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蔡荣章做主题发言。
上图:中国茶叶学会的茶艺研究与推广沙龙。
蔡荣章参加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茶艺研究与推广沙龙
20160625 现代茶思想网报导
中国茶叶学会于2016年6月21日在杭州梅竺度假村酒店1楼多功能厅举行以“茶艺研究与推广” 为主题的沙龙,由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成员及茶艺研究者、茶艺教师、茶文化爱好者共82位参加。
本次沙龙共设10个课题,每个课题由一位学者专家做引言人,随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蔡荣章担任“艺术性与普及性茶道” 与“茶需要洗吗” 两个课题的引言人,并在其他课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茶席的审美价值” 课题上报告了“茶席不是茶道主体”的见解。
在“创新茶艺之艺” 的课题上提出创新茶艺之艺是指茶在艺术、美学上的创新,不是另外有个艺在等待创新。
在“自创茶艺的创意之源”的课题上认为创意之源在茶,不在礼、乐、解说等墙外的东西。
在“艺术性与普及性茶道”的引言上,蔡荣章提出茶道艺术与普及茶道没有高下之分、普及茶道是大众饮茶的面貌、茶道艺术可以提升茶产业与茶文化的水准、茶道艺术与普及茶道必须同时并举,不是等普及茶道告一段落后才发展茶道艺术。
在“毁茶论对当下茶道审美取向的启示”的课题上,蔡荣章说:“如果当时陆羽穿上茶人服、披上长长的围巾、泡茶前笔画两下手势、喃喃道出茶禅一味之奥义,就不会被冷落了。”
在“当代茶艺的核心内涵与社会责任”的课题上说到:“茶艺”不是“茶”加“艺”,早年将茶与所谓的四艺、以及近年的装置艺术结合在一起,确是误导了“茶艺就是茶加艺”。在“茶艺的定位”课题上,否定有些人认为茶没有什么好学、好看、好喝的,所以要加进修生的哲理、配乐等其他艺术项目才有看头。
在“茶艺传承的文化基因”之课题上,引言人提出了“乐生”,蔡荣章提出了“无何有之乡” :制茶除空气、水、温度、时间之外,无需其他的东西,泡茶要求壶身不能释出任何物质,水也要干净,喝茶也要在无好恶之心、无杂气与声音的“无何有之乡”为之。
“茶需要洗吗”,这个课题在蔡荣章的引言时提出了卫生、去陈味等八项第一道倒掉的错误原因,以及让茶叶、茶道登不了大雅之堂等六项第一道不要倒掉的原因。
最后“茶艺研究与推广任重道远”之课题上,引言人感叹地说:她参加过许多茶艺技能竞赛担任评审,要喝一杯参赛者泡得好的茶汤是不容易的。她最后的一张幻灯片是“怎么办”三个大字。
十个讨论的课题及引言人如下:
- 茶席的审美价值,由于良子做主题发言。
- 创新茶艺之“艺”,由刘伟华做主题发言。
- 自创茶艺的创意之源,由张星海做主题发言。
- 艺术性与普及性茶道,由蔡荣章做主题发言。
- “毁茶论”对当下茶道审美取向的启示,由,由朱海燕做主题发言。
- 当代茶艺的核心内涵与社会责任,由尹军锋做主题发言。
- 茶艺的定位,由关剑平做主题发言。
- 茶艺传承的文化基因,由王旭烽做主题发言。
- 茶需要洗吗,由蔡荣章做主题发言。
- 茶艺研究与推广任重道远,由周智修做主题发言。
(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