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19.「职业化」与「生活化」的探讨-蔡荣章

「职业化」与「生活化」的探讨-蔡荣章

「职业化」与「生活化」的探讨-蔡荣章

「职业化」与「生活化」的探讨

蔡荣章

2000.01《茶艺》月刊社论

在谈论古迹或古物保存时,有些人主张从严,必得层层保护,任何人碰不得;有些人则主张从宽,让现代人亦能生活其间,甚至与之接触。艺术品亦然,有人束 之高阁,甚至放入保险库;有人则希望让它更接近人群,发挥其感染力。现将「茶道」这件活跃于今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也以这样的角度检视一下。

在「茶道老师研习营」的「学员试讲」课上,有人谈起出国观光,看到有些国家的寺庙整理得井井有条,原木柱子一根根保护得很好,进门脱鞋子,不准随意焚香,防火设施非常严谨;反观一些古老国家,破坏的破坏,幸存的则任人坐卧,古物到处堆放,未见有何保护措施。再看日本的茶道,从送邀请函的谨慎,赴会的盛装,到会中一举一动的中规中矩,让人深刻体会到茶道在这个国家受重视的程度,反观我们海峡两岸,喝茶处处,但无一定规矩,学茶成师也无一定制度可循。

听到这里,让人脑际浮现几幅画面:第一幅是事业有成,且极力追求文化艺术的新生代家庭,墙上挂满了名家字画,不只装了框,头顶还有投射灯,一副专业画廊的模样;原木古董家具,不只一尘不染,上面还铺着玻璃板以防磨损。第二幅画面亦是名家作品处处,举头一看,不是张大千就是傅心畬,另一面墙还有一张毕加索的油画,装了框,但没玻璃罩住,家常的室内灯光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墙角、橱柜内还有许多久陈的作品;让客人就坐的是真皮沙发、花梨原木几,没有透明塑料布保护沙发,茶几上也没有盖上玻璃板。第三幅景象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大书房,桧木书柜内尽是大英百科全书之类的全新精装套书,大书桌旁有张大书画桌,上面铺着崭新的黑色毯子,毛笔架上挂着数支尚来不及沾墨的名笔。第四幅的书房也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但没那么整齐,书也不是那么新,大书桌上、书桌下到处堆满了书,书画桌子不比前一家的小,但桌面,毯子沧桑许多。

职业有职业化的好处,而且显得专业,容易看得见,但生活化后才是活植于吾人生活之中,虽然不容易看得清楚,但显现的是传自世家的大气,产生的效益往往更为深远。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