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入門-識茶篇》.蔡荣章著
2008.11,北京中華書局,2014.08五刷
ISBN 978-7-101-06320-2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8)第144070號
目录:
一、 识茶的意义
1. 识茶是为了制造好茶
2. 识茶是为了增强品茗的能力
3. 〝识茶〞是茶道艺术的核心
二、 识茶与品茗
1. 识茶与品茗的差异
2. 从不同角度,翻来覆去地诠释一种茶
3. 尊重茶的个性
三、 影响〝识茶〞正确性的因素
1. 茶汤的浓度
2. 泡茶的用水
3. 泡茶的水温
4. 泡茶的方法
5. 冲泡器的质地
6. 识茶者的健康状况
7. 识茶者的饮食习惯
8. 识茶者的专业能力
9. 识茶者的官能鉴定能力
10. 识茶者判断事物的客观性
四、 识茶的途径
(一)、属于茶叶风格的部分
1. 色,从汤色的不同来解读茶叶
2. 香,从香型的种类来解读茶叶
3. 味,从味道的差异来解读茶叶
4. 形,从揉捻的轻重来解读茶叶
5. 嫩度,从茶青成熟度来解读茶叶
6. 品种,从茶树品种之不同来解读茶叶
7. 环境,从茶树生长环境之不同来解读茶叶
8. 时间,从成品茶的年龄来解读茶叶
9. 叶底,从泡开之茶叶印证上列事实
(二)、属于茶叶质量的部分
1. 地理环境
2. 采摘部位
3. 采制季节
4. 制茶气候
5. 采摘时辰
6. 树龄
7. 施肥情形
8. 制茶技术
9. 后熟的处理
10. 枝叶连理的影响
11. 储存的条件
五、 茶叶种类形成的原因
1. 因发酵程度之不同而分
2. 因成茶色泽之不同而分
3. 因市场需要而分
4. 因采制季节之不同而分
5. 因〝制成品〞之不同而分
6. 因〝成品茶〞外形之不同而分
六、 茶叶产品名称之由来
1. 因产地而得名
2. 因茶树品种而得名
3. 因茶汤颜色而得名
4. 因典故而得名
5. 因茶叶外形而得名
七、 大类别的认识与小类别的欣赏
1. 大类别中的小类别
2. 茶的不定性
3. 茶叶欣赏的自由创作空间
八、 茶〝商品标示〞的方式
1. 〝规格茶〞的做法
2. 〝标示茶〞的做法
九、 浴火重生,谈茶的生命
1. 从泡茶、品饮看茶之美
2. 〝茶〞的生命
十、 古人识茶
简介:
在喝茶之前我们希望对茶有个七八分的了解,既包括类型方面的了解,也包括质量方面的了解。本书从色、香、味、形、嫩度、品种、叶底等方面详细地解读了茶之间的差异,还将对茶的认识延伸到泡好的“茶汤”上,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欣赏所有的茶。
(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