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J-茶业类Tea Industry

J-茶业类Tea Industry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之茶法、茶赏与茶谱-许玉莲-20140113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之茶法、茶赏与茶谱

许玉莲

20140113

茶道艺术家

茶道艺术家1

茶道艺术家2

茶汤作品的创作要有一定的创作道具与方法,也即创作者必须拥有一套技术,将一件事情的技术无限细腻地放大是把它升华成艺术的必经之道路,这套技术是创作者练习创作的方法,也是协助让欣赏他作品的群众了解作品内涵的方法。如音乐演奏要有曲谱,什么时候要高、低音,什么时候要换不同的乐器来进行不同风格的表现,大家可仰赖曲谱的基调、以及创作者临场的娴熟表现去寻找、发现创作者所欲表达的精髓。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说的是茶汤作品,既然作品是茶汤,我们就要说清楚制作茶汤需要用什么器具?制作茶汤有什么制程?茶汤作品制成后应如何享用?这就是所谓「茶汤作品欣赏」的技术,有了这种种技术而且当这些技术又做得炉火纯青才可以有条件谈茶道艺术。

茶汤作品的创作还包括其他艺术或饰品如音乐、插花、摆一块漂亮石头、围一道屏风、烧香、挂字画等吗?大可不必了,即使这些做得很有意境,艺术价值很高,与茶汤的制作、呈献、享用是完全扯不上一点关系的,故此有什么值得放的理由呢,有了它们茶汤又不会变得好喝一点。比如当一位演唱家在发表其演唱作品时,他需要摆放一瓶花或傍边烧香来助威吗?那不是很莫名其妙吗?当我们认清附属在茶汤作品边上的其他艺术丝毫不影响到茶汤的本质,我们要舍得抛掉它们。当进行茶汤作品创作和欣赏时,我们要安静的爱、专心的爱、反反复复的爱茶汤作品本身,容不下其他的了。

一位茶道艺术家要练习他的汤作品制作,或茶汤作品欣赏会要进行时,最基本也即最核心的是:茶道艺术家须提出他的茶汤作品的茶法、茶赏与茶谱,这就彷如歌唱家的乐谱,大众知道哪里要低半拍、高半拍,歌唱家有必要称职地表现到位才是。同理,茶道艺术家也要依据他所提出的理念展现与呈献,大众才可依据他的茶法与茶谱来印证创作者在什么地方用心了,在什么地方实施怎样的水温,如何运用茶水比列来发挥茶性效果等专业技术,这样大众才懂得应该如何去欣赏茶汤作品的艺术内涵。

茶法即如何冲泡,内容包括:茶叶(名称、制成年份、茶况、茶性),根据此款茶应选的泡茶器和茶杯(材质、烧结程度、大小),茶叶放多少,泡多少道,泡几杯,用多高的水温,如何维持应有的温度,每一道茶的浸泡时间是多少等基本资料,惟全部必须针对那款将要冲泡的茶而言。

茶赏即品赏茶汤作品之法,内容是茶道艺术家针对所创作的茶汤作品提出香味特性,不要从教科书上抄资料,要呈现茶道艺术家个人对这道茶的感受和心得。

茶谱即泡茶、奉茶、品茶完整程序,内容包括:出席者是谁(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选茶与茶食安排),茶会时限多久(时间长短影响要否换另一种茶、投茶量、茶食如何安排),茶会流程。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主办方在邀请茶道艺术家办茶汤作品欣赏会时,应向茶道艺术家要求提供茶法、茶赏与茶谱,而茶道艺术家则视茶所需而制定不同的冲泡技术与享用方式,这些概念要做成一张册子,派给参于的品茗者,以期大家可同时进入创作者的理念一起创作,如此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才能够趋向于专业发展。

  (2211)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創設歷程表-許玉蓮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創設歷程表

許玉蓮整理(2013-12-22)

 

日期 項目
010.06.18 天福茶学院(后更名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系四如茶友会在系馆五楼茶席展演厅举行四如茶友会周岁纪念茶会,以蔡榮章提出的茶湯作品欣賞會方式舉行,共6席30人,由柴建宇主持。
2011.11.10 「2011中韓茶文化年度研討會-茶具」 8-14日於漳州科技學院舉行。10日於茶文化系館表演廳以茶湯作品欣賞會方式舉辦「茶研之夜」,由王阿玲主持,接待與會80餘位人員。
2011.12.10 許玉蓮在中國「海峽茶道」雜誌發表「泡茶師在職場的地位」。從業的泡茶師應努力塑造本身的專業尊嚴,要有什麼茶到了手上都能泡好的能力、要有隨時都能供應至少1至12人的供茶能力,要懂得茶道的美究竟美在哪里以及如何享受茶等。
2012.01.09 許玉蓮在「現代茶思想網」發表「泡茶藝術家」。
2012.01.18 蔡榮章在「現代茶思想網」發表「泡茶師為客人泡茶的品茗館」。
2012.02.15 蔡榮章在「海峽茶道」發表「品茗館專業泡茶席的設計」。
2012.02.18 許玉蓮在「現代茶思想網」發表「誰上新型品茗館喝茶」。
2012.02.18 蔡榮章撰寫「茶葉市場與茶湯市場」並發表於2012.05的「海峽茶道」雜誌。
2012.04.08 許玉蓮在「現代茶思想網」發表「品茗館茶譜的分類及定價」。
2012.04.12 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於中國茶道教室舉行5席30人的茶湯作品欣賞會。名為凝香茶會,由陳茶鳳主持。
2012.04.29 許玉蓮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第1場名為「老茶品茗館」的收費茶湯作品欣賞會。此欣賞會持續約每個月舉辦1場,每場約6至12位品茗者與1位茶道藝術家。至2013.12.14舉辦了15場。
2012.06.13 蔡榮章在「現代茶思想網」發表「從泡茶師到茶道藝術家」。
2012.11.11 許玉蓮在韓國發表論文研討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的出路:《品茗館的產生背景、空間規劃與經營型態》,中韓 「2012茶文化年度學術研討會–茶席」論文集。
2012.11.12 於2012年度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第2屆「茶席」主題期間,蔡榮章、許玉蓮舉行「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演示,邀請李真秀、孫蓮淑等教授參加品茗。
2012.12.11 蔡榮章在臺北陸羽茶藝中心舉行講座,向30位資深泡茶師講解泡茶師與茶湯地位的提升,並提出茶道藝術家的理念。
2013.01.09~2013.08.14 蔡榮章在「現代茶思想網」發表有關「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報告14篇。
2013.01.21~2013.08.12 許玉蓮在「現代茶思想網」發表有關「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報告21篇。
2013.05.06 許玉蓮於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茶思想研討課与约100位学生講授「茶湯作品怎麼做出來」及發表「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演示說明,班上八位學生參與品茗。
2013.05.26 蔡榮章在臺北陸羽茶藝中心舉行講座,講解茶道藝術、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茶湯作品發表會、茶湯作品欣賞會等概念與做法,40餘位資深茶友參加。
2013.06.27 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舉辦第47屆泡茶師頒證典禮暨第一屆「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共設14席,每席5位品茗者與1位茶道藝術家。由王阿玲主持。是年輕茶道藝術家的聯合茶湯作品欣賞會,不依賴其他藝術襯托,直指純茶道核心價值。
2013.07.07 蔡榮章以半天的課程向在漳州科技學院舉行的「江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師名企實踐暨高職院校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班」約30位教師講解茶道內涵、茶藝表演、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等課題。
2013.09.27~28 於中國中華山水茶道文化節(重慶)研討會,蔡榮章、許玉蓮舉行「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演示說明,陸堯、陳文華、賴功歐等教授參加品茗。
2013.09.30 於中國四川成都「修齊茶藝教室」,蔡榮章講授「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許玉蓮現場示範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創作過程,修齊茶藝教室約30位師生參與品茗。
2013.10.14 許玉蓮發表論文研討茶道藝術家的發展:《茶道藝術家經營的品茗館》,韓國 「第十三屆國際無我茶會學術大會」論文集。
2013.11.22 許玉蓮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為紫藤文化企業集團同仁發表「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演示說明,品茗者約40位,茶道藝術家3位。
2013.11.29 許玉蓮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為紫藤文化企業集團同仁發表「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的演示說明,品茗者約25位,茶道藝術家2位。。
2013.12.08 蔡榮章、許玉蓮合著《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由漳州科技學院茶學院出版作為教材。
2013.12.18 蔡榮章在「海峽兩岸新型農民交流培訓基地茶業培訓班」講茶道藝術家的茶湯作品創作。談到茶業除了「賣茶葉」外還可以賣什麼,大家提出了賣包裝、賣文化、賣服務,老師加上了「賣茶湯」。已第三次在漳州科技學院舉辦,為期一周的講習,參加者是來自福建漳州地區縣鎮鄉從事茶葉種植與買賣的茶企業經營者與員工共50名。這是整個下午三節的「兩岸茶業互動問題」 課程。
2013.12.19 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營銷專業同學以收費的方式舉行第二屆「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共有7席,每席8位品茗者與1位茶道藝術家。由陳茶鳳主持。
2013.12.21 臺北陸羽舉辦「第46、48屆泡茶師頒證典禮暨首屆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這是收費的茶湯作品欣賞會,共有29席,每席7位品茗者與1位茶道藝術家。由涂國瑞主持。

下图:2012-11-03,许玉莲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第6期「老茶品茗馆」收费的茶湯作品欣賞會。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下图:2013-06-28,许玉莲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寓所庭园以「茶湯作品欣賞會」方式接待访者。

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下图:2013-12-21 臺北陸羽舉辦「第46、48屆泡茶師頒證典禮暨首屆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欣赏会

 

  (1798)

茶道艺术家经营的品茗馆-许玉莲

茶道艺术家经营的品茗馆

许玉莲

2013.10.14论文发表于~韩国 「第十三届国际无我茶会学术大会」论文

摘要

品茗馆是时时可举办「品茗茶会」的地方,认不认识茶的人们,只需付出一点费用就可进到品茗馆享用几道精致的「茶汤作品」。茶汤作品由驻馆的「茶道艺术家」创作,其「创作的工作内容」包括整治:茶叶、茶器、茶法、水、喝茶环境、茶食、茶席准备、泡茶奉茶喝茶过程。

「茶道艺术家」如何产生呢?以目前茶界生态来说是这样,由喝茶者变成泡茶者,泡茶者变成泡茶师,泡茶师变成茶道艺术家,可自修、可进入私塾茶道教室或正规茶学院学习后而又达至某个程度的「茶道艺术理念」即成。

「茶道艺术家」在品茗馆「创作茶汤作品」的工作,可以是专职「茶汤作品」创作者,也可兼顾品茗馆经营者的身份。无论是「茶道艺术家」和「品茗馆经营者」,都是茶业将来要开发更多「茶汤市场」、茶文化要更深刻进入人们生活的两项新兴职业。本文针对上述课题提出报告,探讨茶道艺术家的信念、能耐、精炼、心法与执行的种种。

关键词

茶道艺术家   品茗馆   泡茶   茶汤市场   茶会

本文

(一)茶道艺术家的信念.能耐

为什么要有品茗馆呢?

一.因为我们喜欢茶,对如何创作「茶汤作品」有想法有热诚,需要有片新天地泡茶让大家享用,梦想在这块园地耕耘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茶法(认识各种茶、茶具、水然后制定冲泡方法及程序)、茶谱(享用茶时加入吃什么茶食怎样吃的安排)以及茶道生活(为配合茶法和茶谱而延伸至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要求)。

二.因为我们不想只是盲目继承或被捆绑在既有的传统茶业里,即在茶叶、茶具商店或餐饮茶馆工作(无论当老板或员工),我们期望做一些「用自己的眼睛看一下、用心想一下现时茶界需要什么,再自己动手完成」的事情,我们想在原有的元素上发掘新的工作空间。

三.因为我们不想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市场一年三个小噱头,三年一个大炒作,一窝蜂在某段时期渲染某种茶叶(如早期清香型铁观音、普洱、金骏眉、红茶、焙火乌龙至六堡等)、茶具(如早期紫砂壶、后期仿汝窑瓷器至铁壶等)或某种看法(如渥堆普洱喝了一定暖胃保健、龙井一定要明前的),这种行销运作让人感觉漂浮,失去中心,立足点不明,我们想要探索另一种较实在,较自在的泡茶、喝茶喜悦。有了上述基础作前提,我们就知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耐来经营一家品茗馆。

经营品茗馆的梦想、爱、信心与自主

一.我们要有「爱茶、爱喝茶、爱泡茶给别人喝」的心态。这样的「爱」从哪里来,我们要先培养感受的能力,这感受包括对人,对器物,对周围环境,懂得感受他(它)们的喜怒哀乐与荣辱得失之后,我们才懂得如何去尊重、善待和珍惜他(它)们。如果只有「买」与「卖」的关系,而没有在品茗馆里建立到这一份「爱」并感染所有进来的人,要创作一件「茶汤作品」是不容易的。

二.我们要有信心,信心建立在:知道自己学有所长(我是茶道艺术家,我有茶法)。知道自己要什么意义的事业(我不想在旧有模式里打转,我想创造一个有泡茶师泡茶的全新品茗的经验给大众)。知道自己会努力并全力以赴(我准备了详尽计划,来迎接这项属于茶文化新领域的艰辛挑战)。

三.我们要有自主的能力,自主是:别事事跟着市场炒作而挂靠过去,如有人说铁壶生锈也不要紧,煮水泡茶茶会变得很好喝,别马上动摇把全部煮水壶换成铁壶,要先做研究寻求答案,否则血本无归。

遇事要有主见,如劣质的金骏眉需用到天价去进货,不如决定用合理价格让大众品尝超值大吉岭红茶,这样可开拓新的喝茶人口与局面。凡事不要人云亦云,如有人说品茗馆一定要用挂画、插花、焚香来陪伴茶,一定要播放琵琶、古筝的音乐来点缀之类的话,要提起勇气让人了解自己为什么不需要这些,别忙着去改东改西迎合谁谁谁。

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正视自己要追求什么样的茶汤作品和茶道生活,勇敢面对实现它,而不找任何借口推挡,我们也许不够强壮,智慧不多,但我们要使自己每一天都有少许精进,培养一份坚持的信念。

在谈开店筹资谈开店技术谈所有的一切之前,我们要先找到自己的「梦想、爱、信心与自主」,心中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茶汤作品」交与大众一起享用。

(二)茶道艺术家的精炼.心法

如何让泡茶升华成茶汤作品

茶道艺术家在从事茶汤作品发表会时要有常识、见识与胆识,才能够协助喝茶者参与一起创作。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茶道艺术家如缺乏定力与气魄罩住茶席上茶、器物、人与时间的掌控,全场气流便不跟着他的节奏走,主要人物荒腔走调没能引导出席者进入该旋律,喝茶者看不出泡茶师的需要没办法配合,其「茶汤作品」遭漠视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茶道艺术家进行茶汤作品发表时,不能只仗持着泡茶技艺很好就可完成的,茶汤这件艺术品的大前提是必须有人将之品饮,所以作品的完成会有许许多多品茗者的参与,如何让人们理解茶道艺术家在进行着什么,如何让品茗者乐于听从整个茶汤作品创作的程序旋律并追随,如何让品茗者加入成为茶道艺术的一份子,茶道艺术家有责任引领、并且要将从A地(现实生活)到B地(通过茶汤作品创造的新境地)的「手续」说清楚。

茶道艺术家要勇于表明立场,所谓立场即针对将要冲泡之茶叶有充分了解,知道要怎么冲泡怎么品赏它,才能将其本质表现得一百分,为了要将这个美丽的茶汤精炼出来给大家享用,故此整个茶汤作品发表会的一切有形、无形法、时间、人物都得听他的调度。如此,泡茶才能升华成茶汤作品,泡茶师才能升华至茶道艺术家。以下举例:

a.「纯茶汤作品」不设音乐的表态

我们需要设身处地了解到大众早已习惯了一般有音乐做背景的品茶空间,所以初涉纯茶道艺术领域的品茗者进入无音乐的场地会感觉很陌生,并且甚至可能会有一点惶恐。

由于场地安静,人们讲话自然而然不再用喊的可轻声轻气了,低语使谈话的人的距离可靠近些,靠得那么亲近的两个人,似乎要说一些「真心话」才合乎情境,门面话突然变得多余,如此一来语言突然间就变得很矜贵,不是那么重要的话好像也没有讲的必要了,我们迫得需要面对这一份静谧,静得要听自己的呼吸,静得要问自己在想什么,静得要正视每一人及茶席每一物。本来这就是纯茶道要营造的一种境地,但若果没有受过此类训练的大众对这种环境感觉不安,我们就要安慰他。要不然时间到了,茶道艺术家进场泡起茶来,茶道艺术家在彩排呢。也许,大众认为这位茶道艺术家做得不够,没把背景音乐做好,还要给茶道艺术家扣分呢。

b. 茶道艺术家着装规则(Dress Code

茶道艺术家在从事一项「茶汤作品」创作的「工作」时有工作适合穿的「工作服」,所以不必再另外以营造了什么氛围、什么主题来决定茶道艺术家的「工作服」,「茶汤作品」欣赏的氛围与主题就是「茶汤作品」欣赏。

茶道艺术家的「工作服」以可以保护身体、不露出身上的体味为主,不一定要穿民族礼服或「国服」、传统造型服装、公司或团体制服、茶服」、指定颜色和款式的服装。

要穿隆重、正式的泡茶师「工作服」:衣料、款式要有品质,要整齐干净,要显得专业和自信。

要可安全实施茶汤创作的「工作服」:衣服大小适中合身约比体型大二寸,这样才能操作自如。太窄行动不便,取拿煮水壶、泡茶器使不出力、站不稳,产生危险,连手也伸不到品茗者前方,要怎么奉茶呢。太阔会绊倒泡茶席的茶具,站起、坐下、走路都会有障碍。

品茗者着装规则(Dress Code,此为社交服装,不包括任何宗教着装)分四种即可,视情况要求并告知,如下:隆重、正式、时尚、休闲。

c.茶食制作与供应规则

有规定什么茶一定要配咸味茶食、什么茶一定要配酸的、甜的、或辣的吗?我们认为这种规定没有一定的意义,不主张如此规定,品茶不需要茶食也能单独进行,单独就茶本身的味道来品茶,反而更加能客观地欣赏它。茶本身的味道变化多端而有层次,滋味无穷,不必特别依赖茶食给它辅味。品茗时也供应茶食,那只不过为了烘托品茗过程中的一些趣意,茶是主旋律,前奏或过门或结尾可以有茶食点缀。

既然茶是主角,品茗是主调,茶食与之搭配时应该长什么样子才能与之协奏共鸣,不会产生干扰及减弱作用呢?我们要求:

一.茶食的味道:不可供应酸味、或引起辣感的食品,以及带强烈奇异味道的食品。这样会刺激口腔,削弱茶味的强度,消减味蕾对茶的灵敏度。

二.茶食的不宜:不可用油炸物、腌制果脯当茶食。太油腻、过多加工导致离开食材原味太远,拿来搭配茶的话浪费了茶。

三.茶食的口感:不可是硬块难咀嚼之物,这类食品需要含在口腔咬很久,容易让口腔及味觉疲劳,甚至会使口腔肌肉受损,影响接下来的品茗。不可用冰冻食物,口腔会产生麻木感,不宜品茗。

四.茶食的结构:不可供应有骨头或渣滓、或需要剥壳、去外皮或贴着一张纸的食品,这些多余物造成食用者的不方便,也令茶会的进程产生很多与茶无关的繁复手续。也不要提供汤水做茶食,茶食也不用「椰丝、葱花」类容易脱落的食品点缀。

五.茶食最好自己品茗馆里做。这里强调茶道艺术家对茶       与茶食的配搭要有自主,知道茶食的好坏、知道那种茶食适合否?应该否?了解那个茶食是谁做的?用哪种食材?有没有依照品茗馆的要求来制作?就像找茶要了解茶这样子,对茶食的感情要像对茶的感情一样那般的重。

六.别因为茶食是配角,就随便买一些现场糕点回来填报肚子就算了。若真有适合茶食卖回来了,不要以它原来塑料袋或任何包装的面目就拿出来奉给客人,茶食要准备得新鲜、干净、卫生、可口,待用时收进篮子或柜子里。必要时可加热或放进冰箱让它冷。

七.茶食要当天做,这种茶食吃起来永远有新鲜感,更有感动,人们吃起来特别有灵性。

茶食应该长什么样子呢?我们有以下主张:

一.茶食的味道:以食材原味为主,如南瓜、香蕉、鸡蛋、米浆、玉米粒、芋头等都是一等一香味俱佳的材料,可以当各种糕点的配料。要有变化时,可加入少许糖或盐,给它做成单纯的甜品或咸品也无不可,不应过度调味。

二.茶食的烹饪法:应以蒸熟为主,如各类蒸糕、馒头,地瓜亦可。也可拌面,或摊一个饼,应以简单的味道、制法、操作去实施。

三.茶食的口感:酥软、细绵是最好,含在口腔里品赏一番随即像溶化掉的感觉,与品茶的感觉同性质,很容易相融合。不要花费太多力气与唾液在一件茶食上,那会造成对抗作用。茶食带微温是很好的,室温的摊凉亦可。

四.茶食的结构:不必规定任何造型,惟需要设计成取拿容易的形状,以一支小叉、一根汤匙拿到,或两根手指就可取得。有人怀疑可用手指去拿茶食吗?当然可以,参加茶会或品茗前大家先洗手就好了。

五.茶食的大小:拿起来可直接一口放进嘴巴,这种大小最适合,可以的话就做成这样,否则上桌前要将之切成这个大小。茶食大小适口,大大减轻茶法、茶会程序,可避免制造剩余、收拾残局及要运用很多餐具的问题。我们只是要给味蕾制造一个「二重唱、三重唱」的丰富感觉,而不是要「吃饱」的感觉,所以茶食不要大。

六.供应茶食应在茶前、茶后或中段的「换场时段」(Tea Break),不可无限制摆在那里。

七. 准备雅致的盘子、竹签或小叉、面巾纸,并设定合理的供应方法。

(三)执行.茶道艺术家如何把茶汤作品做出来

品茗馆卖「有茶道艺术家泡茶的茶汤」,茶汤商品的产生需经过相当繁复且细腻的过程才能得到,举例如下:

a.要很认真的去寻找原料

寻找原料,是茶道艺术家对泡茶对品茗已经建立想法,了解自己想做的品茗类型(如:专做精致乌龙茶和绿茶品赏的稀有精品型,专做有年份的各种存放茶品赏的老茶型,专做各类茶叶的入门品赏的基础型等),对茶们充满感情,甚至带有使命感,非得要把这个那个味道找出来让它传世,让人们都可以喝到它享有它不可。

茶道艺术家不随便跟着市场的流行风,也不是随便在街上拉几箱茶叶回家就了事的,他们知道这个茶叶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采摘,如何做,做茶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和制茶者对话,他们和茶认真做朋友,有必要时他们还会泡在做茶那里一段日子,在这过程将自己对茶叶的看法,传达给制茶者,长期合作茶叶就会形成一种别人没有的特质。

寻找茶具也一样,茶道艺术家先清楚了自己的品茗方向,再依照茶叶的个性与所要表达的茶汤风格挑选器物,努力找寻适合的茶具设计者。不管什么茶具,需针对各类材质(如瓷、陶、玻璃、金属、竹、木等)的优劣、茶具的质感、造工的精细度、器物的造型美以及功能美要求做到足够的好才行,茶具无论在视觉、手感、和影响茶汤是否可口各方面都要让人有感觉,品茗起来才自然而然身心愉快。茶道艺术家也会用心为茶叶找匹配的水、煮水器,加温的方法要用电或炭,用炭的话又用什么炭,这一切一切,茶道艺术家掌握到那美的点,整个品茗会才会如沐春风。

寻找原料还包括品茗时要吃什么茶食,找谁制作,自己做的话要采用什么食材等。比如要做土豆泥沙拉、葡萄干糯米饭,就要从识别土豆、调和土豆的黄油、葡萄干、糯米的质量开始选起(如某品种土豆适合拿去炸薯条另一品种才适合做成泥、黄油和土豆泥的最好比例是多少、糯米有些需要泡水泡过夜有些不必等),然后再制定烹煮方法、烹调用具、上桌餐具等。泡茶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细节,只要有一小处失误,它可就会让整个品茗会泡汤。

b.要很好的精炼这些原料

有了好原料,茶道艺术家要有办法处理这些原料,有些细微的走向,只有泡茶师自己心里明白,他们以很珍惜的心情看待手上的原料,不会匆匆忙忙当它蓬头垢面时就要出卖它,茶道艺术家要阅读原料,想办法使它变成更完美更完整,如茶叶:水仙茶有些需要复火,放进焙火笼慢慢再烤使之变成熟火的风味。有些普洱茶、六堡茶不能一开封就冲泡,需要给一点时间让它摊放退仓,更进一步酝酿转化成迷人的格调。有些茶叶即使是趁早趁鲜泡饮的风格,也需要再收存二个星期的时间让它退火。有些茶叶需要剔除枝梗,风味才显得优雅。如茶具:紫砂器具需要先用茶水浸泡一下。还有茶食、用水、燃料、餐具等少不了种种考量的「加工」,才能整装待发。

c.要将这些原料结合不同的时间、人物、环境、器物和茶食

把拥有天赋的原料都精炼成「仙丹」后,茶道艺术家需要将之结合在品茗环境、品茗者为何人、品茗时间与为何品茗这几项重要因素上。茶道艺术家要懂得为不同的品茗者组合、规划一套套因时、地、人有异而不一的茶谱(茶谱:事前规划好的品茗册,泡什么茶叶,用什么茶具,什么方式泡,泡几道,什么时间食用茶点等程序一一列明),不必等客人开口,泡茶师看看什么客人进来了,就贴心的知道要拿哪一个产品给他,泡茶师须锻炼到有能力去感受、「诊断」客人在这一刻带什么心情,怎样的茶谱可以抚慰他的需要。茶道艺术家需要反复排练他的茶法。

d.茶道艺术家像一位管弦樂團的指挥家,要在现场真正把它做出来呈献给客人

万事具备后,茶道艺术家要怎么把这么珍贵的产品奉献给客人呢,这就到了真正实施的现场,品茗会由三项东西构成:茶叶、茶具和水,泡茶师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把不同的物件(茶叶、水、茶汤)倒去不同的空间(热水壶、泡茶器、茶海、茶杯)。茶道艺术家像一位管弦樂團的指挥家,他的职责:选一份茶谱给适合的客人,为现有的客人与这份茶谱定下节奏,在他的指挥与引导下,协调茶席上的茶与人、人与地、地与物,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这一个整体最后会显现在「茶汤」上,茶道艺术家茶泡得好不好,不只是泡茶技法有没有掌握到家,这里面还包括了泡茶师投入足够的能耐、感情所产生的感染力牵引品茗者进入他的节奏,与他一起诠释和创作这个「茶汤作品」,茶道艺术家的脾性、见识与气质无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茶席的波动,所以同一个茶,同一套茶谱,由两个人泡,呈现出来的「茶汤作品」会全然两个风格。

结语:茶汤里有茶道艺术家的慧思

以上所说都是属于品茗馆「茶汤作品」这个商品的核心价值:茶汤里有茶道艺术家的慧思。彷如演奏家演奏一首曲子、画家画一幅画供大家欣赏,作品里面有他们的思考,他们想说的话以及他们来回重复不断排练的手艺。这个商品别人是不能复制的。茶汤要通过那么一大帮人在不同的地点、时间点上努力才能够产生的商品,它需经过泡茶师上下往来去整合,最后才用他认为恰当的方式诠释泡出来的。茶叶离开了这个地方,要泡出一样好的风格很难。

茶汤作品的享用,是很精致的享受,故此,每家品茗馆自己茶谱上的茶叶都不会再作外卖的打算,那是为品茗馆的茶汤市场特别订造的茶叶,与量产来零售给茶叶市场的茶叶有所不同,这种只有在我们馆内由专职茶道艺术家现泡才能充分表达出我们要的味道,不外卖,卖了给客人回家泡得不好,不但浪费茶叶,也将会损坏品茗馆的威信。好的茶具、好的茶食也只留在品茗馆内里用,不外卖。品茗馆里的好茶、好茶具、好茶食与整个品茗馆的环境、茶席配备及茶道艺术家的茶道思想是一整个的整体,它们都会浓缩在那杯茶汤,不要分散来卖。品茗馆只卖茶汤商品,其他的东西不卖了。要把品茗馆经营得独一无二,茶汤只有这个地方才喝得到,客人就会源源不断。

 

  (1822)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五. 如何让品茗者专心品茶-20130812周一喝茶慢-许玉莲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 如何让品茗者专心品茶

许玉莲

20130812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办,是要安排一个专门的地方来品茗(包括茶席设置、泡茶、奉茶),就彷如人们也去听演奏、去欣赏画作的一种艺术爱好。品茗会中的「茶」成分含量高达百分之百,就是为了「茶」而来,故此人们都会为了「茶」而努力,除了茶席、茶具、茶叶、水、茶法直接影响茶的事物要完善以外,细节甚至包括不要有多余器物、手势、色彩、气味、声响的干扰,以便专心一致品茗。

这和某个活动为庆祝开幕、公司为庆祝佳节、茶界为了推广茶叶商品上市、或大家到林园赏梅花开了庆祝好天气的「茶会」是不一样的。后者之茶会中的「茶」含量相对的弱,人们举办和出席这类茶会另有社交、露脸、广宣、给面子、谈生意经、认识新朋友、叙旧聊天等其他目的,茶并不是人们在乎的对象,完成交际和交流才是相对重要的事。

也有另一种以茶为媒介,但重点放在空间的「装置艺术」以及在这空间里的「人结合其他艺术的演出」的「茶会」,那与我们要说的「茶汤作品欣赏会」里的「茶」成分并不一样。

有些泡茶师以为要吸引品茗者的注意力,莫不如将珍贵的茶器都摆上茶席吸睛。披挂一身「戏服」如将军袍、皇妃袍来震慑现场。把泡茶动作做得夸张一点。加一段故事进去泡茶的过程。这样就不怕品茗者不专心看了。若然这样,就属于「茶艺表演」了,不算「茶汤欣赏」。

「茶汤作品欣赏会」泡茶师要如何让已经养成错误「茶会习惯」的茶友进入「茶汤作品欣赏会」要的品茗状况?泡茶师不能把品茗会想要达到的目的变成一套书面规则比如:「勿喧闹聊天」、「尊重泡茶师」等字条张贴就可达到预期效果,也不是拿着麦克风一直指令:「安静、专心」,茶友就可以安下心来品茗的。这些流于表面的、浮躁的举动让品茗者更骚动。

预先邀约品茗者出席是必要的,让他们知道这场品茗会是什么形式、所需时间等资讯,以便品茗者可充分安排自己当天的约会行程,安排好一些事务才放松心情参加品茗会。开始和结束要守时,人们的生活才不会因为品茗而被耽误,也就无须那么紧张兮兮的了。泡茶师要锻炼规划的能力,笃定的把整个过程按部就班呈现,不要把「泡茶」看得太随便,泡茶师要训练不对的时间不泡茶的坚持。

品茗空间可大可小、可以在户外或室内,重点不是那处地方有多美的风景或布置,泡茶师要做的是付出真心来做,要先感受品茗者的感受,比如当天气候炎热,提早准备一个清凉的环境,有适温的饮品做接待,化妆间要干净、提供面巾使用,让大家整装待发。别用发热的照射灯照在人们的头顶、脸上。泡茶师要锻炼到有洞悉能力,在他人未说之前已万事俱备。

泡茶师要学习各方面的艺术、美术、科学等知识,这样才有办法辨别其中品质如何,知道怎样爱惜手上的茶器、茶叶。那不止泡茶席上的事物,那还包括泡茶师知道要怎样把头发梳理好、把手维持干净、把衣服穿好,泡茶师要有「锻炼一丝不苟」的精神。

泡茶师了解茶、物、人要够深,够柔软,他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将「茶汤作品」创作得最好的面貌,并且将之做出来让人们看到、嗅到、尝到。够深刻,泡茶手势才不会机械化,有些泡茶师动作虽熟练,但仍然觉得他刀斧味重,因为他眼神焦虑,肢体僵硬,那是生吞活剥的交差。够柔软,泡茶师才不会时刻带着审判之心泡茶,泡茶师不但了解、并很容易就可以说出每个茶的特性以及很轻易就泡得很好喝,他享受和茶溶为一起,他享受泡茶给别人喝。

如有这样的泡茶师往茶席轻轻一站,所有的人都会静下来,安心专心等茶喝。

  (1793)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四. 泡茶师的着装规则-20130715周一喝茶-许玉莲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 泡茶师的着装规则

许玉莲

20130715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茶汤作品欣赏会」就是泡茶师在从事一项「茶汤作品」创作的「工作」出来让大家享用。泡茶师在「茶汤作品欣赏会」工作时有工作适合穿的「工作服」,所以不必再另外以营造了什么氛围、什么主题来决定泡茶师的「工作服」,「茶汤作品欣赏会」的氛围与主题就是「茶汤作品欣赏会」,泡茶师的「工作服」的着装规则:

一.不要戴帽子、头巾、太阳眼镜、围巾、披肩、手套。

二.不要低胸、tube top、吊带、露肚皮、小背心的衣着。

三.内衣不要外露。长裤要穿在腰上,不要露出内裤。

四.不要无袖、短袖的衣着。

五.不要胸口挖空、裙摆开叉的衣着。

六.不要过宽、过紧的衣着。不要「强调身体」的衣着。

七.穿裙不要短过膝。

八.衣料不要透明可透视内衣裤。

九.不要睡衣、短裤、袜装裤子、破烂衣装、牛仔裤、运动装的衣着。

十.不要穿露趾鞋子、球鞋、走路不安全的鞋。

十一.衣服上不要有不雅字眼、不安全的铁片、铁链装饰。

十二.头发全部梳拢上去,不要遮着额头和脸。头发上不要有发饰品,不用气味强的发油。头发保持自然色。

十三.不要化浓妆、不用气味太强的化妆品。不涂会脱色的口红。不涂香水。不搽指甲油、不留长指甲。

十四.不要戴饰物:项錬、手錬、手环、绳子、腕表、戒指。

十五.不一定要穿民族礼服或「国服」。

十六.不一定要穿传统造型服装。

十七.不一定要穿(公司或团体)制服。

十八.不一定要穿「茶服」。

十九.不一定要穿什么颜色的服装。

二十.不一定要什么款式。

二十一.要穿隆重、正式的泡茶师「工作服」:衣料、款式要有品质,要整齐干净,要显得专业和自信。

二十二.要可安全实施茶汤创作的「工作服」:衣服大小适中合身约比体型大二寸,这样才能操作自如。太窄行动不便,取拿煮水壶、泡茶器使不出力、站不稳,产生危险,连手也伸不到品茗者前方,要怎么奉茶呢。太阔会绊倒泡茶席的茶具,站起、坐下、走路都会有障碍。

二十三.衣领开口离开颈项约一至二寸之间即可。

二十四.衣袖要合身、袖子长度要手臂的3/4之长度。

二十五.穿裙长度要过膝,席地而坐裙子长度要盖完双脚。

二十六.外套要扣上纽扣。

二十七.领带要夹住、蝴蝶结要系紧。

二十八.需要脱鞋时预备替换的干净袜子。

二十九.要穿包脚趾的正式鞋。

(注:以上不包括宗教规范的着装。)

 

  (2775)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三.报到时的准备-20130708周一喝茶慢-许玉莲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报到时的准备

许玉莲

20120708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茶汤作品欣赏会」注重纯品茗的效果,纯品茗的环境要空气流通洁净,四周不要有过分杂乱的色彩与挂饰,不要多余的声响,不要有闲杂物品,而且这段时间要特别空出来不再处理其他事务,就是为茶而来,专心在茶上的。

泡茶师或主办方要为这些目的作出准备,而且需将这些与品茗者说清楚,还要为品茗者抵达茶会现场后可能会碰到的难题一一提供解说与服务,让品茗者感觉心安理得,品茗者才不会怯场,最后大家才会产生默契,如何使品茗者在陌生环境里处之泰然,泡茶师要不厌其烦的为对方着想做好种种安排。

「茶汤作品欣赏会」要采取「闭门」方式进行,所谓「闭门」即整个茶会环境(如第一段所述)为茶而设置,故要有场内、场外之分,此举让大家在场内可更投入。场外要有报到处,品茗者可提早十五、二十分钟到场,此处负责事务有:

一.接待-品茗者抵达后可在这里歇息、问候。寒暄完毕就要收拾心情进场品茗,进场后便不需要很多语言。

二.接受讯问-品茗者对如何入座、茶会进序等情况可能有不清楚的地方,可给予说明。因为「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举办形式属于茶道新兴方向,有必要安排工作人员在报到处做之前解说引导。

三.存放私人物品-如果属于家庭、公司等小型邀请式的茶会,有能力的话都要预备衣帽间帮忙品茗者收放外套、提袋、手机等物品。因为品茗者坐下来后如果怀里抱着一堆提袋、外套等,活动能力会降低,进行品茗没那么方便。但如果属于大型公开售票式的茶会,要处理这么多私人物品并不容易,不设衣帽间了,「茶汤作品欣赏会」的活动一旦普遍后,品茗者就渐渐知道不适宜带太多物品入场。

四. 提醒-工作人员要提醒品茗者不要带水和食物进场、手机要关掉或灭音、不可拍照(或可允许拍照,但限制于开场十分钟而已,并且拍照不可用闪光灯、照相机需灭音等)、不可录影。

五.衣装预备-「茶汤作品欣赏会」需要有「衣着规定」,大家可根据该次茶会的隆重和正式程度的规范来着装出席,这样大家处在同一种氛围才不会引起尴尬和不快。故报到处需要准备几件干净、正式上衣(男、女装都要),以备穿得不符合现场所需的品茗者借穿。不要因为品茗者的衣着「不符合规定」而拒绝他入场,应提早未雨绸缪为不及预备的人预备。

六.洗手间-附近要有洗手间以方便品茗者。

七.如果是次茶会采取席地而坐方式,要提早告知品茗者,品茗者便可安排适合席地而坐的衣装,比如需要较宽松的长裤,女士穿裙子需留意长度,坐下来要将两脚完全遮盖。如果该场合要脱掉鞋子,提早通知品茗者带一双干净的袜子来替换。报到处要预备一些新袜子给忘记带的人。

 

  (1771)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二.「茶汤作品欣赏会」进行时的迟到者-20130701周一喝茶慢-许玉莲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茶汤作品欣赏会进行时的迟到者

许玉莲

20130701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茶汤作品欣赏会」是采取售票方式或发邀请柬给特定人士、之前已经预算好人数、在一定的时间才举办的发表会,唯一之目的是进行茶汤创作和赏用。关于规定时间,习惯了采用流水席方式泡茶喝茶的人们,对这种安排觉得有约束、不够自在。习惯了根深蒂固「客来奉茶」的人们会很不是滋味,认为泡茶师实在不懂礼仪,怎么了奉茶还要规定时间。 泡茶师不能只顾自己埋头苦恼泡茶就好,不理人们的感受,我们要协助大家度过这个「需要预约、守时」的难关。

要提早告知大家这种欣赏会是有安排时间的,票根或邀请柬上须写清楚茶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什么时候结束。如果是邀请的,邀请柬应该还要附上一联络方式,请临时未克出席的客人提早让我们知道。茶会举行的前一天,主办方或泡茶师最好再联络各受邀品茗者一次确认他们是否能够出席。

无论售票或邀请方式,时间到了就必须如期开场,如果茶席还有空位未被入坐,表示品茗者迟到或将缺席,泡茶师不可因此失去信心而慌了手脚,应如常的开始「茶汤作品」之创作,空座位不必撤走,留在原地,多出来的茶杯可收入备用柜子。

「茶汤作品欣赏会」已经开始进行中,我们要如何接待迟到的品茗者呢?可在入口处摆放一些椅子,让迟到者坐着休息。迟到者不宜抵达现场了随时就要入席,那会骚扰大家,大家也许在赏香也许在回味。要等到某个段落终结了,接待员才将他带入座位,并且以不惊动席上任何人为原则。什么时候才是适当时刻?比如本次「茶汤作品欣赏会」有三场,每场冲泡三道茶,于第一场每一道茶欣赏完毕、泡茶师预备要泡下一道茶之前都是迟到者适合进场的时候。如果有人在第一场完毕之后也无出现,我们就可当作缺席或废票,第二场开始前可将多出位子移走调整到对的数目,第二场已经进行中才抵达的人,可不招待入席了(票根上可标示这一点)。

迟到者入席时与泡茶师静静鞠躬示意,与左邻右舍静静微笑招呼,轻轻拉开椅子坐下即好,不必有语言寒暄,接待员可在入席之前提醒迟到者怎么做。泡茶师或点头或微笑施礼,就可继续进行下一道「茶汤作品创作」。

如果迟到者入席后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席中长辈或有经验者可提示他不宜过多语言。如果有人继续不顾及茶会中的安静,也不与泡茶师打招呼,对泡茶师的创作也没有给予重视和专注,这时,泡茶师应停下所有泡茶程序,静静等他结束谈话,互相施礼后才可开始进行泡茶。泡茶师的眼神要关注到每一位品茗者,当发现有人无法集中精神在茶汤上,泡茶师要及时带领他,泡茶师不要丢失任何一位品茗者,不要只顾着自己往前走,泡茶师要有将「品茗者」化为「茶汤作品欣赏会」的一部分的义务。

  (1766)

一场学校的茶汤欣赏会-20130626周三小方块-蔡荣章

一场学校的茶汤欣赏会

蔡荣章

20130626周三小方块 Wednesday Tea Corner

先到场的来宾已在门口等待,他们都已将自己的雨伞提包相机寄存在衣帽间。邀请柬上标明的入场时间到后,大门打开,大家排队进入〝洁手净心〞的走道。有位工作人员从大玻璃盅舀了一杓茶汤淋到自己伸出的双手,冲洗后的茶汤汇集于手下的陶盆。在陶盆的旁边取一张纸巾将手擦干,进入会场。

会场布置了十七座茶席,每席有各自的茶具规划与设置的风格。七张品茗者的坐椅围绕在每个茶席的前方,中间的一张坐椅靠背外侧贴了茶席的编号(即1~17号)。大家自由参观茶席,在茶汤欣赏会开始前自动找到自己的茶席坐下,茶席上的座位没再标示号码,也就是可以随意就坐的意思。每人的邀请柬上除标示有茶会程序外还附有一张入场券,券上有本次茶汤欣赏会第一第二第三场要参与的茶席号数。

茶汤欣赏会的时间一到, 司仪透过广播传出声音: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现在我们要进行由泡茶师掌席的第一届茶汤作品发表会。本茶汤欣赏会强调茶道艺术的完整性,请大家把手机调为静音,不要拍照,也不要有太多的言语。我们备有专责的摄影人员,会把照片存放在茶文化系的网站上。谢谢。」接着响起了四响锣声,十七位掌席的泡茶师从后台出现,进入到各茶席的泡茶位子站定,大家给予欢迎的掌声。泡茶师向自己席上的老师同学行个礼,大家回礼后坐下來,开始从事他的第一场茶汤作品创作。

茶汤欣赏会分成三个场次,每场半小时,泡茶三道。起场时是小心翼翼地将茶从茶罐內请出到茶荷,传递茶荷要来宾欣赏就要冲泡的茶叶,接着置茶入壶。泡茶师端详着壶内的茶量,调控好水温,胸有成竹地将水冲入壶内,按下计时器,眼睛观照着席上的来宾,意在邀请大家陪茶度过蛻变成汤的时刻。茶汤分送到来宾面前,大家观看着茶汤,端起杯子欣赏飘送出来的香气,有人将茶放回桌面,等茶变得温热再喝,也再次观赏茶叶重生成茶汤后的英姿,有人已迫不及待地享用起来。茶汤欣赏会每场的第二十分钟会敲锣一声,提醒泡茶师结束泡茶、收拾茶具,三十分钟时敲锣二声,表示到了换场的时间。这时司仪广播:「请各位来宾在前往新茶席前,将自己的杯子放回泡茶师原先放置的地方,并向泡茶师致谢。我们五分钟后进行第二场的茶汤欣赏会。」

五分钟后,敲了一声锣。泡茶师在自己的茶席上,等来宾坐定收拾了心情,开始第二场的茶汤作品创作。拿出茶叶罐,很有信心地将茶拨入茶荷,请来宾欣赏茶第一生命周期的茶干,然后置茶入壶,以该茶过度到第二生命周期需要的水温浇灌,倒出茶汤,请来宾欣赏茶第二生命周期的茶汤。连续三次的茶汤欣赏,如果还有时间,泡茶师将已贡献完茶汤的茶叶展现在茶盘上,让来宾欣赏即将进入第三生命周期的叶底。下一个一声锣终将响起,是茶汤作品创作结束的提醒,十分钟后的二声锣是第二场的结束。五分钟后,来宾找到第三场的茶席坐下,开始第三场的茶汤作品发表会。

每一场不换茶的种类,但重新创作三道一組的茶汤作品,新来宾到来后,泡茶师准备一组新的杯子迎接大家。供应三道茶汤后,泡茶师还会提供一道白开水给来宾品赏,一方面补充来宾身体的水分一方面显示泡茶师对泡茶用水的用心。第三场茶汤欣赏会依然是请来宾赏茶叶,闻茶香,尝茶味,看叶底,依然是请来宾欣赏茶叶三个生命周期的变化。第三场的第一道茶汤之后,泡茶师为来宾准备了茶食,这些茶食是每位泡茶师特别为他的茶汤选配的,事先已准备好在茶席的侧柜内。享用完茶食,泡茶师继续他的第二道茶汤。进行二十分钟后仍然一声锣响起,提醒泡茶师结束泡茶,泡茶师供应完最后的一道白开水,收拾茶具,来宾将自己的杯子放回泡茶师原定的地方。

司仪广播道:「第一届茶汤作品发表会就要结束,我们今晚每人享用了三席丰美的茶汤, 我们的身心充满着茶叶各生命周期的芬芳。请各茶席的泡茶师,也是我们崇敬的茶道艺术家出列到台前,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谢。」掌声之中,缓缓的四锣声伴随而来,掌声在锣声停息后静止了下来。司仪接着宣布:「第一届茶汤作品发表会到此结束,谢谢老师与同学的参加,晚安。」

 

  (1794)

泡茶师要注意的工作安全-许玉莲

泡茶师要注意的工作安全

许玉莲

20130514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每周“茶人的第三隻眼”专栏

泡茶师掌席制作茶汤商品时需注意的工作安全有:一.泡茶姿势是否正确,二. 本身状况是否无恙处于良好状态适合泡茶喝茶,三.热水是否危险运用,四. 加热器(电源或火源)是否正常操作。没有顾及以上几点而掌席工作,长期(比如五年、十年、二十年)下来会严重影响泡茶师身体健康与安危,故我们不得不事先做好准备。

一说到泡茶姿势,很多人就将焦点放在泡茶师表面上的动作够不够优美是否有仪态、台风的方面去,但我们要说的是更重要的事情,掌席泡茶是一种运动,每一样茶器都有一个重量,泡茶时我们整个身体与四肢都需要出力,用多少力、用什么部位的力以及用力是否适当都影响泡茶的流畅度和绩效,不当的姿势更会直接造成肌肉受伤的可能性,比如双肩没有放松,手肘一直提高来操作,肩膀、手臂、背部、腰部则极大地增加疲劳以致受损。

坐着泡茶时,不能靠椅背,靠椅背则身体会自然弓着,脚掌会变得有点浮,双手则无处着力。坐或站,要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并排,不要缠在一起,两脚掌要完全着地,身体自然地微微挺胸直腰,把肩部放松,提拿每一样用具时手肘都务必往下垂,手指不必翘上来,嘴唇要放松自然微微张开一点,嘴都憋得歪了,就表示太用力,而且用力用错地方。

二要注意当天身体与精神好不好,气候、睡眠情况、饮食都会令身体产生变化,有时我们比平时有精力,有时比平时疲劳、冷,精神欠佳时不要随便喝茶,以免带来刺激感。避免病菌传染,如遇到生病不可掌席。现在有不吃早饭的风气,有些泡茶师就这样开始工作掌席泡茶喝茶,空着肚子喝茶可能会带来肠胃不适,这是不负责任的榜样。有些泡茶师以为喝了茶就不必喝水或其他液体饮品,刚好相反,因茶有利尿作用,在排出大量水后,应同时也喝足够份量的水给身体补充。

三要注意热水器有没有被灌太满,水沸时是否会突然溢出来溅到人们的脸上手上?泡茶师有没有时时打开煮水器的盖子观看水滚的状况,热气以及烫热的盖子是否让人们觉得很有威胁感?

四电源加热器的电插头应装置在茶桌内,以避免电线被旁人绊倒,小心别让水溢流入电器里,造成意外。酒精生火加热的话,不可放在风扇底下吹,户外使用须防风,否则容易发生意外。盛装酒精的玻璃瓶如有裂口,不可再用,它受热爆裂时会伤及旁边人们。

 

  (1674)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一.不设音乐的纯茶道内涵的「茶汤作品欣赏会」-20130624周一喝茶慢-许玉莲

茶道艺术家精炼功夫

一.不设音乐的纯茶道内涵的茶汤作品欣赏会

许玉莲

20130624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要如何让出席者知道无音乐?我们需要设身处地了解到大众早已习惯了一般有音乐做背景的茶会,所以初涉纯茶道艺术领域的品茗者进入无音乐的场地会感觉很陌生,并且甚至可能会有一点惶恐。

由于场地安静,人们讲话自然而然不再用喊的可轻声轻气了,低语使谈话的人的距离可靠近些,靠得那么亲近的两个人,似乎要说一些「真心话」才合乎情境,门面话突然变得多余,如此一来语言突然间就变得很矜贵,不是那么重要的话好像也没有讲的必要了,我们迫得需要面对这一份静谧,静得要听自己的呼吸,静得要问自己在想什么,静得要正视每一人及茶席每一物。本来这就是纯茶道要营造的一种境地,但若果没有受过此类训练的大众对这种环境感觉不安,我们就要安慰他。要不然时间到了,泡茶师进场泡起茶来,大众还以为泡茶师在彩排呢。也许,大众认为这位泡茶师做得不够,没把背景音乐做好,还要给泡茶师扣分呢。

首先,我们要在茶会入口处张贴一张说明,告知出席者此茶会的形式,说明文字举例:(一)本次茶汤作品欣赏会无采用任何音乐。(二)本次茶汤作品欣赏会的背景音乐是无音乐。(三)本次茶汤作品欣赏会的背景音乐:静默。以上皆用比较平铺直述的文字,要是换做其他较成熟的艺术领域如:舞蹈、音乐等,或是一些营运得较成熟的艺术产业,艺术家如果能够有别于千篇一律、交出不一样的作品,那可是要成为大肆宣传的「卖点」了,广告词可能就变成「A大师茶道作品新领域-无音乐的听觉震撼,静寂的灵魂触动」之类。

除了进场告知的说明,到了进行的时候,我们也要做轻微调整如:(一)请出泡茶师后,空中可有一个声响(可是乐器或非乐器)响起,暗示出席者「茶道艺术家要开始泡茶了」,最后结束也以同一个声响作为句号「茶道艺术家要泡完茶了」。(二)还没请出泡茶师,我们可请一位「演员」持着「无音乐」告白展示全场,让出席者有心里准备去接受这样的作品发表会,过后才请出泡茶师入场进行茶汤创作。

以上几种「安慰手段」,可在茶汤作品欣赏会发展初期当作茶道艺术家与品茗者之间的桥梁,茶道艺术家有义务要将出席者从桥那边带过来桥这边,以便一起享用作品成果。茶道发展逐渐成熟当人们 慢慢懂得后,这些多余告知就可功成身退。

 

  (1728)

茶道艺术家的精炼功夫-20130617周一喝茶-许玉莲

茶道艺术家的精炼功夫

许玉莲

20130617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泡茶师在从事茶汤作品发表会时要有常识、见识与胆识,才能够协助喝茶者参与一起创作。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泡茶师如缺乏定力与气魄罩住茶席上茶、器物、人与时间的掌控,全场气流便不跟着他的节奏走,主要人物荒腔走调没能引导出席者进入该旋律,喝茶者看不出泡茶师的需要没办法配合,其「茶汤作品」遭漠视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喝茶者参与「茶汤作品」发表会一起创作部分包括什么呢,举例:出席礼服的规定、什么时间开始与结束、席间不再处理其他杂务、什么时候可说话、要说些什么,提拿各种茶具有一定手势、前后次序要如何配合大家、细心观赏茶叶、知道茶具要如此搭配的目的、了解这茶将要呈现怎样的茶汤风格,接受和欣赏在泡茶师主导下所呈现出来的作品等等。

泡茶师为了让大家可全神贯注在「创作」上,就有必要在茶会邀请柬或茶会票根上明确告知出席者这是什么形式的茶会,注明出席者需要做些什么来配合该场地和茶会所需,比如着装规定,小孩不允许进场。泡茶师也可在茶会入口处注明告示出席者:手机要关闭、不可带水瓶进场、不可摄影。诸如种种不利于茶汤创作的部分,泡茶师有责任提早让出席者知道。想得周到的泡茶师,还可预备一些适合的礼服在后台,万一有客人需要可借给他穿,以免他被拒场外。

茶道艺术家进行茶汤作品发表时,不能只仗持着泡茶技艺很好就可完成的,茶汤这件艺术品的大前提是必须有人将之品饮,所以作品的完成会有许许多多品茗者的参与,如何让人们理解茶道艺术家在进行着什么,如何让品茗者乐于听从整个茶汤作品创作的程序旋律并追随,如何让品茗者加入成为茶道艺术的一份子,茶道艺术家有责任引领、并且要将从A地(现实生活)到B地(通过茶汤作品创造的新境地)的「手续」说清楚。

泡茶师要勇于表明立场,所谓立场即针对将要冲泡之茶叶有充分了解,知道要怎么冲泡怎么品赏它,才能将其本质表现得一百分,为了要将这个美丽的茶汤精炼出来给大家享用,故此整个茶汤作品发表会的一切有形、无形法、时间、人物都得听他的调度。如此,泡茶才能升华成茶汤作品,泡茶师才能升华至茶道艺术家。

  (1820)

泡茶师进场与退场的规矩-20130610周一喝茶慢-许玉莲

许玉莲

泡茶师进场与退场的规矩

许玉莲

20130610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泡茶师为客人掌席泡茶呈献茶汤作品的品茗会,泡茶师要有进场与退场的规矩。茶会开始前把茶席设置完毕,让泡茶师等在席上至一位一位客人入座了才开始泡茶不是一个好办法,那是接待负责带位、公关负责寒暄的工作。泡茶师在泡茶前将茶席整装完毕就到后台休息,直至被主持人请出—-如果泡茶师独自一人入席即开始泡茶,这样子有点生硬,与物与人的感情还没投入似的。

泡茶师的进场,不是说把进场仪式包装得有声有色、音乐响起就够了,也不是拿着一盘漂亮的花、提着一盏古董灯风姿绰约走入茶席就完了,这些动作与茶无关,对品茶一点帮助都没有。

泡茶师要怎么进场呢?品茗环境打扫、布置好后,摆上泡茶桌、椅子、储存柜子、屏风等(如有),泡茶桌如有桌巾可铺上,将煮水器摆放在妥当位置,辅茶器如茶匙、杯托、茶巾等也布置好,茶席设置至此可告一段落,就等来宾入座。时间到了,泡茶师要很郑重的拿着此次茶会的主茶器进场,可作以下安排:将主茶器如壶、茶海、杯子、茶叶(装好在茶罐)收入一托盘或篮子,用恭敬的心请它们进场。

茶器收纳要有一定上下或里外次序,根据要摆放的前后时间决定它的位置,如壶垫要放在最外面,接着才是茶壶以此类推,这样从盘或篮子把茶器取出时就不会乱,第一从最外面取出壶垫,放在茶席,第二取出茶壶,置放壶垫上,壶若有布袋包裹,小心打开取出后,把布袋折叠整齐收回篮子里。一件一件取出置放茶席上,应摆在最远位置的茶具要先从篮子里取出,依序从远至近,都放好了收下篮子,最后备水煮水,这样一步一步进入泡茶状况,牵动着品茗者的心慢慢专注在茶道上,那才叫美呢。

退场要怎么做?品茗到最后,清水也喝了,茶渣也看了闻了,将器具做初步清理,取出装主茶器的篮子,依序把壶、茶海、茶杯、茶罐等一一收进去,站起来将篮子收进去(后台),再出到茶席来,与大家鞠躬,告知大家结束了。有这样子一丝不苟的前后呼应,有这样子对茶对人的依依不舍,那才叫好呢。

  (2134)

茶汤呈献给您的途径-20130605周三小方块-蔡荣章

茶汤呈献给您的途径

蔡荣章

20130605周三小方块 Wednesday Tea Corner

〝茶汤欣赏会〞强调茶汤,直指茶道、或说是茶文化的核心,过去我们在门外绕得太久,说了老半天的社会功能、修身养性与健康,最后才关照一下茶的本体,导致人们忽略了对茶本身的重视与欣赏。潜意识里认为喝一杯茶是极平常之事,且是免費的。现在人们看到的茶道(表演)也多强调泡茶者的服装、茶席的设计,而少将焦点放在茶的身上,甚至于连茶汤都喝不到。

我们强调茶汤,其实是强调茶,甚至于强调泡茶与奉茶,只是最终的作品呈现是茶汤,所以将茶汤列为茶道艺术的最终作品。对茶的欣赏,还要从茶汤扩展到冲泡之前的茶干与冲泡之后的叶底,茶干、茶汤、叶底是茶的三个生命体。

谈茶道,可以述说茶的修身養性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可以述说茶的制造与产业,可以述说茶的冲泡与欣赏。当我们述说的是茶的冲泡与欣赏,而且将注意力往美学集中,就进入到了茶道艺术的领域。如果以茶道艺术为主体来举办茶事活动(Tea Event),而且让来宾坐下来好好欣赏茶汤,这时的茶事活动就可以说是茶汤欣赏会。如果以茶道艺术为主体,但重在展示茶道的內涵,来宾无法充分欣赏茶汤之美,这时的茶事活动就可称为茶道表演。如果只是以茶为名,展示的是与茶有关的歌舞,这时的茶事活动就称为茶艺歌舞。

茶汤欣赏会必須由泡茶师掌壶,因为只有训练有素的泡茶师才能将茶泡好,且将茶汤配合简单的言语、举止,結合茶具、茶食、环境呈献给来宾享用。当泡茶师精炼到可以将茶道艺术随心所欲地展现,就可以称他为茶道艺术家。茶道艺术家可以要求举办茶汤发表会,大家视同参加音乐会或参加画展般地参加他的茶汤作品发表。如果场地太大,或同一时间的客人数太多,茶道艺术家可以举办茶汤作品联合发表会。

茶汤欣赏会已进入到茶道艺术的境界,不只泡茶师要穿戴正式整齐,与会的来宾也要依邀请柬上的服装要求(Dress Code)着装自己。这不是讲排场或为茶道艺术加上额外的枷锁,而是大家共同成就一件艺术作品、大家共同享用茶道艺术与茶汤作品。泡茶师的泡茶服、参加茶汤欣赏会或茶汤作品发表会的礼服都可以不是制式的做法(即所谓的制服),但须符合功能性与场合隆重程度的要求,须合乎主办单位的规划(即请柬上的服装要求)。

茶汤欣赏会也好,茶汤作品发表会也好,除了接待式的情况是间接付费外,与会者是应该付費的。付費的标准不应该只是茶叶的市价,它包括了茶叶购进后泡茶师给予的精炼过程,包括茶具、泡茶用水的讲究,包括茶食、品茗环境的用心,包括泡茶师在茶道专业上的修习等等。它不是茶叶茶具销售的手段,它是独立的一件茶汤商品,也不是说只付泡茶师与茶道艺术家吃住等旅费就可以。美好的事务总是高价的,不因茶汤作品的一喝即逝、不因乐声或舞姿的瞬间停留而有损其艺术价值。

 

  (1706)

茶汤作品是怎样做出来-20130422周一喝茶慢-许玉莲

茶汤作品是怎样做出来

许玉莲

20130422周一喝茶慢MONDAY SLOW TEA

品茗馆卖「有泡茶师泡茶的茶汤」,茶汤商品的产生需经过相当繁复且细腻的过程才能得到,一要很认真的去寻找原料,二要很好的精炼这些原料,三要将这些原料结合不同的时间、人物、环境、器物和茶食,四要在现场真正把它做出来呈献给客人。

寻找原料,是泡茶师对泡茶对品茗已经建立想法,了解自己想做的品茗类型(如:专做精致乌龙茶和绿茶品赏的稀有精品型,专做有年份的各种存放茶品赏的老茶型,专做各类茶叶的入门品赏的基础型等),对茶们充满感情,甚至带有使命感,非得要把这个那个味道找出来让它传世,让人们都可以喝到它享有它不可。

泡茶师不随便跟着市场的流行风,也不是随便在街上拉几箱茶叶回家就了事的,他们知道这个茶叶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采摘,如何做,做茶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和制茶者对话,他们和茶认真做朋友,有必要时他们还会泡在做茶那里一段日子,在这过程将自己对茶叶的看法,传达给制茶者,长期合作茶叶就会形成一种别人没有的特质。

寻找茶具也一样,泡茶师先清楚了自己的品茗方向,再依照茶叶的个性与所要表达的茶汤风格挑选器物,努力找寻适合的茶具设计者。不管什么茶具,需针对各类材质(如瓷、陶、玻璃、金属、竹、木等)的优劣、茶具的质感、造工的精细度、器物的造型美以及功能美要求做到足够的好才行,茶具无论在视觉、手感、和影响茶汤是否可口各方面都要让人有感觉,品茗起来才自然而然身心愉快。泡茶师也会用心为茶叶找匹配的水、煮水器,加温的方法要用电或炭,用炭的话又用什么炭,这一切一切,泡茶师掌握到那美的点,整个品茗会才会如沐春风。

寻找原料还包括品茗时要吃什么茶食,找谁制作,自己做的话要采用什么食材等。比如要做土豆泥沙拉、葡萄干糯米饭,就要从识别土豆、调和土豆的黄油、葡萄干、糯米的质量开始选起(如某品种土豆适合拿去炸薯条另一品种才适合做成泥、黄油和土豆泥的最好比例是多少、糯米有些需要泡水泡过夜有些不必等),然后再制定烹煮方法、烹调用具、上桌餐具等。泡茶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细节,只要有一小处失误,它可就会让整个品茗会泡汤。

有了好原料,泡茶师要有办法处理这些原料,有些细微的走向,只有泡茶师自己心里明白,他们以很珍惜的心情看待手上的原料,不会匆匆忙忙当它蓬头垢面时就要出卖它,泡茶师要阅读原料,想办法使它变成更完美更完整,如茶叶:水仙茶有些需要复火,放进焙火笼慢慢再烤使之变成熟火的风味。有些普洱茶、六堡茶不能一开封就冲泡,需要给一点时间让它摊放退仓,更进一步酝酿转化成迷人的格调。有些茶叶即使是趁早趁鲜泡饮的风格,也需要再收存二个星期的时间让它退火。有些茶叶需要剔除枝梗,风味才显得优雅。如茶具:紫砂器具需要先用茶水浸泡一下。还有茶食、用水、燃料、餐具等少不了种种考量的「加工」,才能整装待发。

把拥有天赋的原料都精炼成「仙丹」后,泡茶师需要将之结合在品茗环境、品茗者为何人、品茗时间与为何品茗这几项重要因素上。泡茶师要懂得为不同的品茗者组合、规划一套套因时、地、人有异而不一的茶谱(茶谱:事前规划好的品茗册,泡什么茶叶,用什么茶具,什么方式泡,泡几道,什么时间食用茶点等程序一一列明),不必等客人开口,泡茶师看看什么客人进来了,就贴心的知道要拿哪一个产品给他,泡茶师须锻炼到有能力去感受、「诊断」客人在这一刻带什么心情,怎样的茶谱可以抚慰他的需要。泡茶师需要反复排练他的茶法。

万事具备后,泡茶师要怎么把这么珍贵的产品奉献给客人呢,这就到了真正实施的现场,品茗会由三项东西构成:茶叶、茶具和水,泡茶师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把不同的物件(茶叶、水、茶汤)倒去不同的空间(热水壶、泡茶器、茶海、茶杯)。泡茶师像一位管弦樂團的指挥家,他的职责:选一份茶谱给适合的客人,为现有的客人与这份茶谱定下节奏,在他的指挥与引导下,协调茶席上的茶与人、人与地、地与物,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这一个整体最后会显现在「茶汤」上,泡茶师茶泡得好不好,不只是泡茶技法有没有掌握到家,这里面还包括了泡茶师投入足够的能耐、感情所产生的感染力牵引品茗者进入他的节奏,与他一起诠释和创作这个「茶汤作品」,泡茶师的脾性、见识与气质无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茶席的波动,所以同一个茶,同一套茶谱,由两个人泡,呈现出来的「茶汤作品」会全然两个风格。

以上所说都是属于品茗馆「茶汤作品」这个商品的核心价值:茶汤里有泡茶师的慧思。彷如演奏家演奏一首曲子、画家画一幅画供大家欣赏,作品里面有他们的思考,他们想说的话以及他们来回重复不断排练的手艺。这个商品别人是不能复制的。茶汤要通过那么一大帮人在不同的地点、时间点上努力才能够产生的商品,它需经过泡茶师上下往来去整合,最后才用他认为恰当的方式诠释泡出来的。茶叶离开了这个地方,要泡出一样好的风格很难。

茶汤作品的享用,是很精致的享受,故此,每家品茗馆自己茶谱上的茶叶都不会再作外卖的打算,那是为品茗馆的茶汤市场特别订造的茶叶,与量产来零售给茶叶市场的茶叶有所不同,这种只有在我们馆内由专职泡茶师现泡才能充分表达出我们要的味道,不外卖,卖了给客人回家泡得不好,不但浪费茶叶,也将会损坏品茗馆的威信。好的茶具、好的茶食也只留在品茗馆内里用,不外卖。品茗馆里的好茶、好茶具、好茶食与整个品茗馆的环境、茶席配备及泡茶师的茶道思想是一整个的整体,它们都会浓缩在那杯茶汤,不要分散来卖。品茗馆只卖茶汤商品,其他的东西不卖了。要把品茗馆经营得独一无二,茶汤只有这个地方才喝得到,客人就会源源不断。

  (3064)

喝茶者的礼节十八戒-许玉莲

喝茶者的礼节十八戒

许玉莲

2013.2月刊发表于中国海峡茶道杂志每月专栏

喝茶者可以歪着身子斜躺在椅背,看泡茶者泡茶以及接受他奉茶吗?不可以。斜躺姿势在家里可谓之舒服、轻松,在公众场所这样做即带傲慢、轻视之意,没有把泡茶者「放在眼里」,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喝茶时不至于要严格地正襟危坐,但端正坐姿不可少,可脚踏实地、手掌轻松搁膝盖上。

泡茶者奉茶给喝茶者,喝茶者可以继续聊天不理他吗?不可以。原则上泡茶、品茗活动进行时,我们要「不讲话」,才能安心、专心欣赏和享用这个「茶道作品」,故此规定不可聊天。在一些「聚会式」茶会可轻声聊天,但奉茶者端茶过来时,喝茶者要暂停聊天接受奉茶,并向他表示谢谢才对。

开会时,奉茶者端茶给与会者时,与会者可以不理他吗?不可以。与会者不要只顾着与人寒暄,或发表讲话,要百忙中停一下与他点头也好,微笑也好,以示感激。不要觉得他在骚扰开会,采用「来一位奉一位」的奉茶法是对与会者的尊敬,有些会议在来宾未抵达前就把所有的茶摆在桌上,那是不正确的。

老师上课时,学生给他奉茶,老师要怎么做?老师必须站(或坐)得好好的接受奉茶,看着奉茶者,谢谢他。不要嫌弃他以为他不识抬举打断说话的气场。老师到了之后他才特别为老师而泡茶,这是很崇高的敬意,老师要大方接受。

泡茶时,喝茶者翘腿而坐、双手摸着脚踝等茶喝可以吗?不可以。这种坐姿显得无礼及不卫生,双脚双手平稳坐着,背部轻轻靠着椅背即可。无椅背则不靠。

泡茶者端茶过来时,喝茶者要不要用手指头在桌面上敲桌?不必要。有说此动作代表礼貌,是谢谢泡茶者。我们认为这种「谢谢」太粗率,倒不如正正经经欠身或直接说出来有诚意。一些还绘声绘色说这是古代对皇帝的手势,代表叩头,还说要用哪个手指头,要敲几下云云。我们认为这种「叩头」是无稽之谈,不适合加诸在当代人生活。当代人要用当代的思考,找出当代人要的方式。

喝茶前要不要把茶汤吹凉?不必要。茶汤热时就让它放在桌上降温,过一会再喝。不错,茶汤温度要适口才能扎实地感受到它的味道,但不必操之过急,匆匆忙忙拿上来「吹」显得有点贪心,安心等一等就好了。有人还要教大家如何如何「吹」,俨然有一套「技术」的样子,殊不知这是引向「浮躁」的歪路了。我们说要「等」,该花多少时间花多少时间,这是喝茶的态度,不能说「等」就是浪费时间。要不要「吹」应该讨论的是心法,而不是手法。

喝茶时要不要发出声音?不要规定「要不要发出声音」。本来已经有点声音的就让它有,本来没有声音的不必改成有声音,不必各说各话。不要以「有没有发出声音」、「声音要有多大」来判断喝茶者的专不专业、会不会喝茶、有没有礼貌或者茶的味道好不好。要有效喝茶,喝茶时就要集中精神,可闭上眼睛,含着一口茶咬嚼,打开全身每一个细胞去感受它的香味。喝茶的动作、声音不一定要怎样,实实在在的即可。

喝茶该不该把茶喝光?应该。小壶茶法的汤量并不多,喝完它一点困难都没有。觉得茶汤过浓喝不下去,可恳请泡茶者加一点水,再把它喝完。喝到最后杯底沉淀有细碎茶末怎么办?茶汤里有些茶末没关系,它不妨碍茶的滋味与人体健康,可喝完。有人每一杯茶都只喝一半,另一半拿去倒掉,或喝剩一口留在杯里,这是对茶与人都缺乏起码尊重的举止,不应该。

喝茶者可以伸手去泡茶者的「领域」拿壶拿茶海倒茶吗?不可以。不止泡茶者与喝茶者有各自的「领域」,喝茶者与喝茶者间也有各自「领域」,手不要越过界去取拿茶具或茶,轮到你了就会传给你。对泡茶者要给予信任,相信他已安排好了什么时候要喝什么时候不要喝。

喝茶要有「乾杯」仪式吗?不要。茶性适合细品,而不宜狂欢,茶自有的丰富风味可以让它独立存在做自己、散发自己的魅力,不必「以茶代酒」,喜欢酒的人请「哪里凉快哪里去」。

喝茶者看到有人泡茶、或奉茶给他,就问「什么茶」可以吗?不可以用「耳朵」喝茶。要去体会泡茶者的策划,要欣赏出泡茶者独到的地方,要喝出茶的特别处究竟在何处,喝茶者也就知道自己在喝着什么茶了。再者,「什么茶」并不重要,要有欣赏不同茶的能力,要有接受每一个茶的涵量才重要。

喝茶者要催促泡茶者「快点泡」、「快给领导倒茶」或「换茶」之类吗?不要。煮水有煮水的时间,浸泡有浸泡的时间,倒茶、奉茶、奉给谁都有一定的时间,泡茶者知道得一清二楚,喝茶者稍安勿躁。不要以「年纪大、辈分长、职称高、经验老」为由而呱呱吵。

喝茶者拿茶杯时手指要翘上来做「兰花指」样或任何名堂的手势吗?不必要有任何名堂。任何手指都不要翘上来,翘上来难看,而且无意义。拿茶杯要持得稳,别使茶汤溅出,别烫到手就可以了。拇指与食指夹着杯沿,中指托着杯底是不错的手势,但不必把它当作教条来执行,不托着杯底行吗?也是可以的。

喝茶者可以在茶席上吐痰、擤鼻涕、吐唾液、放屁吗?不可以。这些行径有碍卫生,应在私下照料处理好才入座,临时有需要可离座到卫生间。不想离座,用纸巾包着那口痰或鼻涕,再放入自己的口袋可以吗?不可以。这不只是唾液、痰、鼻涕要放在哪里的问题,这是一种没有为他人着想、欠缺卫生的举止,不应该当众做。不是故意的,只不过是生病了呢?生病者不要参加茶会,留在家里休养。

喝茶者可以边喝茶边吸烟吗?不可以。茶席是禁烟区,吸烟要到吸烟区。况且,喝茶活动需要安排一段完整的时间空出来,专心地做,不适宜边喝茶边做其他什么。故此即使傍边有吸烟区,也不要来去离座吸烟。

喝茶者可以边喝茶边用手机或电脑吗?不可以。「喝茶」也包括泡茶与奉茶的。整个「喝茶」活动还包括各种茶具、环境、人物的交流才可完成,不宜在现场再做其他事情。茶会一般属于预约活动,可将事情安排好了再参加。很忙呢?非用手机不可呢?那就不要出席。

喝茶者可以在喝完最后一杯茶,马上转身就走人吗?不可以。应该等候泡茶者将茶杯及其他茶具归位、还原茶席的面貌(别让茶席蓬头垢脸就与客人说再见),正式道别后,喝茶者才告辞。这时喝茶者可谢谢泡茶者也谢谢其他喝茶者才离开。一些较正式茶会,泡茶者会让喝茶者欣赏泡过的茶底,喝一杯清水才算结束,喝茶者要致力配合与享用后再作告别。(2013-1-10完稿)

  (1743)