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喝茶不需要大家都懂茶/蔡荣章/20200917
现在我们茶界处心积虑地要普及茶艺知识,开设各种茶道教室,教大家认识茶叶、教大家准备各种所需的茶具、教大家如何泡好茶,进一步还要教大家设置泡茶席,但是努力了半天,怎么看不出喝茶人口有什么显著的增加,茶叶的滞销库存量倒是跟着我们茶文化推广的努力程度成正比地增加。这个现象不得不让我们警觉到,我们所施予的努力是不是与喝茶人口的增长、茶叶消费量的增加不在同一道路上。
如果要等我们教会了人们如何识茶、如何泡茶,然后这些人投入喝茶买茶的行列之后,我们看到了喝茶的普及化、看到了随着各种理由增产的茶叶也被消化掉了,这时我们才放心肯定我们在茶文化推广上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愚公移山的做法,有用,但是要经年累月才看得到成果。这个时候,茶文化推广的努力所带来的茶叶产量增长所造成的滞销库存量,就会压得茶文化工作者喘不过气,还被怀疑所做的努力到底有没有用。
要大家喝茶、爱喝茶,只要将爱茶的氛围建立起来,让大家觉得喝茶是种文化的象征,是高雅的生活方式,而且有益健康,不需要非懂茶、非知道茶如何冲泡不可。这如同爱音乐,不需要懂得什么是交响乐、什么是协奏曲,也不需要知道贝多芬、李斯特是何许人也;又有几人知道南美的咖啡与亚洲的咖啡有什么不同,煮的方式与冲泡的方式有何差异。所以只要有专业人士帮我们找到好的茶叶,又找了适当的泡茶用水、选择了适当的泡茶用具,他们会用最适当的泡茶水温、茶水比例、浸泡时间,将茶泡出美好的茶汤,以适当的温度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愿意多付一点钱买它来喝。而且这是可以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我们可以天天这样买茶汤来喝,不必烦恼怎样去买茶、怎样去泡茶。
培养一批会泡好茶汤,懂得商业经营的茶汤业者,是普及喝茶、大量增加茶叶消费量的关键,也是茶叶、茶业教育要抓住的重点。这里所指的茶汤业者还不只是茶叶调饮店的市场,而是茶叶纯饮的销售,因为我们没有卖“现代茶汤”的经验,所以听到这里有点不顺畅。现代茶汤商品的名称就是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云南普洱、四季春、白毫乌龙等,成品茶汤的浓度、温度都由商家设定,至于茶汤的品饮质量,商家可以设定成“特级茶”的样貌,也可以设定成“高级茶”的价位。
上述所说的是由人工现场冲泡而成的茶汤,这样的茶汤可以做到很精致,而且有人情的温暖,但喝茶的普及还要研发摆设在街口的大型投币或扫描式自动泡茶机,有三五种茶可供选择、有茶汤温度的按钮,拿到茶汤以后就是一杯适当浓度、适口温度的茶汤可以享用。至于茶叶风格的走向、茶叶等级的设定,则透过品牌告诉消费者。
随时随地可以买到一杯好喝的茶,是茶叶普及化的道路。茶叶的餐饮地位,以及它的文化价值,是已经深植人们心中的,就如同咖啡、葡萄酒,不管你有没有喝它的习惯,不管你对它有没有想喝的情绪,对它都是尊敬三分。只要有方便取得的机会,都可以促进人们花钱尝试,进而养成饮用的习惯。喝了一辈子,可能连什么是不发酵茶、什么是后发酵茶都不知道呢。
福建《茶道》杂志专栏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