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红茶
许玉莲
20090426刊于马来西亚《光明日报》吃东西周刊“茶潮”专栏
本土街边摊贩卖的拉茶以及各式奶茶,使用染色红茶粉或红茶叶作为原料茶早已不是秘密,喧嚷了许久,每隔三、五年,有关部门就会亮相警告各方事主,在红茶内添加染色素属犯法勾当,违规者将面对二万零吉罚款,或五年监牢云云,非常苦口婆心,但瞒天过海的赚钱事还是有人抢着做。
为什么要添加染色素?因为好的红茶冲泡出来的汤色有个标准,即浓红或红艳,相对于品质较差的汤色就会变得浅了和暗了,惯走偏门的供应商便以染色素提高这类粗劣茶的卖相,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扩大利润空间。这样一来,对茶叶不甚了解、也不予要求的街边摊贩子也就以为捡便宜买到很耐泡的茶叶了。
有新晋茶民似懂非懂,问:“是不是有一种红茶,冲泡完毕后茶渣拿去晒乾,再添加染色粉,便可以成为再生茶?”听起来像一则新食谱,想一试为快的样子。我孤陋寡闻以为只是茶叶加染色素,还有这一招?可恨究竟哪个魔头,居然为这种折堕茶给取了一个这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名字?再生再生,分明是回收再循环的环保概念,误导众茶民入局。
不幸中之大幸,红茶家族极度庞大,栽种与生产红茶粉的地区覆盖地球上无数国家,而红茶粉内添加染色素这类事件据闻只发生在本地少数几家茶叶加工商,加了料的红茶粉亦只在约百分之六十的街边摊和百分之十的茶室,作拉茶及奶茶饮用。
我们其实还拥有许多机会喝到童叟无欺的红茶,随便走进一家百货商场内设的超级市场,各国大小品牌的红茶列队等着候着呢,莫因噎废食。红茶分类划级几乎是所有茶类中拥有最完整系统的,它有高不可攀的,它有不入法眼的,统统原始真味,都经已在属于自己的粉丝王国插上大旗。
添加了染色素的红茶粉与完全纯面目见人的红茶粉,能辨别吗?非常容易,把茶叶各扔进一杯热水,前者与水贴身接触一霎那,从水面潜落水底那条路线,会现出一道红褐色彩虹,那即是染色素的明证;后者在水底享受一下三温暖,才会慢慢渗出汤色在茶叶的周边,逐渐扩大圈子,加深色泽。
但,像翎龙这样以街边摊为半个办事处,边喝拉茶边写作的无辜诗人怎办,难道要他次次大费周折验明正身才点茶?唔,翎龙也许可以选择:一改喝美禄(如此这般还写得出吗?),二点一杯烧水,将自己带去的茶包扔进去(如此这般会给人打吗?),三求神拜佛让自己好运气碰到其余那百分之四十的摊贩。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