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者参与茶汤创作的基本能力/许玉莲

品茶者参与茶汤创作的基本能力/许玉莲

品茶者须有辨识力,喝茶并不等同“喝懂茶”,“喝懂”需经过许多许多亲身体验与练习,只有透彻地掌握了足够多的尝茶次数、茶叶种类、冲泡技术,才算进了门道,然后从“粗浅的懂”到“深入的懂”。“喝不懂”是因为茶汤艺术(即茶道艺术)是通过味觉与嗅觉来感受和辨识,今有直接用视觉来传达形象场景,或用声音以及语言(听觉)的方式,或用文学式的哲理与道德价值观来泡、品茶,才造成了茶汤欣赏的障碍。无法使用口与鼻来欣赏茶汤,无法辨别茶汤色香味之美的品茶者,无法获得泡茶者想传达的有关茶道的情感与意境。

品茶者参与茶汤作品(即茶道作品)的创作时,想要从中领略茶道之美与幸福感,需专注于茶会的进行,勿只顾着社交聊天,在茶会中获得了多少友情,储备了多少人脉从来不是茶道艺术创作的事。作为品茶者,他需为自己“喝懂”茶培养一些基本能力,除了上述的辨识力,以下:洞察力、知识力、判断力也是关键。进入泡茶者的心里,知道他准备怎么泡,这是洞察力。品茶者不带主观意识去观察,认真地平和地切换不同角度去注意泡茶者每一项准备动作的动机诸如:为什穿这种衣服泡茶、为什非得用这支壶、为什水温那么高、为什要唱个歌吟首诗才开始泡茶、为什他的茶席比任何人的都处理得干净利落等等。这时品茶者就会整个心思投入此时此地此席此人此茶,他去专注,精神就会专注,就会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点,这项能力有助品茶者直逼事物的本质,提升感性素质的管理,获得更大的空间来享受茶汤。

第二,进入茶的身体,知道要怎么被泡,这是知识力。品茗者莫纠结于什么风格流派,需广泛而大量的泡、喝茶,理解及累积茶叶的种、制、质别、级别等原理知识,还有各类茶自带一个色、香、味、形、茶底的规律性道理,这些所有元素每一个细到不能再细的细节,皆直接影响泡茶技术的茶水比例、浸泡需时、如何选水选器、调整水温高低等问题,所以坐进茶席的人最好至少都要懂个五六分,虽然它们不是茶汤艺术欣赏的全部,也不是将这些知识背死书背下来就行的,如若再将艺术、历史、美学、文化、哲学等知识搞懂个两三分,品茗者对如何泡茶的感受力会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当然对茶汤之美的追求也与只会“喝茶”的人完全不一样了。

第三,进入自己的判断,知道应该怎么泡好每一道茶,这是判断力。倘若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较有限,比如他只喝过A、B两茶,从来没接触过其他茶,比如他只认定一两种泡茶法,而不知看茶泡茶,他的想法就相对单一或执拗,一旦形成长期的习惯,就会削弱他的判断能力。相反的已经开发出判断力的品茶者,他在茶席上会很快认清泡茶者的布局(表示对茶叶性质、茶叶与水的关系、水与器物的关系、器物与香味的关系等烂熟于心),审阅茶叶时也飞快的在脑海里的各种档案库寻出相对应信息(表示阅茶无数,喝茶极多,记忆力还强),自然知道如何才发挥出茶的极限。他可能跟随泡茶者,他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与意境理解,但只要泡茶者表现得好他也会欣赏的,不会强求一定要与自己一致。

20220828

茶道杂志许玉莲专栏

(9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