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茶思想

茶食制作与运用的研究/许玉莲

茶食制作与运用的研究

许玉莲                        会长    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

 

大纲:

摘要

绪论

本文

一.茶食在茶会的供应时段

二.茶食的味道

三.茶食的口感

四.茶食的结构

五.茶食的造型

六.茶食的烹制法

七.茶食的大小

八.茶食分量与盛放器

结论

 

 

关键字

茶食        茶汤        茶会        品茶        品茗者

摘要

泡茶师有责任要泡“好茶”,品饮好茶不会消耗我们的能量,随着茶汤在体内运送,我们有养精蓄锐之感,胃部会觉得暖和暖和,四肢觉得舒服而且手掌脚掌不冷,精神好得很,满足感会油然而生,好茶入肚不会让人产生饥饿感;所以我们说,茶席上的茶食并不是为了人们饿了充饥而存在的。

既然如此准备茶食是为了什么?我们可将茶汤会比喻成交响乐曲演奏会,各类声音的搭配是为了丰富整支曲调的层次与境界,茶食在茶汤会的作用亦属于提升香味表现的境界的一种运作,茶体最基本元素如单宁、氨基酸、咖啡因等释溶于水后将展现各种的苦度、鲜爽度、涩度、酸度、甜度等味道,品茶时安排茶食进席,是考虑它能与茶结合增加茶的美味。要是茶食的材质与口感选择错误,导致茶味道受了破坏,这茶食就不是理想的安排。

茶食的运用若只注意到口味组配,那是不够的,还应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目前适合当茶食的食品种类倒是不少,但我们必须把这些食品改头换面以便可以用在茶席上,比如每件的份量要小到可一口吃,不要加太多调味料进去,茶食要维持新鲜质感,故此最好喝茶当天才做。如果把茶与茶食组合得像一首曲子那么完美,它是味觉的很好享受。

 

绪论

品茶时吃点心是属于茶会的一部分,点心只要制作得当,使用得法,并不会降低茶汤的欣赏价值。以泡茶、奉茶、品茶过程和茶汤饮用为主体的茶会彷如一支交响乐,那是包含多个乐章、同一时空响起的,茶点在茶会中是与茶、器皿、人、规程、环境进行集成的其一伴侣,互相激荡。我们并非因为喝茶喝到肚子饿了,才要弄些食物来填饱肚子,茶点应用的意义,是让品茗的滋味增添变化,甚至突显茶性的清苦,让喝茶更有雅趣。很多时候泡茶师会自己亲身学习做茶点,因为街上买的现成糕点不是为了茶而存在的,不易搭味,制作茶点需配合茶的特性与性味的不同。

 

本文

一.茶点在茶会的供应时段

茶食的运用若只注意到口味组配,那是不够的,还应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品茗时不要“一口茶一口饼”不停吃,茶与茶食要有主副之分,茶食不要一直摆放在茶席上毫无节制的吃,如此就很难专心喝茶。要有应用时机的美,规划出一个有利、妥当的品尝时段,让来宾优雅投入赏用,那是多么有礼貌的事情,免得造成困惑,于不该吃时吃,该吃时又不吃,或者茶与食物相撞在同一时间奉上,或者食物的冷热口感产生差异变得不那么美味,这些都是没有预先做好准备无所适从的乱。

茶点在茶会进行前预备好了,又未供应上泡茶席前,须合理收入食盒妥善存放,不得把茶点赤身裸体摊开摆着。任由茶点从头到尾放在泡茶席,漫无节制地一口茶一口点心的习惯容易使人分神。茶点在茶会的供应时段有三种选择,即第一种在品茶前食用,是这样安排:把茶食装入食盒,盖上盖子,与筷子、茶食巾或瓷碟置放旁边小柜;茶会开始,品茗者与泡茶师行礼入座;泡茶师慢慢的把托盘拿出来,怀纸一份份置盘上,取食盒打开盖子,用筷子夹起茶食放茶食巾上,准备好所需份数,把盖子盖上与筷子一起放回原位,再双手拿起托盘,将茶食一份份呈上给品茗者,如茶食需要分成两口吃,不忍心粗暴地吃,配备一支竹签将之切开两半。大家将茶食放入口中,各自收起茶食巾纸,仔细咀嚼享用;泡茶师看到大家食用完毕,便细腻地开始泡茶。第二种是在品茶间食用,比如像举行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那个样子计划冲泡六道茶,可安排在三或四道茶后呈上茶食,食后继续泡茶品茶。第三种则是完成整个泡茶奉茶品茶过程之后,以食用茶点为压轴,然后才中场休息。

茶食的花色与份量于茶前、茶中、茶后各有不同细节,不可一视同仁,茶前点心最小最简单,茶中次之,茶后可以稍为丰富。茶前的茶食准备,要特别配接下来的好几道茶,其食物结构要酥软,不要浪费很多口水去融化,比如一片蒸红豆糕,一口地瓜泥,最好入口即化。茶间点心虽说可给多些,结构可以结实些比如纯巧克力片、炖莲子,亦要办得潇洒像路过的样子,勿让品茗者散了心以为茶会结束。茶后可用些较固体的茶食比如萝卜糕、干柿子慢咬细嚼,满口腔的香味与茶的韵味冲击成一条大合唱。所谓茶后用点心,不是指中场休息离开茶席而吃,它是归纳入茶会的其中之一程序,无论时辰、口感、份量都是属于该泡茶师不可分割的茶道风格。

 

二.茶食的味道

既然茶是主角,品茗是主调,茶食与茶汤的搭配原则应如何才能与之协奏共鸣,不会产生减弱作用呢?它们彼此之间须平衡,不能够相互冲突或压倒性地遮盖了对方,茶的苦、涩、甜、酸、鲜、老味与其他食品结合时不要被抢味,茶食与茶汤得寻求同等级的厚度,浓稠茶质配重味点心,淡薄的配轻味的;茶食味道须是甜的,不要酸、辣、咸,这几类食品会刺激口腔,削弱茶味的强度,消减味蕾对茶的灵敏度;其他带强烈奇异味道的食品切不可用。茶食应坚持只用原材料的原汁原味来调味,新鲜烹制,不应过度调味。以食材原味为主,如米浆、椰子汁、番薯、南瓜、香蕉、鸡蛋、玉米粒、芋头等都是一等一香味俱佳的材料,可以当各种糕点的配料,使茶食产生丰富层次感的变化。茶食搭配主要靠口味,而非固定食材。

 

三.茶食的口感

酥软、细绵是最好,含在口腔里品赏一番随即溶化掉的感觉,与品茶的感觉同性质,很容易相融合。茶食外皮要尽量薄、不要含有陷料,如此避免花费太多力气与唾液在一件茶食上,那会造成对抗作用。茶食不要在刚烹制好过热时上席,放室温摊凉,微温即可。不可是硬块难咀嚼之物,这类食品需要含在口腔咬很久,容易让口腔及味觉疲劳,甚至会使口腔肌肉受损,影响接下来的品茗。不可用冰冻食物,口腔会产生麻木感,不宜品茗。

 

四.茶食的结构

不必规定任何造型,惟需要设计成取拿容易的形状,以一支小竹签、一根汤匙拿到,或两根手指就可取得。或用一片叶子可包裹起来,连叶子也一起吃。有人怀疑可用手指去拿茶食吗?当然可以,参加茶会或品茗前大家先洗手就好了。

不可供应有骨头或渣滓、或需要剥壳、去外皮或贴着一张纸的食品,这些多余物造成食用者的不方便,也令茶会的进程产生很多与茶无关的繁复手续,茶会充斥着许多“遗留物品”要清理,打散喝茶的美感了。也不要提供汤水做茶食,茶食上也不要用「椰丝、葱花」类容易脱落的食品点缀,这些都会让食用者产生不安,因没办法处理或要去洗手。

 

五.茶食造型

茶食需要展现美。它的美包括外形,即造型、色泽、视觉效果是否能呈现主题所要说的话,比如针对秋天主题制作茶食,可能寓意一潭湖水或一片枫叶,它们出来的样子就不能只是一坨东西,那会很难看,要将之切成一块块有立体感的形状物,是湖水的话可能还在上面弄两圈细细的涟漪,是枫叶的话这茶食可能弄成金黄色,如此才算是精致的外形。茶食外形非得这么具象吗?不,当然也可以做得很抽象,造型需要照顾色彩与形状的美感,不能忘记也要美味。

 

六.茶食的制作法

应以蒸熟为主如:蒸糕、馒头,土豆泥,以维持原料的原味制制作茶食,来创造一种简单、纯粹滋味。也可烤白果,或使用一些干果如柿子。不用油炸物或腌制物。太油腻、过多加工导致离开食材原味太远,拿来搭配茶的话浪费了茶。

 

七.茶食的大小

拿起来可直接一口放进嘴巴,这种大小最适合,可以的话就做成这样,否则上桌前要将之切成这个大小。茶食大小适口,大大减轻茶法、茶会程序,可避免制造剩余、收拾残局及要运用很多餐具的问题。我们只是要给味蕾制造一个「二重唱、三重唱」的丰富感觉,而不是要「吃饱」的感觉,所以茶食不要大。一口咬除了食物的完整味道得以体现在口腔,它也不破坏茶食“作品”的样子,况且不留任何食物残迹在盘子上,不制造“麻烦”给吃的人。

 

八.茶食分量与盛放器:

每位品茗者应有属于自己之个人份,个人份茶食是正式、整洁、细致的做法。即不要将所有点心堆积如山般摆在一个一个大盘子像做自助餐,这种招待显得粗糙,整个茶席显得凌乱。本席茶会每一人的茶食是恰如其分的搭配着茶来食用的,所以每一份点心该上多少件也属泡茶师的精心准备,比如三或四件,可盛放在一小瓷碟一份一份送至品茗者前方;瓷碟较不便携带,可用茶食巾代替,将食品用纸裁剪成约17.5cm x 14.5cm大小,两边对齐折成双层,承受力较好。

 

结论

所谓的茶食,与茶餐饮是两回事,茶食非正餐,不以吃饱为目的,茶食纯以搭配茶味道而做,它必须能够结合茶的性质,能与茶滋味融洽相处,相辅相成达至更丰富的味蕾享受才好。

喝茶是不是可以吃东西?许多人经常问。茶界的人说不可以,他们都说懂得喝茶的人喝茶时是不吃东西的,因为它会破坏茶的味道。其实茶的味道不会这么容易被破坏或打散,茶的香味会存留在我们口腔每一细胞、盘旋上颚和喉底一段时间。故此喝茶时又要先用对的方法来喝茶:别一口气把茶吞进肚子里,要慢慢吸入茶汤,把茶汤含着于口腔内慢慢旋转,慢慢享用,使我们的身体记住那香味,记住了就不怕它会受到冲击。

 

作者曾论文发表:

(1)茶道表演的现代精神

(2)杯子质地与品茗关系之测试报告

(3)天台山茶道流布与现代茶道六点省思

(4)品茗馆的产生背景、空间规划与经营型态

(5)泡茶心法的茶道禅

(6)茶道艺术家经营的品茗馆

(7)茶道评论作家的评论范畴与效应

(8)泡茶的声音是有机音乐

(9)论品茗空间的生命力

(10)论纯茶道的觉醒

(11)泡茶技能常犯的九大迷思

(12)茶会作品.茶叶作品.茶汤作品之论述

 

  (925)

2019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第三号公告

201917届国际无我茶会公告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Conference,2019

(第三号)

NO.3

2019年8月31日

August 31 , 2019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

由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和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10月15日-20日,在福建省安溪县举办,大会会期6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To tea organizations and tea enthusiasts:

Sponsored b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nxi Tea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Anxi Tea Industry Management Committee,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Conference and the“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Forum for Anxi Tie Guanyin Development will be held in Anxi County, Fujian Province from October 15 to 20 in 2019.Relevant notices are as follows:

一、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15日-20日 (10月15日报到,10月20日返程)

Dates:October 15th to 20th, 2019 (Oct. 15, check-in, Oct. 20 Departure)

 

二、活动内容(日程安排附后)

活动期间,我们将组织系列活动,让参与者尽享这两年一度的国际茶文化盛会。

Activities (schedule attached)

During the event, we will organize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enable participants to enjoy the two annual international tea culture festivals.

一是,两场无我茶会,分别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及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水祖师信俗)、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溪清水岩各举办一场;

(1) Two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also known as Tea Ceremony) events , participated by all attendees, during the Conference:

One event to be held at Anxi College of Tea Science which is the first in the nation higher learning tea educational facility.

Second event will be held at QingShuiYan Temple which is a Buddhist Monastery originally built in 1083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二是,一场茶道论坛,世界茶叶界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研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茶产业发展之路和无我茶会文化内涵;

(2) Tea Forum: Renowned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the world tea industry gather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三是,体验制作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亲身体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的传统魅力,参加者将获赠安溪铁观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签名制作的安溪铁观音1500克;

(3) Experience the full process of Oolong tea(Tie Guanyin Tea)production:Visitation to a traditional method of making Oolong tea (Tie Guanyin Tea) as Nation’s Intangible Heritage.Participants will be presented with 1500 grams of Tieguanyin, Anxi, produced by the signature of the inheritor of Tieguany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四是,文化展示交流,到中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点云岭茶庄园和安溪茶厂等地参观考察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品鉴安溪乌龙茶;欣赏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安溪的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参观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安溪的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竹藤编)技艺和作品展;参观泉州海丝文化(老君岩、开元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源和1916);欣赏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观看各国、各地区茶艺茶道演示。

(4)Cultural exhibition and exchange: Visits will be arranged to places such as the YunLing Tea Farm and Anxi Tea Factory to experience the culture of Anxi’s famous Tie Guanyin tea (Te Quanyin);Appreciate Anxi Oolong Tea; Appreciate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xi, the home of Chinese folk art;Visit the Art and Works Exhibition of Anxi’s China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xi Bamboo and Rattan Woven);Visit Quanzhou Haisi Culture (Laojunyan, Kaiyuan Temple, China Museum for Fujian-Taiwan Kinship, Yuanhe1916);Appreciate the tea soup works of tea ceremony artists and watch the demonstrations of tea art and tea ceremony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五是,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计划在全球设立若干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国际无我茶会,时间为2019年10月16日上午,届时,采用互联网联播、直播、转播方式,互动全球无我茶会茶友,联谊全球茶友走进参与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会。

(5)The 17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s planned to set up several branches around the world and hold the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6, 2019. At that time, the tea party will interact with tea friends of the whole world by means of Internet broadcast, live broadcast and relay, and the tea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enter and participate in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and“the Belt and Road”Anxi Tieguanyin Development Summit Forum.

 

此外,大会还准备了丰富精美的安溪铁观音茶礼纪念品,希望安溪铁观音随着茶友们香飘各地。

In additional, the conference organizers prepare a set of Anxi Tie Guanyin teas as gifts, accompany each attendee to wherever he or she may come from.

 

三、报名及交费

1.请于2019年9月20日前,填写报名表格,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组委会报名。

报名人数限制:国际茶友限100名,中国茶友(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大陆地区)350名,先到先得原则,报满即止。请各地组团报名参加。

 

 

Registration and Payment

Step 1:Please fill in the registration form and email to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before September 20,2019.

Limitations: International attendees limited to 100 people; Chinese (including Hong Kong, Macau, Taiwan, Mainland China) attendees limited to 350 people.First come, first served. Please form groups to participate.

 

2.中国茶友参加大会费用为人民币4500元。国际茶友参加大会费用为美金830元(国际茶友与国内茶友接待标准、住宿标准及纪念品等有所不同)。费用包含大会期间住宿费(五晚)、活动交通费、餐费、当地旅游、门票、保险费和活动费用、纪念品。

Step 2: the total cost for the conference for each Chinese attendee is RMB4500; for each international the cost is US$830.This includes lodge for 5 nights, all meals,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local tour, tourist attraction admission, the gifts.

 

3.报名成功后(即收到组委会的回复邮件),请于9月25日前,将定金汇入指定账户(国际茶友每人美金200元,中国茶友每人人民币1000元)。汇款时请务必要求汇款银行于电文中明确标注汇款人姓名、账号及通信地址。

参会费用扣除定金部分后(国际茶友每人美金630元,中国茶友每人人民币3500元)请携带到活动报到时交纳。

Step 3:After successful registration( after receiving the reply email from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please remit the deposit to the designated account before September 25th( US$200 for international tea friends and RMB1000 for Chinese tea friends). Please ask the remitting bank to clearly mark the name, account number and address of the remitter in the message.

After deducting the deposit(US$630 for international tea friends and RMB3500 for Chinese tea friends), please bring it with you and pay it when you register.

4.报名联络

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

组委会咨询人:何环珠

咨询电话:15759880111

报名E-mail:906159444@qq.com

 

Step 4: Point of Contact for registration

Conference committee, 17th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ntact name: He HuanZhu

Email: 906159444@qq.com

Telephone: 15759880111

 

 

  1. 汇款账户

1)国际茶友汇款账户(请按团队统一汇款,并且每笔汇款务必少于5000美元):

 

收款银行名称: BANK OF CHINA ANXI SUBBRANCH, FUJIAN, CHINA

银行国际代码 SWIFT: BKCHCNBJ720

姓名NAME: ZHOU  YONG  NAN

账号 ACCOUNT: 6217856400008722226

收款银行地址ADD: NO.536 MINZHU ROAD, FENGCHENG TOWN,ANXI, FUJIAN,CHINA

2)中国茶友汇款账户(请联系财务负责人,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汇款)

财务负责人:

周永南,联系电话(微信号):13655933910

Step 5.Remittances account

1) International tea friends remittance account( please remit according to the group, and each remittance must be less than US$5,000):

Name of receiving bank:BANK OF CHINA ANXI SUBBRANCH, FUJIAN, CHINA

International banking code SWIFT: BKCHCNBJ720

NAME: ZHOU  YONG  NAN

ACCOUNT: 6217856400008722226

Receiving bank address : NO.536 MINZHU ROAD, FENGCHENG TOWN,ANXI, FUJIAN,CHINA

2)China tea friend remittance account (please contact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finance, remittance through WeChat or Alipay).

Financial officer:

Zhou Yongnan, Contact Telephone (Wechat number): 13655933910

 

 

 

6.各团队报名,请提供团长和团员茶友名册一份(包含英文名字、身份证号或护照号码、生日、用餐习惯),同时请提供参加茶友房间分配表一份,以便安排食宿。

Step 6: For group registration, group leader should provide a complete list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for all members :

– names (English and Chinese if any),

– ID No. or Passport No.,

– Date of Birth,

– Meal Preference (vegan, etc.)

Please also provide a room allocation form for tea friends so as to arrange accommodation.

7.为便于活动安排,大会统一安排住宿二人房,若确有特殊情况希望住单人房者,请在报名表上说明,组委会将追收住宿差价,国际茶友增加美金200元(40元/晚),中国茶友增加人民币1000元(200元/晚)。

Step 7: The standard Lodge provision is two-person room. If single-person room is preferred by the attendee, please make it clear on the registration form.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will collect the difference in accommodation,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tea friends by US$200(40 dollars per night), and increase the Chinese tea friends by RMB1000(200 yuan per night).

8.请各地茶友事先告知抵达时间、方式(飞机班次、动车车次),以便组委会派人迎接(组委会设置厦门高崎机场、厦门动车北站、泉州晋江机场、泉州动车站四个接待处)。

Step 8:Tea friends from different places are requested to inform the arrival time and way(flight number and train number)in advance ,so that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can send people to greet them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sets up four reception areas of Xiamen Gaoqi Airport, Xiamen North Railway Station, Quanzhou Jinjiang Airport and Quanzhou Railway Station).

9.欢迎大陆地区茶友报名成为本次大会志愿者,为国际茶友提供相应服务。大会志愿者并不减免相关费用。

Step 9:Welcome mainland tea friends to sign up as volunteers of this conference and provide corresponding services for international tea friends. Volunteers will not be exempted from related expenses.

 

 

四、大会初步日程及说明

1.大会初步日程

日期 上午 下午 晚上
10月15日 报到 领队会议
10月16日 第一场无我茶会(地点:安溪茶学院) 1.开幕式;2.无我茶会论文交流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地点:茶学院报告厅) 欢迎仪式/文艺表演(地点:国际酒店宴会厅)
10月17日 参观安溪茶厂、非遗竹藤编文化展、李光地文化展

、安溪茶园(体验乌龙茶采摘制作技艺),(地点:安溪县官桥镇、湖头镇、城厢镇、虎邱镇、西坪镇、龙涓乡、芦田镇、湖上乡、尚卿乡等)

在乌龙茶主产区体验乌龙茶制作技艺,举行安溪乌龙茶品鉴赛(地点:西坪镇、虎邱镇、芦田镇、湖上乡、尚卿乡等)。 厂长、非遗传承人签名赠送安溪铁观音茶叶1500克/人
10月18日 第二场无我茶会(清水岩广场)(地点:蓬莱镇)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地点:参内乡中国茶博汇) 各国、各地区茶道演示

(地点:大礼堂)

10月19日 泉州海丝文化考察(老君岩、开元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源和1916) 惜别晚会/茶文艺表演(地点:国际酒店宴会厅)
10月20日 返程

 

1.D. Preliminary Conference Program Schedule and Description:

Dat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10/15 Check-In Team Leader meeting
10/16 1. Opening Ceremony

2.Sans Self Tea Gathering paper exchange and The Belt and Road Anxi Tieguanyin   Development Summit   Forum.

(Location: Tea College Conference Hall)

 

1st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Location: Anxi College of Tea Science)  

Welcome event and     talent show(Location: International Hotel Banquet Hall)

 

 

 

10/17 Visit Anxi Tea Factory, Non-relic Bamboo and Rattan Culture Exhibition, Li Guangdi Culture Exhibition

Anxi Tea Garden (Experience of Oolong Tea Pick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Location: Guanqiao Town, Hutou Town, Chengxiang Town, Huqiu Town, Xiping Town, Longjun Township, Lutian Town, Hushangxiang Township, Shangqing Township, etc.)

Experience the Oolong Tea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the Oolong Tea Major Production Areas and hold the Anxi Oolong Tea Appraisal Competition (Location: Xiping Town, Huqiu Town, Lutian Town, Hushangxiang Township, Shangqing Township, etc.) The factory director and  non-hereditary heir sign and give Anxi Tieguanyin Tea 1500 g/person
10/18 The second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tea party (Qingshuiyan Square) (Location: Penglai Town) Tea ceremony artists’ appreciation of tea soup works.(Location:Canneixiang China tea expo) Demonstration of Tea Ceremon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Location:     Auditorium)
10/19 Investigation of Haisi Culture in Quanzhou (Laojunyan, Kaiyuan Temple, China Museum for Fujian-Taiwan Kinship, Yuanhe1916.) Farewell party / Tea performance

(Location: Banquet Hall of International Hotel)

10/20 Departure

 

2.无我茶会:10月16日和10月18日,将各举办一场无我茶会,请各会员、各团体会员自备无我茶会茶具。

2.Sans Self Tea Gathering note:On October 16th and 18th, there will be the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Members and group members are invited to bring their own tea sets.

 

3.茶道论坛:内容为无我茶会、茶文化与科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发展等,论文于9月20日前提交。文字1200-5000字(简体),附3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将“摘要”英译,主办单位组织审稿委员会,入选者编入论文集,以赠书二册代稿酬,论文入选者组委会颁发入选证书。

3.Tea Forum: the content is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tea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anxi tieguanyin tea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The paper will be submitted before September 20.Text 1200-5000 words (simplified),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within 300 words, and the abstract will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organizer will organize the committee to review the draft. Selected papers will be compiled into theses and paid for two volumes of books.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will present the certificate of selection to the candidate.

 

4.领队会议:10月15日20:00,主办单位将报告筹备情况,并讨论有关事宜,请各团体推派1至2名(含翻译)代表参加,并讨论下届主办地。10月16日晚上,欢迎仪式上进行会旗递交仪式。

4.Group Leader Meeting: Oct. 15th, 8 PM,the organizer will report on the preparations and discuss the relevant issues. Please nominate 1 to 2 (including translators) representatives from each group to attend and discuss the next host site.On the evening of October 16,the flag presentation ceremony will be  held at the welcoming ceremony.

 

5.惜别晚宴:10月19日晚宴,请各团队准备一个表演节目,十分钟以内,以相互联谊、交流。

5.Farewell Party: At the dinner on October 19th, the teams  should prepare a performance within ten minutes for mutual friendship and communication.

6.茶艺茶道演示:10月18日晚上,将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举办一场茶艺茶道演示,由主办单位邀请各团体参与演出,请各代表队准备1-2个节目清单汇报组委会,每个节目限20分钟内。

6.Demonstration of Tea Art Tea Ceremony:On the evening of October 18, a demonstration of tea ceremony will be held in Anxi Tea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The organizer invites all group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Teams are invited to prepare a list of 1-2 programs to report to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Each program is limited to 20 minutes.

 

7.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10月18日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全体与会人员参加,主办单位邀请设席泡茶的茶道艺术家,请各国各地区代表队推荐2-5名茶道艺术家分享茶汤作品。

7.Tea ceremony artists’ appreciation of tea soup works: all participants will attend the tea ceremony artists’ appreciation of tea soup works on October 18. The organizer invites the tea ceremony artists who have seats to make tea, and invites 2-5 representatives recommend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tea ceremony artists to share their tea soup works.

 

8.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各地区设立分会场:

1)组委会设若干个分会场同时进行无我茶会,于10/16上午第一场国际无我茶会时举行,全球互动直播;

2)仅限全国职业教育茶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学校可以向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提出申请,并经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和组委会审批,才能设立分会场。由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将授予各分会场《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分会场》证书。

 

3)分会场参加茶会人数不少于100人,审核通过后组委会负责派人赴分会场培训,分会场一切费用包括培训费由申请单位全权负责;

8.The 17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Gathering has branches in different regions:

1)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has set up several sub-venues to hold a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at the same time, which will be held on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6 and broadcast live globally.

2)Only schools of the National Tea Industry Training Alli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apply to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and be approved by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Promotion Association and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can set up branches.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Seventeen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will be awarded ‘‘the Seventeen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Ceremony and the Anxi road Tieguanyin Development Summit Forum’.’

3)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 the tea gathering in the branch hall is not less than 100. After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is responsible for sending people to the branch hall for training. All expenses of the branch hall, including training fees, shall be solely responsible by the applicant unit.

 

9.欢迎晚宴

品尝安溪特色美食,欣赏安溪茶文化和民俗文化节目表演。也安排各国、各地区代表队不多于3个的节目分享,每个节目时间限时15-20分钟,报名时一并报上节目名称与时间(请注明参与欢迎晚宴演出)。

9.The welcomeBanquet

Taste the special food of Anxi and enjoy the performances of Anxi tea culture and folk culture. There are also no more than three programs shared by team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Each program lasts 15-20 minutes. The name and time of the program will be reported together when you sign up (please indicate your participation in the welcome banquet).

 

10.安溪乌龙茶非遗制作技艺体验

1)10/17日安排参观安溪茶园、采茶,体验安溪乌龙茶制作技艺,品鉴安溪8大乌龙茶;

2)安排获赠安溪铁观音非遗传承人签名制作的安溪铁观音1500克/人。

10.Experience of Non-legacy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Anxi Oolong Tea

1)On October 17, we will arrange to visit Anxi Tea Garden and gather tea to experience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Anxi Oolong Tea and appreciate Anxi 8 Oolong Tea.

2)Arrange to receive the signature of Anxi Tieguanyin’s non-hereditary heir to produce 1500g/person of Anxi Tieguanyin.

 

11.参加单项活动:允许安溪及附近部分人员报名参加单项活动:10月16日上午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的无我茶会、10月19日上午在清水岩的无我茶会。每个单项活动收费人民币300元,包含门票与单项活动礼品,不包含吃住行。

参加单项活动人员,必须组团参加,组委会指定组团联系人:梁桂妹联系电话(微信号)17086900888

11.Participation in individual events: Anxi and some nearby persons are allowed to register for individual events.

Activities: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n Anxi Tea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6 and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n Qingshuiyan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9. Each event charges RMB 300 yuan, including tickets and gifts, not including food,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Personnel participating in a single event must form a group.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designates a contact person for the group: Liang Guimei Contact Telephone (Wechat number) 17086900888

 

12.颁证:参加茶会的,由组委会签章确认;提交论文参加论坛的作者,由组委会颁发入选证书;参加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演示的,由组委会颁发茶道艺术家邀请证书;参加茶道演示由组委会颁发茶道演示证书;欢迎和惜别晚会文艺节目表演的,由组委会颁发演出证书;参加乌龙茶品鉴赛获奖的,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成为大会志愿者,为大会提供服务的,由组委会颁发志愿者证书。

12.Certificate issuance: those who attend the tea party shall be confirmed by the signature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those who submit papers to the forum shall be certified b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shall issue an invitation certificate for tea ceremony artis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tea soup works by tea ceremony artists;for those who participate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tea ceremon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shall issue a certificate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tea ceremony;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shall issue a performance certificate to those who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performances at the welcome and farewell party; certificate of award shall be issued b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Oolong Tea Appraisal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of volunteer shall be issued b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serving the congress.

 

 

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

2019年7月11日

The 17th International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Conference Committee

11/7/2019

 

附件1 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报名表(中国茶友专用)

Appendix 1: Registration Form for Individual Attendee (Chinese only)

姓名

Name

性别

Gender

出生日期

DOB

单位

Work Place

职称职务

Job Title

地址

Address

邮编

Postal Code

电话

Tel.

手机

Cell

传真

Fax

E-mail
报到时间

Check-in Time

回程时间

Departure

Time

备注

Remark

 

附件2  17届国际无我茶会团体报名表

Appendix 2: Group Registration Form Example for all groups

编号

No.

中文

姓名

Chinese name

英文名字English name 性别

Sex

身份证号码ID number 护照号码PassportID. 出生年月

DOB

单位

Group name

单间或双间A single room or a double room

用餐习惯Eating habits 职务

Job title

联系电话

Tel.

团内职务

Job

 

附件3  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暨“一带一路”安溪铁观音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

Appendix 3: The Conference Committee of the 17th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elt and Roadfor Anxi Iron Goddess Development

顾问(按姓氏笔划)

王庆、王岳飞、白明娟、刘林霜、许玉莲、孙忠焕、严金静、苏李素贞、李佩芳、李真秀、李瑞河、杨江帆、何关新、沈学政、张星海、张通、陈宗懋、陈绍军、陈树荣、林文雄、周国富、周智修、赵琦、高向荣、涂国瑞、黄书孟、屠幼英、傅光丽、童启庆、曾陆红、蔡荣章、蔡烈伟

Advisers

WangQing, Wang YueFei, Bai MingJuan, Liu LinShuang, Xu YuLian,Sun ZhongHuan, Yan JinJing, SuLiSuZhen, Li PeiFang, Li ZhenXiu, Li Ruihe, Yang JiangFan, He Guanxin, Shen XueZheng, Zhang Xinghai, Zhang Tong, Chen ZongMao,ChenShaoJun, Chen ShuRong, Lin WenXiong, Zhou GuoFu, Zhou ZhiXiu, ZhaoQi,Gao XiangRong, Tu GuoRui, Huang ShuMeng, Tu YouYing,Fu GuangLi, Tong Qiqing, Zeng LuHong,Cai RongZhang, Cai LeiWei

 

主任:兰思仁

Director: Lan SiRen

 

副主任:黄炎和、庄稼祥、陈剑宾、林毅敏、肖印章、雷国铨、林金科、范水生、谢志攀、何环珠

Deputy Directors:

HuangYanHe, Zhuang JiaXiang, Chen JianBin, Lin YiMin, Xiao YinZhang, Lei GuoQuan,Lin JinKe, Fan ShuiSheng, Xie ZhiPan, He HuanZhu,

 

成员:黄成茂、李治洲、陈勇、吴清远、杨振阳、陈志明、傅伟明、许锦斌、魏中南、刘青洲、林志平、王汉辉、郑丽萍、陈菁菁、孙黎昕、王慈泳、陈亚图、林华霖、李瑞章、林曲尧、高水练、王刚、陈佑成、陈志丹、胡雲飞

Members:

HuangChengMao, Li zhizhou, Chen Yong,Wu QingYuan, Yang ZhenYang,Chen ZhiMing, Fu WeiMing, Xu Jinbin,Wei ZhongNan, Liu QingZhou, Lin ZhiPing,Wang HanHui, zheng LiPing, Chen JingJing, Sun LiXin, Wang CiYong, Chen YaTu,Lin HuaLin, Li RuiZhang,    Lin QuYao, Gao ShuiLian, Wang Gang, ChenYouCheng,Chen Zhidan,Hu YunFei

 

 

  (867)

泡茶桌运用美学的思考许玉莲20180920

泡茶桌运用美学的思考许玉莲20180920

泡茶桌要选用木材做桌面,是哪种木倒无所谓,有些人用极老朽的树根稍修整平处理妥当就当泡茶桌,如果刚好有这种机缘遇上一块好木头,这样做又有何不可?但不要一听到木头就忙着到森林把老迈大树放下来搬回家,也别忙着相信一定要找到什么古董紫檀、酸枝、花梨等木来做桌面才可以把茶泡好。市面有些仿树根的木雕桌,过于奇形怪状或凹凸不平或高度不适或坐了下去无处放脚的,统统是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家伙,不能当茶桌。

我们说要木材,因为相比其他材质如玻璃、不锈钢、石头等,木材显得比较自然、温暖,亲切。茶桌是木的,我们在上面摆置壶、杯等陶瓷茶具也比较放心,因陶瓷品与木头一旦发生摩擦和敲击不会那么容易受伤。换做其他材质,陶瓷品说不定就会刮花或砸碎,使用起来很有压力。

泡茶桌的造型要计较吗?计不计较要看是否实用、舒适兼安全。我们认为茶席上的茶器摆置,最好能够摆放在泡茶者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如此泡茶者在整个茶会过程便能调度自如取放茶具、茶叶、热水以及各种坐在位置上就可完成的泡茶程序。长方形茶桌较能把泡茶所需的主茶器、辅茶器、煮水器等以伸张式排位来布局,达到我们的要求。使用正方形泡茶桌时,为了给每一位品茶者腾出位置放茶杯,只能把所有茶具往中央集合,桌子小时中央就显得很拥挤,桌子大时泡茶者则奉茶不方便,手不够长。用圆形茶桌的话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煮水壶在圆形茶桌上使用时更加应注意要摆置在较充裕的位置上,不能放在左小角或右下角,否则很容易发生掉下桌的意外。

不要用一般既定的餐桌或书桌来当泡茶桌,此类桌子约三十英寸高,如在桌面上设置一套煮水壶那就太高了,泡茶者入座后整个人似陷入椅子里,要提起一壶有二公升热水的壶是件不容易、而且危险的事。有些人习惯用双层茶盘,间接使桌面高出几寸,泡茶时两支手就会提得很高,这样会很累且危险。除非椅子或坐垫加高几寸,让泡茶者升高,泡茶者提煮水壶的手臂才能运作自如。所谓运作自如应是:泡茶者端正坐着,双肩放松,双手自然搭放桌面,煮水壶置放伸手可及之处,提时用手腕的力量去提,手腕也负责调控出水的方向和速度。手肘不可提高,手肘高时我们的力就放在提手肘了,手腕就无力提煮水壶。手肘尤其不可高于肩膀,当它高过肩膀,我们从头、脖子、整个上半身就会往另一边歪去,身体便不稳。提煮水壶的姿势要正确,我们不只是要它不歪、好看。提得正确才可避免倒翻热水等意外并且提防扭伤手臂和肩膀。但注意座位伸高后,往往泡茶者的脚便不能平放在地面上,双脚悬空的坐姿是不舒服的,到时可能还要加个脚垫就显得过于啰嗦。

不要用矮茶几来当泡茶桌,无论随着沙发配套来的长方形那种,或较中式风格那种正正方方形的,主要是它们的高度不适合,围着它而坐,人们的膝盖便挡在桌子前,泡茶者要取拿桌面上的煮水壶时,上半身几乎要趴在大腿上,这样的泡茶动作会产生很多不方便。如长期泡茶,这种弓曲坐姿也会引发腰酸背痛。泡茶桌要留有空间给大家收放双脚,让所有人的脚都可以舒舒服服摆放,这对泡茶者尤其重要,如泡茶者下盘不稳,难以调控上半身各种泡茶动作。泡茶桌以约二十七英寸高,泡茶者座位以约十七英寸高的一个高度差距来规划是泡茶桌理想的做法。这样我们坐起来就可以脚踏实地,膝盖也自由自在摆放,双手收放自如。泡茶者提煮水壶时,手肘就不会过高;泡茶者座位不要有靠背,那会挡着手臂。

至于茶桌的长度和宽度,是视多少人要坐在一起而定。四英尺乘于二英尺的大小,可以容纳大约一位泡茶者和四位品茶者,人多则加宽加长,微调是不要紧的。喝茶、泡茶的人高矮胖瘦不定,需要的空间也可弹性处理,但每张茶桌最大不必超过约十二位品茗者,这是一般泡茶者一人可应付的人数。

要是有人去到任何环境,不管茶桌属于何种材质、脸长脸短、非方非圆都有办法设置茶席泡茶,不让一张桌子牵制和影响,他依然能一丝不苟“泡好”茶、享用茶,那已经不再只是茶席设置、泡茶技术的讨论,而是懂得茶,爱茶的信念了。

要不要将原木色换成别的颜色?既然我们喜欢木头就让它保留原有木色吧,但也不反对泡茶桌有别的颜色。茶界现在很多茶会的泡茶桌全用桌布盖着或包裹着,这倒是没有必要。泡茶桌以不铺桌巾为第一原则。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它表现本来的样子和功能。好比如在打造茶屋或修整茶室的时候,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它寻觅适合的材料如木、砖、石或竹来盖造,木的话决定要那种木?多大小?木头要上漆吗等问题都会一一考虑进去,做好了之后就无必要再为它们穿上一件用布巾做的衣服了。多余的衣服会让品茗环境不协调。有些泡茶者以为只要让泡茶桌穿上一件用高贵美丽材质缝制的桌布,不管茶桌高矮肥瘦、即使不大懂得泡茶应该也不要紧,最重要是场面做得好看。这和泡茶者总是以为披上美美的衣服打扮得很有气质的样子出来泡茶,即使泡得不好,人家也不会嫌弃的心态一样。这只会助长桌巾抢镜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做一张适合的泡茶桌来泡茶、喝茶是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不要随便找几张桌子,以为用桌巾把它们整个包起来就是很有创意的茶席。不要把桌巾当做遮丑的道具,以为用桌巾遮盖一下就没事,这种桌子怎能让人舒舒服服享用茶?如果担心茶具碰敲到桌面受伤,难道也不铺桌巾吗?爱惜茶具必须从人做起,无论泡茶者或品茗者,取拿茶具须全神贯注,以郑重手势与心情对待,意外自然减少。预防茶具敲击受损,只要有壶垫、杯垫应该也够了,无需大事铺张将整张泡茶桌包起来。迫不得已要用桌巾,桌巾的色彩不可把茶具的色彩掩盖。桌巾不可采用滑溜溜的材质,那很容易将茶具拉倒到地上。桌巾不要过长拖到地上,以免绊脚。不要为了所谓视觉上的层次感而铺盖多层桌巾。注意桌巾每次用过后要清洗、干燥,不可用有异味的桌巾。

泡茶桌塑造出来的主题与品茗环境风格代表泡茶者个人思想内涵,在泡茶、喝茶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影响了人们怎样看待茶道、泡茶者的茶法、品茗者会采取什么态度来喝茶等。比如:桌巾明显的多倾向阴柔女性化风味,使人误会泡茶只属于女性做的事情,有些男性会却步。铺上桌巾后很多泡茶者就不怕在倒茶出汤时会漏水把桌面溅湿,因为桌巾会帮忙吸水,导致泡茶者对茶法没有精进之心。

福建《茶道》杂志

  (652)

茶道、茶道艺术,美、艺术/蔡荣章/20180523

茶道、茶道艺术,美、艺术/蔡荣章/20180523

  • 喝茶(即茶道与茶道艺术)为什么要谈美与艺术

喝茶之道就是茶道,“茶道”里面包含了“茶道艺术”。

要说清楚“茶道艺术”必须说清楚“艺术”,要说清楚艺术必须说清楚“美”。

茶道之精者为茶道艺术,美之精者为艺术,如果没有把美与艺术说清楚,将无法说清楚茶道与茶道艺术。

二.美的定义

通常我们说“美”是指看了赏心悦目。事实上美有狭义与广义的解释,狭义的解释就是看起来、听起来、摸起来、想起来觉得很愉悦,如一块刨得光滑,纹理漂亮的桌面;广义的美包含了不是赏心悦目的项目,这时除了上述的那块桌面外,尚包含了已经龟裂,表面被腐蚀得斑驳点点,但有它的个性,依稀显现坚强木纹肌理的一块漂流木。

狭义的美多关注在视觉的愉悦,广义的美则扩展到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意识等其他感官。狭义的美多限于形容具象的事物,如人体的美,广义的美则及于抽象的事物,如不知何物发出的悦耳声音。狭义的美多用于形容自然存在的事物,如风景的美,广义的美还用于形容人们创作的绘画、音乐、舞蹈等。

上面这段话隐约看到了几个重点,一是美包括了非赏心悦目的美,二是不限于看到的,还包括听到的、摸到的、喝到的等等。三是不只针对具象的事物,还包括抽象的事物。四是不只限于自然存在的美,还包括人为创作的美。五是虽说美包括了非赏心悦目之美,但终究要是正面的,让人心生恐惧、恶心者,我们就不用美这个词汇了。

美引发的愉悦情绪也是做广义的解释,包括激昂、空寂、拙、清新等。美的风景让人愉悦,狂风大浪打击着岸礁,让人兴起激昂的情绪也是一种美。草庵式茶道给人空寂的情绪也是一种美。不流畅的笔触,但充满着感情,给人“拙”的趣味,也是一种美。从未看过或听过的表现手法所画出的画、谱成的音乐,给人“清新”的感觉也是一种美。

三.艺术的定义

艺术是呈现“美”的“人为”作品,而且所呈现的美还要有一定的品质,如果显现的不够美,我们还不称它为艺术。

美是自然存在的(而且要称得上美),艺术是人们创作的,(也要有足够的美),美丽的风景是自然存在的美,画家画的一幅同样地点的风景画,如果美的浓度够高的话就是艺术。这里所说的美的浓度是包括画者的境界与思想,不能只是抄袭自然的美景(否则不是只要称的上美的风景,抄袭下来就成了艺术?)。

四.美与艺术的关系

如果把美与艺术用两个圆圈来代表, 美与艺术的二个圆圈不是部分交叉的两个圈圈,而是两个不一样大小的圆圈,小的圆圈在大的圆圈内,边缘相切,大的圈圈是“美”,小的圈圈是“艺术”。

上图之左边,两个交叉的圈圈表示只有部分是从属的关系,艺术只是呈现部分的美,还有其他的部分不是呈现美。右边,两个在内相切的圈圈,小一点的“艺术”在大一点的“美”里面,表示艺术都是在呈现美,只是呈现出特别美、且另带人性的美而已。

这是我们要强调的理念:“我们要认识美、享受美,我们要以“艺术”创造更多不是自然存在的美 。”有人说你不可能创造比自然存在的美更美的事物了,但是我们认为艺术要创造非自然存在的美,而且还要美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不要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不可能创造非自然存在的美(否则艺术没有存在的空间)。

五.美的被感知与传递途径

美是透过形、色、声音、香气、滋味、质感、性格、意识等媒介被人们感知的, 人们接受这些信息的管道则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念。

我们先仅以具象的事物做例子说明上述的美被感知的媒介与传递的途径。如美丽的风景是以形与色作为媒介, 透过视觉让我们接受到,悦耳的鸟叫是以声音,透过听觉让我们接受,美的气味与滋味是透过嗅觉与味觉让我们接受,美丽的人体除了视觉的部分,还可以以质感、性格,透过触觉、意识让我们接受,放鞭炮的喜庆之美,除了形象与声音之外,是透过意念让我们接受,这意念尚包括了记忆,即使已没有了鞭炮的声影,但还是很容易意识到那种喜庆的气氛。所以我们在谈到美的时候,要把这些处在四面八方的美都包罗进来。

六.艺术对美呈现的媒介与途径

艺术可以应用线条与色彩表现美(线条与色彩是它的媒介) ,所成就的作品是绘画、雕塑、建筑等,(这是它呈现美的途径),也可以应用声音作为媒介表现声音的美,所成就的作品是音乐(还有戏剧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应用气与味的单个或两者表现气与味的美,所成就的作品是茶汤、香水、烹饪(烹饪还包括咀嚼的触感),还可以利用触感表现肌理的美,完成的作品是雕塑、壁面、人体,这时可不完全依赖触感,透过视觉也可以感悟到。艺术也可以透过想象,在绘画、音乐、戏剧、舞蹈所应用的线条、色彩、触感之外,再以意念衍生出意识方面的美,如舞台上呈现的是夜色的美,但作者想要表达的还有杳无音信的伤感。

艺术所呈现的美包括了具象的美与抽象的美,具象的美是我们认得的美,如风景的美、人体的美、鸟叫的美;抽象的美是我们不认识的线条、色彩、声音等的组合,要在我们熟悉了美的抽象语汇后才容易体会。

艺术对不赏心悦目之美的呈现是指什么呢?是指丒丑、哀伤、残忍、恶心,那怎能说是美呢?通常在写历史、做报道、举办展览时才会忠实地描述这些情景,如果艺术创作者要以这些作为题材,就要设法脱离丒丑、哀伤、残忍、恶心的情绪,让它们极为冷静、理性地呈现,变得是以“激昂”的情绪传递给“艺术作品”的观赏者。这些都是一种冷酷、凄凉的境界,属于悲剧的美。我们可能不会把这样的艺术作品一直挂在自家的客厅,但无须逃避这种艺术的存在。

七.美有没有形成的规律

自古就有很多人研究要怎样才会美,提出了比例、对称、秩序、和谐等概念。个别诠释都有道理,但是不论是自然的美,还是人为创造的艺术之美,都是多重因子的组合,而且美还不只是被解释为赏心悦目,艺术的美还强调创作,还不得抄袭自然存在的美,所以美的规律变得是可以忽略的法则。

  1. 八. 美的存在

美是独立存在于自然与艺术之中,我们找寻它们、欣赏它们时不要受到欲望、好恶、认知、社会意义等的干扰,如欣赏人体的美,不要受到性欲与社会道德的影响,否则无法找到仅凭线条、肌理、色泽构成的美。如欣赏书法的美,不要因为看不懂它在写什么而说它是涂鸦,美是无法像读书一样地认识它的。

我们要让美独立存在于自然与艺术之中,尊重它的存在,尊重它的独立性。

九.美与艺术的层次

自然存在的美与艺术创作的美都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很美,有的普通,有的不怎么样。人们认识它的能力也有层次之分,很美的美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是不被认知的,不怎样的美却有很多人捧场。这是因为美的层次没有一定标准吗?不是的,是人们认知美的能力没有一定的标准。美的标准不像重量那样容易衡量,但是在经过时间、智慧的考验后会有准确评断的,这评断的方式不是第一名、第二名,而是极美、很美、普通美、不怎么美。

艺术的任务在呈现美,但如果是抄袭自然存在的美,或是创作出来的美很普通、或不怎么样美,我们不会说它是艺术。随便哼哼唱唱我们不会说那是音乐艺术,唱的人也不会被称为音乐家。没能掌握泡茶的技术,不知道茶汤的美存在于哪里,仅粗略地泡茶喝茶,我们不会说那是茶道艺术,也不会称泡茶的人为茶道艺术家。

十. 美的教育与训练

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是可以教育与训练的,有效的方法是“比较”,把各种不同种类的美(含艺术),取其不同层次者让大家比对,一段时间后会体会出差别的。最简单的例子是把两个不同造型美感的杯子放在茶几上天天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比较出它们在造型美感上的差异。再取两个呈现不同香味效果的杯子,也是天天装水或盛茶汤饮用,一段时间后也会比较出它们在香味美感呈现能力的差异。

十一. 茶道艺术的美与艺术

“茶道艺术”是与“茶道”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将茶道之美呈现得好才被称为茶道艺术。如同美与艺术,也可以用两个圈圈来表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下图左边相交的两个圈圈是错的,这样的茶道艺术不完全在呈现茶道的美,一定是夹杂了许多其他的外来元素(如背景音乐、插花、焚香等)。右边在圈内相切的两个圈圈才是对的,这样的茶道艺术才是在呈现茶道较高层次的美。

茶道与茶道艺术之美分散在泡茶、奉茶、茶汤之间。“泡茶”的美在泡茶的动作、茶具的材质造型与色彩、泡茶者对茶认知的程度、泡茶者与品评者对泡茶技术的理解与专注的程度、茶叶的外形与色泽(泡茶前有赏茶的时间)。

“奉茶”的美在泡茶者倒茶与分茶时的美、在奉茶时的专注、在茶杯的造型与色彩。

“茶汤”的美在茶汤的色、香、味、性,在水的品质,在杯子的材质,在泡茶的技术,在泡茶者与品茗者对茶的理解,在茶叶被泡开后展现的形态与色泽变化(品茗后有赏叶底的时间)。如果供应茶食,还包括茶食之美。

茶道的美,藉着茶的色、香、味、性、质感,藉着泡茶者的性格、境界、思想等等,透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等管道,传递了愉悦、空寂、拙、清新的美。

“愉悦”是茶被喜欢的主要原因,“空寂”也是茶道常有的美感境界,因为茶汤含有先天性的苦与涩。“拙”是有些泡茶者与器物呈现的效果,“清新”则是在一种制作得很好的新茶出现时,常在茶汤中发现。泡茶的人察觉了这些美的踪迹后,将之呈现,并融入自己的境界与思想,即成就了茶道艺术。

现代茶道思想网专栏

 

  (747)

茶道的香味美学之构建/许玉莲/20180720

茶道的香味美学之构建/许玉莲/20180720

香味美学的养成离不开我们出生成长背景、饮食习惯、文化差异、经济能力及品味的熏陶,有人喜欢拿“妈妈的味道”来说明他有多喜欢那个香味,故香味也是一种感觉,不见得其他人也钟情于那“妈妈的味道”,但是当事人的意识不停地复制曾经的时光。有者从小家里不煮辣、不烹牛肉,成年独立后他们也没有好歹试试看把这些滋味追学回来,极端的根本看到本身没试过之饮食即抱怨“难吃死了难喝死了”比比皆是,皆属偏见。学习异域饮食是不容易的事情,人类直接受家庭教育影响,家里吃什么喝什么通常由主妇掌握大权,那么主妇们的饮食态度是否开放,香味要求是否细腻就会左右一整代人的饮食规范,可能直至被影响的人成熟了自主了才有勇气追求自己所嗜好的。我是成年了才开始学着吃异域的刺身、起司,品尝红酒,那时碰到的困难是:我舌头是不是有问题,为何我都不能领略这些饮品和食物之香味的美丽与愉悦,总觉得那些味道很突兀。直至有丰富经验的朋友调教后,我才发觉过去我一直抱怨起司不好吃、红酒不好喝,原来皆因我没有品尝过好品质的;拿茶来说,如果白毫乌龙喝的都是未经着涎的,如何能知道白毫乌龙真正那种透心凉的蜜香如此迷人?喝了不妥当的造假老茶从此指天发誓老茶是一件坏东西,实在也对不起老茶的风骨与自己的品味。

茶道的香味美学系统建构起来是要比其他任何饮食文化或其他艺术美学都要难得多,因大家习惯将茶道视为修行,拿泡茶场合当作处世为人的竞技场;人们在喝茶时突然间对“谁谁鞠躬较多笑容较多、哪位人士不计较茶叶的好坏”之类情形特别关注并以此来赞美对方的品德,属于情操清高兼宽宏大量之人;又云“当今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人类面临不知如何选择的焦虑,茶道能让你找到安详与清净”,让不知情者还以为是邪教中心的广告宣言呢;茶叶做得是否完善变得无人正视,泡茶技艺是否发挥得法没人懂,在茶会里茶席上,大家只忙着“当一个好人”,焉敢提口与鼻之感官享用,提了大家就会说你低级趣味,只知道吃吃喝喝,故茶汤被荒凉已久。

我们提出现在是时候整理属于茶的茶道香味美学系统了,或许有人犹豫,我们不是已有了很多由认证机构发出的茶叶色香味标准吗?那不一样,统一化的色香味准则较适合用于监督茶叶生产线、进出口贸易之范畴,属行政工作;至于茶道艺术工作者如何发现、捕抓、创造、呈献茶道里面有关香味的面貌与美丽的事,那是茶道艺术工作者不能忽略的精神。

茶道香味美学的培养,首先要有培养自己成为杂食者的观念,所谓杂食,即他也学习欣赏音乐、画作、歌唱、舞蹈、建筑等,那么当你问他听何种音乐,他不会回答你只听古典音乐(认为较高尚)而绝对不听流行音乐(认为较低俗),他会说:只要好的音乐都听。这表示他经已摆脱音乐选择的困扰,见识日渐成熟。“杂食”在此代表各个不同层次与境界的茶,要喝遍不同地域、季节、山场、价格、制法的茶,杂食者除拥有敏锐感官与过人的记忆力,还需开放的心态与健康的体魄,并且懂得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茶之美,坏茶好茶统统喝遍了,才有客观能力分辨优劣,才能开发“好好喝茶,欣赏茶汤”之美学系统。

福建《茶道》杂志专栏

 

  (871)

许 玉 莲 茶 道 讲 座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许 玉 莲 茶 道 讲 座
主 办: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第 五 届 茶 艺 师 资 班

2019-6-29 13:30~17:00
许玉莲老师主讲
题目: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纲要:
1.茶会的意义
2.纯茶道的呈现与欣赏
3.茶汤市场的建构
4.如何举办茶汤作品欣赏会30则

2019-6-30 17:30~19:30
指导老师:蔡荣章,许玉莲
题目: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办(模拟)

2019-7-1 13:30~17:00
许玉莲老师主讲/示范
题目:老茶的冲泡与欣赏
1. 什么叫做老茶
2. 老茶的存放与制作
3. 老茶风味品质特征
4. 老茶欣赏价值与健康价值
5. 老茶冲饮的途径

(737)

蔡荣章茶道思想讲座/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蔡荣章茶道思想讲座
题目:茶道的本来面目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主办
时间:2019.06.25(二)         14:30~17:00
1. 茶道的基本元素
2. 茶道的外来元素
3. 茶道艺术的特有元素
4. 茶叶、茶汤颜色的欣赏
5. 茶香、茶味、茶性的欣赏
6. 无我茶会呈现的茶道面目

 

 

  (782)

爱茶人如何知水/蔡荣章/20190128

爱茶人如何知水/蔡荣章/20190128

爱茶人要能靠嘴巴知水,准备两杯水,一杯是软水,一杯是硬水,喝喝看有什么不同。买一只携带型导电笔,因为水的硬度是可以用水的通电能力表示的。通电能力强就表示水中的矿物质含量高,导电笔显示的ppm值若低于100,那是软水,适合于泡茶,如果高于200,那水就有一点硬了,不适宜泡茶。

嘴巴练习用的两杯水,让它一杯是在50ppm以下,一杯是在200以上(练习的时候,距离拉大一点)。如果买瓶装的饮用水来使用,矿物质总含量(即总固体溶解量TDS)会标示在瓶子上。软水也可以在逆渗透的滤水器处理后取得,硬水可以在某些地区的自来水取得,另一个办法就是,在软水的那一杯加一点点的食盐,要喝不出咸味才可以,否则没有练习的意义,而且硬度已飙到600ppm以上了。

50ppm以下的这一杯水在口腔里的感觉是“软”的,水与口腔壁密切地融合在一起,200ppm以上的这一杯水在口腔里的感是“硬”的,好像水自己结成了一团,水是水,口腔壁是口腔壁。这样体会几次,以后没有导电笔,依旧可以大略知道水的硬度。

水中还有其他的有味气体,如“公共用水”处理时残留下来的消毒剂、流经水管的铁锈味等,这些要与水的软硬度分开来辨别。

泡茶用水除了追求低的矿物质总含量外,还要有那么一点点矿物质留着,而且那么一点点要有好的“组配”,也就是A、B、C、D等矿物质的存在比例搭配得很好, 这样喝来就会很清甜甘美。 如果真的把所有的矿物质全部剔除,“纯水”并不好喝的, 拿来泡茶, 也不利于茶内成分的溶出。

饮用水或泡茶用水,还要求含气量要充足,这个气就是空气中的气,这样喝起来才有“活性”,也就是有鲜活的愉快感,茶叶的香气也容易融入水中。

微量矿物质的良好组配,以及充沛的含气量,是山泉水容易拥有的条件,人工处理的饮用水,即使硬度与含气量都达到要求,总难达到那么完美的组配。所以爱茶人知道哪里有一口好的山泉,再远都要跑去取水的。

但是山泉水并不都是良好的“品水”与“泡茶”用水,还要留意是不是干净,水源附近有没有污染源、生菌数高不高、水中有没有含有危害身体的重金属如铅、镉、汞、砷等。如果这口山泉已是附近居民长年饮用,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放心取用。

如果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或山水的硬度太高(山区的人会用到山水),可以买一支“逆渗透”的过滤器,如果硬度不高,只是要滤掉杂质,那买支“超过滤”的滤水器就可以。逆渗透是要有四层高的水压才可以使用的,如果压力不足,必须加个马达加压,超过滤的滤水器只要普通水压即可。如果水中有杂色、杂味(如消毒药剂或铁锈的味道),那就再买一支“活性炭”,加在逆渗透或超过滤的后面。不是加在前面,免得逆渗透或超过滤的滤心容易长菌(因为消毒药剂被滤掉了)。

水中的杂色杂味对泡茶的影响不必多说,至于生菌,可以在逆渗透时被滤掉,亦可以在高温煮水时将它消灭,但矿物质总含量太高时,会让茶汤变黑、香气消失、味道走样,再好的茶也徒劳无功,所以我们谈到泡茶时,首先要解决泡茶用水的问题。

解决泡茶用水的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软水什么是硬水,而且懂得用嘴巴识别,接着还要知道水中有气,“好气”我们要留,“坏气”我们要除。山泉水为什么比人工处理的水要好,就是那些微量矿物质的良好组配与好气的饱满。最后还要知道如果没有好的山泉,如何将硬度高、有杂味的水加以处理。

 

  (1071)

泡茶者应坐在茶店泡茶席的主位/蔡荣章/20171005

泡茶者应坐在茶店泡茶席的主位/蔡荣章/20171005

“服务业要以客为尊,泡茶席的主位当然要给客人坐,而且茶店的泡茶是让客人试茶,客人满意了才会买茶。”

因此茶叶店经常把泡茶桌最主要的位置留给客人,泡茶的位置安排在泡茶桌不重要的一侧,甚至另外安排一个小桌子泡茶。这样的格局告诉我们,泡茶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工作。

这种状况与办公室接待客人的泡茶不一样,办公室接待客人的主要目的是商谈,泡茶者是基于提供一杯茶给一起商谈的人。讲究的场合才会安排专人现场泡茶,否者把茶泡好端进来便罢。

但是茶叶店的“茶”与“泡茶”是主角,他们应该登上主要的舞台,要把泡茶桌最主要的地方留给茶来炫耀自己、留给泡茶的人来展现茶汤的美。(这不就是茶叶店最重要的任务吗?)

老板自己泡茶卖茶就不一样了,会让自己坐上泡茶桌最主要的位置(我们看到市面上的状况是如此),他们应该是深切了解其中的道理,当不只是考虑到老板应该有的位置吧?我们希望他能把所有的泡茶桌都改成这样,让店里泡茶的人坐上最主要的位置。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四,第一,大家对“茶”是件“作品”的概念不过深刻,所以没有慎重其事地把茶搬到舞台的正中央。茶叶店对自己的茶都很重视没错,但话题少针对茶的本身,总是谈了许多茶的故事。这样做的结果让大家忽略了“茶”这件“作品”, 没有细细去欣赏,去准备冲泡它、品赏它。

第二,大家对“泡茶艺术”是呈现茶叶作品必须的手段,而且是把茶叶作品变成可以让我们享用的必须过程不过深刻。这个过程的好坏影响了茶叶的价值,决定了客人要不要购买。要把泡茶的人放在最好的位置上才容易让客人感受到这盒茶叶是要受到这样尊贵对待的。

第三,能坐上泡茶桌主要位子来呈现泡茶艺术的员工不易雇得。这点不能全怪老板,人力市场还没有储备足够的这种人才,不懂茶、不会泡茶的人,放上泡茶桌的主要位子也不适合。

第四,现在时髦茶叶卖场受到现在时髦茶馆的影响,把泡茶桌的主要位置都让给了客人。事实上,卖茶店的茶桌设置要与茶馆有所不同,茶馆的主要任务是让客人自己泡茶,卖茶店的主要任务是让工作人员泡茶给客人试饮。卖茶店的茶桌设计要把主要的位置留给泡茶的人。

茶叶店雇用懂茶、会泡茶的人坐在最主要的位置介绍茶、泡茶,将茶道艺术完整地呈现给客人,客人看了以后会将它们带回去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其他的人看了,同样会再传播出去。

茶文化复兴是起于对茶叶的尊敬,人们承认、尊重茶叶是一件作品、茶汤是一件作品,整个泡茶喝茶的过程是一项艺术行为。如果人们看到的是坐在一个角落的人泡茶,像仆人般地送一杯茶给客人喝,即使说了许多茶的珍惜故事,人们还只是对茶这件农产品珍惜、讲究泡茶技术地把它泡来喝而已。

说是茶产业的发展也好、茶道艺术的建构也好,要从人们天天看见的地方做起。泡茶的人坐在泡茶桌的主要位置,骄傲地呈现她的泡茶、奉茶、品茶,无论是在茶叶卖场的泡茶桌、有泡茶师为客人泡茶的品茗馆,还是自家的客厅上。

《茶道》月刊专栏

 

  (899)

让大家乐于就读茶文化专业/蔡荣章/20170912

让大家乐于就读茶文化专业/蔡荣章/20170912

“老师说得茶文化有多伟大,举了许多茶的伟人、拥有几千家连锁店的茶企业,事实上毕业进入职场,就是泡茶给人家喝,还要卖笑脸。”有位同学还说得掉下眼泪: 她期待做个大学生,但进入学校后就被选拔为茶艺队,学的几乎就是茶道表演,做的就是到处去比赛,老是自问,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吗?
父母听到要让子女去读茶文化,就问毕业以后干什么,听说是去卖茶,就直觉地反对。“到茶行卖茶还要读什么高职、大学吗?邻居的女儿茶文化毕业,到茶行工作,薪水还不如没有读大学的高中同班同学,那个同学只是早进去了两年。多读两三年书,不但薪水没有更高,还要花一笔学费。
这就是当今茶文化科系招不足学生的原因,不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毕业时的就业招聘会经常都是每位毕业生有三四个选择的机会,就业以后的发展也不是不好,两三年后晉升到店长、经理,或是创业当老板的比比皆是。但是目前茶行茶馆给人的印象就是初级产业的样子,无需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就可以上岗,业者也充满着“会推销比懂茶重要”的观念。因此推销的方法就偏向长相好、会说话、卖感情,专业知识被抛在后面,就职两三年的员工连茶的分类都说不清楚,泡起茶来也没有个准,当然更谈不上让顾客享会茶道艺术了。
如何改变大家对茶行茶馆的印象呢?只讲究装潢、包装、人员长相的茶行茶馆目前已经生存不易,社会大众已到了买好东西、享受好服务的阶段了。业者必须把雇用具备专业能力的员工以及拥有制作得到位的好茶列为成本的主要项目。当具备专业素养的茶行茶馆(即拥有专业素养的员工、浓厚茶味的装潢、做得到位的茶叶、堪称作品的茶汤)一家家兴起后,仅追逐表象的茶行茶馆自然逐渐被淘汰。大家看到这样的行业新景象,自然对在里面服务的人员起崇敬之心,以自己在里面上班为荣。
接下来就是高职与本科院校的茶文化专业如何跟上脚步。有些人认为高职教育必须要与产业结合,目前茶行茶馆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量身制作。我认为学校教育是要引领产业的发展,教室里的思想与教材必须跑在产业的前面,否则不只是一毕业就落伍了而已,更改变不了产业的现况。学校的教育必须要比产业快半拍,尤其在产业本身就慢半拍的时代、尤其在产业必须更新才不被认为不值得去就业的时候。
但是现在茶文化专业或茶文化系的教室,专业课程仍然缺少泡茶原理、泡茶技艺、茶汤欣赏、茶会举办、茶道艺术等足以改变茶行茶馆体质的基础课目。太偏重于茶艺表演、民族茶艺、茶树种植、茶叶化学,对茶行茶馆的形象改变並无助益。泡茶原理、泡茶技艺、茶汤欣赏、茶会举办、茶道艺术等课程的缺乏缘自于师资与教材的不足,如何就具备教师资格的老师中加以转换是补救之道。
有些人认为以“茶文化”作为学校专业的名称太过笼统,尤其是职业教育,最好把毕业后就职的岗位明确的标识出来,于是最近普遍改成了“茶艺与茶叶营销” 。但是在课程安排上不宜受限专业的名称而将课程设置得太过狭隘,否则限制学生的永续发展,也束缚了茶行茶馆体质的改变。
茶行茶馆是贩卖茶叶、茶汤、茶文化、茶道艺术的地方,要准备好这些产品,不要堆积太多的表演、情感、包装,让消费者正视这个行业的新时代面貌。

《茶道》月刊专栏

 

  (960)

你的茶艺在哪里/蔡荣章/20181201

你的茶艺在哪里/蔡荣章/20181201

东西方两位久年不见的好友相聚,他俩都是画坛颇有成就的画家。甲巡览了乙画展的画作,问乙:“你的画在哪里?”,乙沉思了一下,他知道甲在询问他什么。乙这段时间一直在临摹一处石窟的壁画,他自认为收获很大,艺评界也多赞美他不但重整与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画作,也在临摹的画作中融进了自己的精神,但他本人一直有个疑惑存在心中:“这样的作品能说是自己的创作吗”。朋友这一问,又勾起了他心中的不安。他告诉朋友,他知道他的意思,他会重新努力。

在一场来自各地区代表队间进行的茶艺竞赛上,我也遇到一位朋友,他问我:“这里当今的茶道到底长成什么样子?” 我心里想,你两天来看到的这么多团队展现的不就是这里当今的茶道?但是这句话我没有说出来,我知道他别有用心。

中场休息的时候,他跑去问代表队的人:“你们的茶艺是什么?” 被问的人说:“我们表达离家出国留学的游子怀念家乡的茶,表达了辛勤工作的制茶景象,也表达了茶在他家亲情与他与他女友间建构的友情,这些都是茶艺的内涵。” 他又跑去问另一个代表队:“你们的茶艺在哪里?“被问的人回答他:” 我们泡茶前要插花、要点香,这是我们茶艺精致的部分,我们要在艺术的氛围上表现茶艺。画画、音乐也是茶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泡茶间要有现场挥毫与古筝演奏,这些都是我们的茶艺。“等到另外一个中场休息时间,他又跑去问另外一个团队:” 你们的茶艺是什么?“ 他们回答他:“我们在茶席的设计上下功夫,我们特别制作了茶桌、椅子、桌布、布骑,我们找来与桌面相配的壶款,泡茶者也穿着与茶席相呼应的服装。我们为这样的茶席订出了茶艺主题,并由一位解说员从旁以中英双语朗读出来,这就是我们茶艺所要表现的内涵。”

这位朋友回座位后告诉我,他问到的都没有回答他“茶的位子”在哪里,他们只说到茶的社会功能、茶的周边艺术、茶席的设计,没有人说到茶的本身。茶艺是茶的艺术,为什么没有针对茶的本身与饮用详加诠释?

本文第一段说到绘画艺术的朋友与之后几段说到茶道艺术的朋友,他们所重视的都在艺术的“本体”与作者的“创作”上。艺术不能脱离自身(如绘画的画作、茶道的泡茶奉茶喝茶)而存在,仅是依赖环境(如绘画的画框、画廊、画中伟大的人物,茶道的配乐、插花、茶的故事)的衬托是不够的,必须“艺术”自己挺身而出说话,例如茶艺必须是由“茶”直接告诉大家,他的美在哪里、他值得品赏的是什么。艺术还必须是作者(在茶艺就是泡茶者)本身的创作,这创作代表着作者本身对该项艺术的具体诠释,如茶艺,作者必须将他体会到的此茶“茶性”表现出来,这个茶性在别个作者的体会可能不一样,作者还必须将胸中的“泡茶奉茶喝茶之美”呈现出来,这个美也可能跟别个作者所体认与所能表现的美不同。作者也不能只是抄袭别个作者所表现的茶性与茶的美感境界。

 

  (958)

泡茶赏茶不依赖包装与名称/许玉莲/20180212

泡茶赏茶不依赖包装与名称/许玉莲/20180212

牛栏坑、马头岩的肉桂岩茶火红后,茶叶包装都一窝蜂印上牛肉、马肉字眼了,人们泡茶、喝茶前不是用心地看茶况赏茶叶,而是指着包装上“牛肉”二字就觉得很矜贵了。这个年代的白茶,不管青红皂白也都在包装印上老白茶三字,人们见字喝茶,茶叶生产年份及收藏过程是否清晰倒反成次要了。这很荒谬。

别将茶叶的包装及标签带上泡茶席,茶叶带回家后应该好好的照顾,不能就这样把茶叶摆着一边不管,以为当泡茶时拿出来即可。茶叶需要检查种类与状况的不同,然后采取不同方法存放,一些买回来的茶叶收在纸皮罐不适合,这时就要换进瓷罐或不锈钢罐给它密封,有时购茶量太多,就要分成几个小罐来装,以免每一次打开造成茶叶漏风,很多时候茶叶的商品外包装并不适于存放,适于存放的大概也不美。

即使一些茶叶的包装代表着矜贵显赫身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要把这些包装及标签卸除,把茶叶收放进自己泡茶要用的茶罐或用另外一张干净纸张包裹,这样喝茶才会喝得比较清静。在繁多商业资讯与故事包围之下喝茶,喝茶容易变得不再是喝茶。茶叶外包装上所展示的品牌、价格、传奇说词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经常在目眩神迷的情况下喝茶,人们的灵敏度会降低,感受力也会变得懒怠,无法将鉴赏力集中,养成一种习惯。

不将包装外观除掉,你在泡茶时就被它们影响了欣赏、爱茶之心,你将无法自主地爱任何可以爱、值得爱的茶,你将被如雷贯耳的“大牌茶”愚弄,喝到一些名气非常大的茶时,即使它表现得如斯坏,你都不敢相信它可以是一个品质不好的茶,你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说它不好。

泡茶要培养爱茶的心,爱茶包括读懂茶,读懂了,随手就可以购置一些好的茶(不一定贵)放在身边,把茶照顾好,不管它属于什么牌子、何等价格,爱茶的泡茶者都能够看清楚、喝明白它的本质,慢慢接触它,逮住它的灵魂来爱它。所以随时可就手边那几个茶来泡,不必去选一些特别有名气有故事包装的茶。

用自己泡茶的茶叶罐收茶入席,从此就茶论茶才会真正关心到茶的本身,从茶的外形、色泽、香味去认识它欣赏它,不要迷恋茶叶包装上的字眼如历史名称、代号、防伪条码、年份有多老、名人的签名或一些标榜冠军的比赛茶。这些都只是商业行为,并非品质保证,故泡茶时不能被自己的偏见蒙骗,以为凡是有标示、记号的茶皆好茶。你可以统统不要管它这些包装及标签,在冲泡之前,小心的看看茶叶一眼,想一想它们历经了怎样的一番过程才抵达至茶席上,这样你泡茶将泡得更愉快,像和老朋友相处。

泡茶要懂得直接欣赏这一壶茶,不要依赖茶叶的各种包装与标示,不要透过过去的经验,甚至于还不要强调茶叶的名字。这样你会喝得比较慢,也更意识到自己在喝着的香味。受限于包装、过去的经验是主观的;有了名字的茶,反而泡茶喝茶受限于你过去的记忆,没有欣赏到现在这一壶茶。别让包装骚扰了你的灵魂,看着现在这壶茶,闻之、嗅之、啜之、品之,默默地领受,又或说出你的心情与发现,这种用心的方式会让你泡茶泡得理智而缓慢,深刻而安逸。

 

  (1200)

茶道的道是指泡茶奉茶喝茶的道/蔡荣章/20181125/现代茶道思想专栏

茶道的道是指泡茶奉茶喝茶的道/蔡荣章/20181125/现代茶道思想专栏

喝茶,尤其是正经八百地谈到茶道,一般人总要从各流派的哲学思想说起,进一步还要从清、和、静、敬等逐字解析,结论总是说茶道与这些哲学思想是相通的。这些道德观念被视为是茶道的基本精神,也是泡茶奉茶喝茶时必须依循的规范。谈“茶道”者若不及于这些领域,就会被讥为只是皮毛,或被质疑:只是泡茶奉茶喝茶谁不会,哪还用得着费劲地动用到“道”字?

事实上,茶道只是指泡茶奉茶喝茶之道,不是“茶”外还加了一层必须修炼与遵守的“道”。泡茶奉茶喝茶之道包括种茶、制茶、识茶、泡茶、评茶、与赏茶等的知识、技术、功夫,与以之作为媒介,呈现泡茶奉茶喝茶的美与艺术。这已足以撑起茶道这栋大厦,不需要特别依附在其他的建筑物上。

有一天为了“茶会举办”的课程,由同学举办的一场12个人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大家围坐在排成四方形的桌旁,桌子一边是茶道艺术家的泡茶位置,另外三边是12位品茗者的座位。一壶茶要供应好13位品茗者是不容易的,这位初任茶道艺术家的同学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虽然使用了一把450cc的大型壶,分茶时仍然短少了两杯的汤量。大家都为这个状况紧张着,泡茶师笃定地端起奉茶盘,将奉茶盘呈放在第一位客人面前,意指要以传递的方式奉茶,大家依序自行从奉茶盘上端起杯子,第一位品茗者看到空杯子正对着自己,毫不犹豫地端了起来放在自己面前,然后将奉茶盘移放到下一位品茗者。第二位品茗者面对的杯子不是完全没有茶汤,只是少少的不到半杯,虽然这一杯不完全面对着自己,他也很有教养的模样端起了那一杯。大家端过了茶汤,奉茶盘送回到泡茶师的面前,泡茶师端起了最后留给他的一杯,示意大家一起喝茶。这时我特别看了前面两位同学一眼,他俩依然很自然地端起杯子喝了茶。

我叹了一口气,好有教养的一群同学!但是我们说茶道的主体是茶,茶道艺术的最终作品是茶汤,为什么最重要的茶汤作品不见了还那么淡定呢,泡茶者不试图补救(他可以再泡个半壶,补满最后两杯,若还有多余,又不想留到下一道使用,可以在其他杯子上补上一点的),品茗者也要装出一副有茶喝的样子?我知道师长曾教我们要包容,要牺牲小我,让场面变得不尴尬,泡茶者也打从心底地认为茶道的仪式性比有没有茶喝更重要。

我们强调,茶道是以茶为主体,所谓的茶道就是泡茶奉茶喝茶的道,茶道是以技术为底盘,以艺术为车身的一部车子,道德是让车子走的道路(茶道、音乐、绘画等都是车子,都可以走在每条道路上)。

回顾30年前,有次茶道界某流派的家元来访,我们举办了一场小型的茶会接待他与他的秘书,会场采取分离式的座位,也就是泡茶席与品茗席是分开来的。大家看完泡茶师的泡茶,泡茶师端起了奉茶盘出来奉茶。奉茶盘上第一排的中间一杯是准备奉给家元的,泡茶师把这杯往前挪了一点点。就在这个时候,一只苍蝇在奉茶盘上盘旋了一圈,就停在了要奉给家元的那一杯的杯口上。泡茶师惊吓了一下,赶走苍蝇,迟疑了一阵子,继续将奉茶盘往家元面前送。家元看了泡茶师一眼,笑了笑,用手指了指那个杯子,意思是:要我喝这一杯吗?泡茶师一时不知道怎么应对,旁边的人提醒了他:先把那杯挪开。他领悟了过来,将那一杯移到奉茶盘内侧的边角去,另外挪一杯出来,奉给家元。回座位后,泡茶师将那一杯移放到侧柜上,然后转正身子,向大家行了一礼,请大家喝茶,他就用眼睛陪着品茗者。随后泡茶师补了一只新杯子给自己,准备第二道以后使用。

泡茶要适时解决茶道上发生的问题,不是将仪式与道德放在第一位,放着主轴上应该完成的泡茶、奉茶、茶汤的欣赏与品饮不顾,泡茶、奉茶、茶汤的完美呈现与大家喝得很愉快才是茶道。 (1190)

有人送来不知名的茶/蔡荣章

有人送来不知名的茶/蔡荣章

20181026《现代茶道思想》专栏

那是一个素白的纸提袋,有一个提把,但上面什么都没有印刷,袋子里面装了两小纸盒,也是素白的,什么都没有印,也没有写什么字。打开小纸盒,里面是一个小罐子,罐子也是素白的,一点标记都没有。打开罐子,才知道是茶叶,可以认出是什么茶类,但是是这一类茶的什么茶名就不知道了。我想这其中必有诈,也不问这是什么一回事。等了许久,才开口道:“这是你的商品吗?” 他说:“是的”,“已经分发出去了吗?” 他说:“已经摆上多家经销商的架子了”,“卖掉没有?”,“卖掉一些了”,“顾客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问是什么茶、为什么不标识名称”,“店主怎么回答”,“喝了就是,先不管它是什么茶,直接从茶香、茶味去认识它”,“你真的这样教店长了?”,“真的”。我笑开了,“真是勇敢的茶人”。店长说:“有些顾客按捺不住,过几天还是回来问,我就提示他赏茶的心法,大部分的人都满意地回去了,有些人还再带一两罐回家。”

直接就茶的香、味来认识它、欣赏它,是最直接且真实的做法。如果事先就知道了什么茶,总难得毫无障碍地欣赏它,如果你知道了它是鼎鼎有名的某某茶,没有喝就涌上了一大堆的香与味,本来没那么好喝的茶,也因为它的盛名而增添了许多分数。如果再标注上是什么比赛茶的特等奖,本来不觉得怎样的,这下子也怀疑起了自己的水是不是不对劲,还是自己没有把它泡好。

茶的种类、级别非常多,一个名称是无法表达出什么的,依照这个名称去认识、去欣赏,就如同瞎子摸象。既然茶叶都已经来到面前,为什么不直接就它的身体来理解它、泡开来喝它,就它呈现的香与味来欣赏它?

很多茶是我们不曾喝过的,有些茶的名称我们虽然熟悉,但是它被制作得不是通常这个茶名所代表的那个样子,这时,如果喝来的品质好,我们是要因为它被做得不是那种茶应有的特征而说它不好呢,还是应该以独立的态度来品评它呢?如果都是就已有的茶名与这些茶名所显示的品质特征来欣赏它,那是画地自限。也对不起茶,茶本来就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空间,哪能因为它长在那里,被冠以那个地方的茶名而非得是那个样子不可?

依循茶名去欣赏一款茶是不正确的喝茶法,就如同看一幅画,总是先看画的名称,然后才欣赏这幅画。为什么说是不对的赏画方式呢?因为是被作品的名称领导着去理解与欣赏。不能说:“我不知道它在画什么,叫我怎么欣赏”,真正看画的途径与喝茶一样,是应该直奔画的本身去体会的。看不懂往往是因为被别人带路带习惯了,突然没人带路就不知道要怎么走了。直接就画的线条与色彩来理解与欣赏,即使理解的与标示的名称不一样也没有关系的。画家就常说:我要表达的都画在作品上面了,为什么还要我订个名称?如果非要不可的话,我就叫它“作品28号”。听音乐也是一样的。

但是最后我还是补充了一句,这样“无名”的包装很符合茶叶欣赏的要领,也很有启发性,但是不符合商品标示的要求,要标示出商品的内容为“茶叶”,还要有生产者的名称与保质日期。字形与色彩柔和一点,一副无染的样子,让消费者意识到与茶为伍无需知道它叫什么。

 

  (1048)

2018-09-15许玉莲会长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文化公开课

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许玉莲会长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文化公开课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邀请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许玉莲会长于2018-09-15&16在“睿茶慧人”茶文化公开课讲授两门课,一,无我茶会的理论,示范与实践操练。二,小壶茶法的理论,示范与实践练习。

2018-09-15上午安溪茶学院副院长范水生莅临致辞为课程举行开班仪式。

无我茶会的课程大纲如下:

  1. 特殊做法及七大精神

1.1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

1.1.1围成圈圈,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

1.1.2抽签决定座位。

1.1.3依同一方向奉茶(向左或向右)。

1.1.4自备茶具、茶叶与泡茶用水。

1.1.5事先约定泡茶杯数、泡茶次数、奉茶方法,并排定会程。

1.1.6席间不语。

1.2无我茶会特殊做法及七大精神

1.2.1抽签决定座位—无尊卑之分

1.2.2依同一方向奉茶—无报偿之心

1.2.3接纳、欣赏各种茶—无好恶之心

1.2.4努力把茶泡好—求精进之心

1.2.5无需指挥与司仪—遵守公共约定

1.2.6席间不语—培养默契,体现群体律动之美

1.2.7泡茶方式不拘—无流派与地域之分

  1. 场地问题

2.1室内室外以什么场地为宜

2.1.1席地而坐时,一个人的空间需要多少

2.1.2这个场地能容纳多少人

2.2场地的准备

2.2.1场地规划图

2.2.2号码牌的制作

  1. 报到时段

3.1抽签、签名等报到手续

3.1.1人多时,如何缩短抽签与签名的时间

3.1.2报到人数的掌握

3.2注意事项

3.2.1工作人员何时入场

3.2.2表演者、解说员等的座位安排

  1. 与会者会前的准备

4.1 无我茶会的基本道具

4.1.1如何携带茶具才好

4.1.2“茶”如何携带

4.2无我茶会就座的方式

4.2.1坐垫的功能要求

4.2.2无我茶会的服装与鞋子

  1. 就位与联谊时段

5.1茶席设置

5.1.1每人的坐垫应如何放置才会整齐

5.1.2夜晚无我茶会时,茶会灯放哪儿比较好

5.2茶具观摩与联谊

5.2.1“茶具观摩与联谊”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5.2.2茶具观摩的礼节

  1. 无我茶会的泡茶与奉茶

6.1无我茶会使用“简便泡茶法”

6.1.1何时开始泡茶、何时开始奉茶

6.1.2如何奉茶,杯子放在哪里

6.2如何奉茶给围观的人

6.2.1奉茶间的礼节

6.2.2无好恶之心的真谛

  1. 品茗后活动与收拾

7.1何谓“品茗后活动”

7.1.1品茗后活动如何与演出者协商

7.1.2品茗后活动要不要设置表演台

7.2茶具如何收拾

7.2.1何时开始擦拭自己用过的杯子

7.2.2茶会如何结束

  1. 主办单位的会前准备

8.1举办无我茶会的时机

8.1.1如何订定无我茶会的名称

8.1.2勘察场地

8.2哪些工作需要专人负责

8.2.1“公告事项”的制作

8.2.2“会前说明会”的举办

  1. 无我茶会简史

9.1无我茶会的出生背景

9.1.1为什么有无我茶会的诞生

9.1.2从独饮到无我茶会

9.2无我茶会的举办

9.2.1第一次无我茶会的举办

9.2.2第一座无我茶会纪念碑在武夷山

  1. 对外解说

10.1对外解说的时机

10.2无我茶会解说稿

  1. 无我茶会实习课

小壶茶法的课程大纲如下:

小壶茶法

  1. 小壶茶法的定义

1.1十大泡茶法

1.1.1小壶茶法

1.1.2盖碗茶法

2.小壶茶法的泡茶席摆置

2.1茶具四大区块

2.2茶具摆置与美感

3.评鉴泡茶法与品饮泡茶法

3.1不是因为用具的不同

3.2是因为目的性的不同

4.泡茶五要素

4.1水质

4.2水温

2.3茶水比例

4.4浸泡时间

4.5冲泡器

  1. 小壶茶法

现代小壶茶法25规程

说明:

*凡说方向,是指泡茶者的方向。

*品茗者是从泡茶者的左边算一、二、……………

*水温、需要时则调整,不论步骤。

*热水用新鲜烧开的。用毕一壶再煮另一壶。保温瓶热水备用在席下柜橱。

*计时器,采用“秒数”一直往前走的。只在开始时按“开始”,时间到了不按。在下一次开始前顺手归零再按“开始”。计时器不要用响铃。

步骤:

1入席:

1.1品茗者就位

1.2泡茶者就位

2备具:

2.1右手取杯托交左手,置放煮水器左下侧;取计时器交左手置放杯托右侧。

2.2右手取茶巾,左手接过来,置放泡茶者正前方。

2.3右手取茶罐置放右侧上方;取茶荷与渣匙置放茶罐下方。

2.4把茶杯翻正,从左至右。

3备水:

3.1左手取煮水壶盖置左下方。

3.2提起保温瓶加热水入水壶,保温瓶归位。

3.3盖上煮水壶盖。

3.4将煮水器开关推开。

4备茶:

4.1右手取茶荷及渣匙置茶巾右方。

4.2右手取茶罐交左手,右手打开茶罐盖子,置茶荷右方。

4.3右手取渣匙将茶叶拨入茶荷。将渣匙置茶荷上方。

4.4右手取茶罐盖子,盖回去。

4.5将茶罐交给右手,放回原位。

5赏茶:

5.1将渣匙置奉茶盘右方。

5.2取茶荷(内有茶叶),置奉茶盘左方。

5.3将奉茶盘置左一品茗者正前方席上。品茗者赏茶。欣赏完毕,置左二品茗者正前方席上,左三。。。。。

最后一位品茗者看完后交还原位。

5.4泡茶者识茶:泡茶者拿上来看茶叶,看毕放回原位-茶罐的下方。

6备品水壶:

6.1左手取品水壶置泡茶壶左方,右手将壶盖置放于盖置上。

6.2左手提起煮水壶,倒热水入品水壶。煮水壶归位。将品水壶盖盖上。

6.3左手提起品水壶,放回原位。备用。

7温茶具:

7.1温壶:右手取壶盖置放盖置上,左手提煮水壶将热水倒入壶内,煮水壶归位,右手将壶盖盖上。

7.2温茶海:右手提起茶壶,将热水倒入茶海。茶壶放回原位。

7.3温茶杯:右手提起茶海,将热水个别倒入茶杯,从左至右,茶海归位。

(必要时省略此步骤。)

8置茶入壶:

8.1右手打开壶盖,置盖置上。

8.2右手取茶荷(有茶叶)交给左手,右手再取渣匙。

8.3将茶荷移近茶壶口,用渣匙将茶叶拨入壶内。

8.4将渣匙置放茶荷上,茶荷交给右手,置放最初的位置-茶罐的下方。

9冲泡第一道茶:

9.1右手打开壶盖,置放盖置上。

9.2左手提起煮水壶,轻轻将热水注入茶壶。煮水壶归位。将壶盖盖上。

10计时:

10.1随即左手按计时器计时。

10.2泡茶者与品茗者一起等待。

11出汤:

11.1时间到了,茶汤泡好了,右手提起茶壶,轻轻将茶汤倒入茶海。

11.2出完茶汤,茶壶归位。

12准备茶杯:

12.1右手提起茶杯,将温杯的开水倒入水方,空杯置原位。从左至右。。。。

13分茶:

13.1右手提起茶海,将茶汤分入茶杯,从左至右。

分完了,茶海归位。

14奉茶:

14.1取茶法:一,左手取杯托,右手取茶杯,在茶巾上干杯底,再将茶杯置杯托上。二,左手将杯托和茶杯交给右手。

14.2右手将杯托和茶杯置品茗者正前方席上,从左至右,。。。品茗者点头谢谢。

14.3最后一杯,泡茶者的杯托和茶杯置放茶巾右方。

15品茶:

15.1左手持杯托,右手持茶杯,看汤色,慢慢嗅闻茶汤,然后分几口将茶汤吸入口中含着咀嚼,慢慢吞咽。

品完了,将杯与托置正前方席上。

16第二道茶:

16.1右手打开壶盖,置放盖置上。

左手提起煮水壶,轻轻将热水注入茶壶。煮水壶归位。将壶盖盖上。

16.2随即左手按计时器计时。

泡茶者与品茗者一起等待。

16.3时间到了,茶汤泡好了,右手提起茶壶,轻轻将茶汤倒入茶海。

出完茶汤,茶壶归位。

16.4添茶:右手提起茶海,将茶汤分入茶杯,从左至右。品茗者点头谢谢。

分完了,茶海归位。

16.5品茶:左手持杯托,右手持茶杯,看汤色,慢慢嗅闻茶汤,然后分几口将茶汤吸入口中含着咀嚼,慢慢吞咽。

品完了,将杯与托置正前方席上。

 

17第三道茶:

17.1右手打开壶盖,置放盖置上。

左手提起煮水壶,轻轻将热水注入茶壶。煮水壶归位。将壶盖盖上。

17.2随即左手按计时器计时。

泡茶者与品茗者一起等待。

17.3时间到了,茶汤泡好了,右手提起茶壶,轻轻将茶汤倒入茶海。

出完茶汤,茶壶归位。

17.4添茶:右手提起茶海,将茶汤分入茶杯,从左至右。品茗者点头谢谢。

分完了,茶海归位。

17.5品茶:左手持杯托,右手持茶杯,看汤色,慢慢嗅闻茶汤,然后分几口将茶汤吸入口中含着咀嚼,慢慢吞咽。

品完了,将杯与托置正前方席上。

18品水:

18.1左手将品水壶置放泡茶壶左方。

18.2席上添水法:右手提起品水壶,从左至右,分别将温水注入茶杯。

18.3开始品水。

19第四道茶:

19.1右手打开壶盖,置放盖置上。

左手提起煮水壶,轻轻将热水注入茶壶。煮水壶归位。将壶盖盖上。

19.2随即左手按计时器计时。

泡茶者与品茗者一起等待。

19.3时间到了,茶汤泡好了,右手提起茶壶,轻轻将茶汤倒入茶海。

出完茶汤,茶壶归位。

19.4添茶:右手提起茶海,将茶汤分入茶杯,从左至右。品茗者点头谢谢。

分完了,茶海归位。

19.5品茶:左手持杯托,右手持茶杯,看汤色,慢慢嗅闻茶汤,然后分几口将茶汤吸入口中含着咀嚼,慢慢吞咽。

品完了,将杯与托置正前方席上。

 

20赏茶渣:

20.1左手取渣盘,置放茶壶的左方。

20.2右手将茶壶的壶把向内转,转至左方。打开壶盖置放盖置上。

20.3左手提起茶壶,右手取渣匙,从茶壶内陶取些许茶渣,置放渣盘上。

20.4放下渣匙在渣盘上。放下茶壶,将茶壶的壶把向内转,转至右方,右手去壶盖盖上。

20.5右手取渣盘(渣盘上有茶渣与渣匙),置放奉茶盘上。

20.6将奉茶盘(奉茶盘上有渣盘与渣匙)置左一品茗者正前方席上。品茗者赏茶渣。欣赏完毕,置左二品茗者正前方席上。。。

最后一位品茗者将奉茶盘传回泡茶者前方。

泡茶者看茶渣。

20.7泡茶者看毕,取渣盘置放最初的位置。

21归还茶杯:

21.1品茗者用右手提起杯托与杯,交还原来席上的位置,点头谢谢。左一、左二…………

21.2泡茶者右手提起杯托与茶杯,交给左手。右手拿起茶杯,置放原位(右一),左手将杯托归位于煮水器左下侧。

21.3泡茶者取品茗者的杯托,左手取杯托,右手提起茶杯置放桌面,杯托归位煮水器左下侧,右二、右三…………

22清渣:

22.1右手将茶壶的壶把向内转,转至左方。打开壶盖置放盖置上。

22.2左手提起茶壶,右手取渣匙,把茶壶内剩余茶渣挖入水方。

22.3将茶壶置放在壶托。

22.4左手提起煮水壶,倒水淋一下渣匙以清掉茶末,煮水壶归位。

22.5左手掀开茶巾一角,让渣匙趋近茶巾,按一下吸水迹。将渣匙置放茶荷上。

23清理茶具

23.1冲壶:将茶壶的壶把向内转,转至原来的右方。

23.2右手将壶盖打开置放盖置上,左手提煮水壶将热水倒入茶壶。

23.3右手提起茶壶,轻轻旋转两圈,伸向水方,将茶壶向内翻使其壶底朝天,让水与茶末倒入水方中。

23.4将茶壶归位于壶承。

23.5冲茶海与茶杯:左手提煮水壶,倒开水进茶海。煮水壶归位。

23.6右手提茶海,倒开水进茶杯。茶海归位。

23.7右手取茶杯,将开水倒入水方,茶杯归位。从左至右。。。

24辅茶具归位:

24.1切断水温:关电。或灭火。

24.2左手取杯托交给右手,置放奉茶盘左上方。

24.3左手取计时器交给右手,置放奉茶盘的杯托下方。

24.4右手取茶巾置放计时器下方。

24.5右手取茶罐置放杯托右方。

24.6右手取渣盘与渣匙置放茶罐下方。

25结束

25.1品茗者这时知道要结束了,站立,行礼致谢泡茶者。(可离去)

25.2泡茶者也行礼。(可坐下)

25.3茶会结束。

 

 

  (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