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泡茶上所下的功夫有没有输给学琴的人 A Matter of Effort: Tea Brewers putting in as many hours of practice as Pianists
蔡荣章Rong-tsang Tsai
(2004.06《茶艺》月刊社论The Editorial of “Tea Culture Monthly”)
我们一直希望「茶道」1.能与「美术」、「音乐」、「体育」一样,成为教育体系中基础课程的一环,不是在思考学生上了这种课后有何就业机会才决定开不开这门课。进一步当它变成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后,其陶冶性格、美化生活的功能要求即将到来,这时,我们要求的是:「勤练泡茶」。
有一次泡茶师考试2.的检讨会上茶友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琴的人每天要练数小时,长期磨练下来才能称得上「家」,反观我们泡茶的人,嘻嘻哈哈地聊天泡茶,哪能称得上「道」?被他这么一问,环视一下身边的茶友,在准备泡茶师考试的前一两个月,每天八小时,甚至十小时的泡茶练习是有的,考期过后是否还经常勤练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要勤加练习」的观念,不如学音乐、学绘画的人是可能的,因为茶道教育的深入与普及度尚不如音乐与绘画。
学音乐、美术的人都知道非得把演奏(或歌唱)、绘画的能力磨练好,是无法将艺术的境界表现出来的,茶人们3.也应该深刻体会泡茶的功夫是茶道表现、茶道体认的基础,而泡茶的功夫必须天天勤加练习,使茶汤4.能控制得精准。
或许是一般茶人未曾深究茶道的内涵,不知道茶道并非只是精美的茶具、漂亮的衣服,加上插花5.、焚香6.就成的,主要的还是茶人自身泡茶的功夫与情境、思想、美感的掌控,而这些又都是以泡茶、知茶、赏茶为基础,这些基本工非得依赖勤加练习才能得到。
音乐家与画家透过音乐与绘画将艺术表现出来,然后举办演奏会请大家来聆听,或将绘画作品卖出去;茶人们也应该有此能力与价值,将茶泡好,将茶境表现好,然后请别人付钱享用。
我们经常以音乐或绘画为例来说明茶道的本体与价值,今天并以音乐、绘画的基本功夫来说明泡茶在茶道上的重要,而且以音乐与绘画的「有价」来表明茶叶以外的茶道价值,希望茶道能很快地提升到「很值钱」的地步。
以下为文内之编码Coding in the text:
1. 「茶道」‘the Way of Tea’
2. 泡茶师考试Tea Brewers Examination
3. 茶人tea gurus
4. 茶汤tea infusion
5. 插花flower arrangement
6. 焚香incense burning
说明:茶的“美”、茶的“性” 、茶的“境”是认识茶、享受茶的重要途径,但这部分不容易表述。有关茶道思想方面的文章,无论那种语文,都颇缺乏,现在我们试着用华文描述,再请专人译成 英文,使我们想要表达的尽量以其原始面貌呈现,让各地的读者能一起共享喝茶的乐趣。我们也认为这是当代很重要的茶文化推广工作。本茶道术语翻译及审定工作始于2010.01月,一直持续进行中。英文翻译:Katharine Yip。(文內之编码系方便中英对照之茶道术语)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