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39.《茶之別》/蔡榮章/2023/01/31出版

《茶之別》/蔡榮章/2023/01/31出版

《茶之別》/蔡榮章/2023/01/31出版

《茶之別》/蔡榮章/2023/01/31出版

现代茶道思想家蔡荣章

2023年「蔡荣章茶之书」系列第二本《茶之別》,

講解六大茶類間不同的美感所在,

從品種、產地、製作、沖泡各方面剝析,

最終落實在茶湯色香味性上的享用。

《茶之別》是茶道思想家――蔡榮章老師的精心之作。本書是告訴讀者大眾識茶知識與方法,讓喝茶的人更加瞭解如何懂茶、辨茶、識茶,之後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茶種,也懂得品茗的樂趣。

  本書看似是十分專業的茶藝論述,但其實內容簡潔易懂,作者蔡榮章老師想和讀者分享是品茗的最大樂趣――感性的思想解放。他舉例說明:當我們喝綠茶時,可以想像身處於一片綠油油的秧田中,富有生命力;喝到白毫烏龍,則是走進一片玫瑰花海中,豔麗芬芳;而普洱茶的境界,可能猶如置身深山古剎……等,這就是一種自由的思考想像空間。

  這種自由的創作空間,必須先從懂得茶葉品種、分類、茶湯、香氣……等,這些就是「識茶」的功課。因此,想得到品茗的樂趣,就得識茶;所以「識茶」是茶道的藝術中心思想實踐。

  《茶之別》全書就是在告訴讀者如何品茗、識茶。讓你能真正感受到喝茶的樂趣之所在!

本書特色

  1. 本書用理性與邏輯的視角來剖析對茶的識別,尊重茶的個性,不只是要探知茶的不同個性,而且還要以那樣的心情欣賞、接納與享用它。

  2. 訓練官能鑒定能力,增進判斷茶湯的客觀性、絕不偏見的能力,加強識茶的專業能力,培養抽象思維的感知能力,是我們步入「茶湯王國」的途徑。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識茶的意義
一、識茶包含哪些內涵
二、識茶目的
三、識茶是「茶道」藝術性的核心

第二章   識茶與品茗
一、識茶與品茗的差異
二、從不同角度,翻來覆去地詮釋一種茶
三、尊重茶的個性

第三章   影響「識茶」正確性的因素
一、茶湯的濃度
二、泡茶的用水
三、泡茶的水溫
四、泡茶的方法
五、沖泡器的質
六、識茶者的健康狀況
七、識茶者的飲食習慣
八、識茶者的專業能力
九、識茶者的官能鑒定能力
十、識茶者判斷事物的客觀性

第四章   識茶的途徑
一、屬茶葉風格的部分
二、香,從香型的種類來解讀茶葉
三、屬茶葉質量的部分

第五章    茶葉分類名稱的形成
一、茶葉分類名稱的形成
二、因發酵程度之不同而分
三、因成茶色澤之不同而分
四、因市場需要而分
五、因採製季節之不同而分
六、因「製成品」之不同而分
七、因「成品茶」形態之不同而分

第六章、茶葉產品名稱之由來
一、茶葉產品名稱之由來
二、因產地而得名
三、因茶樹品種而得名
四、因茶湯顏色而得名
五、因典故而得名
六、因成品茶外形而得名
七、因加工的方式而得名

第七章   大類別的認識與小類別的欣賞
一、大類別中的小類別
二、茶的不定性
三、茶葉欣賞的自由創作空間

第八章    茶「商品標示」的方式
一、「規格茶」的做法
二、「標示茶」的做法

許玉蓮跋

作者: 蔡榮章 

•             出版社:出色文化 

•             出版日期:2023/01/31

•             語言:繁體中文

•             SBN:9786267065938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7 x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臺灣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