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比赛是要比哪些内容/许玉莲/20210222
茶席是为茶而服务的地方,功能性很重要,所谓“茶席”,茶具、茶席与空间整体搭配合理,器具质地、大小搭配合理,并具有泡茶喝茶的实用性及艺术性才算是“好”茶席。茶席不是只供观看的装置作品,无论大小如一张桌子、一处角落或一座房子,即使弄出各种不同名堂的设计,若不是针对泡茶而言,美也没有用。有经验泡茶者一看,就知道煮水壶摆放角度不对,提壶容易倒翻水。茶杯与壶的大小比列合不来,茶汤多出来不好处理。作为茶席,泡茶功能不对,就不及格。要是交给一些看不懂门道的评委,看不出毛病,表面漂漂亮亮也就可以了。
目前流行将“文化创意”及写“解说词”纳入评分项目,而且占百分比很高,30%或20%。不过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不能只拼外表的新颖而是讲究内涵深度的发掘,以绘画来说,一位油画创作者,他的创新不是不停更换所使用颜料如水墨、油漆,是指即使在画同一个题材如向日葵,他也许用光线也许用色彩给向日葵展现脱胎换骨的气韵。比如写书法,有人取古代经典笔画将之变长短化粗细,画写出奇奇怪怪的线条来,这是真正的创意吗?有涵义的创意是,写字者还是写他一贯的毛笔字,但他每一次都唤醒自己内在灵魂、融入感情,给“字体”带出激昂的境界。
如何在茶文化上找出文化创意呢?首先注意的是不可以抄袭人家的点子,然后,用心需用在喝茶人追求的事物,创作出好的茶道作品上,比如再困难也要找到优质的水,留意每一种不同材质的茶杯对茶汤质感的影响,对创造出好茶汤的水、壶、杯以及各各状况都做足细节要求,在欢愉了感官与精神后也健康了身心,这现象才是茶的文化创意。目前普遍误解了茶文化创意以为只是外部的包装,曾经有一七岁少儿,家人拿出一只雍容华贵的清代大盖碗给参加茶席比赛,评审一看,小手根本无法提起此盖碗泡茶,马上判了不及格,其家人还一直对“文化创意奖”上诉。其实茶席比赛不必特别标榜文化价值,只要处处留心把茶泡好,自然会将茶席做好。
关于写“解说词”来叙述茶席设计的这考题,是搞错了方向,茶人应以茶席来表达美感与境界,用茶具、茶叶、泡茶、茶汤来组织成自己的茶道内涵,作家才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作品,音乐人是用声音表达思想,画者是用线条色彩说话。
茶人不能说“我没办法用茶席和泡茶来表达我的理念,我得用写的,写个故事才能说得清我的主题”,这是乖离茶道了。评审员也不能抗议说“没有解说词,我如何知道参赛者的茶席要说什么主题”。倘若一张茶席经过泡茶者亲手的摆置,仍无法传递泡茶者所思所想,那么这泡茶者是不及格的。评审看不明白某茶席的核心内容、精彩或漏洞之处,亦表示评审没有理解茶道与审美的能力。
说到写介绍文,更加推荐写茶法,即写出茶叶名称、放多少茶叶、泡茶水温及浸泡时间等信息在参赛表格内(勿贴在茶席上),供评审员了解茶法与参赛茶具茶席能相搭配否。茶席比赛与泡茶比赛不同,茶席比赛的评审员是喝不到茶的,但也应将茶泡开,让茶汤汤色被看见。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