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无我茶会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于10/24~10/29在台湾举行(之三台北,鹿野,高雄三场茶会) 文/许玉莲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于10/24~10/29在台湾举行(之三台北,鹿野,高雄三场茶会)

文/许玉莲

蔡荣章先生于1989年创作无我茶会,其茶会形式:抽签入座,往同一个方向奉茶,茶类不限,没有指挥和司仪, 席间不语,不规定流派与泡法,努力把茶泡好。

这是自1980年当代茶文化复兴,第一个建立系统的茶会,茶会模式自1990年实施至今27年。跨越10多个地区(台湾、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举办超过10000多场次,500000多人次参与。

蔡荣章先生也为无我茶会出版6本读物,包括了中、日、韩、英语,中文包含繁体、简体字版,内容叙述188条茶会操作细节。

只要熟悉无我茶会的精神与实施方法,不擅自修改其中原则,各地常常有茶友自主举行,不必向任何机构申办,举办的团体或私人都属自愿工作者,不计酬劳的。主办的单位也不会通过茶会来做商业广告,大家纯为茶道的表现一起泡茶、奉茶喝茶。同时举办无我茶会时也不论规格的大小,只求做好每一个环节,体现出无我茶会“不分尊卑,遵守公共次序”等精神。

所谓国际无我茶会,国际意即,每两年在各国/地域轮流举行一次国际性的茶会,来自不同地方茶友汇聚在一起交流。27年来此国际无我茶会共举办16届,2017年今届在台湾,有3个不同的场地即台北,鹿野,高雄。如下:

2017-10-25,10:00am~11:00am台北中正纪念堂千人无我茶会

2017-10-27,08:30am~10:30am台东鹿野高台300人无我茶会

2017-10-28,16:30pm~18:00pm高雄市文化中心700人无我茶会

第1场:2017-10-25,10:00am~11:00am台北中正纪念堂千人无我茶会

2017-10-25当天上午,参与者对时,抽签入座,摆好茶具后,主办方为第十六届无我茶会进行了简单的开幕仪式,由蔡荣章致辞,然后邀请各国/地域领队:韩国孙莲淑、美国林炯志、马来西亚许玉莲、安溪林环珠、杭州陈刚等见证剪彩仪式。剪彩则由主办方: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泡茶师联会、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陆羽茶艺中心等联合代表。此次出席的参与者也包括了重庆、海南岛、天津、香港、新加坡、日本等茶友。

随后,时间快到了,参与者自动自觉走回自己座位坐下来,约定时间一定,大家就静静地依照顺序人人一起泡茶、奉茶、喝茶,整个纪念堂广场登时安静下来,只闻茶香。远远看过去,只见人起人落一片律动之美,人与茶与地结合成美丽的风景。

品茗后活动是音乐演奏,演奏者喝完最后一杯茶,坐在原地就玩起他的乐器,音乐一响起,周围更静了。他用萧吹起了“二泉映月”,大家沉浸陶醉在悠悠萧声,过后,我们就慢慢地把面前的茶杯擦拭一下等友人将之取回,我们也起身去把自己的茶杯收回来。结束茶会。

当晚,主办方准备了欢迎晚宴接待与会者,会上安排了精彩的南音演奏表演。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又称“弦管”、“南管”,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

第2场:2017-10-27,08:30am~10:30am台东鹿野高台300人无我茶会

台湾作为主办方,为了让参与者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特别安排与会人员乘火车从台北到台东,到鹿野高台举行第二场的无我茶会。我们约二百多人,浩浩汤汤出发,坐满了好几个车厢,在火车上泡茶,吃火车便当,确是一个有趣的经验。

抵达台东当晚的欢迎晚会,由台东少数民族歌舞团呈现美丽的歌声与歌舞,与会者都很享受那种热闹与热情。

第二天早晨,我们就直奔鹿野,鹿野高台为台湾东部着名飞行伞基地以及台湾三大热气球节举办场地,拥有一片辽阔草坡地,蓝天白云照耀下空气清新。

我们欢欢喜喜地把茶席摆放好,就到处观摩茶友的茶席,也顺便看看风景,享受美好的阳光与空气。

茶会如期开始,泡茶、奉茶、喝茶过程听到的都是一些风声,还清晰传来小孩子在远处玩游戏之声。全心全意投入整个茶里,突然传来一串口琴声响,我发觉品茗后活动的时间到了,在那么宽阔的天地,那口琴演奏的乐曲也不必用麦克风广播,我们就轻易听入心里去了,虽然短短的一曲,却叫人感动与留念,也令人如梦初醒继续完成茶会的结束。演奏口琴者是前理事长林连兴,他的曲子是美国轻快民谣“噢苏珊娜”。

茶会后活动,是到鹿野茶园及茶业改良厂分厂参观和体验茶叶制作。

第3场:2017-10-28,16:30pm~18:00pm高雄市文化中心700人无我茶会

非常特别的,这一场茶会的时间订在傍晚,由于秋末,太阳这时仍有余辉但马上就会天黑,因为此处位于南部,天气稍热,故此时此刻气候才会缓和,这是主办方体贴茶友,预防与会者中暑之设计。我们在暮色逐渐凝重,天气慢慢变得凉爽中泡茶奉茶喝茶了,把一口茶含着在嘴里慢慢享用,看着天色暗沉感觉时间消逝,那感觉真棒。坐在钢骨水泥的广场中举办茶会,大家浑然忘记周围的车声、人声,原来也可以如此沉淀。

到后来品茗后活动的乐曲响起,那是用古琴演奏的“秋江夜泊”,我们停下所有事情,听音乐温柔地飘过来,过一会儿,意犹未尽拿起茶杯闻闻茶的杯底香,也拿起茶壶观赏茶渣,好好的结束茶会。

当晚主办方安排了惜别晚宴,并邀请管弦乐团现场演奏多支美妙音乐。

场地规划与布置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的3场茶会,场地布置的工作与效果都非常地科学合理,又感觉舒服,无论是圈圈的大小运用,每个圈每个位置的间距,留有的空地,围观者所需的空旷地等等,令整个茶会顺畅,不觉得太大或太小很突兀。我访问此届的场地负责人陈树荣老师,他说:“除有事前充实的规划外,也需十足的施行,外加老天作美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也要人也要天,总之要事先掌握确实参与人数,配合适用的规划图形,报到处号码牌投放管控(由外圈往内渐进投放),注意报到者有无携带茶具,不泡茶者不给号码牌(权宜作法)带到旁边给纪念品打发,才不致于空席缺口,让外圈报到紥实后往内圈渐进,最内圈有空席再一起收拾,这样队伍就会完美,至于圈距.席宽视场地大小而定(圈距莫大于5M,席宽莫大于1.5M)这样看起来,视觉上才不会有空洞的感觉。”

 

  (1603)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于10/24~10/29在台湾举行(之二论文集) 文/许玉莲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于10/24~10/29在台湾举行(之二论文集)

文/许玉莲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出版的论文集,主题是:茶会。

此书征集了四十一篇文稿,分成茶会篇及茶文化篇,我提交的稿子是“茶叶作品. 茶汤作品. 茶会作品”,讨论饮品,农产品,活动与作品的差异,作品与创作者的关系,收录在茶会篇。茶会篇另有蔡荣章的“办一场茶会作品与办一场茶事活动不一样”,蔡先生提出:“茶会作品是以整个茶会做一个单位,有它要诉求的独特标准。举办视为是一件作品的茶会,要让与会者清楚体认到这是一场的茶会,而不是笼统地体认到参加了一次茶事活动。”除此,茶会篇还有陈丽铃的“茶会中的品茗之妙”,陈艳斐的“茶会举办的教学探索”,吕学宜,李佩蓉的“台湾老茶老酒品赏会”等。

茶文化篇则收集了黄志玮的“浅谈龙潭地区推动青少年茶文化活动及其办理成效”,实地观察与记录在地的发展与建议,是很实在的研讨课题。另外王岳飞的“如何科学,合理,健康饮茶”强调九种体质与饮茶种类的搭配之重要,以及饮茶的误区,是值得参考的饮茶资料。

国际无我茶会每二年举办一次,大部分的举办方都会征集论文将之出版论文,这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难能可贵的做法,通过这样的管道,各领域的工作者将自己看法叙述,有望推动茶道新思想。

 

  (1251)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于10/24~10/29在台湾举行(之一报到) 文/许玉莲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于10/24~10/29在台湾举行(之一报到)

文/许玉莲

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于10/24~10/29在台湾举行。上图:2017-10-24,无我茶会创办人蔡荣章先生与作者在台北王朝大酒店茶会报到处。

当晚报到茶友来自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杭州,福建,四川,天津,海南岛,江西,香港,新加坡等地。那些熟悉的,陌生的面孔都是奔着无我茶会的精神而来。我是在2015年上届茶会闭幕时听到宣布后,就默默下定决心准备来参加的,我如何准备?我练习泡茶努力想把茶泡好,上课时给学生讲解与实习无我茶会的做法,我反复验证到底哪一个茶具是我要带去的,我储蓄一些旅费,我在日记簿上将整个10月预留出来,虽然主办方没有明确宣布日期,但我们知道大约就在秋末,就会举行。

每两年一届轮流在各地举行的无我茶会,是一种信念的约定,我们要不断的让它发生:茶会没有指挥与司仪,泡茶不分地域与流派,席间不说话。。。。等,这些信念需要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与行为,它才会存在,否则这些信念只变成文字的叙述而已。无我茶会是自动自费参加,主办方在整个茶会的筹备与进行是没有获取酬劳的。我们参加茶会,是为了将无我茶会之精神体现,而非看看是否可出来认识新朋友,或看看有无商机才决定要不要参加。我们是抽时间出来安排使之实现的。

无我茶会1989年由蔡荣章先生创办,1990年正式推出后,历年来各地区自主举办;惟国际性的举办每两年一次,轮流在各地域主办,27年来举办过16次,下列简表:

日期    :                    届数    :                    地点:

1990.12.18                  -第一届                      台北

1991.10.17                  -第二届                      武夷山

1992.11.09                  -第三届                      日本京都

1993.10.13                  -第四届                      韩国首尔

1995.10.27                  -第五届                      武夷山

1997.11.22                  -第六届                      台北

1999.10.16                  -第七届                      杭州

2001.10.07                  -第八届                      日本静冈

2004.08.21                  -第九届                      新加坡

2005.11.02                  -第十届                      武夷山

2007.10.13                  -第十一届                  韩国益山

2009.10.17                  -第十二届                  美国旧金山

2011.05.28                  -第十三届                  台北

2013.10.12                  -第十四届                  韩国釜山

2015.10.24                  -第十五届                  杭州

2017.10.24                  -第十六届                  台北

上图:创办人蔡荣章,作者,李佩芳理事长

上图:韩国园光大学郭在明教授,作者

 

  (1135)

無我茶會Sans Self Tea Gathering “歷屆國際無我茶會覽表”

無我茶會Sans Self Tea Gathering “歷屆國際無我茶會覽表

無我茶會1989年由當時在臺北陸羽茶藝中心擔任總經理的蔡榮章先生創辦,1990年正式推出後,歷年來各地區自主舉辦;惟國際性的舉辦每兩年一次,輪流在各地域主辦。下列簡表:

            歷屆國際無我茶會一覽表20250329版)

日期 主辦地區 茶會舉辦地點 承辦單位
1 1990.12.18 台北 台北十方禪林,70人 無我茶會創辦人蔡榮章
2 1991.10.17 武夷山 幔亭峰,100人 武夷山市茶葉學會會長姚月明
3 1992.11.09 日本京都 金閣寺、長安寺、天橋立,各200人 煎茶道賣茶真流家元正木義完
4 1993.10.13 韩国首尔 景福宮廣場,350人 韓國國際茶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釋龍云
5 1995.10.27 武夷山 云窩(27日)、玉女峰下(28日),各200人 武夷山市茶葉學會會長趙大炎
6 1997.11.22 台北 台北兩廳院廣場(22日,千人)、高雄文化中心(26日夜晚,500人) 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理事長涂國瑞
7 1999.10.16 杭州 杭州、新昌、天臺,各約200人 浙江大學茶學院童啟慶教授
8 2001.10.07 日本静冈 愛知縣(7日)、靜岡(8日)、引佐町(9日),各約250人 煎茶道賣茶真流家元正木義完
9 2004.08.21 新加坡 濱海城公園(500人) 留香茶藝創辦人李自強
10 2005.11.02 武夷山 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2日,300人)、武夷山市體育館(3日,300人)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11 2007.10.13 韩国益山 圓光大學(13日,400人)、首爾昌慶宮(14日,400人)、 韓國國際茶文化交流協力財團總裁李真秀
12 2009.10.17 美国旧金山   全美茶文化學會會長林炯志
13 2011.05.28 台北 台北(29日,千人)、月潭(30日,400人清晨)、阿里山(31日,300人晨曦) 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理事長王春樹
14 2013.10.12 韩国釜山 首爾、慶州、釜山,(各400人) 国际茶总会 总裁 李眞秀
15 2015.10.24 杭州 浙江大學(千人)、千島湖(300人)、龍泉(300人) 浙江大學茶學院王岳飛副院長
16 2017.10.24-29 台北 台北兩廳院廣場(千人)、鹿野(300人)、高雄文化中心(500人) 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理事長李佩芳
17 2018.10.15-20 安溪 安溪茶学院(16日,千人)、安溪清水岩(19日,500人)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長林金科
18 2023.06.13-17 韩国首爾 蚕室漢江公園(15日)、光化門廣場(16日),各300人 国际茶总会 总裁 李眞秀
19 2025 中国北京(京津冀)   北京茶道思想科學技術院负责人时延延
20 2027 中國漳州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

无我茶会Sans Self Tea Gathering “历届国际无我茶会览表”

无我茶会1989年由当时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担任总经理的蔡荣章先生创办,1990年正式推出后, 历 年来各地区自主举办;惟国际性的举办每一或两年一次,轮流在各地域主办。下列简表:

            历 届国际无我茶会一览表(20250329版)

日期 主办地区 茶会举办地点 承办单位
1 1990.12.18 台北 台北十方禅林,70人 无我茶会创办人蔡荣章
2 1991.10.17 武夷山 幔亭峰,100人 武夷山市茶叶学会会长姚月明
3 1992.11.09 日本京都 金阁寺、长安寺、天桥立,各200人 煎茶道卖茶真流家元正木义完
4 1993.10.13 韩国首尔 景福宫广场,350人 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释龙云
5 1995.10.27 武夷山 云窝(27日)、玉女峰下(28日),各200人 武夷山市茶叶学会会长赵大炎
6 1997.11.22 台北 台北两厅院广(22日,千人)、高雄文化中心(26日夜晚,500人) 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理事长涂国瑞
7 1999.10.16 杭州 杭州、新昌、天台,各約200人 浙江大学茶学院童启庆教授
8 2001.10.07 日本静冈 爱知县(7日)、静冈(8日)、引佐町(9日),各約250人 煎茶道卖茶真流家元正木义完
9 2004.08.21 新加坡 滨海城公园(500人) 留香茶艺创办人李自强
10 2005.11.02 武夷山 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2日,300人)、武夷山市体育馆(3日,300人)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11 2007.10.13 韩国益山 韩国益山     圆光大学(13日,400人)、首尔昌庆宫(14日,400人)、 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团总裁李真秀
12 2009.10.17 美国旧金山 全美茶文化学会会长林炯志
13 2011.05.28 台北 台北(29日,千人)、日月潭(30日,400人清晨)、阿里山(31日,300人晨曦) 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理事长王春树
14 2013.10.12 韩国釜山 韩国釜山     首尔、庆州、釜山,(各400人) 国际茶总会 总裁 李眞秀
15 2015.10.24 杭州 浙江大学(千人)、千岛湖(300人)、龙泉(300人) 浙江大学茶学院王岳飞副院长
16 2017.10.24-29 台北 台北两厅院广场(千人)、鹿野(300人)、高雄文化中心(500人) 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理事长李佩芳
17 2018.10.15-20 安溪 安溪茶学院(16日,千人)、安溪清水岩(19日,500人)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長林金科
18 2023.06.13-17 韩国首爾 蚕室汉江公园(15日)、光化门广场(16日),各300人 国际茶总会 总裁 李眞秀
19 2025.04.17~19 中国北京 湖山(17日)、长城(18日)、长明(18日夜晚)、只有红楼梦(19日) 北京茶道思想科學技術院负责人时延延
20 2027 中国漳州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1607)

蔡荣章在中国茶叶学会第三届茶艺师资培训班讲解与示范“参加与举办无我茶会”

 

蔡荣章於2017年8月28日下午在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三届茶艺师资培训班讲解与示范“参加与举办无我茶会”。

蔡荣章於2017年8月28日下午在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三届茶艺师资培训班讲解与示范“参加与举办无我茶会”。无我茶会于1990年由蔡荣章创办,无我茶会的意义着重於对「无」的体悟,无我应被解释为「懂得无的我」 。

蔡荣章的课程大纲包括解析无我茶会的二种“无”,其一是社会性的无:解析无我茶会特殊做法及七大精神 一.抽签决定座位—无尊卑之分 二.依同一方向奉茶—无报偿之心 三.接纳、欣赏各种茶——无好恶之心 四.努力把茶泡好——求精进之心 五.无需指挥与司仪——遵守公共约定 六.席间不语——培养默契,体现群体律动之美 七.泡茶方式不拘——无流派与地域之分 。

其二是茶道上的无:解析茶的无何有之乡的观念 一. 我是茶青,制成茶叶时,我只需要空气阳光温度与时间,其他的元素我都具备了。我不喜欢空气中的杂味,我不喜欢多余的手碰我。二. 我是茶叶,泡成茶汤时,我只需要干净的容器,干净的水,茶汤需要的成分我自会提供。泡茶者不纯净的心思将干扰我才华的发挥。三. 我是茶汤,被饮用时,我需要別无作用的杯子,別想把我变得更好喝。我需要专注的心,健康的身体,没有预置的好恶之心。四. 我是叶底,被弃置之时,我要公平的懂茶人,欣赏我的前世与今生,他不再为高价获得而唾弃我,不再为廉价取得而窃喜。一片宁静与珍惜,把我倒进土里。

 

  (1308)

无我茶会诠释着两种无/蔡荣章/20170825

 

无我茶会诠释着两种无/蔡荣章/20170825现代茶道思想网专栏

无我茶会以“无”作为它的中心思想,“无我”被解释为懂得无的我,所以在谈到无我茶会的特殊做法与精

神时,经常提到几种无。我们利用无我茶会提醒人们理解无、实践无,事实上无我茶会所说的无有两

个层面,一个是社会性的无,一个是茶道上的无。

以下这一段所表述的是社会性的无:

1.抽签决定座位,无尊卑之分

2.茶法不拘,无流派与地域之分

3.依同一方向奉茶,无报偿之心

4.欣赏各种茶,无好恶之心

5.相互品饮,求精进之心

6.依公告事项行事,遵守公共约定

7.席间不语,体现群体律动之美

每一条目的前半段是无我茶会的特殊做法,后半段是每项做法想要体现的精神。

以下这一段所表述的是茶道上的无:

1.我是茶青,制成茶叶时,我只需要空气阳光温度与时间,其他的元素我都具备了。我不喜欢空气中

的杂味,我不喜欢多余的手碰我。

2.我是茶叶,泡成茶汤时,我只需要干净的容器,干净的水,茶汤需要的成分我自会提供。泡茶者不

纯净的心思将干扰我才华的发挥。

3.我是茶汤,被饮用时,我需要别无作用的杯子,别想把我变得更好喝。我需要专注的心,健康的身

体,没有预置的好恶之心。

4.我是叶底,被弃置之时,我要公平的懂茶人,欣赏我的前世与今生,他不再为高价获得而唾弃我,

不再为廉价取得而窃喜。一片宁静与珍惜,把我倒进土里。

这是综合性的叙述,从茶青、茶叶、茶汤、叶底的自述来表达茶道中的无。

无我茶会作为一个人人皆可应用的茶会形式,首先介绍的是社会性的无,一方面是大家容易懂,二

方面是大家对茶的内涵还没有那么清楚。但是我们不是说茶道不可以只讲泛泛的道理,要针对茶本

身,诸如赏茶、泡茶、喝茶,以及茶所提示的道理才行吗?

我们长时间喝茶,与茶为友,我们体会到茶中拥有许多无的概念,这些体悟让我们更安心潜沉于泡

茶喝茶之中。

下图:作者蔡荣章,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192)

如数如是激荡的茶汤作品创作/文/许玉莲

 

現 代 茶 道 思 想 網 創 建 者蔡 榮 章 許 玉 蓮

许玉莲茶道如数如是激荡的茶汤作品创作/文/许玉莲

我们严禁任何人进入泡茶师的茶席“玩泡茶”,或随便伸手就抚弄泡茶师席上的茶具,大人与小孩都不准,如为了上课实习的需要,安排另一些茶席让学生使用。要是考试或比赛的茶席呢,评审员可随意碰触茶具拿上来观看了吧?但我们认为评审员应下功夫,将看茶具的眼力培养好,集中火力瞄几眼就看明白,而不必对茶具动手动脚骚扰泡茶师。

很多人说“泡茶师真小气,我们只是好奇摸摸而已;我们就是想让小孩玩一玩而已,何必如此严肃伤了彼此和气”。可是,茶席和茶器不是玩具,像书法家的笔墨纸、音乐演奏者的乐器、厨师的刀、插花者的花,这些器物都必须由赏识它的人们用于创作。泡茶师与茶具彷如知音,人与物间有“把茶泡好”的共同心意,故此,茶席像是泡茶师躯体的一部分,那些茶与壶只听我们的话,其他人是无法驾驭的。更何况属于表现特殊技艺的器物与用法,旁观者一时三刻要学会也并非那么容易,贸贸然动手抓取他人的专用物品来玩弄,难道不应为自己轻率的态度感到抱歉,却反过来要求人家需对他的“和睦氛围”负责。

拿钢琴来说,钢琴师都会非常注意弹琴时手指甲不能过长,以防键盘受损伤;不能随便就掀起琴盖,这样很容易将尘土飘落到琴键上和键缝中,对钢琴是有害的;钢琴表面也时时要保持十分干净,包括不要有手印;钢琴还要减少震动以避免音律不正或产生杂音,雇佣钢琴调音师的开销相当昂贵;所以钢琴师们非常不乐意让人碰自己的钢琴,除了是旁观者不懂其中窍门之外,钢琴师与钢琴朝夕相对早已成为好朋友,实在不忍心看到好朋友被乱摸乱按。此观念在茶道中也如此,茶席上的某茶可能是一个比大家还要老的六堡茶老人家、某壶是与泡茶师彼此相爱、一起共度每一天同甘共苦的知己,岂容人人伸手就抓?对物轻慢无礼当“玩具”,只要自己高兴玩就玩,这种态度是有点不对劲呀。不懂得尊重某些物品属于别人时就不能随意拿取,要先征得对方同意,即使对方不同意让你碰触,你仍然尊重对方的意愿,那才叫和美呢。

常看到一些古代茶画,大多显示了茶席中煮水、烹茶者是代劳仆人,喝茶者皆为其老板与朋友,换句话说那些茶器都属于喝茶者而不是烹茶者的,故他们边喝茶边任意把玩,好像也不好意思说他们。现今更有任由路过者或喝茶者随手玩玩或取拿茶器的地方,那是销售茶叶茶具的茶行,很多茶博览会上也流行茶艺体验让大众东摸摸西摸摸拍照贴网,都属于行销手段之一。

我们说的是任何正式呈献茶汤作品的场合,由专业泡茶师掌席的茶席:泡茶师知道好茶叶好茶器长什么样子,看透了各个茶叶的茶水比例怎样才叫完美,对水温、注水、浸泡时间、出汤的时间掌控已到了让人着迷的地步;这一些泡茶师进行整个泡茶、奉茶、喝茶的过程等同在创作一个作品;这一些作品从现场空气、光影、声音、物物、人人、人物慢慢收拢至一席一人一手一壶一叶一滴水的焦点中,又从一杯茶汤扩散至眼、耳、口、鼻、心肝、脾肺、手指头、脚板、脑勺头顶、魂魄至人物、人人、物物、声音、光影、空气,如数如是激荡几个回合至结束,除非泡茶师精心地加以調整,否则整个过程无法让人感受波动就无所谓茶汤作品,这就是我们不允许你玩弄泡茶师的茶器之原因。

(中国茶道杂志20170215)

1a广州许玉莲茶道课程

 

 

 

  (1275)

什么时候喝茶不可以说话/文/蔡荣章

現 代 茶 道 思 想 網 創 建 者蔡 榮 章 許 玉 蓮

蔡荣章

什么时候喝茶不可以说话/文/蔡荣章

20170630茶网专栏

喝茶不是就是要说话,有什么时候是喝茶不可以说话的吗?听音乐、看戏都是休闲活动,都是可以聊天说话的,不是吗?说到这里,这可要看情况而定,在音乐厅欣赏音乐是不可以说话的,在剧院欣赏歌剧是不可以说话的,即使是野台戏,当大家看得入神、听得入神的时候,你在旁边说话是惹人嫌的。这样说来,还有什么场合是可以说话的呢?好像没有了。我们不能说:用餐的时候搭配的歌唱或表演是可以一面用餐一面高谈阔论的。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但那是值得享用的一种娱乐方式吗?我们真的可以从那里享受到什么美感吗?我看还是等吃过饭再专心听歌看戏吧。你或许要说:这种场合所呈现的演出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欣赏的、这是民间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持保留态度,我赞成茶馆的那种听歌看戏方式,但不喜欢在用餐时演出。茶馆里的演出虽然也是边听边看边喝,但有兴趣的人才会选择这个时段,是不太聊天的,要谈事情会叫到一边去。但用餐时间是把歌唱、演出当作一道菜一样的端上桌面,可以先吃这一盘,也可以先吃那一盘,那样的节目就太糟蹋演出的人员了。

茶道是不是也曾沦为刚才所说的那种边吃饭边做茶艺表演的状况呢?我们都曾经历过,我们都曾扪心自问过,我们不要将茶道做如是的安排,我们也不要将音乐、戏剧做如是的安排。我们并不是说茶道一定就是要唯我独尊,但是当你专心留意泡茶、专心欣赏茶汤时,根本无暇去说话,别人找你说话你都会觉得讨厌。

但是喝茶在两种情况之下是一定要说话的,第一,谈生意、聊天的时候。这时喝茶只是配角,即使邀请一位泡茶高手在旁边泡茶亦是如此,这时候的主要工作是谈生意、聊天,泡茶的人不可以只想要表现他的泡茶艺术,别人不关注他泡茶、不赞赏他的茶汤他就不高兴。第二,介绍茶叶、讲解茶道的时候,不论是在商场、家里、或是课堂。这时候讲话的人可能一边泡茶、一边奉茶,一边说着、讨论着这些话题。除了以上这两种场合,剩下的就只有专心喝茶了,专心欣赏泡茶、专心体会奉茶、专心享用茶汤,这时候我们不需要去操心这叫什么茶名、操心同席的人是不是知道你是茶叶专家。这时我们需要的是专心观察泡茶的人怎样泡茶、专心欣赏这泡茶的味道与个性,没有时间从事任何社交工作。

总经理室的接待泡茶可能是属于第一种场合,茶叶卖场为买茶的客人泡茶可能是属于第二种场合,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绝对是第三种场合。

 

  (1241)

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2017年10月台湾举行

現 代 茶 道 思 想 網 創 建 者蔡 榮 章 許 玉 蓮

 

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将于2017年10月24日~10月29日在台湾举行。

由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泡茶师联会、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陆羽茶艺中心等联合主办

敬邀各地域茶友报名参加!简章如下:

20170518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邀请函 20170518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邀请函b

 

  (1433)

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于2017年10月24日台湾举行

无我茶壶13届在日月潭

无我茶会200910

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将于2017年10月24日~10月29日在台湾举行。

由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泡茶师联会、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陆羽茶艺中心等联合主办

敬邀各地域茶友报名参加!简章如下:

一、活动行程

第16 届国际无我茶会(台湾)行程规划

第一天10/24(二) 全天– 各国 (地区) 茶友报到接机–茶友报到 ,办理入住手续 (于饭店 一楼报到厅)住宿: 王朝大饭店 http://www.sunworlddynasty.com.tw/html/2009/Cht/index.html晚: 微风美食街~台湾小吃
第二天10/25(三) 早上 千人无我茶会 (台北场—国父纪念馆)下午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王朝饭店 5 楼)晚上 欢迎晚宴 (王朝饭店 2 楼)住宿: 王朝早:饭店自助, 午:国父纪念馆自助餐, 晚:王朝饭店
第三天10/26(四) 早上 各国茶道表演 (王朝饭店 5 楼 ).下午 台北火车站—台东 (台铁专列)晚上 晚会–原住民之夜 (歌舞….) 高山舞集表演团队宿: 台东娜鲁湾大饭店 http://www.naruwan-hotel.com.tw/早:饭店自助, 午:合菜 ,晚:娜鲁湾饭店
第四天10/27(五) 早上 无我茶会 (台东场 –鹿野高台 )参观鹿野观光茶园下午 台东—高雄晚上 高雄—爱河游船 (包船 1 小时+导览员)路线–国宾—中正桥—电影图书馆—鳌跃龙翔—仁爱公园—历史博物馆—玫瑰教堂—85 大楼—驳二特区宿: 君鸿(金典)大酒店 http://www.iticket.com.tw/85sky/booking.php早:饭店自助, 午:台东风味, 晚:高雄风味
第五天10/28(六) 早上 无我茶会 (高雄场—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下午 参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晚上 欢送晚宴 (君鸿饭店)宿:同上早:饭店自助 ,午:佛陀纪念馆素斋, 晚:君鸿大饭店
第六天10/29(日) 高雄—台北欢送 各国 (地区) 茶友 ~ 2019! 见早:饭店自助


二、论文集出版
1. 有关“茶会”(以茶聚会,不限于无我茶会) 的学术性论文
2. 2000-5000字,附3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
3.以赠书二册代稿酬
4. 主办单位组织审稿委员会,入选者编入论文集
5. 截稿日期 : 2017.09.30

三、与会事项联系人
李佩芳
电话:+886-939437862
电邮:peggy889@gmail.com

四、论文集联系与收稿人
唐文菁
电话:+886-960536486       大陆手机:15087062032
电邮: 
wtwjjj@yahoo.com.tw

五、报名:
1.请于2017年5月31日前完成报名。报名人数限制:国际茶友限200名,国内茶友限100名,同一地区以团体报名为原则,额满为止。
2.报名成功收到筹备会回复邮件后,请于6月20日前将订金每人美金350元(国际茶友)或台币10000元(台湾地区茶友)汇入指定账户,汇款时请注明无我茶会订金、姓名、电话。
3.国际茶友参加费用为850美元,台湾地区茶友参加费用为25000台币。费用包含茶会期间住宿(五晚)、交通费、餐费、当地旅游、门票、保险费及活动费用。国际茶友费用包含机场接送。
国际支付账户:(5月初发文附上)
国内支付账户:(5月初发文附上)
账号名称:
汇款银行:
账号:
4.报名请提供团长、团员名册一份(包含英文名字、护照号码、生日、用餐荤素、房间分配)。
大会统一安排双人房,若需单人房者,需增加美金US350元或台币NT9800元。
5.国际茶友请事先告知抵达机场、时间、飞机班次,以利筹备会派人迎接。台湾茶友请自行到报到地点。

六、大会会程说明:
1.无我茶会:10月25日、27日、28日共举办三场无我茶会,与会者请自备无我茶会茶具。
2.领队会议:10月24日20:00,主办单位将报告大会筹备情形,并讨论有关事项;10月27日21:30讨论下届主办地,请各团队推派1~2名代表参加(含翻译)。
3.茶道观摩:10月26日上午假王朝饭店举办,由主办单位邀请团队参加。
4.惜别晚宴:10月28日晚宴,请各团队准备一个节目,十分钟以内。

七、联合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
理事长(2017~):李佩芳
泡茶师联会
会长(2017~):宋宣慧
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
总会会长(2016~):张富钦
陆羽茶艺中心
副总经理: 张桔铨

八、此文件为第二次发文
负责人: 李佩芳
日期 : 2017.04.11

蔡荣章无我茶会20131012sans self tea gathering

无我茶会伦敦荷兰花园

无我茶会199211

许玉莲无我茶会20131013sans self tea gathering

(1688)

技术与艺术构成的茶道/文/蔡荣章/20161103

蔡荣章现代茶道

技术与艺术构成的茶道/文/蔡荣章/20161103

茶道是由技术与艺术打造成的一部车子,技术是底盘驱动部分,没它走不了,艺术是乘坐的部分,没它不能当交通工具。这两者是车子的一体两面,无法分开。

前面这段话的目的是在说“茶艺”与“茶道”,为什么不直接说茶艺与茶道是一部车子的两个部分?因为茶艺与茶道的解释有分歧,不能说茶艺是底盘驱动部分,茶道是乘坐的部分。有人就字面还说:“形而上者是道,形而下者是艺”、又说“不轻言道”,这种界定不是最初使用“茶艺”人的本意。还有人说:因为已经有人用了茶道,所以我们改用茶艺、因为“道”太深奥我们不要用,这也不是最初使用“茶艺”人的本意。1980年代初期,当时只是为卖茶、卖茶具、卖品茗空间取个店面的名字,若称作某某茶道中心或某某茶道馆不是让要买茶叶茶具与喝茶的人裹足不前,所以用了茶艺。当时还来不及为泡茶、奉茶、品茶这样的艺术取个什么名称呢。

后来泡茶喝茶的风气起来了,而且愈来愈讲究,于是考虑起是用茶艺还是茶道、还是茶文化?茶文化范围太大,所以只能缩小在茶艺或茶道。除了刚才说到的就字面意义解读艺与道的差别外,还延伸出内涵的不同,有人说茶艺是泡茶及其他艺术(如配乐、插花、焚香、吟唱—-)的共同呈现、有人说茶道是从泡茶喝茶晋升到修身养性与处事态度的学科。不只从字面上已无法让人释怀地使用茶艺或茶道,即使从内涵上,若说成茶艺是茶加上艺、茶道是茶加上道,更是忽略了泡茶、奉茶、品茶这项艺术的本质。

泡茶喝茶这项艺术是开头所说的那部车子,被它应用的其他艺术(如配乐、插花、焚香、吟唱—-)是另外一些车子,被它们要求达到的修行功能(如禅定、和谐、大同—-)是这些车子行走的车道。车道是各种车子(如茶道、音乐、舞蹈、美学、宗教—-)都可以行走的,不能把修行功能、其他艺术项目都列入“茶”这部车子里面。为了把泡茶喝茶这项艺术与其他艺术项目,及这些艺术带来的修行功能分开(艺术是各有所专,如音乐是以声音呈现艺术、舞蹈是以肢体呈现艺术、文学是以文字呈现艺术—-,功能性则是相互融通的),才用车子代表艺术,用道路代表功能。

任何艺术项目,包括泡茶喝茶,都是由技术与艺术组合而成,没有精湛的技术无法呈现属于艺术的作品,没有艺术,技术只能呈现没有审美与思想内涵的躯体。那茶艺的艺在哪里?在茶的本身,在泡茶、奉茶、品茶之间,是以泡茶、奉茶、品茶为桥梁所呈现的艺术;那茶道的道在哪里?在泡茶、奉茶、品茶所形成的艺术之中,“道”自然可以使出它的法力,使人变得精致而可爱。

与音乐、绘画同是艺术项目的泡茶喝茶要怎样称呼呢?创个新名词不容易,现有的称呼中以“茶道”最为适合,就是以“茶道”代表泡茶喝茶所呈现的艺术,也就是代表开头所说的那部车子。茶文化除了茶道之外,还有上游的茶树种植、茶叶制造、中游的茶叶行销,茶道是下游的品饮。茶道可以是简单的饮用,也可以是精致的品赏,但都可以说是泡茶喝茶的艺术。有了上述对茶艺、茶道的认识,当说到泡茶喝茶的艺术时若是用了茶艺这词儿,应把它当作是茶道的同意词,不能以为它另有所指的在说些有形的部分,否则又回到错误的老路,茶艺茶道又分庭抗礼了。

20161103中国《茶道》杂志专栏

蔡荣章

 

 

 

  (1257)

现代茶道思想4大经典作,学茶必读

 

蔡荣章茶道

许玉莲茶道作家

现代茶道思想4大经典作,学茶必读:

1.蔡荣章著《现代茶道思想》

2. 许玉莲著《茶鐸八音 – 茶文化復兴之声》

3.蔡荣章著《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

4. 蔡荣章.许玉莲 著《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e8%94%a1%e8%8d%a3%e7%ab%a0%e7%8e%b0%e4%bb%a3%e8%8c%b6%e9%81%93%e6%80%9d%e6%83%b3%e7%ae%80%e4%bd%93%e7%89%881

蔡荣章茶道艺术

%e8%94%a1%e8%8d%a3%e7%ab%a0%e7%8e%b0%e4%bb%a3%e8%8c%b6%e9%81%93%e6%80%9d%e6%83%b3%e7%b9%81%e4%bd%93%e7%89%881

1.蔡荣章著《现代茶道思想》

我们从《现代茶道思想》一书的文章中,可以发现蔡荣章着意於三方面的努力:一是说清楚茶的艺术性与表现方法。他一再强调要把茶道提升到艺术的层面,而且要透过对纯艺术与抽象艺术的理解来表现茶的艺术性。
二是在茶业市场中强调要在已经普及的茶叶市场外再振兴茶汤市场。茶汤市场与传统的茶馆、茶艺馆有何区别,称作品茗馆的茶汤市场应该如何经营,经营品茗馆的泡茶师要如何栽培,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蔡荣章在这本书上所述说的重点。
三是泡茶者变成茶道艺术家后,他的作品除了在品茗馆销售外,尚可举办「茶道艺术家的个人茶汤作品欣赏会」或「茶道艺术家的联合茶汤作品欣赏会」。这种茶汤作品欣赏会应如何举办、如何收费,在这本书上也都举了例说明。
我们发现这三条脉络正是三十年来,茶文化復兴接著要展开的工作。蔡荣在前十八本书奠定了茶文化復兴的基础后,在第十九本书《现代茶道思想》又铺陈了新的茶文化道路。
%e8%ae%b85%e3%80%8a%e8%8c%b6%e9%93%8e%e5%85%ab%e9%9f%b3-%e8%8c%b6%e6%96%87%e5%8c%96%e5%be%a9%e5%85%b4%e4%b9%8b%e5%a3%b0%e3%80%8b%e7%ae%80%e4%bd%93%e7%89%88

许玉莲

%e8%ae%b84%e3%80%8a%e8%8c%b6%e9%93%8e%e5%85%ab%e9%9f%b3-%e8%8c%b6%e6%96%87%e5%8c%96%e5%be%a9%e5%85%b4%e4%b9%8b%e5%a3%b0%e3%80%8b%e7%b9%81%e4%bd%93%e7%89%88

2. 许玉莲著《茶鐸八音 – 茶文化復兴之声》

此书不是有关风花雪月、通过茶道抒发心情的茶书。不是附庸风雅以茶道消遣生活的茶书。不是不吃人间烟火,将茶道包装得素素雅雅就好的茶书。此书收集了我由2010年1月24 日至2012年10月23日在专属网站、报刊、及杂志发表过的稿子,这些稿子是我自1992年进入茶界,经过20年茶道教学工作的一位茶道老师对当代茶文化復兴发展之思路,也是一位有20年茶道教学经验的老师对茶文化復兴工作不畏惧地提出看法的表态。

说它不畏惧,因为当发觉连一些新兴发展茶道的地方如汶莱、杜拜的大众,或一些新接触茶道的族群如马来民族、印度民族都受到一些以讹传讹,穿凿附会的资讯污染时,又或是看似拥有丰富茶道经验的人们依旧用人云亦云的论调来评述茶道时,我们知道茶道里充斥著种种道听途说,所说的话也传得比什么都更快更远,我们无论提出批判性或建设性的看法都需要极大勇气。

我们认为学茶道之道应构造出一套科学的,具体的系统,让人们能够轻易掌握及享受它。在长期面对爱好茶道的大众对茶道之好奇、迷惑、质疑、关注和挑战等情况之下,比如他们说“第二道茶是最好喝的。”,他们问“为什么要洗茶?倒掉不喝?”我们就要针对这些每一细节思考什么是做对了的,什么是做错了的,要如何改过,还有,怎么才能将之做得更好,实实在在的清清楚楚的,协助大众进入茶道境地。

此书充满我对茶道的激情,它针对我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的、所做的茶道说出我自己的感动,提出我自己的做法,它是属于我的一张茶文化辨识系统检查表,以我的生命我的爱来审视。

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1

蔡荣章

蔡荣章

第十五届国际无我茶会龙泉5

24-%e6%97%a0%e6%88%91%e8%8c%b6%e4%bc%9a%e7%b9%81

3.蔡荣章著《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

简述自1980年当代茶文化復兴,第一个建立系统的茶会-无我茶会,茶会模式自1990年实施27年。跨越10多个地区(台湾、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10000多场次,500000多人次参与,188条茶会操作细节,共同专注于茶道技术与艺术的生命力。

《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一书是以作者最初创办无我茶会的操作手册为蓝本,再加入作者经过二十三年实践无我茶会的实实在在功力,以干净清晰笔触书写无我茶会核心价值的十六篇最新力作(文章题目如下:无我茶会为何非要单边奉茶不可、无我茶会是大家一起参与的茶会、逍遥于茶会的广场、无好恶之心的真谛、无我茶会表现的茶道艺术、无我茶会错误最多的地方、无我茶会的「自由」与「法制」、无我茶会要义图、无我茶会又为茶道加了藩篱吗、无我茶会有用吗、2012春无我茶会英译更名为“Sans Self Tea Gathering”、无我茶会传播—师生对话录、无我茶会不只是一种茶会形式、有人说无我茶会很美、无我茶会的出生背景、从独饮到无我茶会)。其观念的炉火纯青,看「无我茶会为何非要单边奉茶不可」一文:太过社交性也降低了对茶的专注,我们还提醒大家不必太关心喝到的是哪位茶友所冲泡的茶呢。其对茶道艺术的肯定,看「无我茶会表现的茶道艺术」一文:享用茶道艺术当是以茶会全场为对象,只怕大家太关注整场的演出效果而忽略了茶,事实上是极易导致这样结果的,所以我们提出纯茶道的理念,要大家把重心放在茶上,放在茶道艺术的核心上,只要这么做了,自然就是茶道艺术,而不是品茗环境艺术、不是泡茶艺术、不是道德艺术。大家会说:我不是在泡茶吗?没错,但这个前提必须充分把握住茶道的核心:茶,茶汤。

封面1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许玉莲蔡荣章蔡荣章许玉莲茶汤作品欣赏会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4. 蔡荣章.许玉莲 著《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解析何谓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茶道:喝茶的方法、审美、思想
茶道艺术:以泡茶、奉茶、品茶所呈现的艺术
茶道艺术家:能将茶道艺术表现得很好的人
茶汤:将茶叶用水浸泡或搅击成的液体
茶汤作品:被视为是一件作品的茶汤
茶汤作品欣赏会:包括泡茶、奉茶,以茶汤作品为核心所进行的茶会
重点研究:
*茶道艺术要以作品为主还是以品饮者为主?
*茶道艺术的感动力在哪里?
*谁来当茶道艺术家?
*茶道艺术家如何从事茶道艺术创作?
*品茗席上要不要很多解说词?
*茶艺表演用演员与茶道演示用茶人之差异?
*时时养成正式泡茶的心态?
*茶道艺术家提供茶谱给品茗者?
*茶叶市场与茶汤市场之别?
*茶道艺术家的事业在哪里?

 

  (1306)

制茶泡茶喝茶都在无何有之乡(文/蔡荣章2016-08-02)

制茶泡茶喝茶都在无何有之乡(文/蔡荣章2016-08-02)

无我茶会蔡荣章

无何有之乡是说这世间本无可以阻绕你的事务,是可以自由发展的。延伸到制茶泡茶喝茶亦要在无何有的情况下,让茶从第一个生命周期的茶青自由过度到第二生命周期的茶叶,又经冲泡,自由过度到第三生命周期的茶汤,又经被饮用,自由过度到第四生命周期的叶底。

把鲜叶摊放在室内或室外,就这样放着,它就会变成各种不同发酵程度的茶,不需要添加任何的东西。适当时间给予一些搅拌,最后给予杀青、揉捻、干燥,就变成我们可以拿来泡饮的茶叶了。没有外加的东西,只要空气、温度、时间、与空气中的水分,搅拌它的手、揉捻它的机器、干燥它的热能都要干净。这个制茶环境真可谓是“无何有之乡”。

泡茶的时候,浸泡茶叶的壶、盛装茶汤的盅、饮用茶汤的杯,都要冼干净,而且不会有任何物质从器物中溶出。泡茶的水要低矿物质含量,也不要有任何的气味溶在水中。泡茶时给茶一个完全没有干扰的空间,让茶释放自己、形成自己的茶汤生命。所以泡茶也是在无何有之乡进行。

喝茶,要在空气新鲜,无吵杂的声响、音乐或人群,个人的精神状态良好,不是刚吃过强烈味道的食物,对绿茶红茶等不同类型的茶不存好恶之心。在这样无干搅的环境之下才容易认识、欣赏、享受茶汤之美。所以喝茶也是要在无何有之乡进行。

如果我们将泡茶、喝茶扩大到群体的生活:我们泡茶时不要受到每个人所用茶器种类的限制,不要受流派与地域习俗的限制,因而怀疑起自己所用的茶器、所用的方法,只是专心地使用着自己选定的茶具,精心地把茶泡好。我们奉茶给谁喝已无尊卑与好恶之心,请人喝茶时已无求报偿之心,喝茶时对各类茶都可以用超然的心情来欣赏它们。茶会进行时也可以掌握好各项进度与速度。这是茶道生活的无何有之乡,悠游于茶道的理想国。我们说茶道的精神是无流派与地域之分、对茶无好恶之心、对人无尊卑之分、泡茶求精进之心、奉茶无报偿之心、自行掌控茶会的程序、享受茶汤与茶会进行的美感。这些似乎是对茶会的诸多要求,事实上是泡茶奉茶喝茶上扫除障碍的方法,让人们悠游于茶道的理想国。

“无何有之乡”出自《庄子》逍遥游,是说到我们所处世界的“无”,既无永远存在的事物,也无改变自然现象的绝对力量。无何有之乡说的是常态、也是一处美丽的地方。想到我们泡茶奉茶喝茶的茶道世界也是一个无何有之乡,只有无何有才容易将茶制好、将茶泡好、将茶喝好、将茶道表现得尽兴、将茶道享用得富情趣。

制茶时为迎合不深刻了解茶性的消费者,因为他们喜欢香与甘而调以香精与甘料。泡茶时为求降低茶的苦涩,使用了能释出某些成分以降低苦涩的壶或杯。喝茶时强调此茶出自何处或何人之手、市价昂贵的情形,搅乱了品评的客观性。奉茶为了奉承某人、为了得到回报、为了炫耀茶价、为了偏爱哪款茶,让茶喝得不自在、喝得不知味。都不是无何有之乡的境界。

无何有之乡是客观的存在,制茶、泡茶、喝茶是无需任何外加的东西;无何有之乡也是主观的认知,我们知道茶道要那么单纯才能完善表现,我们就不要加入其他非茶的元素,造成茶道的障碍。

刊登茶道杂志专栏(201608) (1331)

许玉莲于2017-01-29在浙江温州忘忧茶庄讲授“无我茶会”课

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许玉莲于2017-01-29在浙江温州忘忧茶庄讲授“无我茶会”课

b无我茶会温州20170129

20170127无我茶会

d无我茶会温州20170129 e无我茶会温州20170129 g无我茶会温州20170129a无我茶会温州20170129

许玉莲亦是中国《茶道》杂志专栏作者、中国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系副教授兼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农林大学人文茶文化学院客座教授许玉莲,著有:《茶鐸八音-茶文化復兴之声》、《我就要让这世界香》、《喝茶慢》、《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等书。2017-01-29上午,浙江温州忘忧茶庄召集了22位学员,在忘忧茶庄举行无我茶会课,举办茶会的实习。

 

  (1221)

2017第十六屆國際無我茶會邀請函 -現代茶思想網啓

2017第十六屆國際無我茶會邀請函 (第一輪通知)

由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泡茶師聯會、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陸羽茶藝中心等聯合主辦的第十六屆國際無我茶會,將於2017年10月24日~10月29日在台灣舉行,會期6天。

无我茶会

%e8%94%a1%e8%8d%a3%e7%ab%a0%e6%97%a0%e6%88%91%e8%8c%b6%e4%bc%9a1

第14届国际无我茶会

一、行程略表:

    第一天(10月24日)

報到

    第二天(10月25日)

早上  臺北無我茶會

    下午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

  晚上  歡迎晚宴

    第三天(10月26日)

早上  茶道觀摩

    下午  臺北→台東

晚上  知本溫泉

    第四天(10月27日)

早上  台東無我茶會

    下午  參觀鹿野觀光茶園

晚上  台東→高雄

    第五天(10月28日)

早上  參觀佛光山

    下午  高雄無我茶會

  晚上  歡送晚宴

    第六天(10月29日)

賦歸

二、論文集徵稿:

1. 有關茶會的學術性論文。以茶聚會的活動,其歷史、形式、舉辦法、意義等,不限於無我茶會。

2. 2000-5000字,附300字以內的作者簡介。

3.以贈書二冊代稿酬。

4. 主辦單位組織審稿委員會,入選者編入論文集。撰稿人不限是與會人。

5. 僅出版論文集,不舉辦論文發表與研討會。

6. 截稿日期 : 2017.09.30

三、問題諮詢:

    1. 下一輪邀請函將列出詳細之行程與所需費用,並提供報名表格,屆時請正式報名。

2. 有關問題詢問

李佩芳

電話:+886-939437862

電郵:peggy889@gmail.com

四、論文聯繫與收稿人:

廖亭朝

電話:+886-933205694

電郵: info@artshop.twmail.org

五、聯合主辦單位:

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

理事長(2017~):李佩芳

泡茶師聯會

會長(2017~):宋宣慧

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

總會會長(2016~):張富欽

陸羽茶藝中心

副總經理: 張桔詮

六、第一輪邀請:

    負責人: 李佩芳

日期 : 2017.01.07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