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茶类

论小包装茶的功过-20111221周三小方块-蔡荣章

论小包装茶的功过

蔡荣章

20111221周三小方块 WEDNESDAY TEA CORNER

这里所说的小包装是指将成品茶包成一小包一小包,每次泡茶用一包的那种。每包的茶量或8g,或10g,或12g。为求防潮,通常都以铝箔袋包装,而且风行将袋内空气抽掉,且冷冻貯存。这种做法开始于“绿化” (即采取极轻度发酵且不焙火的制法) 铁观音于2000年后在中国兴起之时,由于取用的方便,且适应冷冻保存不宜大包取出再行放入的限制,小包装茶迅速流行开来,甚至于扩展到其他茶类,扩展到铁盒包装内还是许多铝箔小包装、瓷罐内还是许多铝箔小包装。

初接触到这种包装方式的人都会顾虑到过度包装与环保的问题,对泡茶美感与茶道精神比较敏感的人会觉得当场撕开铝箔袋倒茶入壶太过草率,而且容易掉落茶叶,茶量也受到袋数的约束,泡茶前要充分认清茶叶也不是很方便,即使先移倒入茶荷,这撕、剪、倒的动作对茶来说就不够尊重。对茶叶品质保存问题敏感的人会怀疑为什么要这般包装,难道茶叶是那么不易保存的食品吗?这样的包装对茶叶的后熟是否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条形茶、松散的茶是否造成包装与使用上的不便?

小包装茶是在讲究泡茶的情况下产生的,初步的讲究造成了上述的这些状况,进一步的讲究要考虑到茶道精神与境界、要考虑到对茶叶的有效呵护(包括成品茶的后续发展与保存运输上的要求)。泡茶前储存用的大茶罐、高湿地区的干燥箱不可少,泡茶时专用的小茶罐不可少,泡茶前将茶叶移放入小茶罐、赏茶时再将之倒于茶荷、置茶时持茶匙将茶叶从茶荷拨入壶内、仔细配置茶况、仔细斟酌茶量等的用心不可少。

  (1991)

从三国茶道到四国茶道- 20111026周三小方块-蔡荣章

从三国茶道到四国茶道

蔡荣章

20111026周三小方块 WEDNESDAY TEA CORNER

三十年前,也就是当代茶文化复兴之前,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茶界人士在谈到茶文化时,都只是想到中、日、韩三个地区,而有所谓的“中日韩三国茶道” ,举办茶文化活动时也都只是偏重这三个国家的人士与表演。直到台北陆羽茶艺中心的茶道教室在1981年修订“茶史与茶文化” 课程时,才将“世界茶文化”的介绍改为“中日韩英四国茶道” 。

日本与韩国是从中国唐代开始就与中国一起发展茶业与茶文化的国家,而且在茶树品种、茶类制法、饮用习惯、内涵追求上都有相承互启的关系,所以说到茶文化都是连结在一起而作为“东方茶文化”的概念使用着。事实上这三个国家将茶文化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其成果也给人类的文明增填了极重要的内容。

但是大家忽略了茶产业与茶文化西传到欧洲之后,在大英帝国等的努力之下,从中国的清朝起,将他们发展出来的红茶介绍到世界广大的地区,变成了如今占有全部茶类70%左右的消费市场。这个力度不仅是当时大英帝国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他们从贵族妇女带领起,开拓了有别于东方的另一种红茶文化,这样的茶文化支撐了红茶至今广大的市场,而且影响了包括东方在内的人们生活。

喝茶风气兴起前,妇女是不准进入咖啡屋喝咖啡的,但茶文化兴起后妇女可以大方地进入咖啡屋喝茶了,后来以喝茶为主的茶馆也出现。家庭主妇换起方便泡茶的时髦套装,主办起连同男人都赶来参加的下午茶会。这样的下午茶变得是世界广大人们最为知晓的茶文化术语,长期受茶文化熏陶的东方人也赶时髦般地喝下午茶。

所以我们认为谈茶文化时,应将欧洲的红茶文化也放进来,这才构成完整的茶文化体系。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