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51.拉茶跨界-许玉莲

拉茶跨界-许玉莲

拉茶跨界-许玉莲

拉茶跨界

许玉莲

20090913刊于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每周“茶潮”专栏

间中总会遇见一些外籍茶民,他们问,拉茶发源自马来西亚或星加坡?虽然两地都各自有粉丝将之封为开山神,但说到源起,恐怕还得从印度同胞说起。

很早很早之前,印度人即时兴东来马来西亚,当时他们陆续到达马来半岛做生意、传教、或结成市集。继后到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军队中也雇着部分印度兵,印度人因此也曾渗入政治。到大不列颠莱特在槟城开埠後,再从印度正式引进首批的印度兵维持市内治安,渐渐地就吸引了更多印度人来此赚钱谋生,久而久之有些甚至与当地女子通婚,并住了下来。

既然关系这么密切,许多庶民生活习俗自然也就如影随行,这其中包括了喝茶方法,北印度盛行的烧煮奶茶,红茶与奶,加上丁香,小豆蔻等香料,煮得浓稠香喷喷,香氛强烈,充满异国情调,我们戏称为“吉宁味”,(吉宁-粤语,即中文印度之意,印度民族一般有涂油熏香,饮食亦由许多香料烹调的生活习惯,意即强烈印度风格)喜欢喝它的人,都该颁一个最佳勇气奖。

南印度习惯喝的奶茶,就奶与红茶和着调拌,旧时仍未被称为“拉茶”,不知何时冠上“拉茶”勋章,所到之处所向无敌,已晋级成殿堂饮料,怪不得大家争着要把它收纳门下認祖归宗。

为什么会出现“拉”这个动作?当初由于南印度气候较炎热,为了使茶降温适口,人们在倒茶之前,都先将茶壶提高再倒入茶杯以便协助散热,这个提高动作经过许多年后渐渐演变成从一个杯倒去另一个杯,倒来倒去变成“拉”,相信谁也没想到。

曾经应茶文化活动之邀,一次在韩国仁寺洞,另一次在中国温州,他们的茶会不约而同要求把拉茶带到现场,做给大家品试。本来觉得淡淡无奇一樁街边小贩营生,从来也不放在心上的一杯随手买随意喝的奶茶,突然这么流行了,很多人在讨论要拉多高?拉多少次?奶与红茶的黄金比例是多少?红茶浓度要多浓?去平常喝过拉茶的摊贩询问,他们说没有特别强调要拉多高拉多少次这些问题,这些都是表演的花招。有些大叔根本说不出数字,分量和茶的浓度拿捏全靠熟悉的操作经验,有些的标准并不适合全部人用,因为各自使用的茶叶质地有差异。无论如何,每家都说自己的是独门秘方。

由马来西亚籍印度裔回教徒冲泡拉茶所铸造的身影,经已成为马来西亚一个不可磨灭的地标。他们于大街小巷中号称Mamak Stall的街边摊经营的这种命脉茶饮,流窜着一股…….用当代形容词–又浓又呛的跨界风味。听听这名称,用英语与淡米尔语组合而成,Mamak在印度文里,是大叔的意思,特指印度裔淡米尔族回教徒,Stall属英文,是食摊的意思,两字接连即是大叔的食摊,如此称呼是马国殖民时代溶合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物,亦是昔日对摆摊人身份的称呼,“大叔”算是乡里乡亲熟悉亲切的人。如今一般习惯只用音译“嘛嘛档“,其中生动含意已烟消云散。

  (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