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07.把“喝茶”当一件“正经事”来做/许玉莲/20201226

把“喝茶”当一件“正经事”来做/许玉莲/20201226

把“喝茶”当一件“正经事”来做/许玉莲/20201226

把“喝茶”当一件“正经事”来做/许玉莲/20201226

出差海外,孙女士接待我洗尘,饭后她说:「去我家我泡茶给你喝。」我去了。她的家,入门即一览无遗:左边1/5的地方是厨房兼餐桌,右边4/5的一个大地方,只放了一块长木头在地上,作为她的茶席。她先泡绿茶,我们喝,然后吃甜点,再泡红茶,各六道。结束,她送我回旅馆。

接下来两天的早餐,她把我接回家吃自己做的饭。用餐后她收拾厨房,她丈夫卢教授邀我坐茶席,泡茶给我喝,第一次我们喝岩茶,第二次我们喝普洱。

另一位李教授,他说:「某日到我家去,我们喝茶。」孙教授带我去了,一个半小时车程。他的家,抬脚入门即一张木头茶席摆在左侧窗户下,席上随意摆放着茶壶、茶杯、茶罐、电水炉等。他迎我们入坐(正坐式),继而行礼,才开始泡茶、奉茶、喝茶过程。总共喝两个茶,第一种绿茶,第二种混合茶(自行调配,由四种茶拼和)。整个过程约花了一个半小时,结束。茶具清理完毕后,三人出外午餐。

特别叙述这几次喝茶的经过,因为其中有些观念带启发性值得参考如:一是,当茶人说“来我家喝茶”的时候,“喝茶”一词是真的进行“泡茶、喝茶”之事,而不是指社交休闲、无所事事聊天、漫无目的应酬的聚会,茶在那种时候只扮演配角或背景的角色,因为它只不过是大家的基本饮品,应酬聊天时都喝它,关注的却是聊天内容,而并不是茶。

“来我家喝茶”既不怀抱任何炫耀名器名茶名泉的心态,也没有做生意的意图,是将自己平常最爱的茶与器拿出来共享,是茶人的日常姿态而非活动。

二是把“喝茶”当一件“正经事”来做,故此需要认真约好时间,心无旁骛的做,之前就与人说定什么时候要泡茶喝,就是格外怀抱着尊重以及奉献的心情来交流茶道的做法。这样做,无论对茶、对人都要全神贯注的付出,茶和茶道就会放得很大、很重。对茶没有感情的人不会这样子说,这样子做的啊。

“喝茶”不能顺便做。什么叫顺便做?比如用餐时她已经给我点了茶喝到茶了啊。比如去学校做拜访时她也给我喝了两杯茶啊。其实前者是“餐间茶”用来解渴,后者是“迎客茶”用来表示欢迎的礼貌。“喝茶”并不成为“事件本身”,那就是顺便做。故此要将客人慎重的请到家里“喝茶”。用音乐来说,餐间茶与迎客茶都是可有可无的背景音乐,反正都播放着,听不听无所谓。但“去我家我泡茶给你喝”就是单独为我而演奏的一首曲子。故此不辞劳苦的舟车劳顿,进进出出把客人载往喝茶处又载回旅馆。抵达目的地后没有什么多余客气话,主、客入坐就把茶叶选出来,慢慢等着水煮热,慢慢的冲泡,慢慢的品用茶汤,把茶好好欣赏欣赏。然后结束。离开。一个上午的时间或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全副精神与心血都在那几杯茶上。

三是,“喝茶”是家里非常自在、自由、有尊严的事情,故此将家里最好的地方拿出来泡茶,而不是什么角落。把家中最好的地方用于泡茶席,那大概是无法拥有茶屋或茶室的茶人,在家庭摆置茶席的最高规格之做法。

茶道杂志专栏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