標的之實踐去蕪存菁、除雜存真的提煉,全書十章有:觀念篇、時間篇、水溫篇、水質篇、茶器篇、茶量篇、茶葉篇、茶湯篇、茶法篇以及茶禮篇。蔡先生將我們在日常泡茶喝茶都遇見過的關於泡茶種種疑問組織起來,並不是給答案,而是以「我有話要說」的覺察精神提出看法。初讀《茶之湯》一時之間估計有千頭萬緒之感,仿佛一位泡茶新手無法兼顧太多細節,然而慢慢熟悉後可像查經般搜索所需內容,它沿著蔡先生在泡茶大道上的思路:表現茶道之藝術需要很美的茶湯,好的茶湯必須非得精彩的泡茶技術不可,泡茶技術要有方法原理,不同茶法需要不同茶席茶具,那麼泡茶者必須能夠組織茶席建構自己所需的泡茶基地,由此延伸《茶之湯》點與點、線與線、章篇與章篇之間的解剖,每一個思考,都是為了確定可得出一杯好茶而做。

我們常說:泡茶應泡出茶的真正味道。什麼是茶的真正味道呢?甲認為的真味不是乙認為的,對,不同程度的認知會使人摸不著頭腦產生誤解。一個人必須要就同樣的茶,喝過由許多不同泡茶者泡出的茶湯味道,這樣他才知道什麼是風味各異、什麼味道是這一款茶最好的味道(即所謂的真正味道)。大家很用心的在同類茶做過一番辨別,才從裡面挑出一個較喜歡的味道,這就是此款茶的真味。有比較、有體會之後,人們的鑒別能力更準確。如果品茶者接觸到第一個(也是唯一)泡茶者,與他說現在你喝的這茶湯就是這款茶的真味表現,品茶者沒有反思沒有再經驗多幾次就馬上接受,將來可能就會誤判茶「真味」的標準,因為他接受到的信息不夠全面。與一般專業又有經驗的老師讓學生直接知道標桿在哪裡,再安排系統操作,那種通過經驗累積的閱歷是不一樣。《茶之湯》一書「觀念篇」中最令人反省的警句:「學習泡茶三個月後,如果有人看你泡茶,只覺得你的泡茶規矩特多,那一定是你對技術的消化不良,否則應該只感受到優美與你所要表現的內涵,泡茶方法已化為無形才對,即所謂的渾然天成。」,這裡面關係到我們練習泡茶是否足夠專心,足夠熟練?因為茶湯真味和意境的表達,是茶人通過具體的茶、境、器、方法等加入自己思想表達一種美的精髓,需要不斷的吸取與反芻才成。

什麼是茶應該有的味道呢,就是能夠代表這個茶品質的味道,找一些懂得茶懂得味道,擁有喝過各種茶味道的人士來評茶,認為某種風味能夠代表它,那麼此味道就是該茶代表性的味道。對茶知識已構建框架者、懂得茶者共同決定該茶品質,是較客觀的態度。每款茶有屬於它本身一定的品質,有些等級高有些等級低,我們必須找出這些茶的高低優劣,比如說A綠茶,特級的個性是嫩芽香味鮮醇,普通等級的個性則是尚清香尚醇,做壞了的味道死澀。泡茶者要把特級茶泡出特級香味,普通級泡出普通級香味,如此我們才算是「喝對」了味道。被評為六十分的茶有可能泡出稍佳茶湯如六十四分,那是在同等級範圍內的小超越表現,要將之泡出八十分(超出等級)是無可能。如有人將九十分的茶泡出六十分的茶湯,那就不是在同等級範圍的風味了,所謂泡不出、喝不出那個茶應有的味道就是這種情況,若是這樣,茶葉也會說:「這不是我的品質。」 《茶之湯》要求茶湯的精準,甚至是到達了分秒必爭的地步,每一道茶必須要用讀秒的計時器計算時間。本書「時間篇」對:茶葉浸泡時間掌控法、計時器與心算的誤差、憑直覺與輔助工具、泡茶有無「最低浸泡時間」等問題有嚴肅的研討,四十年來計時器的使用,理直氣壯地占有茶席一方之位,幾乎成了蔡氏泡茶的獨門功夫。

即使同列同等級的茶,它們仍然可再細化,茶性由茶樹產地土壤、山頭氣候、海拔差別、採摘季節、鮮葉老嫩、製茶法等因素決定某款茶有別於其他茶的特性,比如巖茶的不同山場,其韻味自有不同,有些花香絕妙,有些果香瑰麗,這些個特性我們必須表現出來喝得出來才不會冤枉它。不但如此,我們還須具備能力在每一次沖泡同樣的茶都可重覆表現同樣的這個味道。那就算了解透徹茶性,可掌握它真正的等級,泡出它應有的風味來享用。不同等級的茶,所需的茶葉分量是完全不一樣的,判斷投茶量的精準,《茶之湯》「茶量篇」著重研討浸泡時間與茶量的調節、依「泡幾次」決定茶量、評估茶量的標準、以茶重決定置茶量、茶葉的 「體積」與「重量」等,並且由蔡氏創辦的泡茶師檢定考試,「泡茶如何打分數」其中之一扣分項目是:茶葉放超過所需的百分之二十,評審官可按規矩扣十分,即考題給你多大小的茶壺、泡幾道、泡幾杯及何種茶葉,茶葉量由考生自行決定,到最後泡完茶了,茶量取出檢測,比如說只需泡三道茶,卻投入可泡六道茶的茶葉量就不行。

各種茶有屬於自己不同的風味,這些風味不由得喝茶者去編造,一般來說,同樣的鮮葉原料拿來製造部分發酵茶,如果發酵不到位,成茶會呈現刺激的苦澀味;發酵過頭變得回甘無力,需將鮮葉內的茶多酚含量控製到剛剛好,風味才能飽滿回甘。湯質感富有活力或呆板或苦得難入口,都在那裡的,隱藏不了。又如某茶有清新毫香、某茶有陽光木質香,只要泡出之茶湯不脫離其基本範圍之風格,我們就能接受所泡出的茶湯,頻率可能高一些可能低一些,那也算是泡出它的風格了,但如果將應有濃郁花蜜香泡得只有水味,將足火果香味泡成味道非常之弱,那並不能說成「這就是它的特殊風味」,這是識茶不足,泡壞了茶湯。要喝過高手泡的茶湯,可以泡到什麼程度的好喝,你才恍然大悟這個茶可以去到什麼地步。《茶之湯》「觀念篇」的箴言:何謂「泡好」茶?泡好茶的意義就是將每一道茶都泡出當時茶葉最佳狀況的茶湯,第四泡的茶湯品質一定不如第一泡,但是我們要將每一道都泡得最好。

為了寫《茶之湯》的跋需要釐清幾個觀念,我在二零二三年一月二十八日電話訪問蔡榮章先生,談到泡茶精準的意義,他說:「不要有“茶湯不一定要泡到什麼程度”的觀念,甚至於認為“泡茶之所以是門藝術,就是因為它的不穩定性”也是錯的。泡茶作為藝術創作,不只是要有多次重複呈現的能力,而且茶湯作品是要求極致之美,極致之美就要精準,不是馬馬虎虎,因為某個美的感覺、某個意境的表現,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泡茶也是,茶葉多放了一片、時間誤差了三秒,所要的那種美感就不見了。」

盡管《茶之湯》有時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比如同樣的一個水溫問題,翻來覆去地,軸向的徑向的探討老半天,往往需要用到四級提綱,舉列:章節3.水溫(跋者註:一級),3.5影響泡茶水溫的因素(跋者註:二級),3.5.2外在因素(跋者註:三級),3.5.2.1有沒有溫壺(跋者註:四級)等既是繁複(若您感覺頭昏腦脹)又非常簡單(若果您對邏輯分析有好感)的手段來詮述。然而我認為《茶之湯》全書內涵清晰無比,它精煉成三方向即:機能、技術、精準,知道這個門路了就不會迷失。機能:是無論何處何時都要有隨手泡壺好茶的能力,即泡茶者必須懂得組織茶席的要訣。本書「茶器篇」之沖泡器與茶具種類及功能性、如何分區布席使用及展示其美感、沖泡器質地與茶湯的關係、杯子與茶湯的關係,甚至於泡茶席上茶具的靜態與動態狀況應如何區分都一一說明,加上「茶法篇」用本書最大篇幅來闡述泡茶技術層面的小壺茶法及另九種不同場合應用的泡茶法,泡茶者了解掌握了建構泡茶基地的技術,是走向藝術殿堂的途徑。精準:是在自如之後能夠表現各種不同美的風格與思想,並且能夠確定它的細致度,維持它的位置。

我讀蔡氏泡茶思想的時候總不期然從中體會到作者對我(讀者)的容忍與款待之情隱約溢出,您以為是大廚師烹煮了一場盛宴在我無知門外漢眼前,於他,認為自己只是煮了頓家常飯,吃飯就該這樣子吃的啊,他真心希望大家吃得好吃得足,但從不勸菜勸酒,始終始於禮終於禮。他準備就緒,有足夠的知識,暢快靈活的文字,精準的答案,字裡行間卻從不強加觀念在別人(讀者)身上。他是弄潮兒,在泡茶這條大河裡嬉水玩得正高興,您看了覺得爽,要不也一起玩?

許玉蓮

二零二三年三月一日於馬來西亞茶道研究會

許玉蓮簡介

「許玉蓮茶道院」 院長、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浙江農林大學人文茶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委員會委員、中國茶葉學會海外聯絡站(吉隆坡)負責人、馬來西亞國際茶文化協會榮譽理事、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推選評為「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審評培訓師」、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 「現代茶道思想網」創建人。

出版書籍:

《約會中國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中英雙語版/1999年

《喝茶慢》正體版/2000年

《茶人的第三隻眼》簡體字版/2012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正體版/2013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簡體字/版2014年

《我就要讓這世界香》簡體字版/2015年( 入選了「2015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喝茶慢》簡體字版/2016年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合著.簡體字版/2016年( 入選了「2016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純茶道》合著.簡體字版/2021年 (入選了「2021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



作者蔡荣章
跋者许玉莲
(58)

蔡榮章《茶之美/纯茶道冊》/許玉蓮跋

蔡榮章《茶之美/纯茶道冊》/許玉蓮跋

以純茶道為基,以抽象美為蓋,以茶道之美及茶道藝術為梁

茶藝不是“茶”加“藝”,是蔡榮章先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對茶之美提出的主張,在《茶藝》月刊發表,收錄在蔡先生1984年出版的《現代茶藝》,我在1992年進入茶藝館工作,茶藝館書架上有幾本書,其中一本就是它,我讀了,讀到這句話時就覺得非常耀眼,仿佛前方有道光召喚我過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茶藝館的都會將下棋、彈琴、字畫等風雅之事結合泡茶喝茶一起經營,結果,品茗只成了搭配的角色,我們想要發展的茶藝文化或品茗藝術失去了它的獨立性與完整性,這令我沮喪和反思。所謂茶藝文化,它包括茶葉本身各種色香味及特性的欣賞,各種有形、無形養分的攝取;這個境界與欣賞音樂、繪畫等藝術是有同等效用的。蔡先生說:“茶藝不是茶加藝術,而是茶本身形成的藝術”,這只是“茶之美”觀念的一個開始,如果把“茶之美”比喻為一棟房子,那麼蓋房子的工匠蔡氏,他只不過為房子制定打地基的“純茶道”鐵律。

《茶之美》一書,並非一時興起跟著追逐波浪的事,也並非一般掉書包迂腐的教條書。它是沿襲蔡先生的氣韻與想法,親身體驗四十多年來成功與失敗的作品,讀者會發現,作者就某一單項主題會在不同年代或不同場合針對不同人群加以講述,似乎重覆,其實不然,同一課題,作者有了新的領悟,就會讓原有的觀念增刪更新,甚或推翻,使之更完整更適合地運用,以蓋房子比喻,當他發現新辦法能讓什麼地方更穩固好看時,他就會著手去做。人們總是看到這工匠很忙,在那邊修修補補,蓋了四十年總沒蓋好。下列2000年代的這幾篇:茶道是茶的道,不是其他的道、茶藝二字分開來解釋造成的為害、純茶道不能被解釋為不懂得音樂插花點香也可以泡茶、其他藝術項目在茶文化上的應用等,都是蔡先生自1984年就發出宣言的地基理論,“從泡茶、奉茶、喝茶衍生出來的動作、思想、審美才是茶道,從非茶之處衍生出來的動作、思想、審美皆不是茶道”。蔡先生在追逐茶道真理時,為了讓自己更能保持客觀的態度,毫不留情拋棄那些過時或扭曲了的茶藝習慣,也會固執地反反復復驗證自己是否還原了茶道的本質,這是《茶之美》磨練讀者的地方,讀者必須跟著作者一起成長。

1984年後蔡先生接踵而至的茶道美學與藝術的文字像花草般隨著四季播種的播種開花的開花,1990年發表了“茶道美學概要”,不以美化品茗環境為目標,不以美化泡茶、品茶者間之人情世故為準則,以當代人的思維讓泡茶的美擁有透視剖析當代社會生活的史觀,其中提出:泡茶技術與茶湯品質的關係、泡茶肢體與泡茶方法的美感要求等,表達方式明快中有節制,直白又不虛張聲勢。1990年代至2000年代隨手拈來有:茶道的重心是在修身而不在茶嗎、論茶道的規則性與風格差異、茶道伴樂的問題、茶道上的牽強附會之說、誰是茶席上的主人、學會削皮才能吃到肉、我們在泡茶上所下的功夫有沒有輸給學琴的人、茶人的「茶道生活」與音樂家的「音樂生活」等篇,在在強調美學教育是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有的學習項目,否則對身邊的事物會太過冷漠。

然而茶人們的美學教育有時候被忽略了,比如欣賞山色時經常聽到這樣贊嘆聲:「你看,那座山像極了一尊打坐的達摩!」從小我們就不斷地被暗示、被教育成這樣的審美方式,所以看到山、看到雕塑、看到繪畫,無時不在思索著:「像什麼?」能意識到像什麼的,就表示自己看得懂,否則就沒有什麼感應,或說「看不懂」。我們應該訓練自己不受既有形象的限制,而就山、雕塑、繪畫等本身的線條、色彩、質地來感受,有了這種抽象性審美的訓練,視野及身心的體會才會廣闊。也就是說以後我們欣賞湖光山色,不要管它像牛或像馬,欣賞繪畫時僅就它的線條、色彩與組合成的感覺來體認,以上這些觀念就是茶道美學的重要思想,可比喻為蔡氏工匠蓋房子的屋頂,沒有了這些屋頂,看起「茶道」來,只是將茶調製成飲料供別人飲用的動作而已。茶道裡的泡茶、奉茶是具象多於抽象,無論是泡茶奉茶的動作,還是它們呈現的表情與意義,然而品茗的茶湯就抽象多於具象了,我們不容易從湯色、香氣、滋味看出、嗅出、喝出有什麼具象的事物,他們呈現的美感與情趣是透過抽象語彙傳達的。如果茶人們沒有這些抽象美學修養,就無法將泡茶、奉茶動作提昇到意境表現的層次。

《茶之美》這房子,以純茶道為地基,核心內容是:一.茶是茶席的主人,茶湯是茶席的靈魂。二.音樂只是透過聲音呈現,茶道只是透過泡茶奉茶喝茶呈現。三. 繪畫用眼睛欣賞、音樂用耳朵欣賞、茶湯用鼻子嘴巴欣賞。四.僅以泡茶、奉茶、喝茶為媒介所呈現的茶道,是為純茶道。五.不是要如何將茶席創造成你的茶道作品,而是要如何藉泡茶喝茶成就你的茶道作品。六. 各項藝術應自行俱足,不依賴其他藝術項目的撐腰。七.茶道不要依賴插花、掛畫、焚香、音樂等的協助。八.不要把修身養性、做人處事列為茶道的本體。九.茶道只有泡茶、奉茶、茶湯,以及它們的技藝、美學、藝術。

《茶之美》的屋頂以茶道抽象美為鋪蓋,蔡先生將“空寂” 、“無” 、“淒涼” 、“純品茗的抽象之美” 、“唯要聲音與光影陪伴茶 ” 、“專注”、“敬謹”、“波動”等列為重要審美意境,其中一文“茶,永遠有其苦澀的一面”是茶道美學國度裡的國歌,茶人都必須懂得唱,是茶永遠的真理,是以審美的手段加強茶葉苦澀的意識,不是把茶泡得特別苦澀來表達這個境界。茶道的境界是要在泡好一壺茶的情況之下表現的,要把茶湯泡到適當的稠度、強度,而且水中的各種成分又是那麼協調,在這樣不失“品飲效果”的情況之下,把“情” 表現出來。不只是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情,泡茶的人自身也有不同的情,泡茶的人也可以借當下的這壺茶來表現他所要創作的情。

泡茶的人如果心中有一幅這次所要品飲之茶葉的意象圖,他會不自覺地,或是處心積慮地在茶席上呈現,這時的泡茶,或說是這時的茶道,是被視為一件藝術作品來處理的。泡茶、奉茶、喝茶是原料,當然也是畫境的一部分,就像油畫與水墨畫,材料的不同也帶來了畫境的不同,這時他可以在茶席上畫出一幅清新秀麗的風景畫,這就是泡茶者沖泡、喝到龍井茶的寫照;泡茶者也可以在茶席上畫出滿臉滄桑的人物畫,這就是他泡了喝了存放三十年老普洱的意境;泡茶者也可能遇到了浴火重生的巖茶,他深深地吸了兩口氣,感嘆火與“葉肉”香味融合而成的新生命。泡茶者的這番呼應,讓茶的形象更加凸顯了出來,品茗者也會因此更加理解這壺茶的相貌。泡茶者沒有開口描述,但是整個茶席佈滿了這款茶的精靈,這是茶道意境左右泡茶行為的例子。

蔡氏《茶之美》房子有兩根梁柱,其一“尋找茶道之美”,此篇章概括泡茶、奉茶、茶湯之美,除了文字表述,作者也將關鍵處繪製成圖表,計有:一.泡茶階段的美在哪裡、二.茶葉沖泡與茶湯內涵圖、三.茶道之美的蹤跡—泡茶階段a、四. 茶道之美的蹤跡—泡茶階段b、五. 奉茶階段解剖圖、六. 茶道之美的蹤跡—奉茶階段、七. 品飲階段解析圖、八. 茶葉構成的色彩圖、九. 茶道之美的蹤跡—茶湯階段a、十. 茶道之美的蹤跡—茶湯階段b,一共十張,張張精闢點明要旨,使每一個主題的思想加倍鮮明深刻,抓到精髓的茶道老師,每一張皆可直接拿去作教材。

第二根梁柱是“尋找茶道藝術”,此篇章也有圖表二張,即:茶道是技術與藝術構成的車子、泡茶元素與茶道體系圖,都是非常透徹細膩的思維,文字搭配圖表一起研讀,是心滿意足的一種閱讀體驗,霎那間我體會到我明白這個道理了,真是恍然大悟的快樂。此篇章有下列幾項重要信息傳遞:一.茶文化裡有茶道、茶道裡有茶道藝術、二. 標準濃度+泡得精準=茶湯藝術性、三. 茶道藝術為何定位在泡茶、奉茶、品茶、四. 茶道藝術應歸為口鼻的藝術、五. 茶道藝術家與茶湯作品、六. 移愛入湯移愛入人。若將茶道作為一種藝術,是就「茶被喝」的表現方式而言,而不是將茶脫離了被喝的狀態而變成一種藝術。我們要用自己的茶道詞彙去說茶道是怎樣的一個藝術。茶人泡茶喝茶時要對上述觀念有充分信心,信心必須不斷滋養才會堅強,首先是“愛”,這裡所說的愛是對茶席上的一事一物、對泡茶動作、對茶器、對茶對茶湯、對泡茶與喝茶人的愛。這愛是指喜歡、與之為友、尊重對方的靈魂,與關注、貪婪不一樣。有人說起茶道,興致勃勃地細數茶器的來歷與珍貴處,嚴格要求穿著與每個持壺、倒水、舉杯、品飲的動作,就是談不到茶的本身與即將品賞的茶湯。泡茶時不畏艱難地運來優質的泉水,如果不是出於愛水與愛茶,也僅會是一味地述說取水運水的不易,而不是與大家一起細細品味泉水的甘美,也不是特意要大家欣賞水與茶共同創作出來的茶湯。將泡茶移入為茶服務,將茶湯移入為愛它的人享用,將一切事茶的努力移入為愛自己與所愛的人作獻祭。擁有這種特質的茶人,假以時日將臻化為茶道藝術家,不斷有茶湯作品傳世,這是我們的工作。茶道藝術必須以茶為靈魂,以茶為主軸,泡茶、奉茶都是為茶而做,如此結合才是茶道藝術,茶道藝術才能獨立、俱足地被人們享用。

蔡榮章先生在茶界工作四十五年,書的作品數十冊,自第一本書出版至今已寫了三十九年,我讀蔡先生的書讀了三十一年,有關他寫的茶葉製造書、茶葉辨識書及泡茶書,我認為可視為體系健全、脈絡完整、細節飽滿,業已竣工的三棟房子。唯獨茶道美學與藝術這棟房,堪稱是茶界最突出的尚未完成的茶道思想房,他孜孜不倦地蓋了這麽多年,雖然現在編輯成書出版了,我猜想蔡先生依舊會日以繼夜加以修整,蔡先生個性帶有天真好奇心,有敏銳洞察力及創新思想,他會獻身於自己的信念中,很自然的就會把自己的想法與日俱新。很多年前我到學校去探望蔡榮章先生,他在會議樓開會,我在他辦公室外小徑的石椅坐著等,他回來了把手上文件放桌上,就又領我出來鎖上門,說:“去看日落”。我們繞著學校緩步走了一大圈,學校操場、後山小樹林是蘇軾的絕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我望著美景留戀美色,生出感觸,於是問:“您還有什麽事情想做但還沒做嗎?”蔡先生說:“沒有。今天有什麽就做什麽”。空车行驶,路上有事情发生就解决,有人上车就款待,種種實際狀況以及途中的时空,也许能让他和宇宙各种波动产生奇妙交流,尽情地探索新事物。


(签名式)

許玉蓮

二零二三年六月七日於馬來西亞茶道研究會

許玉蓮簡介

「許玉蓮茶道院」 院長、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浙江農林大學人文茶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委員會委員、中國茶葉學會海外聯絡站(吉隆坡)負責人、馬來西亞國際茶文化協會榮譽理事、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推選評為「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審評培訓師」。

出版書籍:

《約會中國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中英雙語版/1999年

《喝茶慢》正體版/2000年

《茶人的第三隻眼》簡體字版/2012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正體版/2013年

《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簡體字/版2014年

《我就要讓這世界香》簡體字版/2015年

《喝茶慢》簡體字版/2016年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合著.簡體字版/2016年

《純茶道》合著.簡體字版/2021年

(54)

蔡荣章《茶之美》純茶道冊序

蔡荣章《茶之美》純茶道冊序

    1980年茶文化復興之後,大家忙著設計與生產茶具、忙著研究各種泡茶法、忙著編寫泡茶原理、忙著建構各種茶會。我從2000年開始,心中就一直耿耿於茶道的審美與它的藝術性,因為缺少了這兩塊元素,茶道就失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喪失了成為一門學科的條件。

    這一耿耿於懷就讓我思考了20年,茶道的美應該是屬於怎樣的美?只是泡茶者的美還是動作的美,只是賞心悅目的美還是另有不同美的種類?茶道的藝術性應該是講道理的哲學思想,還是要往純藝術的抽象境界發展呢?

    在整理這本<茶之美>的稿件時,依內容將資料分離成美學概念、茶道之美在哪裡、茶道藝術的呈現等三部分。就要繳稿的時候,又往下將第一章「美學概念」細分成茶之美、技術與藝術、純茶道,將第二章「茶道之美在哪裡」細分成泡茶之美、奉茶之美、茶湯之美,將第三章「茶道藝術的呈現」細分成茶道藝術概論、茶道藝術形式、茶道藝術內涵。這是不是就是我日夜思念的茶道之美與藝術呢?

    我在茶之美的體系裡極力區分「茶」與「非茶」的部分,一定要從茶衍生出的美與藝術才是討論「茶之美」的對象,其他非茶的部分只是作為養分而已。<茶之美>還特別強調美學上的美,期擴大「美」的意義與範圍,我們追求的茶之美,事實上多的是「美學上的美」而不是世俗上的美,突不破這一層藩籬,茶道讓人揮灑的空間就不大了。<茶之美>還從「學科」的角度強調學校的茶文化專業要將茶道的美與藝術加入到課程裡面,不能只考慮到就業與茶葉流通的需要。<茶之美>還特別描述了茶道的藝術型態與內容,如果不具體地指出茶道的藝術在何方,是長成什麼樣子,茶道藝術就會顯得空洞。美與藝術還要特別提出它被人體接受的管道,否則我們經常會撐開耳朵但卻是努力用眼睛看著(例如音樂欣賞),<茶之美>一書強調茶道藝術是屬於口鼻的藝術,我們享用茶道藝術的時候,不要閒置著鼻子與口腔,而一直努力用眼睛看著茶葉與茶湯,用手撫摸著茶壺與茶杯。

                            蔡榮章

2023年6月3日於蔡榮章茶道思想研究所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