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茶鐸八音 茶文化復興之聲》繁體版.許玉蓮著

《茶鐸八音 茶文化復興之聲》繁體版

許玉蓮著

2013.03.01 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ISBN:9789570528046

目錄:

序-品茶的生活藝術.方鵬程

序 –那個時代,那杯茶.張錦忠

序-《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蔡榮章

序 -我的茶文化辨識系統.許玉蓮

第一篇 茶道觀念

1 茶道藝術家的聖戰

2 泡茶的藝術美

3 品茗的藝術美

4 茶湯的藝術美

5 賞茶的藝術美

6 茶具上的標籤可去可留

7 茶道無正式與非正式之分

8 茶席茶會需要音樂陪襯嗎

9 茶道作品要說自己的話

10 茶席與音樂的關係

11 茶法的真義

12 誰來泡茶的重要性

13 喝茶慢的必要

14 茶席上要有茶食嗎

15 茶與人、地、物關係

16 茶與人、地、物感 應

17 茶湯是茶葉新生命

18 茶道老師必須親自泡茶奉茶喝茶

19 喝茶為何要會泡茶

20 要喝「好茶」

21 泡茶者資格檢驗表

22 我的珍茶一定要找他泡

23 等就等吧

24 茶會自備品杯使用說明

25 奉茶的原則

26 茶道藝術與茶道科學

27 自在品味

28 茶食與品茗間的爭議

29 花、茶、具與茶道的距離

30 隨性不同於自在

第二篇 茶文化復興

1 泡茶者該有什麼表情

2 辦中學生茶藝生活營聚焦在哪裡

3 馬來西亞茶道在哪裡

4 現在時空的茶文化要穿什麼服飾來泡茶

5 茶文化復興初期十年的茶館

6 錯過茶文化復興的茶館

7 馬國茶文化復興的快速發展

8 馬來西亞茶文化的誕生

9 盡是吃東西的茶館

10 杭州茶館見聞記與觀後感

11 他們為什麼要學茶

12 為馬來西亞的茶文化復興記下一筆

13 穿自己的茶衣

14 是壞習慣不是傳統茶文化

15 如何讓陌生人進入喝茶領域

16 您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看待茶的

17 茶道藝術展演應如何安排

18 別低估了茶友的能力

19 我對自己負責

20 「創新」不一定是好的「創作」

第三篇 泡茶

1 泡茶新舊觀念

2 茶葉不骯髒

3 第一泡就把茶泡好

4 溫潤泡也不在普洱茶運用

5 茶葉不能捏碎冲泡

6 泡茶的繁與簡、難與易

7 老茶不必溫潤泡

8 如何看待老六堡的陳放味

9 初學者如何學泡茶

10 浸久一點與浸快一些

11 撿起打翻了的茶

12 冲泡茶之碎片

13 不舒服時要「喝對」茶

14 不同人泡的茶有不同效果

15 風格各異還是風格有誤

16 茶杯衛生的處理

17 泡茶者的投入與感染

18 泡茶者調整茶味後再奉茶之談

19 這麼多人的泡茶練習怎麼辦

20 你泡茶我學功夫

21 怎樣叫做把茶「泡好」了

第四篇 品茶

1 品味茶的相、色香味與渣

2 團揉茶的風格與享用

3 新舊佛手茶的欣賞

4 思念老焙火烏龍茶

5 傳統型、熟香型及清香型鐵觀音之?

6 茶的好壞我知道

7 將龍井放成老茶

8 新老茶的欣賞

9 為什麼要開一堂課叫〈品老茶研習班〉

第五篇 器物

1 泡茶可使用不同茶器

2 選泡茶器的真義

3 紫砂壺牽強附會的說法

4 這樣那樣的壺泡茶特別好喝嗎

5 茶具與泡茶品茗的關係

6 杯子質地與品茗關係之測試報告

第六篇 茶會

1 茶道表演的現代精神

2 龍井品茗會

3 無我茶會之抽籤談

4 「品茗茶會」商品化的過程

5 無我茶會之茶席、泡茶談

6 普洱六堡水仙茶會記

7 招待老師喝茶的錯誤實例

第七篇 推廣

1 時髦觀音茶的弊病

2 茶商品是茶文化與茶的結合

3 茶企業設宴不喝茶

4 餐廳供應茶水的新方向

5 茶的香味怎麼說

6 茶葉產品說明的編寫

7 茶葉產品說明的培訓手?

8 製茶、賣茶也要會泡茶喝茶

9 賣茶從業員需要具備資格嗎

10 檳城茶會記

11 是茶會活動還是品茗商品

12 買茶來喝與買茶投資

13 發展茶文化沒茶泡

第八篇 品茗館

1 泡茶師在職場的地位

2 泡茶藝術家

3 泡茶師掌席時的工作

4 茶譜的規劃

5 泡茶師的道場

6 為新年茶會規劃的茶譜

7 為敏感體質茶友規劃的茶譜

8 給孤獨長者的茶譜規劃

9 誰上品茗館喝茶

10 品茗館營運法則

11 老茶品茗館開張

12 「老茶品茗館」泡茶席設置

13 現在開設品茗館的時代性意義

14 三十年從茶藝館到了品茗館

15 我們急切需要的品茗館 (2788)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