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16.蔡荣章自序 《茶道入門——泡茶篇》

蔡荣章自序 《茶道入門——泡茶篇》

蔡荣章自序 《茶道入門——泡茶篇》

蔡荣章自序 《茶道入門——泡茶篇》

這本書應該可以稱作《如何泡好一壺茶》。因為它的內容如此,但深怕被人責難︰“你們就只會泡茶!”有人以為“泡茶”、“泡好茶”只是技術的層面,而茶道要追求的是藝術與精神境界,因此許多茶人首先重視的是自身的穿著,打扮成藝術家或文人的樣子,接著重視的是泡茶品茗的空間,一定要有插芘、焚香與掛畫,如此“四藝”才兼備,茶湯泡得淡一點也是茶、泡得濃一點也是茶,加上動作嫻熟一些,就是茶道的境界了。

但是我們嚴肅得多,我們認為一定要把茶湯泡好,否則沒條件談及茶道的境界。這如同在琴還沒能彈好之時,如何能說是以聲音來表現音樂?當然有人會反問︰“泡好”、“彈好”,哪有標準?難道非得達到貝多芬的水平才可以談音樂嗎?不是的,但每一個人所能體會到的境界會受限于“泡好”、“彈好”的程度,僅能泡到七分的人很難體悟到九分的境界。這點也有人會提出異議︰我可以從知識、智慧,或從音樂、美術等相關的領域觸類旁通啊。沒錯,但那種體悟只能說是推論的,或說是屬于音樂的、美術的,不能說是茶道的,這時的茶只是被當作一件道具而已。

必須經常練習泡茶,什麼茶拿到手,不致于泡得太離譜,嘗試幾次後就可以泡出它的基本風格。若不是如此,就如同畫家,畫了一張扔一張,要畫許多張才能選出一張可以派上用場的作品;就如同一位籃球員,上場不到五分鐘就氣喘如牛,上氣接不到下氣。所以我們說︰練習泡茶,練習把茶泡好,是茶人的體能訓練。

茶道境界要在茶里尋,音樂的境界總在音樂的國度里。一個人在熟悉了茶與音樂之後,可以暫時離開茶與音樂而繼續保有與享受它們,但在抵達那塊茶與音樂的園地,或是到達另外一塊園地之前,是必須經由茶或音樂的道路的,而這條道路就是泡好茶、彈好琴。所以我們說︰泡好茶是茶道追求的途徑。

茶道的園地在哪里?音樂的淨土在哪里?在泡茶、品茗間,在演奏、聆賞問。當然可以延伸到泡茶品飲的空間,延伸到音樂演奏或聆听的環境,但一定要身入其境地參與茶道的泡茶與品飲,親自參與音樂的演奏與聆賞,否則無法體會、享用或進一步進行創作。當然可以憑記憶神游,但脫離藝術本身的土地後是容易枯萎的,而且參與與享用的深度決定于對茶、對音樂的認知程度。所以我們還說︰泡好茶是茶人體悟茶境的本體。

這本書從現在起不再嘮叨要勤加練習泡茶,只提供一些泡茶的原理原則與應用的技巧,所以將書名定為《茶道入門——泡茶篇》。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