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会从“选择茶具”与“包装茶具”已开始了/许玉莲/20210922
泡茶人要举行茶会,需先决定用哪些茶具,茶具与茶叶的搭配应考虑“器具质地与茶汤风格”的关系、使用的场合以及“器具颜色与茶汤”的协调性。选具可不能跟流行风,人家时兴古物有人家的道理,人家烧炭火你不必忙着把电水壶都扔掉。一般而言,材质密度高、散热速度快的泡茶器可泡出较清扬、频率较高的茶汤风格,反之则频率低。瓷器、银器比炻器散热快,炻器由比陶器快,泡茶人要清楚自己茶叶的茶性如何、打算泡出怎样的风味,才针对性来挑选茶具。至于场合问题,就要知道茶会地点在户外或户内、早午晚哪个时段、品茗人数多少、共泡几种茶等,这有助于解决煮水方式、所需热水量供应、茶具多少大小等。说到茶具的颜色,那个意义不在表面上的衬托环境或衬托人的服饰,而是为茶汤展现更佳效果来服务,比如用深色的陶杯装绿茶有点不搭调,换成通透青瓷杯,绿茶的青翠欲滴与清凉感便提升了。
茶具选妥之后,泡茶人要认真地包装好带去茶会使用。茶具包装在这环节也属于茶道表现的一部分,与企业做茶叶茶具买卖时的包装宗旨有别;茶会茶具的包装,至关重要是卫生观念,我们要求所有茶具一打开包装立刻可用于泡茶喝茶,不需再清洗或擦抹方能用;茶具应在包装前洗涤干净,用非常干净之物包裹备用。这样做有另一层涵义的,茶具的干净卫生程度做得越极致,茶会就越能达到一种清净与细腻的质感,品茗者才会更信服更愿意投入泡茶人的安排(或说创作),大家对茶汤才会产生更大的共鸣。抵达茶会现场后还要找地方清洗茶具备用,那是非常不现实的行为,比如在公园、酒店和学校等地举行茶会,一般能用的地方就只有洗手间,即使那是五星级的盥洗室,躲在里面冲洗茶具仍然有点恶心吧。有人说装一桶水放在茶席边上洗,那么湿漉漉的茶具又待如何解决?如此做真的有卫生了吗?周而复始地制造问题让人觉得不专业,也削弱品茗者的专注力,最好不要吧。
如何包装呢,我们希望采用可以重覆使用之物料比如:棉布,它有一定的厚度兼且柔软,不会磨损或刮花茶具,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在搬运时不容易打破。布料可依茶具大小裁缝成袋子,串一条绳子打结即妥当;亦可将一块布的四角缝上魔术贴,茶具放其中,拉紧四边把魔术贴压下去。每次茶会结束回到家,除了清洗茶具,务必一定清洗所有包装用过的布袋和布,重覆使用能省下时间、金钱、能源和资源;有些人专门用很漂亮的纸来包茶具,用过即弃有点浪费,况且纸张柔软度不及布料,茶具破裂几率会提高。还有人用旧报纸来乱包的吗?报纸的油墨会污染茶具哦。
不能用企业商品包装直接带去做茶会,那可能有打广告之嫌;同时,物品买回来时它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东西,务必经过泡茶人的打理、润饰,它才会转化成附有灵性有使命的器物,所以必须专门为它打造一个包裹的“家”,而不是关在罐头似的的商品盒。何况,很多商品盒是纸制的,纸质较易损伤造成裂口,万一茶壶从裂口掉下来破了就无法补救了。一个茶会,从泡茶人开始做决定要携带何种器物、如何包装器材的时候已经是茶会的开始了,那种小心翼翼、坦然自信的心态,不会因为台上台下,有人在看或没人看就变了样的。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