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50.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7集:纯茶道解剖图

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7集:纯茶道解剖图

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7集:纯茶道解剖图

蔡榮章【茶道大哉問】第37集:纯茶道解剖图

《茶道大哉问》第三季度的十二集,从2022年的4月14日开始,叙述我对茶道“美与艺术”的理解,而且是集中在以“纯茶道”为角度的看法,今天是第一集。

纯茶道的纯字就是专心的意思,专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有人说某某的物理、化学、艺术样样都行,那是表示这个人的博学,不是表示他的成就。一面思考着做研究,一面听着音乐,有人说这样反而可以去杂念,但是当他听到一段熟悉的旋律,还是难免会被侵扰的。有人一进门就要打开电视机或音响,他是要有人陪伴,但是看了也是视而无睹,听的也体会不了多少美妙的音乐,准备饭菜也只是顺着习惯的动作一件件去做而已,我们还看到有人谈情说爱的时候还一面滑着手机呢。

“纯”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追求某件事物的本体,音乐要追求“声音”的本体,所以要纯粹就声音及其组合来欣赏,如果这个声音代表了太多熟悉的概念,如放鞭炮的声音,它会导出了喜庆的念头而忽略了声音本身的意义,(有人说它可以入定到鞭炮声与喜庆无关,仅就声音的本身去欣赏,那是要修炼的)。例如绘画的本体是线条与色彩,纯绘画就是仅依赖线条与色彩表现作者想要呈现的意境,如果是想要利用一位大家都认知的大人物来表现,很容易造成人们看这幅画时,只是关注到这个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忽略了赖以传达美感与意境的线条与色彩,这样就丧失了绘画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只是传递某件事物的工具。我们看到有些画家利用人物作为题材的时候,他宁可避开美女而去画一位长得普普通通的人。

纯茶道有几个纯度的要求,第一是不借用其他的艺术项目来装扮茶席,如插花、音乐、焚香、吟唱、舞蹈;第二是不借泡茶来述说做人的道理,如耐心、礼节、敬老尊贤;第三是不借泡茶诉说修身养性的道理 ,如静修、冥想、长生不老;第四是不借泡茶展现自身的魅力;第五是不借泡茶展现茶具、茶席的美与价值;第六是不借茶会诉说种茶、制茶人的辛苦;第七是不借茶道来销售茶叶、茶具、品茗空间;第八是不借茶道建构人际关系。褪掉这些外物,剩下的就是茶的本身了,把范围扩大,就是茶道的本身。

说到茶道,是要把茶叶泡成茶汤,而且把它喝了才算数,仅是茶叶是不能成其为茶道的,所以茶道的本体是泡茶、奉茶,加上喝茶。为什么要加上奉茶,因为茶道是茶叶、茶汤,加上当场的人际关系,所以茶道的关系人包括泡茶者与品茗者,泡茶者与品茗者在茶道行为上除了泡茶、喝茶之外,还有奉茶,这奉茶在纯茶道的立场上是“茶汤的传递”,不包括奉承与地位的显现,也不包括做人处事的道理。为什么不把茶道的本体设定为茶汤呢,因为茶汤作品的完成包含了太多的未定性因素,它必须在品茗者在场的时候才能完全表现,我们不能把茶泡好了,端到隔壁去,说这就是茶道。

所以我把纯茶道画成了一幅解剖图,分解成地面与空中两部分,地面有三个格子,第一个格子是泡茶,第二个格子是奉茶,第三个格子是喝茶,人们是要先进入泡茶的格子,才能进一步到奉茶的格子,最后才是喝茶。这三个格子是茶道的具体操作,另外在空中漂浮着两块云朵,一块是茶道思想,一块是茶道意境,这两块云朵随时随意在地面的三个格子间飘动,形成了地面三个格子的不同色彩与图像。地面三块格子的成相是随两朵云的厚薄与气象状况产生的,云朵的厚薄与气象又是泡茶者与品茗者对茶道认知与对茶叶、美学、艺术修养的直接反映,左右的力量是泡茶者大于品茗者。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