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44.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1集:我走過的茶道之路/七 从茶思想研讨课到茶艺术与美学

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1集:我走過的茶道之路/七 从茶思想研讨课到茶艺术与美学

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1集:我走過的茶道之路/七 从茶思想研讨课到茶艺术与美学

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1集:我走過的茶道之路/七

“从茶思想研讨课到茶艺术与美学”

今天的《茶道大哉問》講“从茶思想研讨课到茶艺术与美学”。

【茶道大哉問】第三季度共有十二講,主要敘述我進入茶文化界,從1980年到今天2021年四十一個年頭的茶道之路,今天是第七講。

茶思想研讨课是我1988年起在陆羽茶艺中心以特别班的方式向已经上过多种课程的茶友开的课,2009年我到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任教以后,也是每学年固定开设一学期的课程。它不是哲学系的课,是把茶文化各层面经常发生争议的课题集中起来,我把它分成制茶、识茶、泡茶、茶具、茶历史、茶道、茶市场、茶教育等八篇,每篇都是具体而微的一些问题,如制茶篇的:晾青与萎凋、干燥与焙火、精制与加工,如市场篇的:茶文化价值占茶叶价值的百分之几、客来奉茶与茶汤市场的建立、只卖好茶只喝好茶,如茶道篇的:茶道是不是就是茶加道德、茶道是不是就是插花焚香音乐泡茶喝茶的混搭。我认为这些问题应该先有清楚的答案,然后推动茶文化才有方向。

这些等待讨论的话题是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动的,当新的进程产生了新的问题,就要把它增加到茶思想研讨的课程,例如发现只是传播泡茶的知识不足以有效增加喝茶的人口,这时的“杯饮纯茶市场”就要加入讨论的行列。有些问题在展开广泛的讨论之后,几年下来已失掉列入茶思想研讨课程的必要,这时就可以将它从此课程上删除;如茶叶的认知与欣赏要全面关注到茶的四个生命周期,也就是茶树生长阶段、茶青制成茶叶阶段、茶叶泡成茶汤阶段、叶底回归大地阶段,这四个茶叶生命阶段在几年后大家已能郎朗上口,已经变成了制茶、泡茶、赏茶的常态性课程,就不必再作为茶思想研讨的课题。从我大约五年一次的茶思想研讨课课程的变更上,可以察觉出当代茶文化课题被关注的变迁。

我发现这个变迁最大的轨迹发生在茶会的举办上,1980年到1990年代,这个茶文化复兴初期的十年间,茶文化界都应用着传统的“茶席”进行着茶会,如三五位好友的互访,围坐在泡茶桌上泡茶喝茶,又如以茶会庆祝结婚纪念日、庆祝企业的几周年生日、以茶会作为某项商品的首发仪式、以茶会作为某项研讨会的开幕式,这时也都以数组茶席串联在一起,来宾游走于各茶席之间,一面喝茶一面达到庆祝、传递消息与联谊的效用。这就是所谓的“座位式茶席茶会”与“游走式茶席茶会”。这个时候,英式下午茶也是依着他们传统的“茶席式”进行着他们的茶会。到了1990年,我创办了“无我茶会”,从此茶界增加了“环列式茶会”,这种茶会本身具有一定的仪式与精神内涵,所以从仅仅是被应用为聚会的茶席式茶会,扩展到了既是聚会方式又是茶道方式的无我茶会。2010年以后,我与许玉莲老师共同推动了“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这种茶会不再只是“聚会的方式”与“聚会的茶道精神”,而是将茶道作为一种艺术项目来呈现,在十个人左右的一个茶席上,将泡茶者泡茶的美呈现在品茗者面前、将奉茶的美呈现在泡茶者与品茗者面前、将茶叶以“茶汤作品”的形式提供给泡茶者与品茗者品赏,这是茶道艺术的完整呈现与享用。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比“座位式的茶席茶会”较完整地展现了茶道艺术,它取消了闲聊、说茶的部分,换得全神享受茶的空间。这是“茶道艺术化”努力下的具体做法,茶思想研讨课在这段时期就讨论了许多这方面的问题,诸如:泡茶喝茶是不是一项艺术、泡茶喝茶的美如何呈现、茶席上不闲聊的境界如何产生等等。

无我茶会与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将泡茶喝茶的方式改变得不再那么依赖插花、焚香、配乐、舞蹈等外来的艺术项目,逐渐思考着如何将泡茶、奉茶、品茗的实质意义表现出来、如何让茶友们在茶的身上取得足够的“茶之美”与“茶之艺”,不用再怀疑“泡茶有什么好看的”、“茶汤有什么好喝的”。我们还发觉求美、求艺的需求在社会各阶层显得越来越强烈,这时的美与艺已不再是综艺式的集合,而是追求单项艺术的纯度,以便有深度地呈现与享用。甚至于教育界也重视起了美学教育,希望各学科的人都有基本的美学与艺术修养,好为产品的创新与自己美好的生活所应用。

2020年之后,茶思想研讨课的课题几乎讨论的都与茶道的美与艺有关,我也发觉茶文化应该往这个方向推进,所以我将讲授了三十二年的茶思想研讨课,从2021年8八月起改名为《茶艺术与美学》,让我继续研讨未臻完善与成熟的茶道之美与艺。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