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08.泡茶者需同时与品茗者一起喝茶吗/许玉莲/20201221

泡茶者需同时与品茗者一起喝茶吗/许玉莲/20201221

泡茶者需同时与品茗者一起喝茶吗/许玉莲/20201221

泡茶者需同时与品茗者一起喝茶吗/许玉莲/20201221

        是否要与品茗者同喝茶,应视场合而定,但无论喝与不喝,首先需调整好应有心态,是关乎两方人物怎么想,即泡茶者与品茶者,他们的想法会影响各自的行动,而人们的肢体挥动及种种动作则感染整个泡茶(含奉茶喝茶,下同)过程,形成茶是否有体现其价值及茶道作品孰优孰劣等问题。

        需调整好的心态是:泡茶者是甲方,品茶者是乙方。一般商业约定俗成把接受服务一方称甲方,拥有主导地位,提供服务方称为乙方,往往处于比较被动形势。我们却认为刚好相反,泡茶者(即茶汤提供方)应是整个泡茶过程的主导者,喝茶者(即接受茶汤方)要乐意容纳,从而配合空间、时间、人物的调遣,茶叶、茶器、水及茶法的运用等,需达成如此共识,大家才会醒觉泡茶是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事,委派人去泡茶的人不敢派“不懂泡茶的人”去,接受泡茶任务的人,不敢不把茶“泡好”,喝茶的人不敢再瞧不起泡茶者。

        如果有人“总觉得泡茶者就是应低声下气接待品茗者的侍者”,那么随侍左右听候使唤的人能有什么资格一起喝茶呢,或能有什么资格来判断什么时候该喝和什么时候不该喝呢。所以须将“泡茶者视为侍者”的偏见拿掉,认同泡茶者是专业人士,用我们尊重弹琴者、唱歌者、咖啡师、制茶师、评茶师的心态来尊重泡茶者,我们才可以有底气的谈泡茶者在泡茶奉茶后需不需同时与品茗者一起喝茶这话题。

        这里所说的泡茶者喝茶,其目的不是为了试茶。在泡茶练习的教学课程中,可让学员们在泡茶完毕后先倒一点进自己杯,吸一口试试味道,看自己泡得如何以便有机会修正错误。但此篇所讲的泡茶者,属于已经完成完善培训,有独当一面的泡茶能力之人,他接下泡茶呈献任务泡茶给大家喝多少表示他泡茶功夫有一定程度涵养,也有举手不回的自信和潇洒,故这里的喝茶就是“我也要喝喝自己泡出来的杰作”,是忘我,是融入,是有趣快乐的。

        在以茶会形式来表现茶道作品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进行时,泡茶者会与品茗者一起享用他创作出来的茶汤作品。泡茶者与品茗者同时喝自己泡的茶,是茶道艺术呈现很重要之一环,那是泡茶者“人茶合一”将自己融入整个泡茶过程成为一个茶道作品,而不是只由泡茶者提供劳力服务。如果没有一起喝,“我只是泡出一杯茶”的劳务就变得没有灵性,也没有人会去留心那杯茶究竟泡得怎么样。就像一些音乐演奏者,演奏时只负责将乐器敲响,没有融入音律中,没听自己的曲调,听众也不会去重视他的。

        有些会议场合,茶的提供单纯地就是为了要有一杯饮料,泡茶者普遍被安排在会场后面的小房间泡,泡了多般没喝就装入一个个茶杯拿出去给与会人员;茶叶经销与茶汤销售场所,泡茶者泡了茶全给顾客,自己都不喝。这两种泡茶者不喝茶的情况与上述茶汤作品欣赏会并没有矛盾,因工作性质是在茶艺服务范畴,所以不喝。以制作茶汤为服务目的之泡茶者不要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觉得卑微,做时不要一副苦瓜脸,要心甘情愿做,很享受的把茶汤制作好,而品茗者需学习欣赏他们。无论茶道作品的呈现(与品茗者同喝茶)或是提供茶汤制作服务(不与品茗者喝茶),需要的是先确立泡茶者的地位,勿使他们老站在陪衬的位置上。

中国《茶道》杂志专栏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