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泡好茶

茶汤是茶道的灵魂-20120509周三小方块-蔡荣章

茶汤是茶道的灵魂

蔡荣章

20120509周三小方块 WEDNESDAY TEA CORNER

「老师说茶道艺术的本体是泡茶、奉茶、品茗,如何避免泡茶是泡茶、奉茶是奉茶、品茗是品茗呢?」学生问。
「要在泡茶、奉茶、品茗间关注着茶汤。所谓:茶道,茶汤一以贯之。泡茶也好、奉茶也好、品茗也好,贯穿其间的都是茶汤,只要我们时时以茶汤为念,自然不会在泡茶时只注意到泡茶的动作,奉茶时只注意到人际的关系,品茗时只注意到自己的风范。泡茶奉茶品茗时,心要跟随着茶叶进入茶壶、跟随着热水进入茶叶的身体里、跟随着茶汤进入杯中、跟着杯子进入客人手中、跟着茶汤进入口中。」
「只要在茶会进行间,大家关注茶汤就可以了吗?」
「不是关注茶汤,而是要关注把茶汤泡好了没有。泡茶者当然最知道如何将茶泡好,其他与会者也可以从泡茶者的泡茶过程中关心这泡茶是否可以被泡好。」
「这是不是要谈到泡好茶在茶道艺术的重要性了?」
「是的,如果我们不能将茶泡好,即使关注了茶汤,得到的还不是粗糙的茶道艺术?所以我们在谈到泡好茶的重要性时常说:泡好茶是茶人的体能训练,是茶道追求的途径,是茶道体悟的本体。」
「这体能训练是不是指泡好茶的能力?」
「是的。」
「这追求是不是指追求高境界的茶道?」
「是的。但没有说一定要多高。」
「为什么说是〝茶道〞体悟的本体呢?」
「茶道境界,或说是茶道艺术要在〝泡好茶〞的过程中去体悟、去享用,脱离了茶汤,只能凭过去对茶汤、对茶道的记忆了。有人说:没有茶我也能享用到茶的美,但这是不能持久的,是容易枯萎的。」 (1755)

老茶不必温润泡-20111205周一喝茶慢-许玉莲

老茶不必温润泡

许玉莲

20111205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茶文化复兴发展至今三十多年,从一开始茶界泡茶方法和观念是受老一辈饮茶者的影响,到现在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人举办茶会与茶艺展各自发表自己的冲泡技艺和想法如此热闹,我们发现其中有几项动作却好像已经变成了“泡茶教条”,比如温润泡、淋壶、只能用砂壶泡水仙或只能用瓷盖碗泡龙井等,没有这样做的话便有人说是违反泡茶规定。这种教条式泡茶并不合理,本篇针对温润泡谈谈一些情形。

温润泡“只是要把茶叶冲洗一下,倒掉不能喝,因为茶叶肮脏”这个观念是过去经验形成的,因为以往的茶叶商品给人印象不够卫生,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茶文化工作深耕与省思,茶界应该更文明才是,茶叶也都应该要干净的才对呀。卖茶的怎么能够卖脏茶,买茶的又岂可把脏茶买回家。要杜绝脏茶,首先必须先摒弃温润泡。

虽然也有些喝茶者开始能慢慢接受“不洗茶”的做法了,但只限于绿茶,近年“没有温润泡”逐渐伸延至乌龙茶,但只限于所谓的清香乌龙,由此可见喝茶者认为“干净”的茶,都长得碧绿碧绿的样子,较深色茶叶比如渥堆普洱、存放过的老普洱、老六堡、老乌龙仍然令喝茶者特别耿耿于怀,不温润泡是不行的。

为了证明正常存放过的老普洱、老六堡、老乌龙不必实施温润泡第一泡就可以喝,11月9日在天福茶学院开办的一次茶会中,蔡荣章老师和我就开泡以上几个1980年代的老茶,一来现今茶界普遍不容易收到这种茶,可以有机会喝到年份清楚的老茶也不多,刚好我们手边有,就拿来泡了。二来我们特地请了一些教茶道的老师来亲身体验品茗,在现场看整个泡茶经过,包括嗅闻、触摸、品尝和感受,让老师们有足够底气来判断老茶是否一定要温润泡。结果三种茶品茗完毕,大家不觉得有什么不卫生不好喝的问题,这让我们知道茶叶即使长时间收藏,只要正常管理,是不会产生“发霉味”、“陈旧味”、“灰尘味”或臭味的,故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要洗茶。

 

 

 

 

 

  (2280)

泡茶篇第三章.水温篇-蔡荣章

蔡荣章

《茶道入门─泡茶篇

Tea Lore Fundamentals—Tea Brewing

北京中华书局,2007.3第1版,ISBN978-7-101-05387-6

第三章.水温篇

1. 水温与茶汤品质

a.水温影响茶汤质感

在同一「浓度感觉」上,以高温浸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以低温浸泡出的茶汤较温和。如果这泡茶的苦味偏重,可降低浸泡用水的温度以调整之。

b.各类茶所需的水温

泡茶的水温,除了冷泡法是以冷水 (20℃左右)浸泡外,可分成低温 (70°~80℃)、中温 (80°~90℃)、高温 (90°~100℃) 三个等级说明之:

a.低温:以采嫩芽为主的不发酵茶类,如龙井、碧螺春、玉露、煎茶等,其中后两者属蒸青类,尤须低温。黄茶类也属低温冲泡的茶类。

b.中温:采较成熟叶的不发酵茶,如瓜片;重萎凋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采嫩芽为主的乌龙茶类,如白毫乌龙 (东方美人茶),都属中温冲泡的茶类。

c.高温:采开面叶为主的乌龙茶类,如冻顶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等;经渥堆的黑茶类,如普洱茶;全发酵的红茶,都属高温冲泡的茶类。

c.个别情况的判断

至于花茶,应视用以熏花的原料茶而定,如果是以绿茶熏花而成,则用低温;以采成熟叶为主的乌龙茶熏花而成,则用高温。

焙火的茶,不论焙轻火或重火,都属叶茶类 (即采成熟叶为主) 的乌龙茶,用高温。

未经渥堆的普洱茶,若刚以绿茶制成,用低温,若已陈放多年,产生足够的后氧化作用,则用中温。

以红茶压制成的红茶砖,仍如散状红茶,用高温。

d.大原则

综合上述的分类可做如下结论:原料嫩采加上不发酵的,经不起太高温度的浸泡,而且愈娇嫩愈要低温。相反的,原料愈成熟,或是全发酵、焙火重、经渥堆、经陈放,都要提高水温,才能将其特质透过茶汤表现出来。

2. 水温与水可溶物释出率与释出速度

a.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前一章我们谈到影响茶「水可溶物」溶解速度的内在因素,所谓内在因素就是属茶叶本身的因素,现在我们讨论「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在「水温」,有人以为壶的外形、壶的质地都会影响茶成分的溶解,事实上茶壶的外形,若是敞口形,散热较快;小口形,散热较慢;壶的质地较密实,散热较快;质地松散,散热较慢,都属「温度」的范围。而影响温度最主要的来源是水温,其次是上述这些因素与环境的气候。

b.水温与浸泡时间

泡茶的水温愈高,水可溶物释出的速度愈快,水可溶物释出率也会愈高,所以泡茶时,若其它因素不变,水温愈高,时间就要愈缩短,若水温不足,就要延长浸泡的时间以达到应有的浓度。当然,在不是该种茶应有的适当水温之下,茶汤的质量可能不是预期的样子,但缩短或延长时间可以让浓度先达目标。

由于水温是影响茶汤「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不主张以提高水温来「节省」浸泡的时间,或单纯以降低水温来控制浓度的增加。

c.冷泡法所需的时间

上一节提到冲泡各类茶的适当水温,而且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以那样的水温浸泡一次性茶量,若10分钟可以达到适当的浓度,若用常温的冷水 (约20℃),则要8小时左右才能得到同样的浓度。

3. 温壶与泡茶的关系

a.温壶的方式

所谓「温壶」就是泡茶之前先将壶身温热。通常的做法是倒入八分满的热水,等30秒后将热水倒掉。另外也可以将空壶放于保温箱或烤箱内烤热,泡茶时直接拿出使用。

b.温壶影响多少水温

未经温热的茶壶,热水倒进去后,会降低5~10℃左右的水温,所以泡茶时第一道有没有「温壶」就变得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所需浸泡的时间。第二道以后就变得不重要,反而是应留意「间隔」的时间,也就是壶身 (含壶内的茶叶) 变凉的状况。

c.壶质如何影响水温

壶身吸热的多少 (也就是降低水温的能力) 要看壶壁的厚薄与密度而定,厚度愈大、密度愈低,吸热愈多。这与壶的「保温能力」不同,壶壁的厚度愈大、密度愈低,保温能力愈强,也就是散热的速度愈慢 (但这必须在不渗水或「吸水率」不很大的情况而言,否则这把壶不堪使用)。就泡茶功能而言,厚度薄一点、密度高一点,也就是散热速度快的壶较好。

d.温壶与水温、闻香的关系

依据上述的原理,当泡茶用水的温度太高时,第一次泡茶时可利用「不温壶」来降低水温;同样的,如果水温不足,就利用「温壶」避免水温再度降低。

泡第一道茶前要不要「温壶」?除取决于上述的「水温」外,要不要利用温壶的热度将「茶干」的香气烘托出来以利「闻香」是考虑的另一因素。如果不实施这样「汤前香」的欣赏,又没有「水温」上的考虑,不温壶也没什么关系。

4. 影响泡茶水温的因素

a.内在因素

泡茶用水本身的温度高低。

b.外在因素

1. 有没有「温壶」:这点就如上节所叙述的,如果泡茶之前没有温壶,冲水后

水温会降低5~10℃左右。

2. 有没有「温润泡」:所谓温润泡就是壶内置茶后,冲入等一下泡茶所需温度的水,并很快地将水倒掉。这样让茶叶吸收一下热度与湿度,然后正式冲泡第一道。温润泡是可以省略的,尤其在水可溶物溶解速度很快的茶类,温润泡会损失很多香气与滋味。有温润泡后的第一道,水温会减少降低3~5℃左右,茶叶放得多,水温差得多。

3. 环境的气温:在天气冷的地方泡茶,水温降得快,所以不是提高泡茶的水温就是延长浸泡的时间以补偿浓度的不足。

5. 水温的判断

a.用温度计协助判断

水温的判断是学习泡茶必修的课程。初期可以藉用仪器,备一支足以测量120℃高温的温度计,体会一下80℃的水况如何? 90℃的水况又是如何? 100℃的开水是什么样子?慢慢地就可以凭自己的直觉来判断。练习的重点是:注意水况,不要只是看温度计的指标。

b.多种判断水温的方法

泡茶时,用什么方式来判断水温呢?有人听声音,不同的水温确实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但如果是加热体放于水中的加热方式,水声会受到发热体大小、形状与装设位子的影响。有人用手触摸煮水器的外表,凭手的感觉来判断,这种方式会受到煮水器材质与气温的影响。打开盖子看水气冒出的状况是较为准确的方法,但也要注意煮水器开口的大小,以及大气压力的变化,如高山上,气压低,水气会冒得较早、较猛。

c.从蒸汽看水温

现将水温与蒸汽外冒的情况作一比较,请看下表,观看的条件是:平地、「壶」形为不锈钢煮水壶、水容量1100cc。

 

水温℃ 蒸汽外冒情况
98 旺且猛
95
90 快窜
85 大冒
80 直冒
75 小烟缓冒
70 一缕轻烟
65 轻烟飘渺
60 若有若无
55 难得一见
50 不易察觉

以上蒸汽外冒的状况在不同的加热情形下都显现得差不多,不论加热方式是瓦斯炉、电炉或水中加热的电壶,以及煮水器之不同容量,受热面积之不同等。

d.从汽泡看水温

壶内水中冒泡情况也会因水温之上升而有所不同,如65℃左右时是稀疏的小水泡缓缓上升,水面显现微弱水纹;75℃左右时是繁密的小水泡,表面水纹开始明显波动;85℃左右时,水泡从小泡变成中泡,而且于水面形成跳动的状态;95℃左右时,水泡从中泡变成大泡,且成串猛烈上升,水面形成翻滚现象。

e.《茶经》所描述的汽泡

从这里让人想起唐朝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第五章《之煮》中描述水温的状况如下: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相对于温度的变化,其一沸应为75℃左右,二沸应为85℃左右,三沸应为95℃左右。 (以上心得参证李佩芳老师于《茶艺月刊》242期所做的研究报告。)但水中冒泡情形在泡茶进行中较不便观看,不如从蒸汽外冒之观察来得轻松自然。

f.水温下降速度

如果是一壶1000cc的热水,水壶是不锈钢的材质,盖上盖子,放在温度22℃的室内,从水温98℃开始,每隔五分钟记录一次,则水温下降的情形如下表。

 

自然冷却时间 水温 与五分钟前之温差
0分钟 98℃
5分钟 90℃ 8℃
10分钟 85℃ 5℃
15分钟 81℃ 4℃
20分钟 78℃ 3℃
25分钟 75℃ 3℃
30分钟 72℃ 3℃

 

  (2428)

第四章-泡茶原理Chapter Four-Tea Brewing Principles-蔡荣章Rong-tsang Tsai

中英文茶学术语”Chinese-English Tea Studies Terminology

蔡荣章Rong-tsang Tsai 编著Editor

2010.02台北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9690-06-5

第四章-泡茶原理Chapter Four-Tea Brewing Principles

4.1.与茶为友be friends with tea

泡茶的基本态度是”与茶为友be friends with tea”。

4.2.泡茶五要素5-Keys of Brewing

4.3.水温water temperature

4.4.水质water quality

4.5.茶水比例tea to water ratio  (g:cc)

4.6.时间infusion time

4.7.冲泡器brewing vessel

“水温water temperature”、 水质water quality 、”茶水比例tea to water ratio” 、时间infusion time 、”冲泡器brewing vessel”,是为”泡茶五要素5-Keys of Brewing”。

4.8.散热速度heat dissipation rate

4.9.密度高high density

4.10.胎身薄thin body

4.11.保温效果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4.12.密度低low density

4.13.胎身厚 thick body

壶之影响泡茶效果,最主要的是壶的”散热速度heat dissipation rate” ,”密度高high density”者、”胎身薄thin body”者,散热速度快,即所谓之”保温效果heat preservation effect”差;”密度低low density”者,”胎身厚thick body”者,散热速度慢,即所谓之保温效果好。

4.14.水中矿物质含量dissolved mineral content

4.15.硬水hard water

4.16.软水soft water

若水中的”矿物质含量dissolved mineral content”太高,一般称为”硬水hard water” ,相反的,含量不高时,就称为”软水soft water”。软水才是泡茶良好的用水。

4.17.逆渗透净水法reverse osmosis water filtration

降低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可以使用”逆渗透净水法reverse osmosis water filtration”。

4.18.逆渗透滤水器reverse osmosis water filter (RO water filter)

4.19.活性碳 active carbon

4.20.逆渗透滤水reverse osmosis (RO  water)

“逆渗透滤水器”RO water filter”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碳 active carbon “可以滤掉杂味与杂色。

4.21.消毒药剂disinfectant

4.22.氯chlorine

0.00.活性碳active carbon

若水中含有”消毒药剂disinfectant” ,如”氯chlorine” ,可以使用”活性碳active carbon”将之滤掉。

4.23.水中空气含量 air solubility in water

4.24.活性vibrant

“水中空气含量air solubility in water”高者,饮来口感较具”活性vibrant”。

4.25.杂质impurities

4.26.含菌量bacteria quantity

水中的”杂质impurities”与”含菌量bacteria quantity”是越少越好。

4.27.余氯residual chlorine

4.28.杂味off-flavor

4.29.危害健康的重金属harmful heavy metals

4.30.含菌量bacteria quantity

泡茶用水的矿物质总含量要低、而且不含”余氯 residual chlorine “等其他”杂味 off-flavor “。含”危害健康的重金属 harmful heavy metals “或”含菌量 bacteria quantity “太高也是不好的。

4.31.矿泉水mineral water

4.32.饮用水drinking water

市面上的”矿泉水mineral water”与”饮用水drinking water”若是矿物质含量低者,是可以用来泡茶的,若是矿物质含量高,只能作为饮用。

4.33.泉水spring water

“泉水spring water”是否适于泡茶,也是要依其矿物质、杂质、含菌量的多少而定。

4.34.导电度electric conductivity about 10ppm or less is good”

水中矿物质含量的多寡可以用”导电度electric conductivity”来表示、10度以内的软水是很适合泡茶的。

4.35.暂时硬水impermanent hard water

4.36.以煮沸的方法降低硬度reduce hardness by boiling

4.37.永久硬水permanent hard water

“暂时硬水 impermanent hard water “可”以煮沸的方法降低硬度 reduce hardness by boiling “、”永久硬水 permanent hard water “就不行了。

4.38.泉源深deep wellspring

“泉源深 deep wellspring “的泉水较不易受地面水的影响。

4.39.水温water temperature

4.40.低温low temperature 70°C~80°C

4.41.中温medium temperature 80°C~90°C

4.42.高温high temperature 90°C~100°C

泡茶的”水温water temperature”很重要,有些茶要用”低温low temperature 70°C~80°C “的水,有些茶要用”中温medium temperature 80°C~90°C”的水,有些茶要用”高温high temperature 90°C~100°C”的水。

4.43.茶叶主要成分在不同水温之下的溶解状况The dissolving parameters of tea leaf main ingredients in various water temperatures

泡茶时要注意”茶叶主要成分在不同水温之下的溶解状况 The dissolving parameters of tea leaf main ingredients in various water temperatures”。

4.44.影响水温的因素change water temperature factors

有没有温壶是”影响水温的因素 change water temperature factors “之一。

4.45.水温的判断determine water temperature

“水温的判断 determine water temperature “是学习泡茶的重要课题。

4.46.蒸气外冒的状况steam emitting condition

从”蒸气外冒的状况 steam emitting condition “可以判断水的温度。

4.47.茶汤倒出后茶叶的散热leaves cool down after pouring the liquid

前一泡的水温太高,使用”茶汤倒出后茶叶的散热” leaves cool down after pouring the liquid”是改善该泡水温的方法之一。

4.48.水温与茶汤质量water temperature and tea liquid quality

水温与茶汤质量 water temperature and tea liquid quality “是指不同的水温可以将同一种茶泡出不同质感的茶汤。

4.49.置茶量tea amount

4.50.蓬松的茶puffy form tea

4.51.紧结的茶tight form tea

4.52.密实的茶compact form tea

4.53.冲泡的次数number of brews

小壶茶的”置茶量tea amount”要看茶是属”蓬松的茶puffy form tea” ,还是”紧结的茶tight form tea” ,还是”密实的茶compact form tea” ,再依想”冲泡的次数number of brews”来决定置茶量。

4.54.紧压程度degree of compression

4.55.剥碎程度degree of flaked size

紧压茶的冲泡要注意茶的”压紧程度degree of compression”与”剥碎程度flaking size”。

4.56.多次性泡茶法multiple brew method

4.57.可泡茶次数possible number of brews

4.58.茶水比例 tea to water ratio

“多次性泡茶法”  multiple brew method  “的”可泡茶次数”   possible number of brews       “要依”置茶量”与”茶水比例 tea to water ratio “而定。

4.59.单次性泡茶法single brew method

4.60.水量cc数”1.5%的茶量g数”tea to water ratio is 1.5%g:cc ”

含叶茶法是”单次性泡茶法single brew method “,使用”水量cc数”1.5%的茶量g数” tea to water ratio is 1.5%g:cc”

4.61.净梗stemless

4.62.半梗partially stemless

4.63.带梗with stems

泡茶时要注意茶的外形,包括「净梗」 stemless “、”半梗 partially stemless “与”带梗 with stems ” 等情形。

4.64.解块flaking

4.65.含块flakes with lumps

紧压茶在冲泡之前必先剥散,称为”解块 flaking ” ,这与揉捻时之解块不同意义 。冲泡时还得留意「含块」 flakes with lumps “的大小。

4.66.着延spread

4.67.茶水可溶物water soluble substances of tea

茶叶”着延 spread “的轻重会影响”茶水可溶物 water soluble substances of tea “溶解的速度。

4.68.揉捻的轻重degree of rolling

4.69.叶胞被揉破的程度leaf crumble degree

4.70.叶底 brewed leaves

所谓”揉捻的轻重 degree of rolling “是指”叶胞被揉破的程度 leaf crumble degree “。这些从泡开后的”叶底 brewed leaves “可以清楚地看出。

4.71.茶青的嫩度fresh leaf tenderness degree

4.72.萎凋的轻重withering degree

4.73.外形紧结程度tea shape tightness

4.74.条索紧结程度tea leaf tightness

4.75.焙火的轻重roasting degree

4.76.昆虫叮咬情形的轻重insect bitten condition

4.77.枝叶连理的情形stem and stemless degree

4.78.茶形的大小tea leaf size

4.79.陈放的时间storing time

4.80.渥堆与否piling or non-piling

4.81.水可溶物含量的多寡water soluble substance quantity

4.82.浸泡时间infusion time

以上这些状况都是影响泡茶时”浸泡时间infusion time” 的因素。

4.83.松紧程度compress tightness degree

紧压茶的”松紧程度 compress tightness degree “有很大的差异。

4.84.经济型置茶量economical quantity style

4.85.优裕型置茶量abundant quantity style

只泡一次的茶叶用量有”经济型置茶量 economical quantity style “与”优裕型置茶量 abundant quantity style “之分。前者在饮用时可以让茶叶一直浸泡着,后者在适当浓度后必須将茶叶与茶汤分离。

4.86.可溶物释出速度solubility rate

4.87.可溶物释出率solubility proportion

泡茶水温会影响”可溶物释出速度solubility rate”与”可溶物释出率solubility proportion”。

4.88.基本浸泡时间minimum brewing time

小壶茶的第一泡有所谓之”基本浸泡时间minimum brewing time” ,少于这个时间,虽然茶汤浓度足够,但水中的成分不够完整。

4.89.间隔时间brew interval time(between brews)

前后两泡”间隔时间  brew interval time “的长短会影响所需浸泡时间。

4.90.向前读秒的计时器forward counting timer

4.91.倒数的定时器countdown timer backward timer”

控制茶叶浸泡时间可利用”向前读秒的计时器forward counting  timer” ,倒数的定时器 backward timer    “不实用。

4.92.倒干程度drain drying degree

泡茶时茶汤”倒干程度 drain drying degree “会影响当时与下一泡茶汤的浓度。

4.93.前一泡的浓度对下一泡茶的影响brewed tea strength influence on following brewing

连续冲泡数道茶汤,应理解”前一泡的浓淡对下一泡茶的影响 brewed tea strength influence on following brewing “。

4.94.茶鉴定tea tasting

4.95.茶欣赏tea appreciation

“茶鉴定tea tasting”与”茶欣赏tea appreciation”是一体的两面,相辅相成。

4.96.鉴定茶组tea tasting set

4.97.冲泡盅tea tasting brewing cup

4.98.评茶碗tea tasting bowl

4.99.审茶碟tea tasting saucer

茶之国际标准”鉴定茶组tea tasting set”包括:”冲泡盅tea tasting brewing cup”、”评茶碗tea tasting bowl”、”审茶碟tea tasting saucer”。

4.100.观汤色observe tea liquid color

4.101.闻热香smell hot aroma

4.102.尝滋味observe tea flavor

4.103.闻中香smell warm aroma

4.104.闻冷香smell cool aroma

4.105.审叶底observe brewed leaves

4.106.看外观observe appearance

茶之官能鉴定包括:”观汤色observe tea liquid color”、”闻热香smell hot aroma”、”评滋味observe tea flavor”、”闻中香smell warm aroma”、”闻冷香smell cool aroma”、”审叶底observe brewed leaves”与”看外观observe appearance”。

4.107.适当的浓度proper strength

4.108.冲泡总次数total brews of vessel

4.109. 第几次之冲泡 which brew of vessel

泡茶要泡出茶汤最”适当的浓度proper strength” ,包括”冲泡总次数” total brews of vessel”中的”第几次之冲泡which brew of vessel”

4.110.茶性tea character

4.111.苦味bitterness

4.112.涩味astringency

泡茶要将该种茶的茶性tea character表现得最好。若降低水温可以减弱茶汤的”苦味bitterness” ,若减少浸泡的时间,可以降低”涩味astringency”。

4.113.太淡too light tasting

4.114.太浓too heavy tasting

泡茶时若可溶物释出太少,我们称这时的茶汤为”太淡too light tasting” ,若可溶物释出太多,我们称为”太浓too heavy tasting”。

4.115.浓度strength

4.116.给予口腔的打击程度mouth intenseness

4.117.质量quality

我们说数道茶的”浓度strength”应力求一致,这浓度是指茶汤”给予口腔的打击程度mouth intenseness” ,不是说”质量quality”的好坏。

4.118.稠度richness

4.119.水可溶物的总和TDS – total dissolved solids

4.120.刺激性sharpness degree

茶汤的”稠度richness”是指”水可溶物的总和TDS – total dissolved solids” ,与表示强劲度的”刺激性sharpness degree”不同。

4.121.立体感stereo feeling

泡茶要将茶汤泡出适当的”稠度 richness ” ,而且要泡出”立体感 stereo feeling ” ,泡出”茶性tea character “。

4.122.汤量在数泡间之变化tea liquid volume changes per brew

同样冲泡器,每道汤量会逐渐减少的,泡茶时要留意”汤量在数泡间之变化 tea liquid volume changes per brew “。

4.123.茶汤温度与口感的关系tea liquid temperature and mouthfeel relationship

品茶时的汤温会影响口感,要注意”茶汤温度与口感的关系 tea liquid temperature and mouthfeel relationship “。

4.124.汤前香pre-brew scent

4.125.汤后香post brew scent

茶叶冲泡之前所显现的香气称为”汤前香pre-brew scent” ,冲泡之后在茶汤与叶底所显现的香气称为”汤后香post brew scent”

0.000.水可溶物”water soluble substances

4.126.依我们希望的比例与份量溶出expected proportion and quantities to dissolve

泡茶的要领除要求茶汤达到一定的浓度外,尚要求各种”水可溶物”  water soluble substances  “”依我们希望的比例与份量溶出 various water TDS expected proportions “。

4.127.水可溶物溶解速度的内在因素water TDS dissolved rate intrinsic factors

4.128.水可溶物溶解速度的外在因素water TDS dissolved rate extrinsic factors

泡茶应理解”水可溶物溶解速度的内在因素 water TDS dissolved rate intrinsic factors “与”水可溶物溶解速度的外在因素 water TDS dissolved rate extrinsic factors “。

4.129.最佳状况optimum condition

4.130.标准浓度standard strength

每道茶都要表现该茶当时的”最佳状况optimum condition” ,这种最佳状况也是我们追求的所谓”标准浓度standard strength”。

4.131.客观地欣赏茶的美appreciate tea objectively

4.132.表现你所要述说的意念与思想express your idea

4.133.陶冶心性cultivate ones character

品茗的意义在”客观地欣赏茶的美appreciate tea objectively” ,并借着泡茶、品饮的过程”表现你所要述说的意念与思想express your  idea”。泡茶、品饮、还可以”陶冶心性cultivate ones character”。

4.134.泡茶师箴言: Tea Master Maxim:

4.135.泡好茶乃茶人体能之训练、茶道追求之途径、茶境感悟之本体。

Improve Brewing is advancing the ability of the Tea Artist、 is the way to the Spirit of Tea、 i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ea World.

“泡茶师箴言Tea Master Maxim”对泡茶的重要性如此叙述:”泡好茶乃茶人体能之训练、茶道追求之途径、茶境感悟之本体也Improve Brewing is advancing the ability of the Tea Artist、 is the way to the Spirit of Tea、 i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ea world.”。

*说明  : 将茶学专用术语整理、翻译及审定,是当前在学校或国际间推动茶文化工作时很重要的茶学材料。我们只是逐步完成初学茶道者所应用的部分,尚需继续完备。此书 于2005年初开始收编茶学术语,进行整理、修编、审定以及翻译工作,编著:蔡荣章,英文翻译:Steven R.Jones, 校勘:蔡晓晓,于201002出版发行。Editor:Rong-tsang Tsai , English Translator:Steven R.Jones

 

  (3432)

需要用双杯喝茶吗-20111012周三小方块-蔡荣章

需要用双杯喝茶吗

蔡荣章

20111012周三小方块WEDNESDAY TEA CORNER

很多喝茶的朋友知道在1980年代台湾出现了闻香杯,长成小直筒形的样子,配合着品饮杯 (呈盏状且较短) 应用在喝茶的场合上。这是由于传统功夫茶每喝一次茶都在茶船或另一个杯子内烫一次杯,觉得不卫生而产生的一种创新方法。泡好茶,将茶汤倒入闻香杯内,客人接过闻香杯,将茶倒入品饮杯,然后持闻香杯欣赏杯底散发出来的香气,再持品饮杯饮用茶汤。第二道茶依旧倒于闻香杯内供奉,客人倒入品饮杯内饮用。这就是所谓的闻香杯品茗法或双杯品茗法。

这样的喝茶法很快地就传遍台湾,而且传到海外许多喝茶的地方,因为新鲜、有看头、而且显得很内行的样子。还有许多茶道团体为这样的喝茶方式设计表演程式,如将茶汤从闻香杯倒入品饮杯时是将品饮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然后双手举杯在胸前翻转180度,使闻香杯朝上,然后放下杯子,取闻香杯闻香,端品饮杯喝茶。另一个表演团队则是在罩好闻香杯后,在桌面上翻滾一圈,使茶汤从闻香杯倒入品饮杯。大家都还为这些手法取出很多动听的名称。

这样的喝茶方式推出后,有人就质疑为什么要将喝一杯茶复杂化了,卫生的问题可以从船外烫杯解决,闻香的问题也不一定要有一个专用的杯子不可,喝茶之前先闻汤面香,品饮之时口内赏香,喝完茶汤之后就持品饮杯闻杯底香。不但依旧可以完整欣赏到茶汤的全部,还可避免在操作双杯时显露出太多夸张的动作与表情,有人就在闻香时陶醉得不得了,一再搓转着闻香杯,一再甩动着闻香杯。

茶也好,茶汤也好,都是或多或少带有缩敛性的,所以自古就被体悟出精俭的特性。能少一点比多一点好,将精力放在茶道的本体上。 (2246)

泡茶师检定怎么考-20111005周三小方块-蔡荣章

泡茶师检定怎么考

蔡荣章

20111005周三小方块 WEDNESDAY TEA CORNER

泡茶师检定的术科考试是当场抽出一组考题,这组考题指示考生要连续泡三种茶,不只茶叶种类不一,泡法也逐一约定,如第一种茶要用A组的茶具冲泡(事先已准备好放在一个篮子里) ,泡给六位客人喝,连续泡三道。第二种茶要用B组的茶具,泡给十位客人喝,泡二道。第三种茶要用C组的茶具,泡给五十位客人喝,每人100 cc 的杯子,供茶一次(即是大桶茶法)。考生就依题意将茶泡出,端出奉给四位评审,自己可以留一小杯(考场统一提供的试饮杯) ,剩下的杯子、茶汤由考官收回,大桶茶的那题还要测量用茶量与汤量,公告给评审作参考。这样连泡三种茶的标准时间为40分钟,超过45分钟要扣成绩,超过50分钟要强制结束。

每人泡三种茶,奉给四位评审,每人可以得出12个成绩(某种茶若泡数道茶汤,仅算一个成绩) ,若10个以上的成绩在70分以上,就算通过泡茶师的术科检定。通过这样的检定,表示在任何的场合、使用任何的器物,都可以把不同种类的茶泡到一定的水准。

泡茶师检定除术科考以外还有学科的笔试,看看是否对茶学具备足够的知识,也是70分以上视为及格。笔试的内容通常包括制茶、识茶、泡茶、茶具、茶史等五个部分。

从考试的内容可以看出设置此项检定者对茶文化的一些概念,如每个人都要会泡好各种茶、不同种类的茶可以用各种不同种类的茶具冲泡、人多的场合也要有适当的供茶方法、大桶茶也可以把茶泡得很好很正式。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泡好茶的重要,将它视为茶道艺术的基础,并给予泡茶者崇高的地位与肯定。

这样的泡茶师检定制度于1983年创设于台北,目前已在海峡两岸间举办了44届。 (2121)

泡好茶的涵义-蔡荣章

泡好茶的涵义

蔡荣章

2002.01《茶艺》月刊社论

喝好的茶比较有益、听好的音乐比较有益、穿好的衣服比较有益,这样的观念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有人说好茶与差一点的茶,其所含的成分不会差太多,名牌衣服与杂牌衣服的蔽体与保暖功能也不会差太多,但是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曾经谈过「泡茶师箴言」,提到「泡好茶」的重要,相信有人会质疑「泡好茶」作如何解释,是「泡好」茶?还是泡「好茶」?我们认为两个说法都没有错,当然以「泡茶师箴言」的角度看,应该是前者的意思:「泡好」茶是茶人体能的训练,「泡好」茶是茶道追求的途径,「泡好」茶是茶境感悟的本体。但若单独来看,泡「好茶」也有其道理。

所谓「好茶」,一定是色香味俱佳,甚至有其独特的风格,这样的茶汤,喝来一定让人神清气爽,这精神的愉悦就有益身体健康,比起普普通通的茶、喝来没有什么特殊喜悦的茶要「补」得多,再说得科技一点,所谓的好茶一定是含有品质较佳的成分、一定是含有较为人喜欢的成分,而且这些成分的组合是令人高兴的、含量是丰富的。这样美好的成分喝到肚子里一定比喝那些品质不佳的茶有益得多。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茶,即使穿衣服也如此,穿件质料好、设计优美、制作精良的衣服,一定比穿质料不好、样式不美、制作粗劣的衣服要有益健康,也是包含精神的愉快与肉体的舒适在内。

以上这个说法可能遭受的反对有两方面:一是「好」的定义何在?一是会不会造成奢糜的风气?茶叶的好、衣服的好,我们要尊重专家,消费者的好恶、个人的偏见应设法排除。真正的「好」,价格一定较高,这会与个人的收入与认知程度取得协调,只要不造成好高骛远的风气,自然不会造成奢糜。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