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96.茶艺技能竞赛影响茶文化走向/蔡荣章/20200819

茶艺技能竞赛影响茶文化走向/蔡荣章/20200819

茶艺技能竞赛影响茶文化走向/蔡荣章/20200819

茶艺技能竞赛影响茶文化走向/蔡荣章/20200819

    现在茶艺技能竞赛在各地方蓬勃地展开,有社会组、学校组、产业组;有地方性的、有省级的、有国家级的,再加上一定级别的获奖者在职称的考评上有一定的奖励,于是这项竞赛如火如荼地进行。比赛的规则、评分的办法原本是可以由各主办单位自行订定的,但是大家几乎都依照上一级单位定下的制度来做,因为比赛完毕后,接着还要去参加上一级的比赛,现在使用上一级的办法,就不必再行调整参赛的内容,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全面影响这个地区或国度的比赛规则。

    这个比赛规则不只是被应用到比赛的现场,大家在备赛、集训,甚至于学习时,就已经以此比赛规则作为蓝本。君不知在学校课程规划时就安排进如何在竞赛上夺标的准备,这个现象造成的影响,在学校的学子会以为这就是自己所要学习的茶道、这就是茶文化,在社会上,看过竞赛与转播的大众也会认为这就是我们现今正在推动的茶艺,泡茶喝茶时也会模仿着去做,所以可以说,茶艺技能竞赛引导着茶文化的走向。

    不理想的茶艺技能竞赛会误导人们走向错误的茶文化认知,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利用茶艺技能竞赛的这种机制,利用它的比赛规则来引导参赛者的作为与观看者的认知。这些在舞台呈现的茶道内容是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因为获奖时是那么的光彩。

    要利用比赛的规则作为引领茶文化正确走向,是要有一定智慧与魄力才行的,因为原有的比赛规则与评分标准往往是与当时大多数人的认知一致的,稍有改动,反对声浪一定四起。但是纠正偏差、建设新观念、新做法,本来就是一件挑战, 不是那么容易推动的,当然很多人还会担心,万一新的办法也错了怎么办,所以就胆怯了,还是依目前大多数人的意见为意见吧,所以说要以比赛的规则作为引领茶文化正确走向,是要有一定的智慧与魄力。

    如果要改掉大家“洗茶”的习惯(不管说成“醒茶”或“温润泡”,都是相同的结论),只要在评分标准表上明列:有洗茶现象的泡茶法,扣“茶艺技能”分数X分,大家从练习起就会改掉这项做法。一般人也不再会误以为泡茶就是要将第一道倒掉。很多国外来的游客,学了洗茶的技术回家,说是应该这么做才对。

    如果要避免太强势的“背景”抢夺了泡茶喝茶的焦点,就不要在评分标准上设有一条“背景”的分数,因为有了这项“给分”项目,参赛者就不敢不设置背景,否则拿不到这项背景的分数。同样的,如果规定要用视频作为背景,大就就会花很多精力去制作视频。

    如果大家认为泡茶、奉茶、喝茶要专心,而且只有泡茶、奉茶、喝茶构成的内涵才是茶艺的本体,在比赛规则上就不要要求参赛者自备背景音乐,也不要规定背景音乐一律要使用怎样的形式,因为这样的规定容易让大家误会茶艺是要有音乐相伴的。

如果大家认为“茶汤”是茶艺的最终作品,“茶”是茶艺的灵魂,茶艺是要在茶汤被喝了才算数的,那在比赛的规则上就要写明:比赛的程序必须在评审喝完茶,将杯子收回后才算结束,不能只是把茶奉到评审面前,就回泡茶席结束比赛了。原来的那种做法容易让大家误会茶艺的重心在“泡茶”,品茶已经可以归到句点之后,这是经常在比赛会场上看到的现象,评审席上的杯子往往是参赛者有空时才前来收取。

(福建《茶道》专栏)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