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娘惹

从「娘惹」和「南洋乡愁」看马来西亚的茶道-许玉莲

「娘惹」和「南洋乡愁」看马来西亚的茶道

许玉莲

20131213发表于中国《海峡茶道》杂志每月专栏

近年我们从一些茶席设置、泡茶者服饰、泡饮茶具及泡法可看出马来西亚藉华裔茶人当中隐约出现了两种做法的「茶艺表演」,一是走「娘惹」路线,二是走「南洋乡愁」路线。这种风格的形成主因有二,一是当我们到国外出席茶文化活动参加任何形式的泡茶时,主办方多会请住在「异域的华侨」的我们示范「华侨泡茶法」以展示不同之处,部分茶人就应要求而走上这条路,二是有些茶人认为只有用这种表现手法来泡茶才符合传统才算是茶文化。

「娘惹」是什么?指很早以前约十五、十六世纪,定居在当地的中国后裔与当地马来女通婚的家族后裔,男性被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他们的生活习俗有华人、马来人及洋人元素,其中一项,「娘惹」们喜欢穿马来纱笼裙。所谓走「娘惹路线」的茶人即表现在:穿改装的马来纱笼裙来泡茶,茶具和泡法是否属于「娘惹」风格倒无所谓了,「娘惹」有没有喝茶习惯好像也不必追究,最重要的是那一袭用马来蜡染的花布裁成的纱笼裙一定要穿在身上,不然大家不知道是「马来西亚华侨」在泡茶。

「南洋乡愁」是指十七、十八世纪时,中国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发生大量中国籍华人劳工涌入南洋地域谋生、打工,史上将这次的迁徙行为称为「下南洋」。最后落户落籍定居在当地传宗接代的华工家族的后裔,即使现在已经是第三、第四,甚至是第六代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他们宣称自己有「南洋乡愁」,说要用当时先辈祭拜神明的那种粗陶杯,或喝粥水的那种粗陶碗来泡茶喝茶才能保留传统文化,用先辈的「南洋潮州功夫茶」泡法才可显示当地茶文化气息。

首先我们要说身份的确认,对自己的身份要有认知,认清楚了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裔,不是华侨,要有勇气承担,别让对方的无知或迁就对方的「主题」而造成身份的误解,同时也可让对方知道这身份并不能阻碍我们对一切母语文化包括茶文化的学习,名正言顺则泡茶奉茶喝茶之茶道才可有法度。要是连自己也对自己的身份感觉困扰,或认为只要可上台什么身份亦无所谓,那是另二个话题了。

如果要用过去的器皿来当茶具要挑选适合的,比如说有些旧碗素质不错喝茶很好很舒服,就可拿来作为现在的人、现在的生活泡茶来喝,做得好时它会升华为「带有乡愁的艺术味」。并不是主观地旧时先辈用这些破碗来喝茶,我们现在也要非用不可,以往先辈这样子泡茶,我们也需如此跟着做,如果不这样做就是背叛了文化。如果有人的祖辈籍贯并非潮州,那么是否也一定要用「南洋潮州功夫茶」泡法才代表他的那一套是马来西亚的那一套呢?

泡茶时如果只是照抄以往的道具、做法,做完考古、历史的求证,再现原来的样子,那是属于博物馆的工作,而不是茶文化工作者的工作。茶文化工作者可尽力保存过去喝茶的样子作为「读历史」,让大家了解先辈喝茶是怎么一回事,有适当的场合也可重现或表演出来,不过这些并不属于是谁的「流派」,也并不代表马来西亚只能够用此「南洋」手法。当代人要做的茶文化,必须与当代人的思想及生活息息相关,可应用在现在的生活方式里。茶文化表现手法可以是将传统的元素整合翻新,也可是当代全新的创作作品。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