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现代茶思想

茶道的香味美学之构建/许玉莲/20180720

茶道的香味美学之构建/许玉莲/20180720

香味美学的养成离不开我们出生成长背景、饮食习惯、文化差异、经济能力及品味的熏陶,有人喜欢拿“妈妈的味道”来说明他有多喜欢那个香味,故香味也是一种感觉,不见得其他人也钟情于那“妈妈的味道”,但是当事人的意识不停地复制曾经的时光。有者从小家里不煮辣、不烹牛肉,成年独立后他们也没有好歹试试看把这些滋味追学回来,极端的根本看到本身没试过之饮食即抱怨“难吃死了难喝死了”比比皆是,皆属偏见。学习异域饮食是不容易的事情,人类直接受家庭教育影响,家里吃什么喝什么通常由主妇掌握大权,那么主妇们的饮食态度是否开放,香味要求是否细腻就会左右一整代人的饮食规范,可能直至被影响的人成熟了自主了才有勇气追求自己所嗜好的。我是成年了才开始学着吃异域的刺身、起司,品尝红酒,那时碰到的困难是:我舌头是不是有问题,为何我都不能领略这些饮品和食物之香味的美丽与愉悦,总觉得那些味道很突兀。直至有丰富经验的朋友调教后,我才发觉过去我一直抱怨起司不好吃、红酒不好喝,原来皆因我没有品尝过好品质的;拿茶来说,如果白毫乌龙喝的都是未经着涎的,如何能知道白毫乌龙真正那种透心凉的蜜香如此迷人?喝了不妥当的造假老茶从此指天发誓老茶是一件坏东西,实在也对不起老茶的风骨与自己的品味。

茶道的香味美学系统建构起来是要比其他任何饮食文化或其他艺术美学都要难得多,因大家习惯将茶道视为修行,拿泡茶场合当作处世为人的竞技场;人们在喝茶时突然间对“谁谁鞠躬较多笑容较多、哪位人士不计较茶叶的好坏”之类情形特别关注并以此来赞美对方的品德,属于情操清高兼宽宏大量之人;又云“当今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人类面临不知如何选择的焦虑,茶道能让你找到安详与清净”,让不知情者还以为是邪教中心的广告宣言呢;茶叶做得是否完善变得无人正视,泡茶技艺是否发挥得法没人懂,在茶会里茶席上,大家只忙着“当一个好人”,焉敢提口与鼻之感官享用,提了大家就会说你低级趣味,只知道吃吃喝喝,故茶汤被荒凉已久。

我们提出现在是时候整理属于茶的茶道香味美学系统了,或许有人犹豫,我们不是已有了很多由认证机构发出的茶叶色香味标准吗?那不一样,统一化的色香味准则较适合用于监督茶叶生产线、进出口贸易之范畴,属行政工作;至于茶道艺术工作者如何发现、捕抓、创造、呈献茶道里面有关香味的面貌与美丽的事,那是茶道艺术工作者不能忽略的精神。

茶道香味美学的培养,首先要有培养自己成为杂食者的观念,所谓杂食,即他也学习欣赏音乐、画作、歌唱、舞蹈、建筑等,那么当你问他听何种音乐,他不会回答你只听古典音乐(认为较高尚)而绝对不听流行音乐(认为较低俗),他会说:只要好的音乐都听。这表示他经已摆脱音乐选择的困扰,见识日渐成熟。“杂食”在此代表各个不同层次与境界的茶,要喝遍不同地域、季节、山场、价格、制法的茶,杂食者除拥有敏锐感官与过人的记忆力,还需开放的心态与健康的体魄,并且懂得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茶之美,坏茶好茶统统喝遍了,才有客观能力分辨优劣,才能开发“好好喝茶,欣赏茶汤”之美学系统。

福建《茶道》杂志专栏

 

  (871)

许 玉 莲 茶 道 讲 座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许 玉 莲 茶 道 讲 座
主 办: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第 五 届 茶 艺 师 资 班

2019-6-29 13:30~17:00
许玉莲老师主讲
题目: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纲要:
1.茶会的意义
2.纯茶道的呈现与欣赏
3.茶汤市场的建构
4.如何举办茶汤作品欣赏会30则

2019-6-30 17:30~19:30
指导老师:蔡荣章,许玉莲
题目: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办(模拟)

2019-7-1 13:30~17:00
许玉莲老师主讲/示范
题目:老茶的冲泡与欣赏
1. 什么叫做老茶
2. 老茶的存放与制作
3. 老茶风味品质特征
4. 老茶欣赏价值与健康价值
5. 老茶冲饮的途径

(737)

看文字泡茶,听价格品茶/许玉莲/20180212

 

看文字泡茶,听价格品茶/许玉莲/20180212

牛栏坑、马头岩的肉桂岩茶火红后,茶叶包装都一窝蜂印上牛肉、马肉字眼了,人们泡茶、喝茶前不是用心地看茶况赏茶叶,而是指着包装上“牛肉”二字就觉得很矜贵了。这个年代的白茶,不管青红皂白也都在包装印上老白茶三字,人们见字喝茶,茶叶生产年份及收藏过程是否清晰倒反成次要了。这很荒谬。

别将茶叶的包装及标签带上泡茶席,茶叶带回家后应该好好的照顾,不能就这样把茶叶摆着一边不管,以为当泡茶时拿出来即可。茶叶需要检查种类与状况的不同,然后采取不同方法存放,一些买回来的茶叶收在纸皮罐不适合,这时就要换进瓷罐或不锈钢罐给它密封,有时购茶量太多,就要分成几个小罐来装,以免每一次打开造成茶叶漏风,很多时候茶叶的商品外包装并不适于存放,适于存放的大概也不美。

即使一些茶叶的包装代表着矜贵显赫身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要把这些包装及标签卸除,把茶叶收放进自己泡茶要用的茶罐或用另外一张干净纸张包裹,这样喝茶才会喝得比较清静。在繁多商业资讯与故事包围之下喝茶,喝茶容易变得不再是喝茶。茶叶外包装上所展示的品牌、价格、传奇说词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经常在目眩神迷的情况下喝茶,人们的灵敏度会降低,感受力也会变得懒怠,无法将鉴赏力集中,养成一种习惯。

不将包装外观除掉,你在泡茶时就被它们影响了欣赏、爱茶之心,你将无法自主地爱任何可以爱、值得爱的茶,你将被如雷贯耳的“大牌茶”愚弄,喝到一些名气非常大的茶时,即使它表现得如斯坏,你都不敢相信它可以是一个品质不好的茶,你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说它不好。

泡茶要培养爱茶的心,爱茶包括读懂茶,读懂了,随手就可以购置一些好的茶(不一定贵)放在身边,把茶照顾好,不管它属于什么牌子、何等价格,爱茶的泡茶者都能够看清楚、喝明白它的本质,慢慢接触它,逮住它的灵魂来爱它。所以随时可就手边那几个茶来泡,不必去选一些特别有名气有故事包装的茶。

用自己泡茶的茶叶罐收茶入席,从此就茶论茶才会真正关心到茶的本身,从茶的外形、色泽、香味去认识它欣赏它,不要迷恋茶叶包装上的字眼如历史名称、代号、防伪条码、年份有多老、名人的签名或一些标榜冠军的比赛茶。这些都只是商业行为,并非品质保证,故泡茶时不能被自己的偏见蒙骗,以为凡是有标示、记号的茶皆好茶。你可以统统不要管它这些包装及标签,在冲泡之前,小心的看看茶叶一眼,想一想它们历经了怎样的一番过程才抵达至茶席上,这样你泡茶将泡得更愉快,像和老朋友相处。

泡茶要懂得直接欣赏这一壶茶,不要依赖茶叶的各种包装与标示,不要透过过去的经验,甚至于还不要强调茶叶的名字。这样你会喝得比较慢,也更意识到自己在喝着的香味。受限于包装、过去的经验是主观的;有了名字的茶,反而泡茶喝茶受限于你过去的记忆,没有欣赏到现在这一壶茶。别让包装骚扰了你的灵魂,看着现在这壶茶,闻之、嗅之、啜之、品之,默默地领受,又或说出你的心情与发现,这种用心的方式会让你泡茶泡得理智而缓慢,深刻而安逸。

刊登中国茶道杂志专栏 (1025)

茶诗六首/蔡荣章

 

茶诗六首/蔡荣章(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

 

唯要声音与光影陪伴茶

茶,泡茶、奉茶、品茗,

别无他物。

静悄悄,只有煮水的声音、走动的声音、倒茶的声音、喝茶的声音。

晴天,阳光从窗户射进,

阴天,光线铺洒整个茶席,

夜晚,灯光映出茶汤的身影。

茶,不再需要什么,

唯要声音与光影。

 

 

赏水

我从清淨无味中体会到了你的味道,

我把你捧在手心、含在嘴里。

我遥望着你,

你从天而降无比壮观,你狂风巨浪我为你心惊胆战。

我不欣赏池里的游魚,我不观赏月夜湖面的光影,我不坐在船上感歎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因为那不是你。

我听潺潺的水声,用你洗手淨心,将水洒在树上,感受清凉,

我把你拿来饮用,把你拿来泡茶,欣赏你的美味。

 

 

 

茶的无何有之乡

我是茶青,制成茶叶时,我只需要空气阳光温度与时间,其他的元素我都具备了。我不喜欢空气中的杂味,我不喜欢多余的手碰我。

我是茶叶,泡成茶汤时,我只需要干净的容器,干净的水,茶汤需要的成分我自会提供。泡茶者不纯净的心思将干扰我才华的发挥。

我是茶汤,被饮用时,我需要别无作用的杯子,别想把我变得更好喝。我需要专注的心,健康的身体,没有预置的好恶之心。

我是叶底,被弃置之时,我要公平的懂茶人,欣赏我的前世与今生,他不再为高价获得而唾弃我,不再为廉价取得而窃喜。一片宁静与珍惜,把我倒进土里。

 

 

 

茶中有苦茶中有涩

苦涩不是1+1等于2的个体。

苦涩不媚俗,

苦涩是收敛,

苦涩是勇敢。

苦外还有咸、辛、酸,

涩外还有麻、刺、醇。

苦涩出坚真,

苦涩出寂境。

成熟前是苦涩,

成熟后是甘甜,

陈化后是温存。

 

 

移爱入汤移爱入人

你要大家把茶席布置得美轮美奂,你要大家泡茶时把身体做得像舞蹈一般,你要求要有几把名家壶几件古董;

你认为泡茶不必强求什么,没有茶汤更是高人一等的境界。

我爱茶爱茶汤,甚于动作,甚于茶具,

我爱茶汤的被饮用,甚于茶叶的价格,

我爱创作茶汤的人,

我爱欣赏茶汤的人。

 

 

默念茶人

我们把你从荒野中找出来,
你就这样成为了我们生命里相依偎的茶。

我们折损了你的肢体,要的是把你精炼成另一次生命的茶叶。
我们努力把你的香引发出来,做出美丽的颜色、做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滋味;

我们记得保留你原本的山头、品种、土壤,与你蜕变中形成的风格。

我们认真找出你要的水与温度,专注感应你需要在水中浸泡多久;

泡出你的真味,呈现出你的灵魂。

我们在浸泡你、欣赏你的过程中,创造了属于你的美与艺术—-继第一次发现你,又是另一次的喜悦。

我们依依不舍你已吐出精魂的身躯,静默着,注视着你的叶底,我们从你生命的转换中体悟了自然的运行。

我们要继续到你生长与蜕变的地方,与你共同精练;

我们要继续在你被冲泡与品饮之中创作更多的艺术与美;
我们注视着你即将回归大地的叶底,许久,许久。
 

 

  (1038)

20180608蔡荣章受邀在中国第十届海峡论坛发表“两岸茶界应省思的两个问题”

现代茶道思想编辑部报道

蔡荣章教授受邀在中国第十届海峡论坛发表“两岸茶界应省思的两个问题”

2018.06.08中国第十届海峡论坛的“第五届海峡(漳州)茶会”在漳州市东南花都酒店举行,中国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荣章教授受邀在“茶产业发展交流会”上发表“两岸茶界应省思的两个问题” 。讲座纲要如下:

一.为市场而忽略了茶的本来面目

1.1.做好茶、喝好茶

1.2.不要省略日光萎凋、晾青

(以包种、冻顶,铁观音、岩茶、金骏眉、白茶、龙井为例)

1.3.不要全赖渥堆

(以普洱、黑茶、六堡为例)

二.茶文化走偏了自己的车道

2.1.泡茶没什么好看,茶汤没什么好喝的吗?

(因此不承任泡茶喝茶的艺术性)

2.2.茶艺是茶的艺,茶道是茶的道

2.3.茶道的美在哪里?

2.4.茶道艺术的艺在哪里?

(1165)

泡茶是礼貌第一吗/许玉莲/20171115

泡茶是礼貌第一吗/许玉莲/20171115

泡茶者总是担心别人说他没礼貌,从他们掌席过程可看个究竟,开始泡茶前他们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席上品茗者点头哈腰,品茗者不一定领情回礼,或许只是冷漠地看着泡茶师,偶尔甚至是在做自己事;有些泡茶者还不仅仅朝正前方行礼一次而已,他们会向左方、前方、右方都鞠躬表现面面俱圆都照应到了才安心。接下来泡茶师们大多会挂着一个机械化的笑脸,一边将嘴角两边咧开一边泡茶。

奉茶的时候,泡茶者捧着放满品茶杯的奉茶盘,走至品茗者前方或身边,先来个深深的鞠躬,奉上一杯茶后伸出手掌表示“请”的意思,嘴巴跟着说“请喝茶”,这时还要陪上一个笑脸,向品茗者再鞠躬一次,才转去奉茶给下一位品茗者,如此计算下来,每奉茶给一人则泡茶者要做六个程序:鞠躬、奉上品茶杯、伸手掌、说“请喝茶” 、笑、鞠躬;如席上有八位品茗者,每一道茶他便需要做四十八次,假设此番茶席共冲泡六道茶,他就需得重覆做二百八十八次。想象一下他们一天如果掌席三、四回,岂不要鞠躬上千次,笑也笑得麻木了。

而今茶界充斥着这些五花八门的茶艺礼仪让人看了觉得不合乎常理,你说是崇尚古人喝茶礼仪吗?不对啊,曾几何时,苏东坡喝茶也就那几招:取水、候火、磨茶、煎茶、吃茶。陆羽喝茶时也就忙着炙茶、碾茶、煮茶、选水、候水、分茶、然后茶汤鉴赏。宋徽宗文会图中在一旁整治茶与茶器皿的人仿佛一支技术队伍全神贯注在工作,也没有被要求不停地打恭作揖的迹象。你说是近代茶业的文化现象吗?我观察了几位自1980年代现代茶文化复兴期便参于了茶界工作的资深茶道导师,他们泡茶并不会这样盲目对品茗者低声下气没了尊严似的,他们的脸容与嘴角是静寂的表情,偶尔得意了眼睛忽然闪亮起来,闻到极品茶香会叹一口气表示“只应天上有”,奉茶手势干净利落,过程让人崇拜。

为何现今茶界会需要这种东西呢,把礼貌提倡成一种固定、僵化的举动,把笑变为一个刻板的集体表情,这两样原来都是灵活的举动,是人类独有的感情表达方式,内心有感触才自然流露,一旦成为一种固定模仿的举止,大批生产,把人都弄成虚假虚假的。一般茶艺职业培训所及茶文化专科开设的泡茶培训,都将此类单调、固定的表情包扔给泡茶者要他们不断重覆练习,一是为市场需要,有些茶企聘用泡茶者把他们当帮佣使唤,故泡茶者与资方以及客商无形中有了主人、下人的藩篱,处于下人这方的泡茶者被矮化自觉卑微,唯恐脸上、肢体表情有遗漏疏忽便遭人诟病。二是为泡茶比赛,校际间每年举办的茶艺大赛,误将文化重点集中在泡茶者如何对品茶者表现和蔼可亲,误判茶道的精神就是让喝茶者高兴为上。

我并非主张泡茶者应成为一位自大狂、在茶席上不应实施礼仪,但是将泡茶者必须有礼貌等同茶道这想法植入芸芸众生的脑海中,导致每人都可以站在一个道德高点来要求规范泡茶者的一举一动,那是不公平与不道德的。不公平,是相对其他文化项目如:演奏音乐、歌唱、绘画、写书法、插花、空间设计等,大家并没有同样刻薄的要求。不道德,是倘若只让道德礼仪来掌控茶道与茶席,这不仅毁了我们要用身心去体会的美好的品茗体验,也扭曲人性与人文精神。

中国茶道杂志专栏20171115 (1167)

许玉莲传记文/许玉莲/20171229

許玉蓮簡介

許玉蓮

現任:「許玉蓮茶道院」 院長、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浙江農林大學人文茶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委員會委員、中國茶葉學會海外聯絡站(吉隆坡)負責人、馬來西亞國際茶文化協會榮譽理事、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推選評為「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審評師資班」畢業。

 

現任:           

2017~今,許玉蓮茶道院, 院長。

2009~今,福建《茶道》雜誌,茶道專欄作家。

2011~今,http://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 「現代茶道思想網」創建人兼主筆。

2012~今,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

2013~今,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5~今,浙江農林大學人文.茶文化學院,客座教授。

2017~今,中國茶道新生活研究所顧問兼茶道新生活特聘講師。

2019~今,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委員會,委員。

2020~今,中國茶葉學會海外聯絡站負責人。

2020~今,馬來西亞國際茶文化協會,榮譽理事。

經歷:           

1992~1999馬來西亞紫藤文化企業集團.茶館事業部主任。

2000~2016馬來西亞紫藤文化企業集團.茶藝學習中心主任。

2013~今,馬來西亞茶道研究會The Way of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laysia , 會長。

2013,第四十七屆陸羽泡茶師檢定考試評委。

2015,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與中國茶葉學會主辦的「茶藝師資培訓班」特約講師,講授「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舉辦」以及「老茶的沖泡與欣賞」,一共五届。

2018~今,無我茶會指導老師資格培訓與認證授權點負責人。

2018~今,泡茶師檢定考試培訓與認證授權點負責人。

2018,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特約講師,講授「茶道文化與茶湯品賞」,「無我茶會」以及「小壺茶法」。

2019,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及中國茶葉學會「第二屆茶葉審評師資班」畢業。

榮譽:

2014,首屆「中華優秀茶教師」推選活動中,被評為「中華茶文化傳播優秀工作者」(中國社科院工經所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辦)。

出版品:       

(1)《約會中國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中英雙語版1999年/紫藤文化集團

(2)《喝茶慢》正體版2000年/紫藤文化集團

(3)《茶人的第三隻眼》簡體字版2012年/紫藤文化集團

(4)《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正體版2013年/臺灣商務印書館

(5)《茶鐸八音-茶文化復興之聲》簡體字版2014年/ 中國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6)《我就要讓這世界香》簡體字版2015年/中國北京中華書局

(7)《喝茶慢》簡體字版2016年/ 中國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8)《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合著.簡體字版2016年/ 中國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9)《純茶道》合著.簡體字版2021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榮譽:

2015,《我就要讓這世界香》,在2015中國茶行業年度會上,入選了「2015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2016,《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與蔡榮章合著,在2016中國茶行業年度會上,入選了「2016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2021,《純茶道》與蔡榮章合著,在2019中國茶行業年度會上,入選了「2019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發表論文:   

(1)2011.5.30 《茶道表演的現代精神》~「第十三屆國際無我茶會暨茶文化節」研討會論文集

(2)2011.11.15 《杯子質地與品茗關系之測試報告》~中國.中韓 「年度茶文化學術研討會–茶具」論文集

(3)2012.5.16 《天臺山茶道流布與現代茶道六點省思》~中國浙江省天臺縣 「天臺山茶文化尋根探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4)2012.11.11《品茗館的產生背景、空間規劃與經營型態》~韓國.中韓 「年度茶文化學術研討會–茶席」論文集

(5)2013.09.28《泡茶心法的茶道禪》~中國 「2013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東溫泉」論文集

(6)2013.10.14《茶道藝術家經營的品茗館》~韓國 「第十三屆國際無我茶會學術大會」論文集

(7)2014.08.09《茶道評論作家的評論範疇與效應》~中國.韓國 「第三屆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論文集

(8)2014.12.12《泡茶的聲音是有機音樂》~中國.韓國 「第四屆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論文集

(9)2015.04.08《論品茗空間的生命力》~中國.韓國 「第五屆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論文集

(10)2016.10.18《論純茶道的覺醒》~中國.開封「第十四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11)2016.11.10《泡茶技能常犯的九大迷思》~中國.韓國 「第六屆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論文集

(12)2017.10.27《茶葉作品.茶湯作品.茶會作品》第十六屆國際無我茶會論文集

(13)2017.11.23《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創作記》~中國.韓國第七屆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論文集

(14)2018.03.25《茶食製作與運用的研究》~中國.韓國第八屆國際茶文化年度研討會論文集

(15)2019.10.15《馬來西亞茶文化教育的進程》第二屆國際茶學教育論壇. 福建漳州科技學院

(16)2019.10.15《以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為例的茶湯作品市場發展之研究》中國.韓國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17)2019.10.20《論茶道精神養成的基本觀念》第十七屆國際無我茶會/世界茶文化精神暨「一帶一路」安溪茶產業發展論壇

(18)2021.10《論無我茶會歌的誕生與其社會功能影響》由中國漳州科技學院與韓國國際Tea Club共同主辦的「國際茶文化研討會」

曾為下列機構擔任特約茶藝顧問以及茶道講師:           

馬來西亞中華獨立中學.華文學會

馬來西亞循人獨立中學.華文學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學會

馬來西亞尊孔獨立中學.文史學會

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分校宿舍村.華文學會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Malaysia

汶萊中華文藝聯合會

International Women』s Association Kuala Lumpur吉隆坡國際婦女協會

The Japanese Women』s Association日本大使館婦女協會

Korean Women』s Association韓國大使館婦女協會

Malaysian Culture Group馬來西亞國際人士文化團體

The Rotary Club of Kelana Jaya扶輪社慈善俱樂部

Tunku Abdul Rahman University拉曼大學

New Era University新紀元大學

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 Puterijaya

Garden International School國際學校

Sekolah islam Adni國際學校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Kuala Lumpur (ISKL) 國際學校

Sri Garden Kuala Lumpur School國際學校

elc International School國際學校

许玉莲传记

文/许玉莲/20171229完稿

1992.04.01

许玉莲受聘担任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怡保紫藤茶坊的主持人。同时投资怡保紫藤茶坊成为五股东之一。

同年,许玉莲开始讲授茶艺课程。并以蔡荣章著作《现代茶艺》的茶道思想为启蒙。

1994.10月.

许玉莲受紫藤集团-怡保紫藤茶坊改聘为茶坊经理。

1996

许玉莲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副刊发表茶道文章,持续约三年。

1996.04.09~10

许玉莲于浙江新昌县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合在新昌举办了“新昌首届茶文化节暨第五届国际西湖茶会”期间的茶艺表演中作泡茶示范。

1997.07.27

许玉莲受邀在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每周专栏“茶事风月”撰写茶道文章至1998.02.18。

1997.01.14

许玉莲出席观摩由台北陆羽茶艺中心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陈氏书院举办的“无我茶会研习营”。

1998

许玉莲受马来西亚紫藤文化集团聘请编写中英双语茶艺书。许玉莲在此书编制了“现代泡茶法21步骤”。

1999.06

许玉莲所编著中英双语茶艺书《约会中国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繁体版,由马来西亚紫藤文化集团出版。

同年,许玉莲入股马来西亚紫藤文化集团,成为300股东之一。

1999.10.04

许玉莲在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发表“喝茶慢”,提出“泡茶要有精准观念”。

1999.

许玉莲于怡保紫藤茶坊经理任内,公司结业。

1999.10.11

许玉莲受聘于紫藤集团在《南洋商报》的“紫藤茶艺周刊版”担任主编及主笔,并设茶道专栏“凡事往茶看”至2000.05.26。

2000.04

许玉莲著《喝茶慢》繁体版,紫藤文化企业集团出版。

2000.07.01

许玉莲受聘于马来西亚紫藤文化集团在吉隆坡戏院街开设紫藤茶艺学习中心并任中心主任及讲师。同时开设茶艺课程向大众招生以及为集团培训职员。

2000.07.01

许玉莲受聘于紫藤集团在《南洋商报》的“紫藤茶艺周刊吃茶趣版”担任主编及主笔,并设茶道专栏“投诚向茶”,至2003.07.01

2000.

许玉莲参加在韩国首尔仁寺洞日光精舍主人吕圭平举办的普洱茶一条龙展览活动,做泡茶示范。

2001

许玉莲受聘于紫藤集团在《星洲日报》的“紫藤茶与健康特刊版”担任主编及主笔,至2002年。

2001

许玉莲茶道文章开始刊登在中国《茶博览》月刊。

19-8-2001

“普洱诗篇”一文提出茶与茶食的配合,最好是苦与甜的结合。

26-8-2001

“泡茶的声音”一文提出凭著不同的声音,可以认出现在进行那一个步骤了。

30-9-2001

“水仙开封”一文提出收藏茶,不要干扰它。

23-12-2001

“节约”一文提出泡茶动作越简单越好。煮水壶位置要定位。

14-1-2002

“什么茶来的”一文提出喝茶要亲身品评,不要只问茶名。

28-1-2002

“茶非咖啡能取代”一文提出茶要成为时尚饮料的趋势领导。

2004.6月

许玉莲赴德国、西班牙、摩洛哥、英国、直布罗陀考察茶文化状况。

2004.08.19-23

许玉莲参加在新加坡滨海城公园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无我茶会,并在第一天的马六甲之行与无我茶会创办人蔡荣章访谈,谈到“茶文化在茶产业里的价值占百”。

2004.10月

许玉莲从紫藤茶艺学习中心主任及讲师任内退休。

2004.11月

许玉莲赴香港茶艺乐园研究普洱老茶,编写资料四个月。

2005.5月

许玉莲受聘担任紫藤茶艺学习中心主任及讲师,开办茶艺培训课程。

2006.1月

许玉莲策划茶艺课程,在紫藤茶艺学习中心推出:茶法班,各国茶文化班,壶艺班,泡茶精进班,评茶班,茶艺人文通识班,茶叶品评班。

2006.12月

许玉莲被紫藤集团聘为在《东方日报》的“紫藤茶艺特刊”担任主编及主笔至2007.08月。

2007.05月

许玉莲策划并协助完成“马来西亚有时喝茶生活营”,担任讲师,此营每届招收约100位中学生学习茶艺,课程内容有:制茶课,泡茶课,茶席与茶会课,茶史课,实习有小壶茶法,茶席展,无我茶会举办。“马来西亚有时喝茶生活营”至2017已经举办了10届。

2007.08.26

许玉莲受邀于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撰写茶道专栏:“遇茶茶”(至2008.07.20),“茶潮”(2008.07.27~2012.09.09),“茶人的第三隻眼”(2012.09.18~2013.09.17)。

2007.06.17-08.01

许玉莲受马来西亚紫藤集团委派出差北京紫藤茶原公司,为员工茶艺培训课程授课。

2007.07.22-23

许玉莲在北京琉璃厂陆羽茶艺教室参加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蔡荣章讲座及师资培训课。

2008

许玉莲赴荷兰、英国、比利时、德国考察茶文化状况。

27-4-2008

“为了喝茶而吃”,一文,提出“只有甜味能中和茶的刺激感,其余酸、辣、咸没办法与其它食品打成一遍,融化成一体。”

20-4-2008

“枯叶的茶味”一文提出一个茶好不好喝,与制茶工夫有关,与茶的分类无多大关系。

2008.09.24

许玉莲受邀在http://www.got1mag.com有人部落格撰写专栏。

2009.08

许玉莲受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蔡荣章之邀,在茶文化系教室对六十位学员演讲“英国茶文化”。

2009.11.29-12.04

许玉莲率领13名马来西亚“天福游学证书班”团员到福建天福茶学院参加蔡荣章“茶思想研讨”课 ,无我茶会课的讲授与实习以及制茶,制陶课。

同时,许玉莲也应茶文化系系主任蔡荣章之邀对全校学生招生,在国际演讲厅举办讲座,讲授“发掘欧洲茶文化”。

2009.12.22

许玉莲受邀在中国《茶道》杂志撰写专栏。 (前《海峡茶道》月刊,201408改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海峡茶道杂志社,统一刊号: CN-35(Q) 第0077号,刊号:CN-35-1325/TS

2010.01.10

许玉莲召集在吉隆玻举行30人迎春无我茶会。

2010.02.06

许玉莲召集在马六甲举行30人迎春无我茶会。

2010.04月

许玉莲被紫藤集团委任为北京紫藤茶原公司写茶饮经营企划书,做开店用,并出差北京讲解,以及为员工作培训。

2010.09.26-10.01

许玉莲率领11名马来西亚“天福游学证书班”团员到福建天福茶学院参加蔡荣章“茶思想研讨”课 ,无我茶会课的讲授与实习以及制茶,制陶课。

2011.05

许玉莲受聘为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系客座讲师。

2011.05.28

许玉莲参加第十三届国际无我茶会在台湾召开,发言及发表论文“茶道表演的现代精神”。

2011.06.17

蔡荣章与许玉莲共同成立http://www.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

至2017.12.25读者点击次6057421

2011.06.21

许玉莲协助编辑整理蔡荣章的现代茶道思想文章翻译英文,编辑茶道思想术语准备出版。

2011.10.17

许玉莲参加由蔡荣章主持的在武夷山武夷山庄草坪“无我茶会纪念碑”前举办的“无我茶会立碑20周年无我茶会”。

2010.11.15

许玉莲开发“五觉茶会”作为一种收费入场的茶会产品,至2017.12.28已举办近五十场。

2011.06

许玉莲与蔡荣章开始撰写文章,整理与实验“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之茶会形式。

2011.11.08-14

许玉莲受邀参加天福茶学院2011首届中韩茶文化研讨会,发表“杯子质地与品茗关系之测试报告”。

同时,应茶文化系系主任蔡荣章之邀,举办讲座,讲授“马国之水仙,六堡,普洱”。

许玉莲于讲座后掌席泡茶给约22位师生喝。

2012.01

许玉莲受邀在中国武夷山《问道.中国茶》月刊撰写茶道专栏,至2013.01。

2012.03.04

许玉莲协助整理编辑蔡荣章的《无我茶会》英语翻译。于2017年完成整本书的编辑,准备出版中英精装版。

2012.5.16

许玉莲受邀参加中国浙江省天台县 “天台山茶文化寻根探源国际研讨会”,发言及发表论文“天台山茶道流布与现代茶道六点省思”。

2012.07

许玉莲著《茶人的第三隻眼》简体版,马来西亚紫藤集团出版。

2012.09.07~10

许玉莲应汶莱文化团体之邀,到汶莱讲授专题演讲,题目:泡茶原理,制茶认识,无我茶会;并举办30人无我茶会。

2012.11.10-15

许玉莲参加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团承办之第二届年度茶文化研讨会,发言及发表“品茗馆的产生背景、空间规划与经营型态”。

2013.03.01

许玉莲著《茶铎八音-茶文化复兴之声》繁体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3.04.09

许玉莲受漳州科技学院文化创意学院聘为客座副教授。

2013.04.09

许玉莲受聘于漳州科技学院担任第四十七届陆羽泡茶师检定考试评委。

2013.09.01

许玉莲受聘为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3.09.28

许玉莲受邀参加中国“2013中华山水茶道文化节-东温泉论坛”,发言及发表论文“泡茶心法的茶道禅”。

2013.09.30

许玉莲受邀至四川成都修齐茶道教室讲座,讲授“老茶的欣赏”课并掌席冲泡六堡茶约20人喝。

2013.10.12-16

许玉莲受邀参加于韩国首尔、庆州、釜山举行的十四届国际无我茶会,发言及发表“茶道艺术家经营的品茗馆”。

2013.10.21

许玉莲在社交媒体facebook创立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并任会长,截至2017.12.29会员粉丝1510位。

2014.04.07

许玉莲受邀在漳州科技学院国际会议厅,讲授以“茶道在哪里?”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2014.04.08-14

许玉莲受邀出席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与武夷山第三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表“茶道评论作家的评论范畴与效应”。

许玉莲也任茶道艺术家于2014/4/9~10,19:00~21:00举行两场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2014.06.01

许玉莲著《茶铎八音-茶文化复兴之声》中文简体字版。工商联出版。(中国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09.26

许玉莲受邀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华合作时报社在泾阳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茶文化培训研讨会暨中华优秀茶教师颁奖典礼”,发言茶艺教学心得报告。

同时接受首届“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的授证。

2014.12.11-15

许玉莲受邀参加韩国圆光数码大学在宝城主办之第四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言及发表“泡茶的声音是有机音乐”。

2015.01.30

许玉莲著《我就要让这世界香》简体版。中国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2015.04.06

许玉莲受邀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国际会议厅,讲授一堂以“喝茶慢”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2015.04.07-12

许玉莲受邀参加第五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与福鼎茶区举行,发言及发表论文“论品茗空间的生命力”, 并以茶道艺术家身分参加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掌席泡茶。

2015.05.16

许玉莲受邀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Malaysia)的主题活动 aroma of green leaves中讲课,讲授题目:茶叶制作认识,如何泡好一壶茶。

2015.05.21

许玉莲被聘为浙江农林大学人文茶文化学院客座教授,由农林大学.茶与茶文化学科负责人苏祝成教授授予聘书。应邀到校举办题为“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办与意义”之讲座,同时在实习“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课时,担任茶道艺术家掌席泡茶。

2015.05.23-24

许玉莲应中国茶叶学会之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向首届茶艺师资培训班38位学员讲授半天的“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与示范。另半天“老茶的冲泡与欣赏”的讲授与示范。

晚上实习“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许玉莲指导并担任茶道艺术家掌席泡茶。

2015.05.30

许玉莲受邀到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Malaysia)的主题活动讲授泡茶,无我茶会专题,并举行无我茶会的练习。

2015.10.24-28

许玉莲参加由浙江省茶叶学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15届国际无我茶会,在浙江大学、千岛湖、龙泉举办了三场无我茶会。

许玉莲在无我茶会活动中举办“茶道演示”掌席泡茶,示范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行。

2015.11.19

许玉莲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在青岛举行的科技年会,担任“百家茶汤品赏会”的掌席泡茶。

2015.12.18

许玉莲所著《我就要让这世界香》获第11屆深圳茶博會颁证,由《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茶道》《普洱》《雲南普洱茶春·夏·秋·冬》四大茶媒聯合推出2015茶媒推薦10大茶書榜。
2016.01.01

许玉莲著《喝茶慢》中文简体字版。中国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2016.04.13

许玉莲编制“茶法八种”,刊登在紫藤茶周报。

2016.08.01

蔡荣章与许玉莲合著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简体版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2016.08.24-31

许玉莲应中国茶叶学会之邀赴余姚在第二届茶艺师资班讲授二个半天的: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和示范,老茶的欣赏与冲泡和示范。

晚上实习“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许玉莲指导并担任茶道艺术家泡茶。

2016.08.31

蔡荣章与许玉莲受邀为在苏州诚品书店为《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一书签书讲座会,题目:不再是茶艺表演。时间19:00-20:30. 地点:苏州诚品书店2F COOKING STUDIO。

2016.10.18

许玉莲受邀出席在开封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发言及发表论文“纯茶道的醒觉”。同时,与会后接受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记者采访。

2016.11.09-13

许玉莲参加韩国TEA CLUB承办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言及发表“泡茶技能常犯的九大迷思”。

2016.12.15

蔡荣章与许玉莲合著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在十三届深圳茶博会“2016中国茶行业年度盛典”上,入选为“2016茶媒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

2017.01.25~30

许玉莲受邀在温州忘忧茶庄举行讲座及签书会,讲授题目“纯茶道的观念”。

许玉莲在温州忘忧茶庄举办个人“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冲泡老六堡茶给十四位品茗者。

许玉莲在温州忘忧茶庄召集举行一场30人的无我茶会。

2017.04.01

许玉莲从紫藤茶艺学习中心主任及讲师任内退休。

许玉莲任内担任茶艺顾问、茶艺导师的单位如下:

(1)马来西亚中华独立中学.华文学会。

(2)马来西亚循人独立中学.华文学会。

(3)马来西亚尊孔独立中学.文史学会。

(4)马来西亚吉隆坡慈济大学社会教育推广中心。

(5)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学会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6)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分校宿舍村华文学会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7)拉曼大学Tunku Abdul Rahm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ft Skills Competency

(8)新纪元学院New Era College

(9)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 Puterijaya

(10)Garden International School国际学校

(11)Sekolah islam Adni国际学校

(12)International School of Kuala Lumpur (ISKL) 国际学校

(13)Sri Garden Kuala Lumpur School国际学校

(14)elc International School国际学校

(15)Dasein Academy of Art美术学院

(16)Yelex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管理学院

(17)National Museum Malaysia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18)全国华文小学校长职工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分会

(19)全国华小校长职工会霹州分会

(20)雪兰莪州教育厅华文组

(21)雪兰莪州教育厅中学华文科”全国中学生文化营”

(22)International Women’s Association Kuala Lumpur吉隆坡国际妇女协会

(23)The Japanese Women’s Association日本大使馆妇女协会

(24)Korean Women’s Association韩国大使馆妇女协会

(25)Malaysian Culture Group马来西亚国际人士文化团体

(26)The Rotary Club of Kelana Jaya扶轮社慈善俱乐部

(27)汶莱中华文艺联合会

(28)吉隆坡市长青(基督教)学习中心

(29)八打灵市佛光山(佛教)道场

(30)怡保市斗母宫

(31)北京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

(32)星洲日报槟、吉、玻、北霹雳区学生记者队

(33)Ideonic Kids安亲班

2017.03.01

许玉莲编制“现代小壶茶法25规程”。
2017.04.14

许玉莲受邀在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专题讲座:《红楼梦》的青春少年如何喝茶。

2017.05.12

许玉莲受邀赴广州讲授由“茶道新生活”主办,在瑞丰号生活馆进行的讲座,题目“当代茶道乱象”。

2017.05.13-14

许玉莲受聘于“茶道新生活”在广州举行“从零开始进入茶”基础课程,时间上午九时至晚六时半,讲授题目:各类茶的认识,泡茶原理,茶具与茶席,茶法与茶会。示范:小壶茶法25规程,无我茶会。实习:小壶茶法,无我茶会。

2017.05.14

许玉莲被聘为“茶道新生活”研究所顾问兼茶道新生活特聘讲师。

2017.05.18

许玉莲受茶知己茶艺中心聘为讲师,在八打灵分行举办茶艺课程,讲授各类茶的认识。

2017.05.24

许玉莲受聘于茶知己茶艺中心在八打灵分行举办茶艺课程,讲授小壶茶法。

2017.06.15

许玉莲受邀赴广州,在“茶道新生活”主办的讲座主讲,题目:从有法到无法的泡茶境界。同时举办茶书发布与签书会。

2017.06.17-18

许玉莲受聘于“茶道新生活”任讲师,在广州举行“从零开始进入茶”进阶课程,时间上午九时至晚六时半,讲授题目:泡茶精进研习,各地茶文化,现代茶道思想研讨,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示范:小壶茶法25规程,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实习:小壶茶法,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2017.07.15

许玉莲被茶知己受邀到昆明雪林茗居SSHC槟榔双星老六堡茶开萝限量分享会,担任主讲及开萝贵宾。

2017.07.20

许玉莲被云南昆明晓德书房李峻受邀到昆明弘益大学堂,主办专题演讲及茶书签售会,讲题:现代茶道思想研讨。

2017.08.17

许玉莲受邀在武夷山瑞泉岩茶博物馆专题演讲,讲授题目:泡茶原理与礼仪。

2017.08.21-26

许玉莲赴漳州科技学院访问与摄录茶文化研究中主任蔡荣章,蔡荣章解析现代茶道思想。

2017.08.27-29

许玉莲应中国茶叶学会之邀赴杭州茶科所,在第三届茶艺师资班讲授二个半天的课: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和示范,老茶的欣赏与冲泡和示范。

晚上实习“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许玉莲担任茶道艺术家泡茶并指导。

2017.10.24-29

许玉莲参加由(16届)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在台湾召开的“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

同时发表论文“茶叶作品茶汤作品茶会作品”。

并参加300人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担任品茗者。

2017.11.23-27

许玉莲受邀参加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举行的“2017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言及发表“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创作记”。

同时参加120人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担任品茗者。

2018.01.06

许玉莲策划并协助完成中国《茶道》杂志2018年全球茶友迎新茶会-马来西亚分会场之“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茶会举办。

2018.01.27

许玉莲在马来西亚,吉隆坡,Tasik Rafflesia召集协助办一场清晨“迎春无我茶会”。 (1106)

蔡荣章传记 文/蔡荣章/20171223

蔡荣章传记

文/蔡荣章/20171223完稿

1972.07.30

蔡荣章于中国文化大学毕业并服完义务兵役后即任职锡安国际有限公司(1974.01.10任副理,1975.11.01任公关室主任,1979.06.01-1980.09.30任企管处经理)。

1976

蔡荣章每周四晚上与大学时的老师娄子匡教授研讨茶的传统文化如何应用到现代生活,并对外举办多次茶的演讲与活动,为期十个月。

1977.11.01

蔡荣章任中国功夫茶馆经理至1979.05.31    ,建立台湾早期现代化茶艺馆餐茶结合的经营模式,整理茶艺问答数十条,乃1982年后在中国时报撰写茶博士聊天专栏的基础,后因投资团队财务的关系停止营业,复受锡安国际有限公司聘任为企管处经理。

1980

蔡荣章研究泡茶原理、研发泡茶专用无线电水壶、泡茶专用茶车,后于陆羽茶艺中心成立后用于茶道教学、1981.02发展成产品。

1980.08.24

蔡荣章与天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同年10月01日以陆羽茶艺中心之名开始营运。

1980.12月.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设置“陆羽茶学讲座”,推动蔡荣章规划的小壶茶法,后来定名为小壶茶法24则,2017年修订为小壶茶法30条。

1980.12.01

臺北陸羽茶藝中心剛剛成立二個月,蔡榮章創辦了“茶藝”月刊,擔任社長與社論主筆,直到2007年12月,共出版了307期。2008年元月,蔡榮章到福建漳州科技學院創辦茶文化專業。

1981.07月.

蔡荣章创制“圈顶式茶盅”,组成陆羽茶艺中心“二世壶组”的产品。

1981.12月.

蔡荣章创制新款“茶荷”,同陆羽茶艺中心第一组手拉坯小型壶组一起销售。

1982.03月.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开设“壶艺讲座”。

1982.05月.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开设“评茶讲座”。

1982.12月.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开设“泡茶讲座”,陆续完成十大泡茶法 ,此十大泡茶法于2007年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成立后作为茶文化系的课程。

1983.12.23

蔡荣章创设泡茶师检定制度,于陆羽茶艺中心举办首届泡茶师检定考试,担任评委,该项考试到2017年12月举办了56届。

1983.12.23

陆羽茶艺中心收到台北市政府转发的经济部新的公司执照,编号“股份有限公司北市建商字第151708号”,新的所营事业第三项为“品茗业务之经营”,之前台湾不准经营此项业务,蔡荣章组织“大台北茶艺业者联谊会”向主管机关力陈“现代茶艺业与过去被禁的色情茶馆不同”。

1984.02.20

蔡荣章联合各地茶艺业者将“大台北茶艺业者联谊会” 扩大为“中华茶艺事业联谊会”,首批报名者75家,其中40家在陆羽茶艺中心参加首次聚会,该联谊会即1997.12.29向政府立案成立之“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的前身。

1984.04月.

台湾中视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荣章所著《现代茶艺》,这是蔡荣章二年来在中国时报每周末发表的“茶博士聊天”专栏汇集整理而成。

1984.04月.

蔡荣章于《现代茶艺》写到“第一泡要不要倒掉” ,提出删除洗茶的做法。

1984.05.21

蔡荣章筹划成立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用以资助茶文化活动,获教育部准予设立,并担任董事。

1984.12.04

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首次在第15期导游人员讲习班上安排茶艺讲座,蔡荣章受聘担任讲师。

1985.04月.

蔡荣章研发斜盖、非同心圆茶壶,以“飞天三世壶组” 之名成为陆羽茶艺中心的产品。

1985.04月.

蔡荣章于《茶艺》月刊第45期发表“香片也可以用壶来泡—兼谈茶艺的分类”,提出“泡茶法是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分,不因茶器、茶叶而分”。

1985.08月.

蔡荣章开发天宝香炉、胜梅馨、无量寿等香道用品    ,及旋盖式紫砂茶叶罐为陆羽茶艺中心的产品。

1986.05月.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的“喜鹊壶组”之盅口上创制活动式“滤网”,从此“茶盅滤网”成为独立的一件茶具。

1987.7.19

在泡茶师检定考试举办八届后,蔡荣章于陆羽茶艺中心召集泡茶师成立“泡茶师联会”,让泡茶师有了独立的社团组织。

1988.01月.

蔡荣章研发包壶巾、杯套、纸茶荷,成为陆羽茶艺中心的新产品,有计划地推动户外茶活动。

1988.01.09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举办“标示茶”特卖会,提出标示茶、规格茶的观念。

1988.06月.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讲授第一阶段的茶思想研讨课 (1999.09.17起第二阶段)。

1989.01.12

蔡荣章召集陆羽茶艺中心在百货公司的专柜人员进行“马路茶”销售训练,乃蔡荣章“含叶茶法”的应用。

1989.04.08

蔡荣章举办阳明山国家公园太阳谷修禊茶会,2007后以曲水茶宴之名发展成一种茶会形式。

1989.05.14-29

蔡荣章组织“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赴香港、北京、合肥、南京、宜兴、苏州、杭州等城市从事各种泡茶法的演示与说明,开启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茶文化交流。

1989.09月.

蔡荣章在《茶艺》月刊98期社论发表 “无言的茶会”,提出“茶道艺术”欣赏时不做解说与闲聊。

1990.02月.

蔡荣章在《茶艺》月刊103期社论发表“流水在茶屋的应用”,提出“让水慢慢涌出和流动”。

1990.12.01

蔡荣章将陆羽茶艺中心的“陆羽茶学讲座”定名为“陆羽茶道教室”。

1990.05.26

蔡荣章于1989年经过半年的构思,在陆羽茶道教室师资进修班提出“无我茶会”的蓝图。

同年6月2日蔡荣章主持在台北妙慧佛堂举行实验性茶会。

同年6月23日蔡荣章主持第13届泡茶师颁证典礼,以无我茶会的方式在台北中山堂举行。

同年11月14日蔡荣章在妙慧佛堂向中日19位茶人边做边说地讲解无我茶会,是无我茶会向海外推广的开始。

1990.09.07-19

蔡荣章参加由福建省茶叶协会与泉州市茶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福州闽台茶叶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茶道美学概要”。

1990.12.18

蔡荣章率领70位中日韩茶人在台北十方禅林举办了无我茶会与礼佛活动的“中日韩佛堂茶会”,即首届国际无我茶会。

1991.03月.

蔡荣章所著《无我茶会—中日韩英四语》由陆羽茶艺中心出版。

1991.05月.

蔡荣章研发四折式坐垫,成为陆羽茶艺中心户外茶会新产品。

1991.10.17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武夷山市茶叶学会在幔亭峰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无我茶会,并在幔亭峰下武夷山庄的草坪上竖立“无我茶会纪念碑”。

1992.11.09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日本煎茶道卖茶真流在金阁寺、长安寺、天桥立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无我茶会。

1993.10.13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学会在韩国景福宫等地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无我茶会。

1994.02.27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举行首届无我茶会指导老师甄试,建立无我茶会指导老师制度,至2017.12已在台湾与中国大陆举办24届。

1994.09.19

蔡荣章发起的“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经台湾内政部以“台(83)内社字第8321763号函”准予立案。

1994.12.31

蔡荣章费时二年录制完成1.制茶、2.识茶、3. 泡茶上、4. 泡茶下、5.壶与茶、6.无我茶会、7. 制茶师资带(上) 、8. 制茶师资带(下)等八集的“现代茶艺大观”录像带。

1995.03月.

蔡荣章合著《现代茶思想集》由玉川出版社出版,全书142篇,蔡荣章共撰写了128篇。

1995.10.27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武夷山市茶叶学会在云窝、玉女峰举办的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

1995.12月.

蔡荣章在《茶艺》月刊168期社论发表“如何训练品茶的客观性”,提出“喝茶先不问茶名”。

1995.12.09

蔡荣章于台北关渡基督书院担任茶道课,在该校36周年庆上举办了无我茶会。

1996.04.13

蔡荣章为取得泡茶师证书的人在陆羽茶艺中心开设一年期的“师资研究班”,至2017.12进行了9期。

1997.01.12

蔡荣章组团参加香港茶艺大赛,于香港艺术馆举行一场“无我茶会之举办与精神所在”的演讲,并在尖沙咀海边进行一场无我茶会。

1997.05.31

蔡荣章从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内退休。

1997.11.21-27

蔡荣章主持在台北、高雄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无我茶会,台北的无我茶会千人在中正文化广场举行。

1998

蔡荣章精研泡茶,奠定2006.09《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2007.03《茶道入门-泡茶篇》、2008.11《茶道入门-识茶篇》的写作基础与出版,规划车轮式泡茶练习法,于1999.08.20作为陆羽茶道教室“泡茶研习班”的课程。

1998.06.20

蔡荣章主持21届泡茶师颁证典礼与首届茶艺展在台北国宾大饭店举行    ,此后各次泡茶师颁证典礼均结合一届茶艺展或茶学研讨会,直至2013.12.21第46 、48届泡茶师颁证典礼转换搭配“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1998.10.9-12  

蔡荣章参加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发表论文“无我茶会”。

1998.12月.

蔡荣章在《茶艺》月刊193期社论提出“泡茶动作的简化”,认为温壶、烫杯不是一定要做的动作。

1999.06.01

蔡荣章从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后复被该公司聘为“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

1999.09月.

蔡荣章所著《无我茶会180条》由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出版。

1999.09.17

蔡荣章在陆羽茶道教室讲授第二阶段的”茶思想研讨”。

1999.08.20

蔡荣章研发的车轮式泡茶练习法在陆羽茶道教室“泡茶研习班”开课。

1999.10.16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浙江省茶叶协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在杭州、新昌、天台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无我茶会。

1999.12月.

台湾交通部观光局出版蔡荣章所著《台湾产业与品茗艺术》作为导游人员培训的教材。

2000.06月.

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出版由蔡荣章主编与合著的《茶学概论》,全书20章,蔡荣章撰写了1至13章。

 

2000.10.22

蔡荣章与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组织21人于意大利Lake Garda湖滨的沙罗市政厅举办“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及七大精神”演讲与一场无我茶会,会后在二楼进行了七席的品茗会。

2001.10.07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日本卖茶真流在爱知县、静冈、引左町三地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无我茶会。

同时由卖茶真流出版日文版《无我茶会180条》。

2001.10.21

蔡荣章在第二十五届泡茶师颁证典礼上举办“茶学研讨会”,以与“茶艺展”交互进行,并出版论文集,本次于台北中国童子军会馆举行。

2001.12月.

蔡荣章为泡茶师联会撰写“泡茶师箴言”,制作成该会的纪念旗与信封。

2002.03.06

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常会决议股权由天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蔡荣章退出股东。

2002.09.30

蔡荣章所著《茶道教室-中国茶学入门九堂课》由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03.06月.

蔡荣章所著《茶道基础篇-泡茶原理与应用》由武陵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6.04二刷)。

2003.03.24

蔡荣章筹划北京陆羽茶艺中心的成立,培训师资并参加本日的开幕式。

2003.04.23

蔡荣章参加在四川永川举办的“四川茶文化与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茶文化在茶产业中的地位”。

2003.10.20

蔡荣章率陆羽茶学研究所、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泡茶师联会的成员到安徽农业大学举办“海峡两岸茶人金秋无我茶会”,与该校中华茶文化研究所结盟,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2003.11.28

蔡荣章在台北艺术大学举办的“塑形塑艺,茶与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茶具机能性要求与陆羽茶艺中心之茶具研发记要”。

2004.04.22

蔡荣章在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上海市茶叶协会、台北陆羽茶艺中心联合在上海举办的“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上发表“中华茶艺茶道健康持续发展”。

2004.05.06

蔡荣章在台北陆羽茶道教室开设“评茶研习班”。

2004.08.19-23 

蔡荣章组团参加在新加坡滨海城公园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无我茶会,并在第一天的马六甲之行与马来西亚茶道作家许玉莲会谈,谈到“茶文化在茶产业里的价值占百”。

2004.09.19

蔡荣章参加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四川雅安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发表“茶叶品饮上的一些观念”。

2004.11.13

蔡荣章受聘为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董事兼秘书长 (2014.03.16秘书长的职称改为执行长)   。

2005.01月.

蔡荣章在《茶艺》月刊266期社论发表“纯品茗的抽象之美”,提出“就泡茶、奉茶、品茶来呈现与享用,是为纯茶道”。

2005.02月.

蔡荣章在“日本国际O-CHA学术会议”的《绿茶通信》上发表“现代台湾人的生活茶事情”一文。

2005.05月.

蔡荣章开始“茶学术语”的整理与英译。

2005.06.23-24 

蔡荣章参加由台湾茶协会在台湾大学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办的“国际茶与壶文化艺术研讨会”,发表“茶道上纯品茗的抽象之美”。

2005.10月.

蔡荣章所著《说茶-陆羽茶道》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2005.10月.

蔡荣章参加在陕西法门寺举办的“第三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表“现代茶道应谈些什么”。

2005.11.02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与武夷山市体育馆举办的第10届国际无我茶会。

2005.11.23

蔡荣章辅导的成都陆羽茶艺中心成立。

2006.04.15

蔡荣章辅导的上海陆羽茶艺中心开始对外招生上课。

2006.09月.

蔡荣章所著《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7.02十八刷)。

2007.03月.

蔡荣章所著《茶道入门—泡茶篇》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6.02六刷) 。

2007.04月.

蔡荣章受天福茶学院(后来改名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聘为教授,并任茶文化系创系主任。

2007.05.10

蔡荣章于台北陆羽茶道教室开设“茶文艺讲座”。

2007.08.06

蔡荣章于台北陆羽茶道教室开设“无我茶会讲座”。

2007.09.28

蔡荣章参加天福茶学院创校举办的“2007茶学教育国际论坛”,发表“从茶道之本体结构看茶文化系的课程安排”。

2007.10.12-14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团在益山圆光大学、首尔昌庆宫举行的十一届国际无我茶会,并发表论文“无我茶会是要求精致的一种茶道体系”。

2008.05月.

蔡荣章参加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州举行的“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发表“茶道诠释”。

2008.06月.

蔡荣章在《茶艺》月刊303期发表“陆羽茶学教学研讨会:茶叶冲泡与茶汤内涵图”,提出“从色相、明度、彩度分析茶汤颜色的内涵”与“从稠度、强度、调和度分析茶汤味道的内涵”。

2008.09月.

蔡荣章以副主编参与合著《中华茶艺》,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11月.

蔡荣章所著《茶道入门-识茶篇》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2014.08五刷)。

2009.01.23

蔡荣章从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退休,赴天福茶学院(后改名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就任茶文化系主任。

2009.02.18

蔡荣章在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开始讲授2学分的“茶思想研讨”课。

2009.04.21

蔡荣章在诸暨受聘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荣誉副会长。

2009.09.28

蔡荣章编著的《中英文茶学术语》由天福茶学院出版作为茶学专业英语的教材。

2009.10月.

蔡荣章受邀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茶道》杂志(后改为《茶道》杂志)撰写专栏。

2009.10.18

蔡荣章创办的“国际无我茶会”由全美茶文化学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12届国际无我茶会,共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及美国当地的茶友一百多人参加。

2009.11.08

蔡荣章在纽约文化沙龙于法拉盛喜来登大酒店举办的茶文化活动上发表“茶道精神内涵与运用”之演讲。

2009.11.28

蔡荣章完成“茶学书库分类索引之建立”一文,并于

2009.12.22  天福茶学院图书馆网上完成对外开放的“天福茶学院茶学书库分类索引”。

2009.11.29-12.04 

蔡荣章在天福茶学院向许玉莲率领的13名马来西亚游学团员讲述“茶思想研讨”与“无我茶会”,

2010.09月同样课程举办了第二次。

2010.02

蔡荣章编著的《中英文茶学术语》由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2.8第3刷)。

2010.04.06

蔡荣章创制的车轮式泡茶练习法在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作为泡茶练习的课程,并于泡茶竞技上作为比赛的方式。

2010.04.28

蔡荣章的论文《茶学书库分类索引之建立》在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

2010.06.18

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四如茶友会”以蔡荣章与许玉莲提出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方式举办茶会,共6席30人。

2010.09月.

蔡荣章的论文《现代版曲水茶宴》刊登在天福茶学院学报创刊号。

2010.09月.

蔡荣章著作的《无我茶会180条》第二版由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在台北出版。

2010.12.02

蔡荣章受邀赴韩国参加由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团在大邱主办之“2010国际茶文学会第51届国际大邱茶学术大会”,主持一场“茶席设计与茶会举办” 之讲座 ,并与协力财团决定每年由该财团(后更名为国际 Tea Club)与漳州天福茶学院轮流举办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从2011年开始,至2017年已召开了七届。

2011.02月.

蔡荣章担任主编与撰写茶席茶会概念、无我茶会、曲水茶宴等章节的《茶席•茶会》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03.18

蔡荣章在《海峡茶道》专栏发表 “车轮式泡茶练习法”,提出“将浸泡时间从经验的意念转换成客观的秒数”。

2011.05.28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在台北、日月潭、阿里山举办的第13届国际无我茶会。

2011.06.17

蔡荣章与许玉莲共同成立现代茶道思想网站,至2017.12.25读者点击次6057421。网址:

http://www.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

2011.06.21

蔡荣章在许玉莲的协助下开始英译现代茶道思想与无我茶会的文章准备出版。

2011.10.17

蔡荣章主持并参加在武夷山武夷山庄草坪“无我茶会纪念碑”前举办的“无我茶会立碑20周年无我茶会”。

2011.11月.

蔡荣章在“现代茶道思想”网提出“泡坏了,不改茶的真面目”,认为茶的评鉴不因茶汤泡坏了而受影响。

2011.11.08-14

蔡荣章在天福茶学院主持2011首届中韩茶文化研讨会(后更名为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表“茶具设计上的使用功能要求”。

2012.01月.

蔡荣章担任主编与撰写的《中国人应知的茶道常识》简体中文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3.04二刷)。

2012.02月.

蔡荣章在“现代茶道思想网”发表“茶,新生命的诞生”,提出欣赏茶青、茶叶、茶汤、叶底等茶的四个生命周期。

2012.02.18

蔡荣章为《海峡茶道》(后改名为《茶道》)杂志撰写“茶叶市场与茶汤市场”,指出除茶叶市场外还要建立茶汤市场。

2012.04月.

蔡荣章在“现代茶道思想网”发表“茶席,有茶道就够了”,主张茶席不要使用与茶道无关的事物。

2012.04月.

蔡荣章在《海峡茶道》杂志发表“茶道艺术家与茶汤作品”,提出当时茶界最需关注的茶道艺术、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

2012.04.15

蔡荣章在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1出版的《茶文化》担任副主编并撰写第五章茶与艺术,乃蔡荣章对茶道美学之初建。

2012.04.21

蔡荣章在天福茶学院 向茶陶、数媒专业的同学与老师举办“艺术十讲”讲座。

2012.04.28

蔡荣章决定将无我茶会的英译定为Sans Self Tea Gathering,无我茶会较早的译名有Anatman Tea Convention,以及Wu-Wo Tea Ceremony    。

2012.06.07

蔡荣章建立现代茶道思想官方脸书。户名:现代茶道思想contemporaryteathinker2011

2012.08月.

蔡荣章担任主编与撰写的《中国人应知的茶道常识》繁体中文版由台湾华品文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12.10月.

蔡荣章在“现代茶道思想”网发表“波动影响着茶汤”,认为材质的波动影响了茶壶、茶盅、茶杯等容器内茶汤等液体的质感。

2012.11.10-15 

蔡荣章组团参加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团承办之年度茶文化研讨会,发表“茶道里的茶会作品”。

2012.12.05

蔡荣章赴漳州师范学院(即后来的漳州师范大学)上三节茶文化选修课的“国际茶文化比较”。

2013

蔡荣章担任系主任的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文化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

2013.03月.

蔡荣章所著《现代茶道思想》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繁体中文版。

2013.05.26

蔡荣章受台湾泡茶师联会之邀,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举办“现代茶道思想”讲座。

2013.06.08-11 

蔡荣章参加在武夷学院举办的“吴觉农茶学思想暨我国首家茶叶研究所迁至武夷山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表“茶汤商品化之进程”演说。

2013.06.11

蔡荣章在武夷学院参加刘勤晋主编之《茶文化学》第三版审稿会。

2013.06.27

蔡荣章率领师生于漳州科技学院47届泡茶师颁证典礼上,首次正式举行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2013.07.01

蔡荣章受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改聘为新成立的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13.08.07

蔡荣章建立无我茶会官方脸书,户名:无我茶会 . Sans Self Tea Gathering . Wu-Wo Tea Ceremony

2013.09.01

蔡荣章颁发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首届研究员聘书。

2013.09.28

蔡荣章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禅茶文化与生态文明研讨会,发表“从空寂之美谈禅茶”。

2013.10.01

蔡荣章所著《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繁体中文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3.10.12-16 

蔡荣章率团参加由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团于韩国首尔、庆州、釜山举行的14届国际无我茶会,发表论文“无我茶会对个人与群体的效应”。

蔡荣章所著韩译版《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由主办单位出版。

2013.12.21

蔡荣章协助台北陆羽茶艺中心在“第46、48届泡茶师颁证典礼”上举办台湾首届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2014.03.15

蔡荣章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

2014.04.08-14 

蔡荣章主持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与武夷山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表“茶文化研究中心设置的意义与心得”, 并于2014.4.9-10,19:00-21:00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举行两场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担任茶道艺术家。

2014.05.15

蔡荣章参加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举办有关茶业的经济部援外班,讲授“茶文化与茶道内涵探讨”的课程 ,每学期1-2次。

2014.05.29

蔡荣章接受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荣誉副会长与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

2014.06.16

蔡荣章参加在安溪举办的第六届海峡论坛暨首届海峡茶会,发表“茶文化发展的方向”。

2014.06.23

蔡荣章参加在台湾亚洲大学举办的“2014茶文化、茶美学、茶时尚高峰论坛”,担任“茶文化—当代茶文化趋势”研讨主题的引言人。

2014.09.26

蔡荣章赴泾阳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华合作时报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茶文化培训研讨会暨中华优秀茶教师颁奖典礼”,发表“两岸茶文化教育与交流”的主题讲话。

同时接受“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的颁证。

2014.10.17

蔡荣章受邀由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与泡茶师联会联合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举办的演讲会,讲题“茶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014.12.11-15

蔡荣章组团参加韩国国际Tea Club在宝城主办之第四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表“从艺术的独立性看茶道与音乐”。

2015.01.21-23

蔡荣章受“中国茶叶学会”之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这两个单位的同仁讲授四个半天的泡茶原理与茶思想。

2015.03月.

蔡荣章在《海峡茶道》杂志发表“茶道艺术家如何从事茶道艺术创作” ,提出茶道艺术的泡茶、奉茶、品茶,要在现场呈现。

2015.04.07-12

蔡荣章主持第五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与福鼎茶区举行,发表论文“品茗空间的定义与范畴”, 并以茶道艺术家身分参加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掌席泡茶。

2015.05.21

蔡荣章应浙江农林大学人文茶文化学院之邀,举办题为“茶道艺术的构成”之讲座,并受聘为客座教授,同时担任许玉莲讲授“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实习指导。

2015.05.23-24

蔡荣章应中国茶叶学会之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向首届茶艺师资培训班38位学员讲授半天的现代茶道思想与半天的小壶茶法,同时担任许玉莲讲授“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实习指导与作为茶道艺术家泡茶。

2015.05.27

蔡荣章受天福集团以天福(茶)字第2015-006号令聘任为天福茶博物院顾问,协助展示的更新与活动的举办。

2015.05.29-31

蔡荣章受贵州晴隆县人民政府之邀参加“晴隆茶籽化石博物馆园区建设规划座谈会”,并接受晴隆县人民政府聘为晴隆县茶叶产业发展顾问。

2015.06.04

蔡荣章参加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之2015教科研项目立项审查会。

2015.06.12

蔡荣章参加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举办的“第12届中华茶文化研讨会”,担任专题主讲人,讲题为“茶道艺术之架构”。

2015.07.01

蔡荣章所著《现代茶道思想》由北京中华书局发行简体中文版。

2015.08.03

蔡荣章受邀为中国茶叶学会第九届理事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5.08.18

蔡荣章受聘为北京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高级顾问。

2015.10.24-28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浙江省茶叶学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15届国际无我茶会,在浙江大学、千岛湖、龙泉举办三场无我茶会,会前在浙江大学举行“如何举办无我茶会”的讲座,同时在“各地茶道观摩”的许玉莲掌席泡茶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上担任品茗者。

2015.11.19

蔡荣章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在青岛举行的科技年会,发表“小壶茶法与纯茶道”的报告,并在“百家茶汤品赏会”上泡茶。

2016.01.01

蔡荣章受聘兼任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

2016.05

蔡荣章所著《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简体中文版。

2016.06.12

蔡荣章为80位“海峡两岸新型农民茶业培训班”学员讲授半天的“茶文化推广与两岸茶业互动合作”。

2016.06.17

蔡荣章接受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张庆文等四人到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致送“2016开封菊花文化节国际无我茶会名誉主席”聘书。

2016.06.21

蔡荣章参加中国茶叶学会于杭州梅竺度假村酒店举办以茶艺传承、创新和发展为主题的茶艺研究与推广沙龙,受邀担任“艺术性与普及性茶道”与“茶需要洗吗”二议题的引言人。

2016.07.18

蔡荣章协商将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举办的21届无我茶会指导老师考试与漳州科技学院举办者合并计算届数,学校已举办7届,下次由29届算起。

2016.07.30-31 

继2003、2005、2006、2008、2010,今年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举办第6届师资回训营, 蔡荣章受邀担任无我茶会问题研讨、茶道问题研讨、现代茶道思想、小壶茶法精进研练等课程。

2016.08.01

蔡荣章与许玉莲合著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2016.08.24-31

蔡荣章应中国茶叶学会之邀赴余姚在第二届茶艺师资班讲授四个半天的:泡茶原理与小壶茶法、小壶茶法练习、无我茶会之参与及举办、无我茶会实训,同时担任许玉莲讲授“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的实习指导与作为茶道艺术家参与泡茶。

2016.08.31

蔡荣章与许玉莲受邀在苏州诚品书店为两人所著《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举办签书讲座会,题目“不再是茶艺表演”。

2016.09.17-19 

蔡荣章为2016开封菊花文化节国际无我茶会的九名干部上两个半天的课,他们到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接受30小时的无我茶会指导老师培训。

2016.10.16

蔡荣章受2016开封菊花文化节国际无我茶会组委会之邀,在开封大学举办“如何参加与举办无我茶会” 的讲座。

2016.10.18

蔡荣章在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发表“从现行的茶艺竞赛规则检讨茶文化发展的得失”。

同时在会上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颁发“首届兴文强茶贡献奖”的“杰出茶人”茶祖印象杯。

2016.11月.

蔡荣章在《茶道》杂志发表“技术与艺术构成的茶道”,提出茶道、音乐等的艺术是车子,修身、养性等的道理是车道,茶道这部车子由底盘(泡茶品茶的技术)与车箱(泡茶品茶的艺术)组合而成。

2016.11.09-13 

蔡荣章组团参加韩国TEA CLUB承办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表“泡茶时浸泡时间相关因素的研究”。

2016.12.15

蔡荣章与许玉莲合著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在十三届深圳茶博会“2016中国茶行业年度盛典”上,入选为“2016茶媒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

2016.12.19

蔡荣章在陆羽茶艺中心、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泡茶师联会于陆羽五楼联合举办的讲座上讲述“茶道艺术为何定位在泡茶、奉茶、品茶”。

2017.02.13

蔡荣章在《茶道》杂志发表“茶叶是作曲泡茶是演奏”,指出茶叶与泡茶的关系。

2017.03.18

蔡荣章参加泡茶师联会在台北星靓点花园饭店举办的庆祝30周年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担任茶道艺术家掌席泡茶,并于会后针对300位与会者举办“茶道艺术家怎么呈现喝茶之美”的讲座。

2017.03.19

蔡荣章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第九期师资研究班讲授三小时的“泡茶原理”。

2017.04.09

蔡荣章在《茶道》杂志2017年5月号发表“陪茶在壶内浸泡”,主张浸泡时要专心陪茶在壶内浸泡。

2017.08月.

蔡荣章所著《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修订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2017.08

蔡荣章在《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修订版第4章“泡茶原理”上提出“一壶泡五道,各道浸泡时间形成一定形状的曲线”。

2017.08.03

蔡荣章于台北陆羽茶艺中心的壶艺讲座上讲授“台湾茶具流变概貌”。

2017.08.04

蔡荣章应泡茶师联会之邀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演讲“茶界五个需要省思的观念”。

2017.08.05

蔡荣章应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之邀在台北天仁茶文化大楼五楼会议室举办一场“办一场茶会与办一场综合性茶活动不一样”的讲座  。

2017.08.06

蔡荣章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第九期师资研究班讲授“茶席与茶会”。

2017.08.27-29 

蔡荣章应中国茶叶学会之邀在第三届茶艺师资班讲授四个半天的:当今茶界六个需要省思的观念、泡茶原理与小壶茶法、小壶茶法练习、无我茶会之参与及举办,同时担任许玉莲讲授“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实习指导与品茗者。

2017.08.21-26

蔡荣章于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接受马来西亚茶道评论作家许玉莲的访谈与摄录,发表蔡荣章现代茶道思想的衍生。

2017.10.24-29 

蔡荣章组团参加由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在台北、台东、高雄召开的“2017第十六届国际无我茶会”, 发表论文“办一场茶会作品与办一场茶事活动不一样”,并督导举办300人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及担任品茗者。

2017.11.23-27

蔡荣章主持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举行的“2017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发表“茶诗六首”,同时举行120人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及担任品茗者。 (1083)

办一场茶会与办一场综合性茶活动不一样/文/蔡荣章

 

办一场茶会与办一场综合性茶活动不一样/文/蔡荣章

办一场茶会,要让与会者清楚地体会到这场茶会是长成什么样子,进一步让与会者承认这场茶会是一件“作品”。如果与会者只感觉到是参加一场茶的活动,而对“茶会”这两个字没有太清晰的印象,那是不对的,一定是主办单位将这场茶会办得像一场综合性的茶活动。

举个交响乐演出的例子,大家验票进入音乐厅,走过回廊,进入演奏厅,找到自己座位坐下,休息一会儿,音乐会快开始的时候,灯光开始变暗。不久,客人席的灯光更暗了,演奏台的灯光更亮了,指挥出场,向大家行了个礼,大家报以掌声,指挥转向乐团,做了个手势,音乐就开始了。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一首曲子结束后,指挥转过身来向听众行了个礼退下舞台。休息了片刻,指挥再度出场,继续演奏第二首曲子。曲目演奏结束后,指挥与乐团向大家谢幕,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赏与感谢。音乐会结束了,大家散席离开,若主办单位还安排有听众与乐团的见面会,那是在另外的一个厅堂举行了。

这样的音乐会,给人非常明确的印象,它就是一场交响乐的音乐会。但是如果音乐会是这样安排的: 开始是先来一场轻松的舞蹈拉开序幕,接着是音乐厅主管与当地音乐界长老的致词,然后介绍这次的指挥与乐团给大家认识。音乐演奏结束后不是让掌声随着谢幕同步进行,而是由主持人及音乐界代表说些赞美的话,然后宣布音乐会结束。这样的音乐会给人的印象是一场音乐活动,包括了舞蹈、乐人介绍、音乐演奏、乐评,而不是交响乐的作品欣赏会,尤其是对交响乐没有深刻体会的听众更只是如此的心得。

要大家体认无我茶会,也要直接呈现无我茶会,一开始就抽签决定座位,接着设席及茶具观摩与联谊 ,时间到后开始泡茶、奉茶、品茶,喝完最后一道茶,听一段音乐或静坐三分钟,收拾茶具结束茶会。这样大家才清楚地感受到是参加一场无我茶会。如果会前在会场摆设了许多茶席让大家喝茶与交流,收拾茶具后又紧接着有舞蹈表演、现场挥毫,结束后,大家的印象是:参加了一场茶文化活动。

要大家体认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在大家坐定后,茶道艺术家在四声锣的引导下进入自己的茶席。每席开始各自欣赏艺术家的泡茶、奉茶,欣赏一道道的茶汤作品。第一场结束后,换席进入第二场。第二场同样进行完赏茶、品茶、品水、吃茶食,即进行谢幕、感谢茶道艺术家,结束茶会。这样大家对“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才会有完整且清晰的印象,如果一开始先逐个介绍茶道艺术家,然后个别进入茶席,同席的品茗者难免就与茶道艺术家闲聊了起来。茶道艺术家介绍完毕,开始泡茶后就继续地一面交谈一面喝茶。换场时间没有要求茶道艺术家在准备好新茶具后一定要回茶道艺术家休息室,于是留在原席与品茗者继续闲聊、拍照,(有些茶道艺术家还认为要这样才可以多认识一些茶界人士)。茶席的设置没有认为只要有茶道就够了,于是带了许多装饰用品,桌布也尽情地铺张,泡茶者、品茗者花了许多心力在这些非茶道的事务上。茶会结束后,大家的脑子里还是喝茶聊天的印象,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茶汤作品欣赏会,依然模糊不清。

举办视为是一件“作品”的“茶会”,要让与会者清楚体认到这是一场怎样的茶会,而不只是笼统地体认到参加了一次茶事活动。

完稿20170515刊登中国《茶道》杂志专栏

 

  (1115)

2017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成功举行-许玉莲

上图: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荣章

 

2017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成功举行-许玉莲

2017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于2017.11.23~27在中国福建省,漳州科技学院举行,主办方为中国漳州科技学院、韩国国际TEA CLUB,今届主题是“茶与文学”。

“茶与文学”论文集共收集了22篇文章,有古代茶文学作品介绍如:阚文文“以茶为药,唐代茶诗研究”,孙莲淑“李奎报茶诗上的禅思想研究”等,当代茶文学创作如:蔡荣章“茶诗六首”,许玉莲“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创作记”等。

11月24日上午,2017年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在漳州科技学院举行开幕仪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韩国圆光数码大学教授、国际Tea Club总裁李真秀、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柯家耀、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荣章,天福茶博物院院长李素贞与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许玉莲、以及香港,海峡两岸各地的专家学者60多人共同交流研究。本届研讨会的主持人为:许玉莲,阚文文,郭在明,沈学政。

第七届国际茶文化年度研讨会,由两位茶道老师诵读”默念茶人”诗歌,掀开序幕,”默念茶人”是一首现代茶诗创作,为蔡荣章的作品。

”默念茶人”

我们把你从荒野林中找出来,你就这样成为了我们生命里相依偎的茶。

我们折损了你的肢体,要的是把你精炼成另一次生命的茶叶。

我们努力把你的香引发出来,做出美丽的颜色、做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滋味;我们记得保留你原本的山头、品种、土壤与你蜕变中形成的风格。

我们认真找出你要的水要多热,专注的感应你需要浸泡多久,泡出你的真味,呈现出你的灵魂。

我们在浸泡你、欣赏你的过程中,创造了属于你的美与艺术—-继第一次发现你,又是另一次的喜悦。

我们依依不舍你已吐出精魂的身躯,静默着,注视着你的叶底,我们从你生命的转换中体悟了自然的运行。

我们要继续到你生长与蜕变的地方,与你共同精练;

我们要继续在你被冲泡与品饮之中创作更多的艺术与美;

我们注视着你即将回归大地的叶底,许久,许久。

 

  (1186)

许玉莲于中国茶叶学会讲述《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20170904

许玉莲(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于中国茶叶学会讲述《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20170904现代茶道思想网编辑室报道

2017年8月27日下午,许玉莲(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于浙江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向43位参加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三届茶艺师资培训班学员讲述《如何举办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

会》,并且示范进行泡茶。

首先,许玉莲对何谓“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做解析:

*茶道: 喝茶的方法、审美、思想

*茶道艺术:  以泡茶、奉茶、品茶所呈现的艺术

*茶道艺术家: 能将茶道艺术表现得很好的人

*茶汤: 将茶叶用水浸泡或搅击成的液体

*茶汤作品:被视为是一件作品的茶汤

*茶汤作品欣赏会: 包括泡茶、奉茶,以茶汤作品为核心所进行的茶会

接下来的课程纲要是:

  1. 一. 实例介绍

1.个人举办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2.联合举办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1. 二. 本次讲座的练习茶会

1.茶道艺术家甄选

2.茶席助理

3.品茗者邀请

  1. 报到处(含茶道艺术家编码、客人席次抽签等工作)(艺术家席位已定,最后一刻才编码)
  2. 衣帽间

6.洁手处

7.会场布置

  1. 茶道艺术家休息室

9.司仪

  1. 会程表

10.1              17:30~18:00 工作人员会场布置与茶道艺术家茶席设置

10.2                      18:00~18:10进场

10.3                      18:10~18:55第一场

10.4                     18:55~19:05休息

10.5                     19:05~19:50第二场

10.6                     19:50~19:55结束

10.7                     19:55~20:10研讨

10.8                     20:10~20:30收拾会场

三.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33则

  1. 茶汤作品欣赏会的形式

1.1. 座席式

1.2.茶道艺术家个人茶汤作品欣赏会

1.3.茶道艺术家联合茶汤作品欣赏会

  1. 茶汤作品欣赏会的意义

2.1. 茶道艺术

2.2.茶道艺术家

2.3. 纯茶道

  1. 茶汤作品欣赏会的规模

3.1. 一席8~12位客人

3.2. 依场地与客人数决定一席、八席、二十席等

  1. 场地规划

4.1.品茗者向心坐

4.2.只有茶道的泡茶席

  1. 茶道艺术家休息室

5.1. 独立空间

5.2. 位于会场正面的方位

  1. 个人物品寄放处

6.1. 以号码牌为凭

6.2. 位于会场入口处之前

  1. 会场环境

7.1. 空气良好、无噪音

7.2. 不干扰泡茶席的独立性

  1. 场次

8.1. 一壶茶泡3~4道,加上品泉、茶食为一场

8.2. 一场45分钟,二场90分钟,加上进场1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结束5分钟、交流5分钟。约2小时

8.3.第二场次:茶道艺术家不换席,品茗者依抽到的席次就坐

  1. 进场方式

9.1. 报到、验票、抽茶席签

9.2. 寄放衣物、相机、手机

9.3.洁手

9.4. 场地图

  1. 茶会程序

10.1. 茶会程序规划

10.2.提供“茶序表”

11.泡几种茶、泡几道

11.1. 泡一种茶、不同场次不换茶,每场泡3~4道茶

11.2.泡茶程序包括赏茶、茶汤二道、品清水、茶食、茶汤一或二道、赏叶底

12.茶会程序提示法

12.1.任何一个声响:一声,表示开始与结束。

12.2. 四锣声:茶道艺术家进场。

13.着装规定

13.1. 隆重、正式、时尚、休闲

13.2. 邀请函或宣传品上标示

14.会场礼节

14.1. 依抽签就座,不換席次

14.2. 专心欣赏泡茶、品饮茶汤

14.3.不闲聊、不用手机、不拍照

14.4.不发放宣传品、不将纸笔等放泡茶席上

15.入场券

15.1. 另备茶会说明书

15.2. 入场券备有填写场次、茶席号码的栏位

15.3. 茶会应注意事项

16.茶道艺术家简介

16.1. 介绍茶道艺术家在茶道艺术方面的经历与见解

17.茶道艺术家的席次

17.1. 茶道艺术家的茶席依需要而配置

17.2. 茶道艺术家的席次到最后才编码

18.品茗者的席次与座位

18.1. 抽签决定席次,不定座次

18.2. 会前抽签决定每场的席次(与会者有机会聚集时)

18.3. 报到时抽签决定每场的席次(与会者没机会聚集时)

19.泡茶席次标示法

19.1. 不破坏泡茶席完整性

19.2. 每席客人座椅的背后,选一处标示之

20.茶会进行间

20.1.没有配乐

20.2.茶道艺术家不做茶叶、泡法解说

20.3.不从事采访式对话、照相、录影

20.4.主办安排专人摄录影,不要影响茶会进行

21.泡茶席设置

21.1.茶道艺术家自行设置茶席

21.2.不标示茶席、茶道艺术家、茶叶名称

22.茶具、杯子

22.1.依供茶人数准备茶具与杯子

22.2.换场次后使用未曾使用过的杯子

22.3.二场茶会使用二套壶盅与杯子可省掉中场的清洗

23.茶叶

23.1. 使用茶道艺术家足以呈现艺术作品的茶叶

23.2. 由茶道艺术家自备

24.茶食

24.1.茶道艺术家准备,使用足以搭配茶汤作品的茶食

24.2.茶食具由茶道艺术家准备。可使用怀纸,兼作餐纸,使用后各自折叠带回

25.泡茶用水

25.1茶道艺术家自备或主办单位提供

25.2. 可事先加热至一定温度

26.茶谱的提供

11.1.茶道艺术家写下自己该次的茶谱,发送给自己茶席上的品茗者。茶谱内容包括:茶序、茶法、茶赏。

茶序:联合举办的茶汤作品欣赏会,茶会程序可依照主办方;个人举办的茶汤作品欣赏会,茶会程序则自己安排。

茶法:就该次茶叶的冲泡方法。

茶赏:就该次茶叶的欣赏重点。

27.工作人员

27.1. 专任者: 茶席助理、司仪、掌锣、摄影

27.2. 兼任者:会场、报到、衣帽间、洁手、茶道艺术家休息室

28.中场休息时间

28.1.品茗者换席

28.2.茶道艺术家整理茶具,助理协助

28.3.品茗者不打扰茶道艺术家的工作

29.时间进度

29.1.司仪按照茶会程序表所订时间告示

29.2.茶道艺术家自行掌握每场45分钟的泡茶时间

30.茶会的结束

30.1. 司仪邀请茶道艺术家上台接受感谢

30.2. 若赠茶道艺术家受邀证书,在此进行

31.茶道艺术家与客人的交流时间

31.1.茶道艺术家回自己茶席,与客人交谈留影五分钟

31.2.这段交流时间列入会程中

31.3.交流时间后,收拾茶具,收拾会场

32.收费

32.1.品茗者皆凭票与会

32.2.入场券采售票方式

33.付酬

33.1.茶道艺术家受酬被邀呈现茶道艺术作品

33.2.酬劳除茶叶、备具、旅费成本外,尚需考虑专业劳务的报偿

(1233)

茶叶是作曲,泡茶是演奏 /文/ 蔡荣章/20170315

蔡荣章茶叶是作曲,泡茶是演奏 /文/ 蔡荣章/20170315

有人说:茶都做好了,泡茶还能改变了它什么?不是什么茶就是泡出什么茶汤吗?又说:只有茶的好坏,没有茶汤的好坏。这些话的对错姑且不说(事实是错的),但都扯到了茶、泡茶、茶汤的关系。

如果说茶叶(指茶干)只是泡茶的原料,茶汤才是成品,那未免小看茶叶了,茶叶是要专业的技术与天赋才能成就的,制茶的人必须精通茶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入仓等知识与技术才能完成“茶叶“这件作品,制茶师傅是倍受尊崇的,茶叶应该被视为是一件作品。原料与作品不同,原料天生的成分化较多,作品加入了很多创作者的精力与意志。

茶汤也不能只看作是茶叶挤出来的汤,就如同橘子挤成汁ㄧ样。要把茶汤泡好,必须对茶叶、泡茶用水、茶具、水温、茶水比例、浸泡时间等有深刻的理解,进一步还要将泡茶、奉茶、茶汤当作是艺术的呈现,融入美学的元素。所以茶汤的产生也是一件作品的创作。

我们应该把“茶“的原料往前推到茶青,茶青的好坏就如同橘子,有品种好坏之分、有栽培方法优劣之分、有环境气候条件之分,但人力塑造的成分不多。茶青可以说是原料,然而茶叶就不同了,从茶青变成茶叶是茶另外一个生命的诞生,这个新生命的优劣百分之八十依赖制茶师的功力。

从茶叶变成茶汤不是只像橘子挤成汁,是如同茶青变成茶叶,是茶的另一次生命诞生。茶的鲜叶在茶树上成长到我们需要的程度,被采下作为茶的原料,这茶青是茶的第一个生命周期,茶青被制成可以泡来饮用的茶叶,是茶的第二个生命周期,从茶叶要变成可以被饮用的茶汤,要泡茶者注入心血的,甚至还要让自身饱赋美学与艺术的细胞。茶的第一个生命周期造就的是原料,第二个生命周期的茶叶与第三个生命周期的茶汤都要被视为是“作品的创作”。

那茶叶与茶汤这二件作品的关系如何?茶叶就像音乐的作曲,茶汤就像音乐的演奏(含歌唱)。要有好的作曲才会有好的音乐, 有了好的作曲,没有好的演奏也是听不到好音乐的。茶叶做得很好了,但没有懂得泡它的人,好茶也只有空藏瓮底,遇到不会泡茶的人,好茶也只好忍痛牺牲。会泡茶的人可以把茶叶作品表现得更好,也可以把茶叶作品从事第二次的创作,这时成就的茶汤可能比原先的茶叶作品更有魅力,因为加进去了泡茶者的力道,也可能发掘了原先茶叶作品可以再创造的另一种滋味与风格。

但是没有好的茶叶作品,就难为无米之巧妇了。没有好的茶叶,茶道艺术家无法产生、茶道艺术无法形成。

将制茶视为是ㄧ件“茶叶作品”的创作、将泡茶视为是ㄧ件“茶汤作品”的创作。不要让制茶只停留在农产品加工的印象, 不要把泡茶只当作是把茶汤挤出来的劳务。“茶叶作品的创作”与“茶汤作品的创作”是茶文化极待建立的两个观念。

20170315中国《茶道》杂志专栏刊登 (1216)

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2017年10月台湾举行

現 代 茶 道 思 想 網 創 建 者蔡 榮 章 許 玉 蓮

 

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将于2017年10月24日~10月29日在台湾举行。

由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泡茶师联会、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陆羽茶艺中心等联合主办

敬邀各地域茶友报名参加!简章如下:

20170518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邀请函 20170518第16届国际无我茶会邀请函b

 

  (1431)

“标准答案”伤茶道/文/许玉莲/20170110

現 代 茶 道 思 想 網 創 建 者蔡 榮 章 許 玉 蓮

 

许玉莲

“标准答案”伤茶道/文/许玉莲/20170110

常常有人感叹喝不懂茶,也看不懂泡茶谁泡得好谁泡得不好,对茶道艺术究竟包括什么内容更觉陌生,这是由于茶界教育一直以来都习惯由老师或前辈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学生热衷于接受所谓的“标准答案”,既不需要提出问题,更没有勇气去质疑老师给出答案的权威,因为背诵标准答案者才会考试过关或于职场获得重视,养成大家说不出自己内心真实看法的惰性,还以为人云亦云的答案就是专业,一旦他接触到的茶道超出他所知道的标准答案,他就无法思考。

就茶道艺术的表现来说,要以茶汤所呈现的内容作为评审它表现得好不好的内容,茶汤内容包括了汤味道、选茶、茶器的适合性、水质、烧水方式、水温如何影响茶的风格、如何准确拿捏浸泡所需时间等很多的不同状况,泡茶师采用了怎样的有效的对策的智慧,品茗者要会欣赏泡茶师在什么地方用了心费了力;比如泡茶师拿到一个五元的茶,他呈现出来的茶汤作品可媲美十元的那个,我们就要给他高分,不以色香味不在“标准字眼”内而将它打下去;比如泡茶师没有双手扶着肚子做鞠躬状不要扣分,对他人表示友善和尊敬不是非得这样做不可的。但现在大家喝茶,一旦没有一张细明表一项一项说明:那项做错的要扣分,那项好的要加分;他根本喝不出所以然亦不敢开口说话。

我们如何去欣赏与判断一位女士长得美不美丽呢?请美发专家来审评她的发质与发型25%、皮肤专家来确定她的肤质25%、营养学家来审评她的肌肉和体态25%、面相专家来分析她的脸容25%,然后将几位专家各自负责打的分数加起来,总和最高为最美?或准备一张美丽标准扣分表,内容就说:身高少过164cm扣5分、“方”脸型扣10分、胸围不达84cm扣20分等,一项一项这样扣下去,被扣得最少的就是最美的?要是真这样,选出来的只是一具符合数字标准的人体罢了,而非人,身高154cm的美丽人儿并不缺,何况人是有个性的,美丽当然也必须包括她的内涵、气质、教养、价值观等。并且,无论外相与内在,不能只有唯一的一种美的标准而已,比如有人说女性美丽的标准等于绝对地必须皮肤白皙、绝对地必须性格柔顺,才叫做美;如果这样,则变成是一种贴标签的主观了,就会将好好的一个人掐死在那边。

如果要为泡茶的比赛或考试做份评分标准,首先评审人员就别分成一块一块的:茶器找陶艺作者评、礼仪找空中小姐评、茶汤找评茶专家评、设计师来评空间……这是不完整的,这等于茶人们将自己的话语权交出去给与茶道无关的领域,不懂泡茶、喝茶、茶道的人本不应来当评审。当欣赏一幅绘画时,难道要找一个颜料专家来评色彩、裱画专家来评纸张与画框的技术、另一专家评线条?这样子的评审方法糟糕透了,像瞎子摸象。赏画也好,赏茶也好,不能只是看看作品表面而已,例如:茶汤份量太少,持壶姿势有点不一样、泡绿茶没有用盖碗,就要扣分。大家以为教条这样列出来才有了依据,才能叫人信服而不是凭个人偏好,但我们面对一件茶汤作品时,如果只按照专家在书本上写的字眼,非要贴近文字描述不可,茶道艺术的丰富性就被限制住了。

称职的泡茶评审者他要不断从观赏艺术品中累计个人的“艺术经验”,从各种艺术项目如茶道、音乐、雕塑、歌舞、画作等吸取养分、培养观点,当他养成一种“看见”的能力,他甚至可以从生活里的一朵云飘过、穿一双帅气的鞋子、扶桑花的绽开、煮一碗面的周遭事物,也能找出一些有趣可爱的“道”。

(刊登中国茶道杂志20170110)

 

  (1419)

蔡荣章茶思想体系表

 

蔡荣章

蔡荣章茶思想体系表
分类 日期 主题 文献
01茶叶 199007 条索是茶身的紧结度,外形是制成的形状 《茶艺》月刊社论“紧结与卷曲之间,谈茶叶外形的一些用语”
01茶叶 199008 复火是补充干燥的不足,焙火是以温度改变茶的品质特性 《茶艺》月刊社论“制茶三把火之间,谈杀青、干燥与焙火”
01茶叶 200910 茶是容易保存的食品 《海峽茶道》专栏“茶是容易保存的食品”
01茶叶 201209 将每批茶商品做精确的解说,包括泡法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写清楚这罐茶该怎么泡”
01茶叶 201702 制茶是件“作品”的创作,鲜叶是原料,茶叶是作品 《茶道》专栏“茶叶是作曲泡茶是演奏”
02市场 198901 卖一杯适口温度适当浓度的马路茶 《茶艺》月刊社论“如何卖马路茶?”
02市场 200609 茶文化在茶商品价格上有其实质意义 《茶艺》月刊社论“茶文化之实质性”
02市场 201202 除茶叶市场外,尚有茶汤市场 《海峽茶道》专栏“茶叶市场与茶汤市场”
02市场 201303 泡茶师是茶汤市场的专业人员 《海峽茶道》专栏“茶道艺术家的事业在哪里”
03泡茶 198404 泡茶时第一道茶汤不要倒掉 《现代茶艺》“第一泡要不要倒掉”
03泡茶 198404 以计时器协助浸泡时间的掌控 《现代茶艺》“渣匙、茶巾、盘与钟”
03泡茶 198504 泡茶法是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分,不因茶器、茶叶而分 《茶艺》月刊社论“香片也可以用壶来泡–兼谈茶艺的分类”
03泡茶 198508 评鉴泡茶法是在一定泡法下看茶汤,品饮泡茶法是因茶决定泡法 《茶艺》月刊社论“谈茶叶的鉴定方法”
03泡茶 199810 因使用场合的不同,整理出小壶茶法等十大泡茶法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与各种泡茶法”
03泡茶 199812 温壶、烫杯可以省略 《茶艺》月刊社论“泡茶动作的简化”
03泡茶 200006 将茶具摆置分成主茶器、辅茶器、煮水器、储茶器四区块 《茶学概论》第六章茶具搭配“二.茶具的分区使用”
03泡茶 200112 泡好茶,是茶道追求的途径 《茶艺》月刊社论“泡茶师箴言”
03泡茶 200112 泡好茶,是茶境感悟的本体 《茶艺》月刊社论“泡茶师箴言”
03泡茶 200406 泡好茶,是所以成为茶人的基础 《茶艺》月刊社论“我们在泡茶上所下的功夫有没有输给学琴的人”
03泡茶 200510 数泡茶的茶汤都要是当时最好的浓度 《说茶》泡茶篇“泡茶三观念”
03泡茶 200511 将小壶茶法视为泡茶的基础课程 《茶艺》月刊社论“陆羽小壶茶法的形成”
03泡茶 200512 茶汤的浓度,要有其精确度 《茶艺》月刊社论“何谓泡好了茶?答案只有一个”
03泡茶 200612 数人轮流冲泡各道茶的“车轮式泡茶练习法” 《茶艺》月刊社论“泡研课程如此安排之意义”
03泡茶 200806 影响浸泡时间的24种茶叶内外在因素 “茶叶冲泡与茶汤内涵图”
03泡茶 201004 能表现此时茶叶最高欣赏价值的浓度就是标准浓度 《海峽茶道》专栏“茶汤标准浓度的界定”
03泡茶 201103 将浸泡时间从经验的意念转换成客观的秒数 “现代茶思想”蔡荣章专栏“车轮式泡茶练习法”
03泡茶 201112 水盂只放茶水与叶底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水盂在茶席上的地位”
03泡茶 201209 保温随身瓶的泡茶法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可爱的随身瓶”
03泡茶 201307 先将茶叶放入茶叶罐内,泡茶时才将茶叶拨出来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我与茶如此相伴”
03泡茶 201312 评鉴泡茶法不宜作为认识各种茶的泡茶法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不宜用评鉴泡茶法泡茶给初学者识茶”
03泡茶 201506 跟老师学泡茶不会只泡得是老师那样的茶汤作品 《海峽茶道》专栏“学老师的茶法,喝自己的茶汤”
03泡茶 201604 一壶泡五道,各道浸泡时间形成一定形状的曲线 《茶道入门三篇》二版第4章“泡茶原理”
03泡茶 201704 泡茶时要专心陪茶在壶内浸泡 《茶道》专栏“陪茶在壶内浸泡”
04茶器 198704 研发全套茶具,在泡茶席上组成有机的整体 《茶艺》月刊社论“陆羽茶具设计历程之一”
04茶器 201109 研发没有电线拘绊的煮水器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泡茶电水壶如何诞生”
04茶器 201204 茶席,有茶道就夠了 《现代茶道思想》品茗环境篇“茶席,有茶道就夠了”
04茶器 201207 杯套、包壶巾、坐垫等旅行用茶具的开发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旅行茶具的先行部队”
04茶器 201210 材质的波动影响了茶壶、茶盅、茶杯等容器内的茶汤等液体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波动影响着茶汤”
05品茶 198907 喝茶中间来一杯白水 《茶艺》月刊社论“品茗上的空白之美”
05品茶 199512 喝茶先不问茶名 《茶艺》月刊社论“如何训练品茶的客观性”
05品茶 199809 不同种类的茶可以从事品质的比较 《茶艺》月刊社论“不同种类的茶可以从事品质上之比较吗?”
05品茶 200404 茶,永远有其苦涩的一面 《茶艺》月刊社论“茶,有其苦涩的一面”
05品茶 200510 做茶的朋友,不要只是做茶的医生与法官 《说茶》品饮篇“不能老是当茶的法官,作茶的医师”
05品茶 200806 从色相、明度、彩度分析茶汤颜色的内涵 《茶艺》月刊303期“陆羽茶学教学研讨会:茶叶冲泡与茶汤内涵图”
05品茶 200806 从稠度、强度、调和度分析茶汤味道的内涵 《茶艺》月刊303期“陆羽茶学教学研讨会:茶叶冲泡与茶汤内涵图”
05品茶 201111 茶的评鉴不因茶汤泡坏了而受影响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泡坏了,不改茶的真面目”
05品茶 201202 欣赏茶青、茶叶、茶汤、叶底等茶的四个生命周期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茶,新生命的诞生”
06茶会 198909 茶汤作品欣赏会时不做解说与闲聊 《茶艺》月刊社论“无言的茶会”
06茶会 199011 无我茶会是具有“无”之独特意义的茶会 《茶艺》月刊社论“我们推广无我茶会精神”
06茶会 199403 现代版的曲水茶宴加重了茶的元素 《茶艺》月刊社论“曲水茶宴的现代规划”
06茶会 200403 茶道的多元本质,人人可以创作、人人可以更改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的多元本质与流变”
06茶会 200806 茶法呈现享用茶道的方法,茶会提供人们享用茶道的管道 《茶艺》月刊303期“陆羽茶学教学研讨会:茶法与茶会类型图”
06茶会 201204 无我茶会是无需申请就可以人人举办与参加的茶会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无我茶会的对外宣告”
06茶会 201208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是件茶会作品 “现代茶思想”周三小方块“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
06茶会 201310 “无我茶会”是件茶会作品 《无我茶会–茶道艺术家的茶会作品》序
06茶会 201607 包括泡茶、奉茶、品茶,但以茶汤为核心所进行的茶会称为茶汤作品欣赏会 《茶道》专栏“要现场创作的茶道艺术”
07茶道 198404 茶艺不是茶加艺 《现代茶艺》“茶艺不是茶加艺”
07茶道 198512 制茶难、泡茶难、喝茶难上加难 《茶艺》月刊社论“茶叶评鉴不易”
07茶道 198807 社交的“茶艺馆”与自我的“茶室” 《茶艺》月刊社论“茶室在茶艺文化的重要性”
07茶道 199101 茶文化复兴时代的来临 《茶艺》月刊社论“让台湾茶道界活泼起来”
07茶道 199201 独饮与多人茶会的泡茶没有两样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要义之二–泡茶给自己喝”
07茶道 199408 要泡茶、喝茶,才能谈茶道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亲身体验的重要”
07茶道 200004 茶道是泡茶喝茶的方法、审美、与思想 《茶艺》月刊社论“抓住茶道的本”
07茶道 200010 不必将设计成五寸的茶杓强解为”点茶供养五方的圣凡”,也不必把设计成”方其耳”的鍑强解为”以正念也”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上的牵强附会”
07茶道 200101 茶道应该以现代人的面貌呈现 《茶艺》月刊社论“谈茶席风格的表现”
07茶道 200102 茶道有个空寂世界 《茶艺》月刊社论“谈茶道的空寂”
07茶道 200103 不是听泡茶的人怎么说,而是让品茗者直接接触茶 《茶艺》月刊社论“谁是茶席上的主人”
07茶道 200201 喝好茶、泡好茶、用好具,有绝对的价值 《茶艺》月刊社论“泡好茶的涵义”
07茶道 200312 制茶、泡茶、奉茶、品茶都要在“无何有之乡”进行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里的无何有之乡”
07茶道 200409 仅就茶的本身来做,不要因地域意识或文化项目限制它的发展 《茶艺》月刊社论“仅就茶的本体文化来推广”
07茶道 200501 就泡茶、奉茶、品茶来呈现与享用,是为纯茶道 《茶艺》月刊社论“纯品茗的抽象之美”
07茶道 200509 进入茶道之屋前先巡视所在的三块地:泡茶品评、美学艺术、哲学思想,直闯容易迷失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园里的三块地”
07茶道 200510 茶汤是茶道的灵魂 《说茶》“茶道的重心是在修身而不在茶吗”
07茶道 200510 精致的泡茶是茶人的生活方式 《说茶》“茶人的茶道生活与音乐家的音乐生活”
07茶道 201012 茶道与茶艺歌舞有别 《海峽茶道》专栏“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
07茶道 201408 泡茶者也是位品茗者 《海峽茶道》专栏“只是泡茶给人喝还是大家共赏”
07茶道 201701 制茶、泡茶、喝茶不要受“茶叶标准”的束缚 《茶道》专栏“看茶做茶的“消”与茶叶标准的“长”
08茶道艺术 198506 以泡茶、奉茶、品茶所呈现的艺术就是“茶道艺术” 《茶艺》月刊社论“泡茶师与茶艺师”
08茶道艺术 200009 茶道是偏向抽象的一种艺术 《茶艺》月刊社论“茶道美学的重要观念”
08茶道艺术 200510 通俗茶道与茶道艺术要同时并进 《说茶》“从两个方向带动茶文化发展”
08茶道艺术 201204 能将茶道艺术表现得很好的人就是茶道艺术家 《海峽茶道》专栏“茶道艺术家与茶汤作品”
08茶道艺术 201204 被视为是一件作品的茶汤就是茶汤作品 《海峽茶道》专栏“茶道艺术家与茶汤作品”
08茶道艺术 201503 茶道艺术的泡茶、奉茶、品茶,要现场呈现 《海峽茶道》专栏“茶道艺术家如何从事茶道艺术创作”
08茶道艺术 201504 茶席、泡茶、喝茶不能视为装置艺术 《海峽茶道》专栏“茶道艺术与装置艺术”
08茶道艺术 201606 茶道艺术的创新重在深度 《茶道》专栏“茶道艺术的创新要新在哪里”
08茶道艺术 201611 茶道等的艺术是车子,修齐等的道理是车道 《茶道》专栏“技术与艺术构成的茶道”
08茶道艺术 201611 茶道这部车子由底盘(泡茶品茶的技术)与车箱(泡茶品茶的艺术)组合而成 《茶道》专栏“技术与艺术构成的茶道”
08茶道艺术 201702 茶叶是“作曲”,泡茶是“演奏” 《茶道》专栏“茶叶是作曲泡茶是演奏”
10教育 198312 泡茶师资格的检定制度 《茶艺》月刊社论“第一张茶艺业执照”
10教育 199410 茶学书目索引的建立 《茶艺》月刊社论“茶学图书分类上的建议”
10教育 200006 从中日韩三国茶道到中日韩英四国茶道 《茶艺》月刊社论“喝茶人的茶学纲要”
10教育 200410 在茶文化系上开设“茶思想研讨”课 《茶艺》月刊社论“茶思想研讨班在北京开课”
10教育 201406 茶道有其应优先学习的课目 “现代茶思想”蔡荣章专栏“茶文化.茶道. 茶道艺术三条不同的道路”
 

 

蔡荣章

 

  (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